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官梯:我登权力之巅,掌生杀大权 > 第1339章 摆脱困境

第1339章 摆脱困境


“我自然相信你的为人,杜书记也相信你,所以在会议上直接驳斥了那些怀疑的声音。”

魏尚华说道:“你没参会,你是不知道当时场面一度很紧张,杜书记直接以批评的口吻说雷亮,当着众人的面把他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这在以往可是极为罕见的。包括我在内,都大为吃惊,没想到杜书记反应会这么大。倘若不是大家知道你的底细,否则都怀疑你是不是杜书记私生子了。”

“我的老领导,我和杜书记可没有什么关系,不过杜书记反应这么大是有原因的。”

江一鸣说道:“陈佳宁是他的亲外甥女,别人污蔑清白,你说他急不急?”

陈佳宁是杜家乐外甥女的事,只要想查,还是很容易查到的,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其中关联罢了。也没有人单独的去查一名小记者。

既然提到这件事了,江一鸣自然要把底细告诉魏尚华,好让他心里有底。

“你小子可以啊,竟然有这层关系,难怪杜书记对你如此维护,原来是沾了这层光。你是真命好,杜书记在东江省几乎没有什么熟人,而你小子却恰好抓住了最关键的那根线。有了这层关系,他天然的会对你更加信任,这种信任一旦建立,便不会轻易动摇。好好干,你的前途一片光明,指不定什么时候跑到我前面去了,到时候别忘了提携老领导。”

魏尚华半开玩笑半认真道。

“老领导,您可别拿我开涮了,您是我的指路明灯,我还指望您多照顾我呢。”

江一鸣说道:“对了,领导,您给我打电话,不仅仅是跟我闲聊吧?”

“那当然不是,杜书记交待了任务的。”

魏尚华说道:“虽然杜书记在会议上力挺你,没有采纳对你私生活的调查,但临江市出现的上访事件,闹得越来越大了,倘若不及时处理,恐怕会造成更大的麻烦,尤其是还牵扯到一名被辞退干部喝农药事件,这让有心人利用这件事造势,香江那边以及境外媒体都在关注,舆论压力很大。杜书记要求你尽快查明真相,同时防止事态进一步升级。有结果了及时向他汇报。”

“好的书记,我们已经在加快调查了,争取在两天内查明真相并形成书面报告。”

江一鸣说道。

“你心里有数就行。”

魏尚华说道:“杜书记对吃空饷专项行动是支持的,如果搞得好,说不定还会在全省试点推进这项工作,但前提是你们临江市能够平稳的处理好这件事。尤其是防止他们到省里或者首都去,务必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请领导放心,我会再调度、再部署,确保所有上访人员被稳控在当地,同时加快对喝农药事件的调查。”

江一鸣挂断电话后,让王振秘书长通知市直部门、县区负责人,以及相关市领导参加专题会议,会议定在三小时后召开。

到了时间后,县区的一把手,市直部门的负责人,以及相关市领导全部到达了会议室。

会议议题直指当前最紧迫的上访维稳与喝农药事件调查进展。

“公安、信访、纪检三部门联合行动,对重点人员实行一对一盯防,同时,确保24小时掌握动向,坚决防止出现赴省进京。各县区要管控好本地信访重点人员,落实包保责任,做到人盯人、不脱管、不失控。”

江一鸣说道:“当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激化矛盾,要耐心做好思想疏导工作,依法依规解决合理诉求。现在不少人受喝农药事件影响,被有心人煽动,想要借机发难,制造更大风波。我们必须主动作为,既要查清事实真相,也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公安部门和宣传部要加强舆情监控,发现有人借此煽动造谣、传播不实信息的,第一时间落地查人,依法严肃处理。坚决将事态控制在临江市范围内,杜绝舆情进一步发酵。”

“对于喝农药事件,要加派人手,加大侦办力量,务必48小时内查明真相。”

随后,相关部门进行了表态。

散会后,各县区、各部门连夜部署,迅速落实会议要求,开展拉网式排查和重点人员稳控工作。

万浩也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召集公安专班成员,亲自部署,亲自抓落实。

在前期的调查基础上,案件第二天上午终于有了重大突破。

“书记,喝农药事件有重大进展了!”

