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巡查常山郡(中)
这与戏文中所描述的一见面就对某人惊为天人、立刻加以重用的情节大相径庭。
这种做法其实并不适合现在的李渊。
要知道,李渊之所以能够拥有如今这般庞大的势力,靠的正是他一直以来坚持的赏罚分明原则。
有功之人必定会得到奖赏,而有过之人也绝对逃脱不了惩罚。
如果他贸然地对这些人给予过重的封赏,那么就会破坏他一直以来苦心经营的赏罚分明的良好名声。
而且,李渊从来都不会任人唯亲。
当然,这里所说的“李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亲人。
或者可以说,也没有人前来找他认亲。
在这个亲党遍地的时代,哪怕是诸侯,也要依靠亲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势力。
李渊却能够以一介平民之身,凭借一己之力,拉起数十万大军,掌控三百余万军民。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没有亲族的支持,也没有外戚的援助,想要成就如此霸业,其难度比之太祖刘邦都要难上百倍。
但李渊却做到了,这其中固然有他自身的能力和机遇,但更多的还是机缘巧合。
李渊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在于他在面对危机时能够保持冷静,临危不乱。
正是这种沉着冷静的态度,让他迅速掌控了第一支队伍,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当时天下流民遍地,李渊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利用铁血手段裹挟了数十万的流民,将他们纳入自己的麾下。
这些流民虽然数量众多,但缺乏组织和纪律,李渊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将他们训练成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
此外,李渊对历史脉络的了解也为他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他深知在这个乱世中,只有不断地寻找机会,在夹缝中求生存,才能够一步步走向成功。
如今的汉末,早已偏离了历史的轨道,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变数。
但对于李渊来说,他已经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手握数十万大军,掌控着三百余万军民,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基础。
之后的道路,只要李渊能够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那么这个天下对于他来说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唾手可得。
次日清晨,李渊完成了对常山郡的巡查之后,便径直找到了钟明。
“文瑾啊。”
李渊语重心长地对钟明说道。
“你身为常山郡守,常山郡的所有事务都与你息息相关。如今你孤悬于太行山以东,形势颇为险峻。而且,经过这一年多的征战,大军已经疲惫不堪,急需休整。并州也需要时间来消化这次东征所获得的战果。所以,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里,除了拿下代郡和上谷郡之外,应该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战事了。”
李渊顿了顿,接着说:“但常山郡的情况却有所不同。它地处河北,乃是河北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汉军绝对不会坐视常山郡落入我军手中,他们肯定会想尽办法将其夺回。因此,在未来的日子里,常山郡的战事恐怕不会断绝。你作为郡守,一定要用心防守,切不可掉以轻心。”
说罢,李渊将一杯酒递到了钟明面前,然后继续说道:“当然,孤在晋阳也会给予你全力的支持!”
钟明双手接过酒杯,表情异常严肃。
他凝视着酒杯中的美酒,仿佛那里面蕴含着无尽的责任和使命。
“大将军,放心!常山郡乃末将之职责所在,末将必当誓死守卫!”
钟明的声音铿锵有力,透露出他的决心和信心。
说完,钟明毫不犹豫地仰头将酒一饮而尽,烈酒入喉,带来一阵火辣的刺激,但他的面容却没有丝毫变化,依旧坚定如铁。
李渊看着钟明的表现,满意地点点头。
他接着说道:“如今北伐的汉军还在豫兖一带,据孤估计,他们至少要到九月才会进攻常山郡。现在才四月,你还有四五个月的时间来加强防御工事,筹备充足的粮草。孤会命令徐晃在外面负责准备粮草,你也可以从中山国抢夺一些回来,务必做好坚守一年的准备!”
钟明听得十分认真,不断点头表示明白。
“诺!”
他再次郑重地回答道,表示自己一定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李渊说完这些话后,似乎还有些犹豫,他的脸色稍有迟疑。
但最终,他还是下定决心,看向钟明,缓缓说道:“中山国的无极县,有一家名为甄氏的家族,乃是河北地区的豪门富户。此家族势力庞大,或许可以将他们收服,为孤所用。你去试试看能否将他们拉拢过来,如果实在无法拉拢,也可以采取强硬手段!”
李渊的目光紧紧落在钟明身上,似乎在观察他的反应。
李渊对天发誓,他绝对不是因为甄家的姐妹而心动,他真正看重的是甄家在河北地区广泛分布的生意和巨额财富。
回想起上一次李渊灭掉河东卫氏的经历,那可真是让他大饱口福!
那次行动不仅让李渊收获颇丰,还为他攻打西河郡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
但当时的李渊并没有深思熟虑,他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
当李渊消灭卫氏后,他才恍然大悟,后悔不已。
卫氏最大的财富并非那些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也不是他们所掌控的盐田,而是他们手中那张庞大的生意网络。
卫氏的商队,从凉州一直延伸到关中,再从蜀中抵达草原,几乎覆盖了天下四分之一的商业脉络。
可惜的是,李渊在攻破安邑县后,将卫氏满门抄斩,一个活口都没留下。
这样一来,那些原本属于卫氏的商队和生意也随之烟消云散。
尽管李渊得到了卫氏多年积攒下来的金银财宝,但他却失去了能够持续创造利润的商路,这无疑是一种短视的行为,就像竭泽而渔一样。
李渊回想起这段往事,就会感到无比惋惜。
(https://www.xxxqq.cc/11/11727/43755576.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