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官梯:我登权力之巅,掌生杀大权 > 第1335章 喝农药

第1335章 喝农药


江一鸣定下调子后,其他市委常委哪怕心有异议,也只能收敛情绪,表态支持。

很快,整治方案迅速下发、落地。

与此同时,临江市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前期的调研与修订,正式向社会公布。

临江市将人才划分为ABC三档,每档的政策有所不同,但诚意十足。

新政聚焦高精尖缺,对引进人才给予安家补贴、科研启动资金及税收优惠,同时简化落户流程,开辟绿色通道。

其中A类人才最高可获两百万安家补贴,并享受子女优先入学、配偶对口安置等配套支持。同时有五百万的科研启动资金支持。医疗保障方面提供年度体检与专属就医绿色通道,确保高层次人才安心扎根。

新政发布首日,咨询量突破三千人次,很多人对临江市的人才引进政策表现出浓厚兴趣。

与此同时,企业引进政策也同步制定出来,针对重点产业企业,临江市推出土地优惠、厂房代建、设备补贴等一揽子扶持措施,最高可给予三年租金全免和项目总投资5%的奖励。对带动性强、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还将实行“一事一议”专项支持。

企业引进与人才政策形成联动,构建“项目+人才+平台”一体化引育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临江市的两项政策一经发布,立即引起广泛关注与热烈反响,省内外多家主流媒体相继报道,称此举打破了地域壁垒,释放出求贤若渴的强烈信号。人才与企业的双向奔赴,正悄然重塑城市竞争力的底层逻辑。

但,也有不少网友质疑临江市浪费公共资源,搞“烧钱式引才”,认为高额补贴会加重财政负担,甚至引发区域间恶性竞争。

最为主要的是,他们认为临江市一个普通地级市,根本消纳不了如此规模的高层次人才,最终只会“引虎不落山”,造成资源错配与政策空转。而且还不一定留得住人才。

毕竟,真正的人才,看中的不只是眼前利益,更是发展平台与城市远见。

面对质疑,江一鸣没有回避。他在一次公开座谈会上回应:“我们宁愿背上‘烧钱’的骂名,也不愿错失发展的机遇。今天的投入,是为明天的转型铺路。”

他强调,政策设计不仅着眼于引进,更注重生态营造与长效留住。人才不是“引虎”,而是“栽桐引凤”。城市竞争力从来不是等来的,是在敢闯敢试中拼出来的。

江一鸣同时强调道:“我们有信心留住人才,临江市不仅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清晰的发展蓝图,更具备包容创新的城市气质。我们正加快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和医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顶尖人才选择扎根临江,在这里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报国的理想。”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传递出临江市谋转型、求突破的坚定决心。

在两项政策正式公布后,江一鸣带着已经成型的方案前往江城大学,再次与黄振强洽谈共建江城大学分校的事情。

黄振强经过和江城市的接触,感受到江城市对江城大学建分校的冷淡与敷衍,而临江市却对江城大学建分校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诚意与效率,这让他深受触动,再加上临江市公布了两项政策,让他看到了临江市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心与远见。

“江书记,你是我见过最年轻最有活力的地级市一把手,也是最敢想敢干的。你们不仅拿出真金白银,更拿出了诚意和速度。我相信临江市在你的带领下,一定能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我愿意推动江城大学与临江合作,共建分校、共育人才,让学术之根扎进产业之壤,真正实现科研成果从书架到货架的跨越。”

黄振强说道:“相信江城大学分校在临江市建成后,不仅能为本地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更能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我们将在学科设置上紧密对接临江的产业需求,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一批面向前沿、服务地方的特色研究院。临江有决心,我们就有信心,共同书写校地合作的新篇章。”

江一鸣握住黄振强的手,目光坚定而热切:“有您这句话,临江的未来就更有底气了。”

二人随即敲定合作框架,并提交到教育部。

完成这一项重要工作后,江一鸣长松了一口气。

一所大学的落地,不仅意味着人才的汇聚与沉淀,更将撬动整个城市创新生态的重构,还将带来上万的师生资源,能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带动周边科技、教育、消费等产业链协同发展。

更何况,这还是一所全国重点大学的分校,其带来的创新势能与智力资源不可估量。

江一鸣深知,这不仅是临江市补齐高等教育短板的关键一步,更是城市能级跃升的战略支点。

所以,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他都必须全力以赴。

很快,江城大学将在临江市建立分校的消息在全省引发广泛关注,教育部以及东江省也将此项目列为年度重点支持项目,各方资源加速向临江汇聚。

临江市因人才引进政策和即将建立江城大学分校的双重利好叠加,在互联网上迅速成为热搜话题。

不过,还有一个更受关注的话题,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来。

临江市一次性开除公职人员1149人!

