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最好的重生 > 第1154章 老人的智慧:这样下去真会可能解释

第1154章 老人的智慧:这样下去真会可能解释


从温泉回来,李龙回屋休息,上午抓鱼是真的又累又冻,但泡了温泉之后,感觉舒服很多。

    晚上就在宾馆里吃的饭,也没出去逛,李龙感觉已经不虚此行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刘高楼和别克提着不少的东西装进了车里,然后就叫着李龙坐车离开。

    “不用叫吴永波了?”李龙开着车子往东走,边开边问道。

    “先不用了。”刘高楼说道,“这次去别克这边的亲戚家里过节,吴永波有他的事情,咱们不用管他。”

    左右都是刘高楼的朋友,李龙也不去多想,顺着别克指的路往前开去。

    他感觉到车子开的方向是往巩留,但也不是很确定。这时候的路和四十年后区别太大,只有大致方向不好辨别。

    好在去的地方不算很远,三四十公里的样子。当然也就是他的六九车,普通轿车在这样的环境下开过去,还真就容易陷着。

    有些路是直接从草原上生生压出来的,这时候也没那么多讲究,毕竟本身车子就不多。草皮子已经绿了,嫩嫩的草芽子才长出来,车子压过去,直接碾碎了,散发出青草汁子的味道,不是很浓。

    有些地方已经开起了黄花,是贴地的蒲公英,还有些其他的不认识的野花,点缀在绿草之中,还挺漂亮的。

    当然,这些风景在别克和刘高楼眼里都是寻常,车轮无情碾压过去,将风景破坏掉,却也离目标地点越来越近。

    这是一处村庄,和李龙想像的一大片毡房不一样,这里的人们算是半定居生活,也不知道是不是和哈里木他们的牧业队定居点相似。

    车子开到一处院子跟前,李龙发现院门口已经站了不少人,这些人穿的衣服虽然相子比较老,但都挺整齐。

    老人们穿着恰袢,头上戴着民族毡帽,年轻人有些穿着西装,有些穿着夹克衫,和县城里的年轻人差不多,只不过大多数头上都戴着帽子,有些是鸭舌帽,个别的还有戴着老式绿军帽的。

    下车后,有人迎了过来,开口问着好,主动伸出手来要握手。

    别克率先打头,一边握手一边介绍,李龙嘴里也说着“朵森,佳克斯嘛!”

    刘高楼有样学样,这些过来打招呼的年轻人一个个都很高兴,嘴里的话很多,李龙能听懂,无非就是欢迎,他也回应着,刘高楼就会那么一句,就只能笑着。

    李龙明显能感觉到这些年轻人脸上的笑容真诚了不少。

    想想也很正常,就跟后世老外到国内来,嘴里如果能说一句汉语你好,那肯定会让不少人觉得亲切一些,如果他还能多说两句“吃了吗”、“我很高兴认识你”之类的话,那必然会赢得许多的掌声和赞赏。

    不光是和年轻人,李龙和刘高楼还主动和老年人一起握手问候,这也赢得了附近来过节人们的好感。

    “不错啊,李老板,你这哈语说得很顺嘛。”等介绍问候完,把车里的东西卸下来交给主家,两个人被安置到屋子里喝奶茶的时候,刘高楼小声说道,“看看这些人看你的目光都不一样了。”

    李龙笑笑说道:“你也知道,我在那边也有一帮子哈族朋友呢。”

    他能听得出来,外面别克正给别人介绍着他的身份,毕竟有些人很好奇他怎么能说哈语说得这么顺。

    其实也就是会一些普通的对话,要说更精深的,还真不会。

    那些人知道李龙是天山北面过来的,那边也有哈族朋友之后,一个个都更加好奇起来。

    别克对李龙的情况也不是很清楚,所以说的不多,有些人就想着是不是能自己过来问问。

    说是这么说,一会儿功夫李龙也只是看到有女人端奶茶过来,并没有人进来打扰他们。

    然后就听着外面有一阵子压着嗓子的争吵声。

    李龙竖着耳朵听了听,感觉这是人家的家事,真是不好评说。

    刘高楼就比较好奇,问道:

    “李老板,外面这是出啥事了?要不要咱们出去看看?”

