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6章 撞枪口上(4k)
虽然PAN工艺的碳纤维也不是省油的灯,但是敏感度来说此时无疑没有铁氧体这边来得高。
毕竟碳纤维是要民用的,而高振东手上的铁氧体相关的产品,都是妥妥的军事机密。
“行了,现在总算是弄清楚了,有什么话,可以敞开说了。”高振东对移相器这边的同志道。
“高委员,主要就是想找您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上我们的地方,具体的东西,现在我们也还说不好,因为确切的说,我们还不清楚到底要用哪一种。”应化研究院的同志道。
高振东也有点难为,这个就真的难办了,连问题都不清楚,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啊。
搜索还得要个关键字吧?铁氧体这个家族可是有些庞大。
他想了想,问道:“今天搞射频的同志有来了的吧?”
说实话,这个问题,一开始还得从搞射频的同志入手。
旁边一位同志举起了手:“高委员,我来了。”
看他的样子,仿佛是和高振东见过一样。至少是对高振东比较清楚熟悉。
高振东转头看向他:“移相器,你们是要用在雷达上?”
“对。”高委员对雷达的造诣果然不是一般的高,马上就能反推到用途。
“哦,我知道你们是要做什么雷达了,相控阵是吧?”
“啊对对对……”在高委员面前,果然没有什么技术秘密,他知道得比你还多。
“频段呢?”高振东再次问出了一个核心问题。
“P波段,450MHz左右。”
高振东笑了,那就肯定是它了,错不了。
P波段是230MHz~1GHz,波长在130cm~30cm,到了米波雷达的范围,在几十年后,最为出名的功能是反隐形,但是其实还有一个功能很多人都没注意到。
远程警戒,而且是超远程的那种警戒,数千公里。
它是花旗铺路爪远程导弹警戒雷达的波段。
而现在还没人想到用米波去反隐形,毕竟隐形战斗机都还在样机试制过程中,那剩下的就一个了,如果说此前还有点不一定稳的话,高振东此时敢肯定,必定是准备用在那台超远程雷达上的东西。
“呵呵呵,超远程雷达……可真快啊。”
得,一点儿秘密没有,不过以高委员的学识,这些东西在他面前自然是藏不住,同志们也算是有心理预期。
就是不知道他说的“真快”是什么意思,和什么东西比起来真快?
有了这个,对于高振东来说就好办了。
“沉思”了一会儿,高振东问道:“嗯,那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我们还在研究哪一种铁氧体最合适。”搞射频的同志很光棍儿,这个进度虽然有些汗颜,但是在高委员这里就没有隐瞒的必要了吧。
高振东点了点头,装模作样的想了想,然后肯定的道:“Mn-Zn铁氧体。”
“啊?就这?”同志们略微吃惊,主要是锰锌铁氧体这东西,是比较早出现的铁氧体种类,就有一种过于落后,不便使用在高技术装备上的感觉。
总觉得差那么点意思。
但是高委员既然通过思考回答这个问题,那必定是有道理的。等到同志们反应过来之后,高兴起来。
锰锌铁氧体相对他们来说,就比较熟悉了,造起来还真没什么问题,甚至在这之前,就有同志专门研究过。
别的不说,仅仅是“锰锌铁氧体”这五个字,今天就没白来!
“高委员,您是怎么判断的?”有的同志对于这个很好奇,或者说很想学习。
高振东笑道:“其实不用考虑那么多,锰锌铁氧体你们以前应该也用过吧?只是不是用于移相器,不过它的特性本来就适合这个波段,这不因为你们具体的使用方向而发生变化,很多事情,考虑简单一点。如果非要说的话,一个考虑饱和磁化强度即4πMs在2000G以上,一个要考虑居里点不低于150摄氏度,同时损耗要小,选来选去不就这东西了。”
学会了学会了,这可不是经验判断了,而是有理有据的推导。
正当同志们奋笔疾书的时候,高振东笑道:“你们要是实在觉得锰锌铁氧体名字太土,也不是没有办法……”
“什么办法?”
