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 第803章 战略重心(中)

第803章 战略重心(中)


这句话却让李渊陷入了沉默。

他无法回答阎忠的问题,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偏离了最初的计划。

从一开始,李渊的想法其实和阎忠是一致的,那就是占据并州这块宝地,然后以此为根基,向关中地区发展,成就一番如强秦般的霸业。

可如今,由于他自己的一系列决策和行动,并州的发展重心竟然被迫向东偏移,完全背离了他最初设定的道路。

而要他亲口承认这一点,无疑是要他正视自己的错误,这对于一向自负的李渊来说,实在是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

如果要选择河北作为目标,那就意味着违背了当初在颖阴城下与阎忠共同定下的战略,这无疑是对他人的失信。

李渊不愿意成为一个背信弃义之人。

“当然不是,并州军的未来在关中!”

李渊毫不犹豫地开口说道。

在他心中,比起失去一些颜面,他更无法接受的是失去信誉。

毕竟,李渊并非独自一人,他的身后还有数百万的百姓。

作为一方诸侯,他肩负着巨大的责任,怎能轻易失信于人呢?

听到李渊的回答,阎忠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希望。

他急切地追问:“那大将军,您是否已经在为进攻关中做准备呢?”

李渊抿了抿嘴,面露难色。

并州军连年征战,早已疲惫不堪,又何来的准备呢?

这一点,李渊和阎忠其实都心知肚明。

沉默片刻后,李渊终于下定决心,他看着阎忠,郑重地承诺道:“打下代郡和上谷郡之后,孤便会让军队休养生息三年。三年之后,我定会全力以赴,攻打关中!”

阎忠听到李渊的话后,他的目光如炬,紧紧地凝视着李渊,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明显的失望之情。

他皱起眉头,似乎对李渊的回答感到不满,然后缓缓说道:“难道代郡这个地方,还不能满足大将军您的欲望吗?上谷郡距离晋阳足足有千里之遥,而且沿途的地形崎岖不平,道路难行。

即使我们能够攻下上谷郡,又该如何守住它呢?”

李渊显然对阎忠的质疑早有准备,他立刻反驳道:“这有何难?只要我军能够占据居庸关这个战略要地,就算是有十万大军前来围攻,也绝对无法攻破。而且,一旦我们占据了居庸关,日后想要进攻幽州,就可以占据居高临下的优势,让我们的战马如入无人之境,长驱直入。不用三天的时间,军队就能够杀到蓟县,所以说上谷郡对于我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阎忠并没有被李渊的话所打动,他继续追问道:“可是,那幽州方面又怎么会眼睁睁地看着大将军您轻易地拿下上谷郡呢?他们肯定会有所行动的。”

李渊对此不以为意,他自信满满地回答道:“那又能怎样呢?幽州想要跟我打多久,孤就奉陪他们打多久。只需要在居庸关驻守两万兵马,就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阎忠见李渊如此固执己见,心中不禁焦急起来。他苦口婆心地劝告道:“大将军啊,您可曾想过,一旦战事爆发,并州又怎能安宁?”

“无需晋阳出兵,只需出粮,守住一年,幽州自会退去!”

李渊目光如炬,凝视着阎忠,斩钉截铁地说道。

阎忠闻言,心中不禁一沉。

他深知李渊作为大将军,其决策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面对如此坚决的态度,阎忠心中的忧虑却愈发沉重。

“以往我等据太行而守,大汉或许不会对我们轻易动手,可如今占据了常山郡,就等于在河北腹地插了一把刀,汉军岂会善罢甘休?”

阎忠站起身来,向李渊深深一拜,言辞恳切地说道。

“若战事一起,仅凭常山郡一郡之地,如何能与冀州的反扑相抗衡?两线作战,风险实在太大,还望大将军三思啊!”

阎忠所言,无疑是指出了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汉军必然会对并州军展开猛烈的反扑,双方将陷入一场持久的消耗战。

而打消耗战,向来都不是并州的强项。

届时,汉军只需屯兵于中山郡、赵郡,甚至是涿郡,形成三面围攻之势,常山郡必将陷入一片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紧张氛围中。

即使汉军只是围而不打,常山郡也必须全力以赴地防备其可能的进攻,如此一来,城内军民必然会人心惶惶,难以安宁。

在这种形势下,常山郡的发展可谓是困难重重。

毕竟,它无法自给自足,必须依赖晋阳提供粮草等物资支持。

这与大将军之前所倡导的休养生息政策完全相悖。

如此一来,不仅无法实现休养生息的目标,反而会加重并州的负担。

而且,一旦拿下常山郡,那么未来的战略重心必然会转向河北地区。

因为常山郡地理位置特殊,孤悬于太行山之外,极易遭受汉军的三面围攻。

如果不主动出击,等到大军西进关中之时,河北的汉军肯定会趁机攻打常山郡。

这样一来,并州军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战略上也会瞬间陷入被动。

李渊自然听出了阎忠的言外之意。

他凝视着阎忠那一脸忧虑的神情,心中渐渐明白过来,阎忠究竟在耍什么花招。

原来,阎忠是想让自己放弃已经到手的常山郡,全心全意地向西发展。

不得不说,阎忠的这番用心确实良苦啊!

不过,李渊心中虽然对阎忠的提议颇为不屑,但表面上却没有丝毫表露。

他冷静地思考着阎忠话中的深意。

毕竟,攻打常山郡一直以来都是李渊的计划,他又怎会轻易放弃呢?

李渊其实并没有和阎忠深入探讨过攻打常山郡的具体事宜。

他之所以决定攻打常山郡,主要是为了日后能够全力向东进军做充分的准备。

拥有常山郡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据点,对于并州军来说意义非凡。

它就像是一座桥头堡,为并州军在河北地区提供了一个稳固的落脚点。


  (https://www.xxxqq.cc/11/11727/2244788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