    “不用不用。”李龙急忙摇头,“主家的家事,咱们还是不要管的好,也管不了。”

    “家事?你能听得懂?”

    李龙没想到刘高楼比自己大这么多,好奇心还这么强。

    “你别拿那种眼光看我。这是别克宾亲戚家里,确切的说,是别克的大伯家。他家里要有啥麻烦的话,咱们要能帮忙的话还是要帮一下的。

    别克和木拉提在那边帮我二叔不少,要不是他们两个,我二叔最开始的时候在那边还真不好站稳。平时他们家里的事情也不给我说,你现在能听懂,有啥麻烦你说一说,我们能解决的那自然要帮一把的。”

    “这个不是钱的问题,真帮不了。”李龙知道刘高楼的意思。现在他有钱,如果是家庭困难之类的事情,顺手帮一把真不算什么。

    “那是啥?”刘高楼更好奇了。

    “这家户主,应该就是你说的别克的大伯有个儿子在镇上工作,算是干部。他们夫妻两个结婚好几年没生孩子,也不知道是哪一方有问题。

    他们就想着不生就不生吧,看着能不能领养一个也行。这个消息才放出去没几天,昨天晚上这夫妻两个家院子门口就让人放着一个婴儿,应该是刚出生不久的。”

    “这是好事啊!”刘高楼说道,“这不是想啥来啥吗?”

    “嗯,这干部,应该是别克的堂兄吧,觉得这事挺好的,就回来和父母商量,要把这个孩子领养了。”现在领养手续应该比较好办,李龙心说。

    “那他父母应该同意啊,外面吵什么?”刘高楼有些不解。

    “他父亲不愿意,说这件事情有问题。”

    “能有啥问题?那孩子有病吗?”

    “听着说是没病。”李龙自己也听个大概,有些内容是他猜出来的。

    “那因为是女儿?这边也重男轻女?”

    “没有,没有说孩子的性别。”

    “那是因为啥?”

    “老人的意思说这事情有蹊跷。他们想要收养个孩子才没几天,就有人专门把孩子抱着放他们家门口,说明这事情肯定是身边人漏出去的。

    他们收养孩子是为了以后成为自己的家人,这样把孩子放在他们家门口的,肯定就是附近的人。这样以后会比较麻烦,孩子要养大了,突然出来亲生父母要认回去怎么办?

    说不定人家就在暗中默默看着孩子长大呢。”

    李龙这么一翻译解释,刘高楼也明白了。

    “是这么个道理。虽然说这样揣测人心有点阴暗,但人心是真的经不起推敲。”

    刘高楼自己不是深有同感吗?

    “那最后怎么办?”刘高楼只是感慨一下,立刻又问道。

    李龙看了他一眼,没想到这位八卦心思还挺重。

    外面的争吵声已经停了,李龙继续说道:

    “老人的意思是把孩子交给福利院去。他们真要想着领养,明面上就去伊犁的福利院领养。

    如果担心福利院的孩子有什么问题,就直接去医院,托人找关系,找那种刚出生父母却不要的孩子,直接给些营养费,把孩子要过来,两边不见面那种。”

    “嘿,这老人还可以嘛,这里面的弯弯绕都懂啊?”刘高楼笑了笑,他突然想起来什么,对李龙说道:

    “你家玉石!你家那块玉石不是有那啥作用吗?直接让别克的堂兄带着媳妇过去拜一拜,说不定不用领养直接就生了呢?”