“嗯……尖晶石型锰锌铁氧体,这样听起来名字显得高级一些。”高振东开了个小玩笑。
同志们一脸哭笑不得,高委员还挺幽默,锰锌铁氧体就是尖晶石型,所以这实际上没有任何变化,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其实,钇铁石榴石(YIG)也行,它们两在P波段,YIG适应的频率高些,Mn-Zn适应的频率低些。”高振东还是没有全开玩笑,而是他真的知道在这个波段的确是还有一种东西可以用。
同志们大喜,连忙记下来,还能有得选,这就太幸福了。就说高委员不是随便开玩笑的,玩笑过后,必有所获。
“YIG频率高些,锰锌频率低一些,看来还是YIG更合适一点。”
“YIG的价格可贵了,锰锌才几个钱,那面雷达的面积可不老少。”
别说现在,就算是几十年后,YIG的价格也比锰锌高出来一大截,几千倍的差距。
高振东知道,那台雷达最终有800平方米的雷达阵面面积,可以想而知有多夸张。
所以想用YIG的话,估计是用不起的,哪怕是战略工程也用不起,实在是太高。
高振东笑道:“其实,锰锌也有锰锌的好处,这东西便宜不说,饱和磁化强度也比YIG要高。”
“可是我们现在能制备的锰锌铁氧体,损耗有些高,典型条件下,高达2000mw/cm3以上……这个实在是有点夸张了。”
高振东听了都吓了一跳,多少?这玩意儿多少?他没记错的话,自己找到的专利文件里面,用来对比的最差性能也不过1200mw/cm3。
不过再想想,专利里用来对比的,再差那也是21世纪上下的水平,而现在才20世纪60年代,这么差也算是正常。
高振东笑了起来:“如果我给你们一套办法,能把锰锌铁氧体的损耗降低到200mw/cm3以下呢?”
搞射频和搞化学的同志都差点跳起来。
多少?多少多少?没听错吧?
“高委员,数字没搞错吧?”
高振东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没搞错。其实这本来是我研究的第三种铁氧体,毕竟锰锌的东西,价格便宜,实用范围广,你们也算是运气好,撞上了,哈哈。”
他这个牛逼吹得理所当然,否则也不太好解释他怎么就能马上拿得出低损耗锰锌铁氧体的工艺来。再是牛逼,就这么一小会儿就掏一套工艺出来,而且还是损耗断崖式下跌到十分之一的工艺,那是怎么都说不过去。
啊,高委员已经研究过了,那没事儿了,没准他试验都做完了呢,毕竟锰锌铁氧体来得简单得多,他从应化部此前调集的那些材料设备应该也是能完成这个试验的。
“太好了!高委员,我们可太感谢您了。”没想到还有这种撞到枪口上的好事!
