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四合院:52年逃荒,镇压禽兽 > 第462章 元青花大罐

第462章 元青花大罐


就在院子里闹得不可开交之际,交道口街道办的一行人恰好巡查至此。

领头的正是街道办的王主任,她身后跟着两名年轻的办事员。

自从各院子开始兴办大锅饭后,街道办便加强了巡查力度,每日都要走访各个大院,了解实际情况。

粮食供应日益紧张,若是管事大爷处事不公、分配不均,极易引发邻里矛盾。

王主任对此格外重视,生怕哪个院子闹出大乱子。

此刻,王主任刚走到四合院门口,就听见中院传来一片喧哗之声,其中还夹杂着激烈的争吵。

她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快步穿过前院,直奔中院而去。

到了中院,只见一群人围在临时搭建的灶台旁,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不休。

王主任拨开人群,站到中央,众人这才发现街道办的领导来了。

“街道办王主任来了!”有人高声喊道。

霎时间,院子里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王主任身上。

王主任环视四周,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好了,大家都别吵了,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她故意顿了顿,让气氛缓和些:

“这不都准备开饭了吗?”

“怎么吵起来了?”

作为在街道办工作多年的老主任,王主任对处理这类纠纷早已驾轻就熟。

她深知此时最重要的是让群众把心里的不满都说出来,消了火气,问题才好解决。

不过在说话时,王主任忍不住瞪了易中海一眼。

方才在前院时,她已经听了个大概,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这个易中海,果然还是私心太重,引起了公愤。

果然,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最大的不满就是院子里大锅饭的分配不公。

贾家每次都仗着易中海的偏袒和厚脸皮,不仅抢先打饭,还要多拿多占。

那些排在后面的人,往往分到的饭菜既少又差,心里自然憋着一股火。

待众人说完,王主任冷冷地扫视了一圈,最后将目光定格在易中海身上:

“易中海,你是院里的一大爷。”

“现在这大锅饭开得大家都有意见。”

“你解释一下吧!”

易中海心里叫苦不迭。

他原本只想让贾家占些小便宜,谁知贾张氏这个老虔婆贪得无厌,每次都拿得太多。

如今粮食难买,后面分饭的人往往分量不足,怨气自然越积越深。

今天这事爆发得突然,偏偏还被街道办撞个正着。

易中海知道狡辩无用,只得硬着头皮说道:“王主任,我们院里每家的条件不一样。这不是看有的人家里困难些,就想照顾一下......”

他顿了顿,偷眼观察王主任的脸色:“现在大家既然都提出了这个问题,以后分饭时,我一定会注意。”

王主任岂会听不出易中海在打马虎眼?

她当即不客气地训斥道:

“易中海,当管事大爷最重要的是公平!做事不要带着私心,否则如何服众?”

她的声音提高了几分:

“这种事下不为例!”

“其他院子都没你们这么大的矛盾。”

“上面号召开大锅饭,是要让大家共渡难关,争取都能吃饱饭。”

“出一分钱,就吃一份饭。大家交钱交粮票,是对你们这些管事大爷的信任。”

王主任语气严厉,目光如炬地盯着易中海:

“你要是看哪家困难,可以把自己那份送人,别人不会有意见。但绝不能拿集体的东西送人情!”

“你要是实在看不过去,可以另外买东西送人,大家也不会说什么。”

“但是拿集体的东西做人情这种事,我不希望再在这个院子里听到!”

王主任的斥责一句比一句重:

“这个事情,你能干就干,要是觉得自己干不了,我就找能干的人来。”

“有能力的人不好找,但只是分个饭、让大家没意见的人,还是好找的。”

她转而看向阎埠贵和何大清:

“还有阎埠贵和何大清,你们也是管事大爷。”

“院子里出现这种情况,你们也有责任。”

“选出三个管事大爷,就是要你们互相监督。”

“其他人出了问题,你们要及时纠正,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听到王主任这番话,院子里的住户们纷纷鼓掌叫好。

这番话句句在理,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王主任手头还有不少事情要处理,这边只是顺路巡查,待会还要去别的院子。

临走前,她再次强调:

“之前的事就过去了,大家也都消消火。”

“往后要是再发生这种事,你们可以直接到街道办找我。”

她神色严肃:

“我就不信了,这点小事还办不好!”

“开大锅饭是集体的事,未经同意多拿多占就是侵占公有资产,到时候可就不是说两句这么简单了。”

说这话时,王主任特意瞥了贾张氏一眼。

她对这院子里的情况了如指掌。

贾张氏被看得心里发虚,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脖子,再不敢吱声。

.......