    “那就是说着玩的,贾老板相信是巧合,你还真觉得可以啊?”李龙有些无语。

    刘高楼知道这件事情,也是因为某一次往院子里卸羚羊角的时候,他看到了那块玉石边上摆着香炉和贡品,就好奇的问了一下,李龙就半开玩笑的说了出来。

    没想到他还记得!

    “谁知道呢?多试试又没坏处!”刘高楼说完便大声喊着:“别克,别克!”

    李龙刚想阻止,那边别克已经匆匆赶了过来。

    “刘老板,什么事?”别克说话很简洁。

    “你堂哥是不是不能生孩子?”刘高楼和别克说话一向很直,“李龙家有块玉石你知道吧?有个内地的老板也是夫妻两个生不出孩子,然后就拜那个像胖娃娃的玉石,先是生了个女儿,后来又生了个儿子。

    所以你看是不是让你堂兄有空过去到他们家里拜一拜?”

    别克愣了一下,转头看向李龙。

    李龙苦笑着说道:“应该是巧合。玉石也有,那个老板拜了也是真拜了,然后孩子也是真的生了,但和拜玉石有没有关系,我就不知道了。”

    他说完又补充了一句:“你哥是国家干部吧?应该不信这个吧?”

    “是我堂哥和他老婆一起拜,还是就一个人?”

    别克这话直接就把李龙最后那句话给过滤掉了,让李龙有些无语,不过他还是解释了一下说道:“是两个一起拜。”

    “好,我给他们说一声。”

    说完别克匆匆跑了出去。

    李龙能听得出来,别克先是去给他的大伯说了,他大伯问了具体的情况,比如别克见过那玉石没有,李龙家在哪里,人品怎么样之类的。

    当别克说出来李龙是真有一帮子哈族朋友在山里面,还帮着他们修路的时候,他大伯突然有些激动,跑屋子里取了一张报纸出来,然后和别克一起拿着过来找李龙了。

    “就是他。”别克看了看报纸上的人物介绍,又看着李龙,对他大伯说道:“就是他,他叫李龙,就是这个朵森。”

    “你去找你哥,让他过来!”别克的大伯这回是用命令的语气说话呢。

    别克走后,他大伯很郑重的对李龙说道:

    “朋友,感谢你为哈萨克族人所做的一切!今天真心的欢迎你!”

    他说的是哈语,李龙能听出来,然后立刻站了起来说道:“我是为我的朵森们做的,他们也给了我许多帮助,我们都是朋友。”

    “对对对,真诚的朋友!”别克的大伯开心的笑了,“你是真的朋友!”

    一会儿别克把他堂哥拉了过来,给李龙介绍着:

    “这是我的堂哥,在乡里当武装干事,他叫革命别克。”

    我去!

    一个叫别克,一个叫革命别克,还是武装干事!

    革命别克有点不情愿。这种事情李龙也能理解,毕竟谁也不想把这个难言之隐公之于众。

    不过当他知道李龙是那个受全国表彰的在玛县有一帮哈萨克朋友的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后,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李龙只好又把他的玉石情况给解释了一下,并且明说,这些应该是巧合。革命别克是国家干部,这方面应该是不信的。

    “那,我和我妻子两个请个假,去你那边看看那块玉石吧。你们那边方便吗?”

    “我当然方便了。刘总时不时的就会带车过去,你们随时可以过去。”李龙说道,“不影响你的工作吧?”

    “不影响不影响。五月份民兵整组,这之前我都有空。所以……”

    看得出来,这个革命别克还挺好奇且期待的。

    外面传来了小伙子们的声音,别克便说道:“走吧,出去看看,有不少人又过来了。”

