第976章老朱的提醒,取消的是他们千百年的特权
内阁值庐里还在为报纸的规制吵得热火朝天,朱小宝却已悠哉游哉地回了东宫。
很多事他只需要指明一个大方向,手下这些浸淫官场多年的大臣们,自然会循着脉络把细节完善妥当,实在没必要事必躬亲。
若是当皇帝的什么都管,事无巨细都要指手画脚,一来容易因琐事消磨威严,二来会让百官觉得上位者也不过如此,日子久了难免心生懈怠,反倒失了各司其职的本分。
“今儿怎么回得这么晚?咱们都吃过了,你还没吃吧?”
老爷子看着朱小宝,关切道。
“没呢。”
朱小宝摇了摇头。
老爷子连忙对侍立一旁的谷大用吩咐。
“赶紧去弄些吃食来。”
“是。”
谷大用躬身应下,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朱小宝坐下后,随口问道。
“太医院给婉儿诊过脉了?情况咋样?”
朱元璋眼睛一瞪,笑骂道。
“你这混小子!你媳妇儿的事儿还来问咱?咱这把老骨头还能给你操心几年?”
朱小宝嘿嘿一笑,凑趣道。
“她不也是您的孙媳妇儿嘛,您不疼她疼谁?这操心的活儿,自然得劳烦您老多费点心。”
正说着,谷大用已经端着饭菜轻步进来了。
朱小宝接过饭菜,埋着头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筷子扒拉得飞快。
“又没人跟你抢!慢点吃,当心噎着!”
老爷子笑得满脸褶子,眼里满是宠溺。
这孙子跟自己年轻时候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干啥都火急火燎,吃饭都这样。
朱小宝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道。
“我实在是太饿了……”
老爷子被他这模样逗得笑意更浓,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能吃是福,多吃点才有力气折腾你那些新点子!”
朱小宝三两口扒完最后几口饭,放下碗筷时,朱元璋已经起身,伸手要去给他倒茶。
朱小宝赶紧拉住老爷子,慌得不行。
“皇爷爷,您这是干啥?孙儿可担待不起,您这不是折我的寿吗!”
朱元璋被他这较真的模样逗得哭笑不得。
“哪就这么讲究了?给你倒杯茶还违了规矩不成?”
“使不得!真使不得!”
朱小宝脸上瞬间敛了笑意,一脸严肃地起身阻拦。
“您既是一国之主,又是孙儿的亲爷爷,论国礼、家礼,都没有长辈给晚辈倒茶的道理,这规矩要是破了,传出去像什么样?”
朱元璋轻轻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又藏着点长辈对晚辈的疼惜。
“得了吧,别跟咱来这套虚礼。”
“你天天扑在朝政上,忙得脚不沾地,咱给你倒杯茶算什么?再说了,咱都这把年纪了,往后还能给你倒几次茶?”
朱小宝听着这话心里一紧,赶紧接过话头,语气恳切又带着几分刻意的轻松。
“爷爷,您可别这么说!”
“您瞧瞧您这身子骨,还硬朗得很,定然能长命百岁!”
“将来,您还得看着孙儿把这大明治理得越来越好呢!”
朱元璋心里轻轻叹了口气,那点不易察觉的落寞却没在脸上显露半分,生怕让朱小宝瞧出端倪,平白添了牵挂。
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哪有什么硬朗可言,不过是凭着一股心气硬撑罢了。
朱小宝接过老爷子手里的茶壶,往两只茶盏里各斟了些茶水,先将一杯递到朱元璋面前,自己才端起另一杯,指尖摩挲着温热的杯壁,慢悠悠开口道。
“对了爷爷,孙儿打算开始推行摊丁入亩了。”
关于国家长远规划,朱小宝先前已跟老爷子细细聊过多次,朱元璋自然清楚摊丁入亩的究竟。
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目光落在了朱小宝身上,带着几分审慎问道。
“那永不加赋的政策,如今推行得稳妥了吗?”
朱小宝笑道。
“稳当啦,现在各地老百姓都受着政策的好处呢!”
朱元璋点点头,抬眼瞅了瞅朱小宝。
“摊丁入亩这事儿,怕是不容易吧?”
“爷爷您是怎么知道的?”
朱小宝微微一怔,随即苦笑起来。
“还真让您说着了!”
“这摊丁入亩遇到的阻力,可比当初推行永不加赋时大得多了。”
“您还记得五年前中秋,我陪您微服出去那次吗?那会儿老百姓提起永不加赋,口气里几乎全是拥护,满街都是感念朝廷的话。”
“可这次……”
“唉,真是说不清道不明!明明是为了让赋税更公道,怎么就冒出这么多阻力来?连好些地方的士绅都在暗地里嘀咕,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朱小宝说着,重重叹了口气,眉头也跟着蹙了起来。
朱元璋被他这困惑模样逗乐了。
“呵呵!咱这社会体制就摆在这儿,士绅地主们能甘心让你搞摊丁入亩?”
“你想想,取消人头税,改按田亩收税,这不就等于把士绅地主们在税收上的那些特权全给扒了?”
“他们手里田多地广,以前靠着隐匿人丁就能少缴税,如今按田亩算,一分一毫都躲不过去,这可不是要他们的命嘛!”
老爷子这话真是一语中的!
朱小宝暗自咋舌,他和内阁先前竟没往这层深想。
上午的会议开得仓促,内阁也只含糊提了句大士绅、大地主反对,至于症结在哪,谁也没说透。
此刻被朱元璋点破,才恍然惊觉其中的要害。
那些人反对的哪里是政策本身,分明是在护着自己世代享有的税收特权。
正是如此!
这个政策会夺走他们在税收方面的特权,这才是他们反对的真正原因。
在推行摊丁入亩之前,明朝实行人头税制度,然而很多大地主、大士绅却不用缴纳丁税。
这是他们身份尊贵、比别人高出一等的体现。
正因为这个阶层不用交人头税,所以很多人都想尽了办法挤进这个圈子,或者努力和他们拉上关系。
这个身份带来的益处,不只是钱财方面,更多的是名声和社会地位,这些隐藏的资源才是他们真正看重的东西。
如今朝廷要转变政策方向,提升底层百姓的利益,同时也就剥夺了他们的声望和地位,他们怎么可能不强烈反对呢?
想明白这一点,朱小宝心里一下子亮堂起来,也清楚了为什么内阁说民间反对的声音那么大,甚至连不少读书人都愿意被他们利用了。
(https://www.xxxqq.cc/1/1205/43797746.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