万浩顶着熊猫眼,赶到江一鸣办公室进行汇报。

江一鸣亲自给万浩倒了杯水,说道:“辛苦了,先喝点水,慢慢说。”

“谢谢书记。”

万浩接过水杯,汇报道:“根据排查和走访,最终找到了喝农药干部前一天接触的人员,一共有四个人,其他三人也都是此次被辞退人员。他们四个在上班时就认识,后来相继不去上班,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市政府下发辞退文件后,四人情绪激动,当晚再次聚饮。其中一人是原农业局的科员,他利用自己的便利,不去上班,自己开了家农药销售店。四人虽然都有自己的事在做,但都不愿意放弃编制身份带来的待遇和便利,对辞退决定极为不满。便商量如何引起市委市政府的注意,让市里收回处理决定,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商定通过制造极端事件的方式博取关注,造成影响,从而逼迫政府妥协。”

“正好那名卖农药的科员说他店里有假农药,喝了顶多是对身体造成刺激但不会致命,可以制造舆论压力。余姓干部主动提出由他来喝,以博取同情和关注。张姓科员就跑回去把假农药拿了过来,为了让余姓干部放心,还当场喝了一大口,并没有什么异常反应。”

“余姓干部就把农药带回了家,第二天就带着农药到市里上访时,当场喝了下去,哪知道那瓶所谓的“假农药”实为高毒农药,对人体伤害很大,除了洗胃,根本没有其他救治手段,倘若不是当时市政府距离医院近,抢救及时,恐怕现在已经死了。不过我早上问了一下,余姓干部还处在昏迷状态,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医院方面表示,恐怕很难醒来。”

“有了这个线索后,我们就对这三个人进行了连夜突审,最终一个姓王的科员承受不住压力,交代了整个策划过程。这个姓王的科员和姓余的关系最好,两人曾经还是高中同学,又住在一个小区。姓余的跟局里领导打好关系,不再去上班后,就自己开了家公司,赚的是盆满钵满,让姓王的很是羡慕。姓余的就鼓动姓王的跟他一样,给领导送点好处,不再去上班,自己出来单干。姓王的看到姓余的日子过得逍遥自在,便动了心思,果断的选择了这条路。然而,姓王的生意头脑不行,并没有赚到钱,还把自己的本钱亏了不少,导致家庭也不够和谐,他把这一切的过错都归咎于姓余的,如果不是受他蛊惑,也不会出现现在的局面。再加上,姓余的平时总是自称老大哥,有些炫耀,让姓王的更加对他心生怨恨。”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姓王的虽然没有做生意头脑,但人长得帅气,平日里很受女性青睐,姓王的和姓余的住在一个小区,两家经常来往,姓王的就和姓余的妻子逐渐有了不正当关系。不过非常隐秘,并没有被外界发现,但姓王的担心时间一长,恐怕会被人发现,而那天大家商议由姓余的喝农药时,他突然意识到这是个机会,若姓余的就此死去,不仅能摆脱他的阴影,以后和姓余的妻子来往更加方便。于是他重新买了一瓶高毒农药,悄悄的溜进姓余的家里,把农药给替换掉,这才有了后来的悲剧发生。”

“根据姓王的供述,我们在农药瓶上找到了他的指纹,并找到了他购买高浓度农药的药店,药店老板也证实了购买时间与案发前夜吻合。同时,小区的监控录像显示,当天姓王的确实朝姓余的所住的楼房方向去了。根据这些铁证,我们已经把人给控制起来了。”

听完万浩的讲述,江一鸣也没想到事情竟会如此复杂,原本以为只是一起简单的投毒案,没想到背后竟牵扯出嫉妒、背叛与谋杀的重重黑幕。

“既然事情查清楚这是一起刑事案件,立即与宣传部联系,将案情进行通报,避免有心人利用这起事件制造舆论风波,误导公众猜测。”

江一鸣也松了一口气,倘若姓余的只是单纯因为被辞退而喝农药,确实会给他造成一定的麻烦。但现在案件定性为蓄意谋杀,反倒让舆论引导有了明确方向。

案件的真相曝光后,公众哗然,而媒体的关注也迅速转向对人性贪婪与道德沦丧的反思,以至于没有多少人再关注被辞退人员的问题。

没有了媒体的关注,再加上临江市有力管控,被辞退人员不得不接受现实的安排,毕竟继续上访也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倘若被定性为煽动闹事的骨干,还可能面临法律制裁。

这件事就这样平息了下去,曾经喧嚣的风波渐渐归于沉寂。

江一鸣与郭临野相继去多个省会和重要城市去招商引资。

郭临野去了半个月返回后,江一鸣就立即带着一帮人前去江浙省招商引资。

江一鸣以私人名义拜访了李正权一家,并在李正权家里吃饭,杨晶亲自下厨准备了一桌饭菜。

吃过饭后,江一鸣跟随李正权,来到了他的书房。

两人随意的聊着,主要是聊江一鸣在东江省工作是否顺利,了解到杜书记非常照顾江一鸣,李正权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杜书记能如此器重你,说明你平时的工作得到了他的认可,这是好事,但也要时刻保持清醒,越是走得顺,越要谨言慎行。”