夜色渐深,鸽子市里却比白天还要热闹。

苏远经过一番乔装打扮,连身形都在缩骨功的作用下发生了变化,此刻正悠闲地在市场中穿梭。

每逢荒年,这种地下市场就会异常活跃。

苏远注意到,今晚鸽子市的人比往常更多了。

粮价飞涨带动了其他物价的上扬,许多人不得不拿出家底来换钱度日。

苏远在一个摊位前停下脚步。

地上铺着一块破布,上面只放了一个小玻璃瓶。

明眼人都知道,这可不是在卖玻璃瓶,而是一种特殊的暗号。

见苏远驻足,从暗处走出一个六十来岁的老者。

虽然衣着朴素,但举止间仍透着老四九城人特有的气质,显然不是普通百姓。

“小哥,要东西不?真正的老物件!”老者压低声音说道。

苏远不动声色:“先看看东西再说。”

老者闻言,立即将地上的破布一卷,夹在腋下,示意苏远跟他走。

苏远从容跟上,丝毫不担心会有什么陷阱。

两人来到一处僻静的小巷。

老者警惕地四下张望,确认没有可疑的人跟踪。

苏远也不着急,静静地等待着。

不多时,一个全身裹得严严实实的少年从远处跑来,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布袋,神情紧张。

虽然包裹得密不透风,但苏远一眼就看出这少年与老者是爷孙关系。

从两人的气质判断,应该是家道中落的老四九城人。

家里或许有些祖传的宝贝,但如今坐吃山空,又无一技之长,只能靠变卖家当度日。

对这样的人,苏远并无太多同情。

以他们家的条件,若是早些打点关系,进厂工作并非难事。

可惜这些人习惯了游手好闲的生活,吃不了苦头。

老者小心翼翼地从少年手中接过布袋,就在这昏暗的小巷里,向苏远展示里面的物件。

苏远定睛一看,心中不由一动——竟是一件元青花大罐!

虽然比不上那八件传世珍品,但也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在这个年代,这类老物件还算常见,远不如后世那般珍贵。

更要紧的是,再过些年,这些瓷器最易在动荡中被毁。

也正因如此,在后世它们的存世量稀少,价值连城。

苏远只随意看了两眼,便直截了当地问:“这东西,你们打算怎么出手?”

如今这光景,大家都是为了填饱肚子,没那么多弯弯绕。

来鸽子市交易的人都知道时间宝贵,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巡街的人过来。

老者连忙说道:“三十斤白面,或者六十斤棒子面。我们只要粮食,不要钱。”

这个价格让苏远都有些惊讶。

放在平时,这些粮食也就值几块钱,可这却是一件品相完好的元青花大罐啊!

虽然现在老物件多,但这件瓷器确实罕见。

转念一想,苏远也就明白了。

这爷孙俩显然是饿慌了,家里怕是已经断粮多日。

在饥饿面前,再珍贵的古董也显得无足轻重。

更何况现在有钱也难买到粮食,而苏远的系统空间里却堆满了各种粮食。

他当即点头:

“行,你们在这等着,我去拿粮食,就三十斤白面。”

“大概半个小时后,我们还在这里碰面,你们把东西带好。”

爷孙俩喜出望外,连连点头,抱着瓷器匆匆离去。

.......

半个小时后,苏远拎着一个沉甸甸的布袋准时出现。

刚到约定地点,那爷孙俩就从暗处钻了出来。

苏远注意到他们带来的还是那个青花大罐,看来没打算耍花样。

老者迫不及待地打开苏远带来的布袋,里面是雪白的面粉。

他不放心地伸手探进袋底,将下面的面粉翻上来查看,确认全是好粮后,这才松了口气。

将瓷器交给苏远后,老者让孙子背上面粉,两人匆匆消失在夜色中。

虽然觉得苏远出手阔绰,但他们也不敢留下联系方式。

在鸽子市打交道,谁都不敢轻信他人。

苏远也不多问,见四下无人,随手将元青花大罐收进系统空间。

这物件若是放到五十年后,足以在拍卖会上作为压轴珍品。

如今却只用了三十斤白面就换到手,想来真是不可思议。

或许现在的人,怎么也预料不到后世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收下这件青花大罐,苏远并不急着离开。

他继续在鸽子市里转悠,想看看还有什么值得入手的宝贝。

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若是把握住了,莫说是他自己,就是儿孙后代也足以衣食无忧。

这无疑是一个收集珍品的最佳时机,错过了就不会再有。

苏远可不想错过这种机会。


  (https://www.xxxqq.cc/10/10507/4341644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