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大明好王爷 > 第545章 九江演的好

第545章 九江演的好


两人不敢过多停留,紧贴着墙边,小心翼翼地朝着朱棣的书房摸去。他们之所以没有选择直接前往正堂,是因为正堂正对着中院走廊,如果李景隆真的是从后门悄悄摸回来面见朱棣,那么正堂内的情况,只要视力稍微好一点的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相比之下,书房这边就显得隐蔽多了。它紧邻卧房,位置较为偏僻,不像朱楩那样故意翻墙而入,一般情况下,这里几乎是看不到什么的。

两人摸到书房这一侧的墙边,果然发现屋内亮着灯,但此时还听不到里面的声音。于是,他们又蹑手蹑脚地往前凑近了一些,躲在窗下,这才终于能够听到里面有人在交谈。

“殿下,如今我已经向陛下重新请求了二十万兵马和粮草的支援。”只听这说话之人的声音异常熟悉,仔细一听,正是李景隆!

“二十万……”朱棣的声音缓缓传来,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加上你手上还剩的三十万,那便又是五十万啊。”他的语气平静,让人难以捉摸其中的情绪,反倒给人一种他正在沉思的感觉。

与此同时,屋外窗下的朱楩和袁巧儿两人也悄然无声。他们彼此对视一眼,似乎在用眼神传递着对这段谈话的理解和看法。

袁巧儿的眼睛微微眨动了几下,仿佛在向朱楩传达某种信息。朱楩见状,立刻心领神会,他同样眨了眨眼,像是在回应袁巧儿的暗示。

袁巧儿的眼神似乎在说:“李太傅果然回来了,不过这谈话的内容好像并没有什么需要特别隐瞒的地方吧。不至于要这样偷偷潜回。”

朱楩略作沉思,然后也眨巴眨巴眼睛,似乎在告诉袁巧儿:“应该是才开始谈话不久,还没有触及到关键的部分,我们再继续听下去,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两人又继续不动声色的偷听着。

屋内,李景隆详细地向朱棣讲述了皇帝朱允炆近来的施政举措,以及他对待各藩王的态度。朱允炆的所作所为,与朱楩之前在史书中所了解到的情况大致相同。

朱允炆对各藩王心存忌惮,尤其是那些实力强大的藩王,他的忌惮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从李景隆的谈话中可以得知,如今最让朱允炆痛恨的两个人,首当其冲的便是朱棣,其次便是朱楩。不仅如此,连朱权也被列入了他的“黑名单”,排名第三。

然而,这场谈话却让人感到有些异样。它并不像两个敌对军队的主帅之间应有的交流,反而更像是李景隆在向朱棣汇报朝廷的情况。这种感觉,就好像李景隆是朱棣的下属,正在向上级汇报工作一样。

不过,仔细想来,这种感觉也并非完全不合情理。毕竟,朱棣身为藩王,地位尊崇;而李景隆虽然贵为国公,但与朱棣相比,终究还是低了一等。如此一来,这种下级与上级的感觉也就不难理解了。

本来这些内容朱楩都是知晓的,所以听着也觉得没什么意思,甚至有些昏昏欲睡。然而,一旁的袁巧儿却像听八卦秘闻一般,格外专注,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朱楩心中暗自嘀咕,这李景隆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跟朱棣说呢?他可不会认为李景隆只是为了讲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才特地折返回来。朱楩心里很清楚,李景隆一定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告诉朱棣。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朱楩强打起精神,仔细聆听着他们的对话。可一直听到快结束,他都没有听到什么关键信息。眼看着天色渐晚,李景隆似乎也准备起身告辞了,朱楩不禁有些失望。

就在这时,李景隆与朱棣分别之际的几句谈话,却是让朱楩如遭雷击,半晌都没回过神来。

只听得屋内李景隆站起身来,拱手作揖道:“详细情况便是如此,我便得先告辞了,回去太晚难免惹人生疑。”

朱棣见状,也赶忙站了起来,笑着说道:“也好,你那十几个护从怎么办?要不要?”

李景隆连忙摆手道:“不用,这些护从乃是我曹国公府上一直养着的,对我忠心耿耿,绝对信得过。”

“哈哈,九江信得过的人,那本王自然也是信得过的。谁能料到那小崽子最为信任的太傅,从一开始便就是本王的人呢?”朱棣此言一出,屋外窗下的朱楩和袁巧儿不禁目瞪口呆,满脸惊愕之色。

朱楩的眼睛瞪得浑圆,虽然他知道历史上李景隆会给朱棣开门,但他万万没想到李景隆那是一开始就想着怎么给朱棣开门的人啊;而袁巧儿则是用手捂住嘴巴,生怕自己会惊叫出声。两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的神情。

屋内,李景隆再次拱手,一脸苦笑地说道:“殿下啊,您可真是把最难的事情都丢给我做啊!既要演得像,又不能演得太假,扮演一个忠心耿耿的败军之将可是要比戏台子上的角儿还要难上数倍呢!”

朱棣闻言,又是一阵豪爽的大笑:“哈哈哈哈,九江演得好!”

李景隆见状,也跟着笑了起来:“燕王谬赞!”

屋外窗下偷听的朱楩,心中的疑惑如云雾一般渐渐散去,他终于恍然大悟。

历史上的李景隆,自幼便备受朱元璋的赞赏与夸赞,其数量之多,难以计数。而他的父亲李文忠,更是英勇无畏,威震四方。

不仅如此,李景隆本人也从未有那些世家子弟好大喜功、嚣张跋扈的恶习,反而以谦逊著称。这样一个出身武将世家的人,又怎会突然间摇身一变,成为历史上那个纸上谈兵的“大明战神”呢?

靖难之役以来,李景隆之所以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并非是因为他能力不足,而是他有意为之。因为李景隆从一开始便是朱棣的人!

如此一来,所有的事情都变得顺理成章。李景隆在最后关头打开城门,迎接朱棣进城,这一举动看似突兀,与之前的他判若两人,但若从他一直以来都是朱棣的内应这个角度来看,便也不足为奇了。毕竟,若说是变节,那这变化也未免太快了些。


  (https://www.xxxqq.cc/12/12679/1111059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