这一爆炸性话题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引发全国热议。

网友惊叹于临江市刀刃向内的决心,称其为“一场毫不手软的自我革命”。

毕竟世人皆知,一旦考进体制,便如捧上“铁饭碗”,哪怕庸碌无为也难被清退。除了犯重大错误或违法违纪,极少有人因“不作为”“慢作为”被彻底清除。

而临江市却打破了这一沉疴积弊的惯例,对长期吃空饷的公职人员亮出红牌,以铁腕手段整肃吏治,彰显了临江市委市政府重塑政治生态的坚定决心。

此举不仅震动了全省官场,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关于行政效能改革的热议。

“临江市太牛逼了,临江的一把手太勇了,要知道,这一千多人可都是公职人员,他们集聚起来的力量,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足以让任何改革者望而却步。但临江市一把手却敢于动真碰硬,直接直面这股阻力,展现了非凡的魄力与担当。”

“是啊,我老家就有个亲戚,仗着有点关系,不去上班,自己开了个公司当老板,工资照拿,还天天在我们面前炫耀,看的老子就想吐血。老子辛辛苦苦一个月才挣几千块,他什么都不干就拿的比我多,还享受着各种福利待遇,真是不公平。临江这一刀砍下去,砍得好!该整治这些蛀虫了。这种人不辞退,老百姓怎么服气?政府的公信力何在?希望这股清风能吹遍全国,让更多尸位素餐者警醒。”

“我太敬佩临江市委书记了,大家都知道很多单位存在吃空饷的干部职工,但却没有干部去触动这根敏感神经,毕竟这种事做起来吃力不讨好,还会得罪一大片人,搞不好,还会被反噬,丢官罢职。可临江的这位书记却顶住压力,毅然决然推进整治,这才是人民的好干部!”

网友们纷纷为这场刮骨疗毒式的改革拍手称快,评论如潮水般涌来。

不仅网友们点赞,专家学者纷纷点评:真正的担当不是喊口号,而是在最难啃的骨头面前不退缩,临江这一刀,斩断的是惰性与侥幸,立起的是公平与希望。

就连各大官媒,甚至人民日报也报道了这件事,并进行了点评:这才是真正为民生着想的政府,临江这波操作直接捅到了体制弊病的痛点。1149人,不是小数目,背后折射出的是多少岗位空转、资源浪费和群众办事难的现实。这种刮骨疗毒的勇气,值得全国推广。

外界都纷纷为之鼓掌叫好,但对于临江市来说,一场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开除这1149名吃空饷人员,并不是什么难事,找到相关证据,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就行,但后续如何妥善安置被清退人员引发的社会舆情,以及如何应对被清理人员的集体上访和利益受损者的反扑,才是对治理智慧的真正考验。

正式文件一下发,被开除人员便开始四处串联,试图抱团施压,要求恢复编制与待遇。

他们打着“讨要公道”的旗号,在市政府门口聚集,情绪激动,言辞激烈,甚至有人扬言要“揭发内幕”。

随着人员越聚越多,现场气氛愈发紧张,围观群众逐渐增多,舆论压力迅速攀升。

江一鸣正在办公室里处理文件,很快市长郭临野向他汇报了这一情况。

“现场已经聚集了数千人,情绪非常激动,扬言如果不恢复编制就要把事情闹大。公安部门已到场维持秩序,但这些人拒不配合,甚至有人故意煽动对立情绪,企图制造混乱。”

郭临野说道:“我现在就到现场处理,有进展了立即向你汇报。”

“我亲自过去,这件事是我亲自推动的,矛盾必须由我来化解。”

江一鸣说道。

“书记,您还是别去为好,他们就是冲着您来的,您如果到了现场,万一没有控制好现场秩序,他们伤到了您,就后果不堪设想。”

“是啊,书记,还是我们去处理吧,您坐镇指挥更稳妥。”

其他市领导纷纷劝说。

“我既点了这把火,就要直面这把火。躲,只会让火势更旺。还是我自己过去更为合适。”

