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压制多少年
除了制度在不断完善,工业也真正开始普及。
青州府工业区的清晨,薄雾像纱幔笼罩着新铺的水泥路。
三月初八,距府城三十里的荒地上矗立起连绵的厂房,红砖烟囱冒出的白烟与晨雾交融。
数百人聚集在中央广场的水泥台前,呼出的白气在朝阳下织成一片兴奋的网。
“乡亲们!工友们!”
身穿藏蓝衣衫的中年人站在临时搭建的水泥台上,手握铁皮喇叭。
他是新任厂长陈年,天工院出身的技术专家,袖口还沾着机油渍。
“经过天工院三年攻关,我们终于建成全国首个汽车弹簧专厂!”
台下爆发出欢呼。
老工匠赵铁柱用长满老茧的手捅了捅身旁的徒弟。
“瞧见没?那台压力机是新研究出来的!”
他指的正是厂房里泛着蓝光的巨型机器,齿轮结构精密如钟表。
“不过。”
陈厂长提高声调,人群瞬间安静。
“弹簧厂只是汽车产业的第一颗齿轮!”
他展开规划图。
“今天同时开工的还有轮毂厂、底盘厂、发动机车间.....”
"图纸在风中猎猎作响,上面用朱笔标出整个工业区的布局。
突然,东南方向传来汽笛长鸣。
人群骚动起来,只见一列火车缓缓驶入新建的专用支线,平板车上固定着崭新的冲压机床。
“是辽东来的设备!”
供销科长老周激动地指着手表。
“比预定到的还要早!”
开工仪式简短而高效。
陈厂长剪断红绸时,特殊安排的老工匠团队已进入岗位。
五十六岁的八级技工孙茂才带着青年班检查流水线,他用改锥轻敲传送带轴承。
“松几度,天工院的新机器精密度高。”
质量检测车间里,女工们正在校准弹簧疲劳测试机。
梳着长辫的质检员小梅严格按手册操作,每次记录都用工整的楷体填写,这是考成法新规,笔迹潦草要扣绩效分。
“都仔细着!”
生产主任举着新印的《考成条例》宣布。
“每月考核三次,合格率九成五以上评先进!”
墙上的大红榜已经贴出第一批技术骨干名单,赵铁柱的名字排在首位。
考成不光用于工人,还有工业区各个国有厂区,因此如今上来的赫然都是对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颇有见地的官吏。
时近正午,第一炉弹簧钢在电弧炉中熔化通红。
当通红的钢条经过淬火、回火,变成蓝汪汪的合格弹簧时,全体工人都围拢过来。
孙茂才用游标卡尺仔细测量后,庄重地在检验单上盖章,青弹零一的编号就此诞生。
“这只是开始。”
陈厂长对红袍报的访员说,身后工人们正将弹簧装车发往辽东汽车厂。
“明年我们要实现年产十万套!”
他衣衫口袋里露出《考成法实施细则》的小册子,页边写满批注。
夕阳西下时,第一批合格弹簧已装上发往各地的货车。
厂区响起下班号声,但热处理车间依然灯火通明,技术团队正在攻关卡车加重型弹簧的工艺改良。
在这个充满机器轰鸣与希望之光的夜晚,工业脉搏正式开始跳动。
与此同时,罗刹与辽东交界的边境火车站笼罩在铅灰色的天幕下,细雨像银针般刺在月台的水泥地上。
张献忠身披蓑衣站在雨幕中,钢盔下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人群。
他身后两列红袍军士兵持枪肃立,枪刺在雨水中泛着冷光。
月台上悬挂的横幅被雨水浸透,墨迹晕染的欢送山东王家赴欧罗巴开拓字样像哭花的妆容。
十几辆马车陷在泥泞里,王家族人正将箱笼搬上货运车厢。
“张总长......”
王家家主王仁颤巍巍递来烟袋。
“这一去不知何时能归......”
他话音未落,张献忠的副将已上前挡开烟袋,铁面无私地清点起人数。
更远处,崔家的驼队正与检票员争执。
管家举着路引嚷嚷。
“这上面盖着布政司的大印!”
检票员却冷脸指着新规。
“开拓令第三款明载,金银器皿大量携带需缴特别税。”
几个孩童吓得躲在母亲裙摆后哭泣。
当蒸汽机车喷出第一股白雾时,人群突然骚动。
有个青年试图翻越栅栏逃跑,立刻被埋伏的夜不收按进泥水。
张献忠摩挲着刀柄,看见那青年腕上还系着辟邪的红绳,应是离家前母亲给系的。
汽笛长鸣,列车缓缓启动。
车窗内挤满贴着玻璃的脸庞,有个书生模样的青年突然用指甲在窗上划字,水痕组成的归字很快被雨水冲花。
张献忠注意到王仁的靴子掉了一只,光脚踩在月台上留下血印,却不敢回头捡。
待列车消失在雨幕中,张献忠踢开脚边遗落的玉簪,对副将淡淡开口。
“下一批三日后到,让漠北汽车营来接。”
他转身时蓑衣扬起水花,月台上只剩泥泞中的脚印和撕碎的横幅。
走出车站时,他望着阴云密布的天空喃喃。
“和里长一个时代不要悲哀,他注定是搅的天翻地覆的人。”
北方大家族第一批开始出现在海外。
淡马锡港的正午,烈日将水泥码头晒得发烫。
民部官吏钱得胜擦着额头的汗珠,望着海平面上逐渐放大的黑点。
他褪色的青布官袍下摆沾着泥点,这是今早巡视新垦区时留下的。
“钱大人,北洋号还有半个时辰进港。”
通译捧着电报本报告。
“船上载有山东王氏二百一十七口,辽东崔氏一百八十四口......”
钱得胜木然地点头。
他想起三年前自己离京时,也是乘着这样的蒸汽轮渡。
那时他因漕粮案拼命压百姓缴粮被贬,妻子在甲板上哭晕过去。
如今他指挥苦力建起的红砖楼群,正矗立在曾经瘴疠横生的雨林中。
汽笛声撕裂潮湿的空气。
北洋号巨大的黑色船体缓缓靠岸,舷侧红袍远洋四个褪色大字下,挤满了面色苍白的中原人。
“王老爷。”
钱得胜上前扶起老商户,嗅到他袖口残留的檀香味,那是中原世家祠堂特有的气息。
老人颤抖着指向远处椰林。
“这......这便是淡马锡?”
突然,个少年挣脱母亲的手冲向大海,嘶喊着要回济南府。
护卫队冲上来拖人时,少年腰间的玉佩掉在码头上碎成两半。
钱得胜弯腰拾起碎片,看见背面刻着诗礼传家,和他当年摔碎的那块一模一样。
“带他们去第三安置区。”
夕阳西下时,钱得胜站在新落成的瞭望塔上。
安置区飘起袅袅炊烟,其中夹杂着山东煎饼的葱香。
他望着北方的海平面,只是苦笑,因为顺着这个方向,能看到中原了。
他似乎又看到了那个铁血至极的年轻人。
“里长啊,你到底要打造一个怎样的世界?”
“你......还要压制世界多少年?”
(https://www.xxxqq.cc/12/12737/11110396.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