    来的大都是别克一家的亲戚,沾亲带故的。这里院子大,别克的大伯家里又出一个国家干部,妻子也是乡里的教师,算是这一片比较有威望,也德高望重的。

    所以不少人都是到这里来一起过节。

    院子里已经堆起了几堆木柴,看样子是晚上要点火的,无论男女,都是身着这个时代的盛装,他们对节日是真的很重视。

    孩子们也都穿着新衣服,在人群中穿梭顽耍着,过节了最高兴的自然是他们。

    别克介绍了不少人给李龙和刘高楼认识,这些人也很郑重,握手、问候,在知道李龙的“真实身份”后,那脸上的笑容都灿烂了几分。

    院子里一堆松柏树枝子已经燃了起来,别克的大伯举着燃着的枝子,在年轻人和孩子们的头顶上举过,然后又去牲畜棚子那里绕了一圈,最后把松柏枝子放到了火堆里。

    人们围在不同的圈子里聊着天,更多的围着李龙打听着河谷外面的事情。

    李龙也借想了解一下这边牲口市场的行情,他惊讶的发现,这边的牛羊肉比玛县要便宜的多。

    如果能在这边搞个肉干加工厂,成本都能降下来一大截。

    随后就笑了一下,自己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商人化了?怎么谈到什么,都会想到赚钱、做买卖?

    今天是不适合说这个的。

    厨房里一口大锅,外面临时架起来的一口大锅正在熬着粥,这“纳吾肉孜饭”,是用头一年剩下的粮食加上佐料一起熬的,粮食是各家一起凑过来的,粥很稠,大家都要吃。

    等着吃饭的人们这时候也在分散做着各种事情,除了和李龙聊天的,还有的开始抓起了髀石,有的则找了块平整的地方,划出线来下方。

    李龙从和他聊天的这些年轻人这里能感受得出来,年轻人们都挺羡慕别克的,他能跟着刘高楼出河谷有更多的见识,甚至还能出国去见见新世界。

    不过也因为有别克的存在,他们也知道了隔壁那个国家,有些人现在饭都吃不饱,算是提前对那个国家祛魅了。

    这些年轻人想出去闯闯,想要致富,但大多数只读了小学,生活的范围就在草原,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有些人觉得逛巴扎就算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

    所以对于能去更远地方的别克,他们是真的羡慕。

    这么多人围聚在别克大伯家里过节,一方面是因为革命别克是他们这个小村子里出去的唯一的乡里的干部,还是管武装工作的,征兵什么的都管,威信很高。

    第二个方面也是因为别克被带出去,已经算是“有出息”了。

    李龙能理解这些年轻人的心情,或者说这些年轻人觉得能走出去,一个就是当干部,一个就是当兵,现在别克给他们打了个样,有了第三个方式。

    只可惜无论是刘高楼还是刘山民,目前暂时都不打算再招人。

    很快粥就熬好了,每个人分一碗,大家或坐或蹲或站,就那么围着吃着,感觉很香。吃完后,碗一交,人也不散,就形成小圈子在聊天。

    正聊天的时候,革命别克带着一个年轻女人走了过来,把她介绍给李龙。

    “这是我的妻子米娅,在乡中学当老师。”革命别克说道。

    革命别克个头不算高,略有点秃顶,挺壮实。他的妻子米娅长得很漂亮,李龙猜测是不是因为革命别克这个武装干部的身份,才娶了这么个漂亮的媳妇。

    米娅有些害羞,又有些期待的和李龙问好。李龙猜测革命别克应该是给她讲了玉石的事情,她估计也在被这件事情困扰着,如果能正常解决,那自然是最好的了。

    李龙便只好又给解释了一遍,米娅几乎都没考虑,然后就说要跟着革命别克一起过去。

    李龙猜测估计这一家子应该试过不少办法,都没啥效果,所以现在算是捞着最后根救命稻草吧。

    李龙就说过完节他们就要回去,会带着车,如果他们两个能请上假,就跟着一起回去,到时跟车一起回来就好了。

    这两个人自然乐意,因为有别克跟着,有李龙的名声担保,还有来回的顺风车,怎么能不行呢?(本章完)


  (https://www.xxxqq.cc/11/11647/1110997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