江一鸣知道,这件事必须由自己直面解决,总不能自己搞出来的事情,让其他人冲上去,而自己却躲在后方。

见江一鸣坚持亲自去现场,郭临野立即通知市公安局局长万浩,让他立即调集警力增援,但必须文明执法、保持克制,绝不能激化矛盾。

江一鸣随即前往市政府门口。

看到江一鸣到来,人群顿时骚动起来,无数双眼睛聚焦在他身上,有人高喊“还我工作”,声浪如潮水般涌来。

很多人想要冲上去把江一鸣围住,这些人眼神充满怨恨与不甘,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

江一鸣却神色平静,站在凳子上,拿起扩音器,声音沉稳而清晰:“大家好,我是市委书记江一鸣,我理解你们的愤怒,也清楚这一刀砍下去有多痛。但请大家想想,那些真正干活的人,他们的编制在哪里?待遇又在何方?吃空饷的占着位置不干事,真正干事的人却进不来,这样的体制还能运转多久?我们整顿的是制度,不是针对哪一个人。况且,我们也不是没有给过大家机会,可依然有人心存侥幸,不重视整改的严肃性。此时被开除了,却反过来指责组织不公,这公平吗?”

“我在这里向大家保证,如果确实家里有困难的,可以申请专项帮扶,政府会提供就业培训和过渡性岗位。但原则不能动摇,编制清理必须进行到底。我们不能让懒政怠政者占尽便宜,更不能让老实人寒心。”

“我也在这里强调,你们有诉求可以到信访局,可以直接找我,但绝不能以暴力和围攻的方式发泄情绪。任何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都将依法受到严惩!”

“我希望大家能够保持理智,尽快散去,如果你执意留下来,我也不反对,但不能影响正常的办公秩序和公共安全。政府的大门始终向你们敞开,但绝不向威胁与恐吓低头。这里全程有录像,谁若是乱来,必定受到法律严惩,绝不姑息。”

江一鸣以强硬的态度,回应了聚众闹事者。

政府之前又不是没有给过他们机会,是他们自己不珍惜,如今却想以此来要挟政府,他怎么可能妥协!

在场只有一部分是被开除的人员,更多的是围观群众。

听到江一鸣强硬的表态后,纷纷为其鼓掌,叫好声不断。

“他们怎么还有脸来闹事,自己不珍惜工作,好好上班,出了事了又开始后悔了,之前干嘛去了?”

“我支持江书记,就应该让这种人付出代价,看以后谁还敢不去上班。”

“支持江书记,我们都支持你。”

越来越多的市民出声喊着,彻底压制了那些叫屈的声音。

江一鸣拿起扩音器,大声喊道:“感谢大家的支持,你们的支持是我工作的动力。但现在人员太多,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我请大家不要再围观,尽快散去,这样我们就更容易应对上访者。谢谢大家的理解和配合。”

江一鸣在市民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有着很强的号召力,听到江一鸣的话,大家逐渐散去。

现场只留下数百人的上访者,气氛依然紧张。

不过人员比之前少了大半,秩序也渐渐恢复。江一鸣也逐渐放心下来。

趁着围观群众离开,万浩立即布置警力将上访者给团团包围,形成隔离带,防止其他市民再次围观。

江一鸣见局势可控,便收起扩音器,对万浩说道:“逐步劝离上访人员,对情绪激动者重点稳控,但注意文明执法,避免激化矛盾。”

随后,就离开了现场。

然而,令江一鸣没想到的是,现场竟然有极端人员,一名男子见市政府不同意他们重新回到岗位上,便拿出一瓶农药,大声威胁道:“如果你们不让我回去上班,我现在就喝了这瓶农药,你们谁都别想好过!”

现场人员重视程度不高,依然机械性的劝说,没有采取缓和方式劝解,最终该男子情绪失控,猛地仰头喝下一口农药,现场瞬间陷入混乱。

江一鸣得知消息后,立即让人把喝农药的男子紧急送医抢救,同时责令警方封锁现场、疏散人群,避免刺激其余情绪不稳定者。他亲自致电医院,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挽救生命。

江一鸣召开了紧急会议,会场人员脸色凝重,空气仿佛凝固。

大家都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大家知道,事情变得棘手了。

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引发更大的舆情危机,省里很可能会处理人。

江一鸣神色坚毅道:“情况大家也都了解了,我们议一议如何应对后续情况。”

“书记,我建议撤销之前的处理决定,毕竟因为缺岗就把人开除,确实过于严厉,这些人员又不是犯了什么罪,直接开除,他们自然不服气。而且现在还出现了喝农药的事情,我们更要慎重处理此事。”

有人出声说道。


  (https://www.xxxqq.cc/1/1898/4375203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