高振东摇摇头:“不用,你们稍等。”
他回到自己办公室,抽了支烟休息了一会儿,把“找”资料的时间给磨蹭满了,才回到会议室。
同志们早已是翘首以盼。
“来,同志们先看看,有什么问题,我们交流。”
同志们都很自觉的,将这份殊荣让给了来自应化部的同志,刚才说到射频、电磁的东西和他关系不大,但是现在这个可就正好撞到他的专业上。
材料不厚,也就四五页的样子,这是高振东把大量的专利用语和重复内容去掉之后的结果。
应化部的同志如获至宝,仔细阅读起来。
这套工艺,一看就很完整,从原料开始到烧结的要求,都很齐全。他甚至敢肯定,自己拿着这套东西回去,不出一个星期,就能把这上面的材料给做出来。
虽然不知道材料性能到底是不是如高委员所说那么好,但是至少速度肯定快。
再说了,高委员拿出手的东西,应该差不了,特别是前面两个材料人家搞得那么快,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是至少推断起来比这个要“高级”一些。
看看这工艺,Fe2O3、Mn3O4、ZnO的比例清清楚楚,从原料粉碎开始,各个步骤的要求明明白白,甚至连用什么粉碎,粉碎时间多长,粉碎的时候转速多少都给写得仔仔细细的。
甚至考虑到了如何均匀造粒,这要说不是成熟工艺,她是绝不相信的。
只不过,这东西看起来还真是和化学不是很搭界,全程就是烧、粉碎、混合、粉碎、烧结……这让他这位化学界的好手颇感遗憾。
甚至里面有些东西,让他有些看不懂。
“高委员,这里面的Ta2O5、La2O3、CaTiO3这些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
虽然这些东西的量都不大,要用万分之多少来形容,但是这些东西特意加进去,肯定是有用的。
“修饰改性,这些东西可以在锰锌铁氧体的晶界处提高晶界电阻率,限制晶粒生长,以此降低涡流损耗。”高振东回答得头头是道,听得同志们是如痴如醉。
晶体、晶界,这已经超出了在场的其他同志的专业范围,包括应化部这位同志,这些同志们可都不怎么懂,但是听高委员说得这么清晰,一听就是理论结合实际。看来这个低损耗,希望很大啊。
果然不愧是材料学的大佬!
这把稳了!
等到应化部的同志和高振东一问一答,慢慢把整个工艺文件看完,同志们心中的信心简直高到了天际,这一看就是经过试验,非常靠谱!
“高委员,太感谢您了!我们这就回去开展工作,把铁氧体器件的制作工艺先搞起来!”
铁氧体类型选定了,铁氧体胚件的制作工艺也到手了,这还不赶紧回去开展试验,只要试验下来,一切和高委员所说的出入不大,那至少铁氧体本身这一块,就算是完事儿了。
没想到带着一点希望而来,出乎意料的满载而归。
这节约了多少时间和资金,难以估量。
高振东笑道:“你们的移相器设计好了?”
这话是对搞射频的同志说的。
“还没有……”确切的说,进度不快。
说到这里,搞射频的同志就是一激灵,激动起来。
难道高委员有心帮忙?要知道这位大佬在射频器件方面,可是有很高的成就。
高功率行波管的国产、平板缝隙天线,可都是出自他的手里。
高振东果然不负他们的期望,笑道:“这样吧,你们回去找委里,如果委里同意,你们把移相器要求等相关的材料发给我一份,我回头帮你们想想。不过先说好,不一定有用哈。”
他想要拿到更详细的要求,就得通过委里的同意,哪怕知道大概率是走个过场,但是这个过场也得走。
不知道他们更具体的要求,高振东就没法下手,而且这个节奏,也要显得更正常一些。
他的笑容,在同志们眼里看来简直在发光。
从理智上来说,的确不一定有用,但是从此前的无数事实来看,没用的可能性不大,至少肯定是有帮助的。
“好的好的,我们回去马上就找委里办手续。”承担移相器相关工作的同志连连保证。他们很清楚,找委里要个手续,向高委员提供相关材料,委里绝对是一路大开绿灯,不会有第二个选择。
这本来就是他们来这里,委里想要达到的效果之一。
“行,那同志们就先去我们分厂食堂吃个便饭,我这里还有事情,就不陪你们了。”
高振东这话,让同志们都笑了起来,高委员这话肯定不是推搪之词,毕竟他接下来的这件事,相关人员本来就是和他们一起来的。
“哎呀,不好意思,几个事情岔到一起了,让你久等了。”高振东对来自应化研究院,聚丙烯晴相关专业的同志道歉。
“没有没有,是我们那边把事情给理解错了。”
“嗯,行,我道歉也就是走个流程意思意思,哈哈。我们说正事,我考虑用PAN工艺制造碳纤维。”
(本章完)
(https://www.xxxqq.cc/1/1845/1110966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