“好的李伯伯。”

江一鸣说道:“还有一个原因,我和杜书记的外甥女很早就认识,她没少帮我说好话,所以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李正权听后微微点头,笑道:“人情确实能起到作用,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自己的本事站稳脚跟。倘若你没有能力,以杜家乐现在的地位和眼界,并不会因为这种人情而对你另眼相待。他看重的是你能为地方带来实绩,能稳住局面,这才是根本。”

“我看了下东江省出台的关于光伏产业的相关政策,政策方向明确,有些我好像听你提过,想必这个政策的出台,与你有一定的关联吧?”

“杜书记到达东江省后,非常重视光伏产业问题的解决,所以第一站就到了临江市,并且与我深入交流了当地光伏企业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路径,我就根据我掌握的情况和调研数据,向他详细汇报了解决方案,他根据我的提议,进行了调整后,就出台了相关政策。”

江一鸣说道:“当时我还打电话向您汇报了,让我爸引进的光伏技术进行分享使用。您当时说,光伏产业处在瓶颈期,技术突破需要全行业协同,一家独大不如百花齐放,同意了技术共享的提议,所以东江省也得以顺利推进技术整合,多家企业迅速响应,形成了以义阳市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带动了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发展。”

“是啊,光伏产业的兴盛从不只是某一家企业的胜利,而是整个生态协同进化的结果。无论是东江省,还是江浙省,都必须在技术开放与产业协作中寻找共赢。我听说美国正在起草一项针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法案,意图限制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这无疑将对行业造成进一步冲击。如果我们国内不能形成合力,提升全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就很容易在国际竞争中陷入被动。”

“我们的产品主要出口欧盟,不过美国率先发动反倾销调查,势必会引发连锁反应,欧盟跟进的可能性很大,一旦欧盟跟进,海外市场将面临全面收缩。”

江一鸣说道。

“陈副总也是这么担心的,所以最上面的政策还在加快制定,估计下个月就能出台,主要还是开阔国内光伏市场,通过扩大内需消化产能,同时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提升整体竞争力。只有如此,才能在外部压力下稳住阵脚,化危为机。”

李正权说道:“这一次因为你的建议和前瞻性分析,上面对光伏产业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无论是我们江浙省,还是上面,都及时做出了反应,给我们争取了宝贵的应对窗口期。你不仅看到了行业痛点,更预判了国际形势的演变,这份战略眼光实属难得。陈副总对你的评价很高,他还等着你给他回话,是否有兴趣去部委工作。我估计你如果同意去部委工作的话,很可能去发改委,参与国家层面的能源战略规划。你在地方积累的实践经验,正是当前政策制定最需要的。”

“我正准备找时间向陈副总汇报想法,我想了想,我更倾向于留在一线工作。”

江一鸣说道。

主要是他太年轻了,倘若到部委工作,应该是会给他一个副部级的职务,随即级别提升了,但部委工作,不像是地方,部委工作更侧重宏观政策协调,而且需要协调部委里各个司局,工作节奏和地方实干差别很大。

他在一线工作,凭借充分的人事权、财务权,可以让下面的人按照他的思路高效执行,一旦去了部委,都是一群他叔叔辈的人,他下达的指令不一定被顺利执行,政策推进也会因复杂的层级和博弈而放缓。

总的来说,他觉得部委工作更适合有资历沉淀的官员去运作,而他更愿做一名冲锋在前的实践者,所以经过深思熟虑后,他选择留在地方上工作。

“我也赞成你在地方上工作,部委确实不适合你这样的实干型人才久留。”

李正权笑道:“我之前没有给出评价,是怕我的意见影响了你自己的选择,如今你做出了选择,我就可以说出我的意见了。这样吧,我回头跟陈副总提一提,想必他会理解你的选择。”

“那就有劳李伯伯了。”

江一鸣随后离开了李正权的家,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江一鸣几乎跑遍了江浙省和苏淮省的重点城市。

江浙省有李正权的支持,而苏淮省又是杜家乐刚刚工作过的地方,所以江一鸣的招商引资非常顺利,收获也非常巨大。


  (https://www.xxxqq.cc/1/1898/4367227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