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一往无前
次日,红袍报刊上刊登了一则诗,名为西域旗.寰宇。
河西走廊的国营农场里,午休的工人们围坐在麦垛旁。
识字的会计老周举着刚送来的《红袍日报》,大声念着头版刊登的诗篇。
“龙起东方,吞尽八荒......”
养麦工老王咂咂嘴。
“这气势!比当年汉武帝的诏书还带劲!”
拖拉机手小赵凑过来看报纸。
“舰破沧溟,蹄崩欧陆,里长这是要踏平四海啊!”
“也是咱现在日子好了,识字了,不然都不知道里长写的什么意思。”
老周念到万国衣冠拜紫朝时,声音有些发抖。
旁边纺纱的女工刘婶突然用围裙擦眼睛。
“我爹说过,前朝那会儿洋人过来都是鼻孔朝天的......”
“哪怕是个洋和尚,过来都能当大官。”
全场沉默下来。
只有远处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
“现在不一样了。”
老周指着下一句。
“天命维新,鸿图无界,里长要带咱们走新路!”
喂完牲口的马大爷拄着叉子过来。
“我在兰州码头见过洋商船,那些红毛船长以前用鼻孔看人,现在见着红袍旗都得敬礼!”
小赵激动地拍大腿。
“所以里长敢巡视全球!咱们种好地、多打粮,就是给红袍长脸!”
刘婶把纺锤往筐里一扔。
“我今晚加班纺布!让洋人看看,咱们东方工人不输他们!”
正说着,农场喇叭响起午间新闻。
“里长专列已抵达葱岭......”
工人们呼啦全站起来,仰头听着广播。
老周把报纸小心折好塞进怀里。
“这诗得抄下来,传给子孙后代。让他们记住,咱们这代人,跟着里长改天换地!”
夕阳西下时,农场门口新竖的标语牌被刷得锃亮。
上面是工人们自己编的顺口溜。
“多产粮棉加油干,红袍威名天下传!”
彼时,河西走廊的建筑工地上,午休的钟声敲响时,毒辣的日头正晒得钢筋发烫。
工人们端着搪瓷碗躲到水泥管道的阴影里,碗里的白菜炖肉浮着薄薄一层油花。
管工老杨展开《红袍日报》,油墨味混着工地的尘土气。
瓦匠赵老六凑过来看报,粗糙的手指在吞尽八荒四个字上摩挲。
这个四十多岁的本地汉子突然说。
“写的真好,二十年前这时候,咱得派人去烽火台放哨。”
年轻的钢筋工小马啃着馒头问。
“防啥?”
“防马队。”
赵老六望着北边的戈壁滩。
“蒙古人秋收时准来抢粮,我爹就死在烽火台上,箭从眼睛穿进去。”
搅拌机轰隆隆响着,老杨提高嗓门念舰破沧溟。
技术员小王推推眼镜。
“去年修铁路勘测时,还在戈壁滩挖出过白骨,骨头缝里嵌着箭镞。”
“那算啥。”
赵老六扒了口饭。
“我娘带我逃难时,见过整村人被屠,娃娃挂在枪尖上......”
他碗里的肉突然不香了。
“现在能安稳吃顿饭,得念里长的好。”
女工刘姐小声接话。
“我姑嫁到江南,说那边以前海寇上岸,姑娘们得往脸上抹锅底灰。”
塔吊司机老张在驾驶室里听着下面议论,操作吊臂的手格外稳当。
他想起父亲说过,前朝修长城时,民夫累死的就地埋进墙基。
收工时,卖菜的老陈边收摊边哼诗。
买菜的主妇接上万国衣冠,卖肉的老王嘟囔着拜紫朝。
赵老六扛着铁锹走过,听见孩子们蹦跳着喊乾坤定,他望着西天晚霞,想起小时候逃难路上见过的血色夕阳。
夜幕降临,值班室灯下,老杨把报纸裱上墙。
窗外新楼房的剪影幢幢,比旧时的烽火台高出十倍。
另一边,里长的车驶出甘州,窗外的景色从戈壁滩渐渐变成连绵的土黄色山峦。
魏昶君和青石子并肩坐在防弹车厢里,望着窗外掠过的荒原。
“那是黑水堡。”
魏昶君指着远处一座坍塌的土城。
“嘉靖年间修的,驻军三百,防蒙古骑兵。”
青石子眯眼望去,残破的城墙像老人掉光的牙齿。
他记得昔日路过时,堡里还住着十几户流民,靠挖草根过活。
列车转过山坳,一片绿洲突然闯入视野。
红砖楼房整齐排列,自来水塔高耸,新修的水泥路上跑着拖拉机。
魏昶君轻声道。
“三年前这里还是戈壁滩。”
“不过只要路通了,接下来这里的经济就都会被盘活。”
青石子点头。
“流放来的缙绅带着农奴垦荒,第一年种胡杨固沙,第二年打井,第三年就有收成了。”
他看见田里劳作的人影,有些还穿着改的工装。
列车加速驶过一片新建的工业区。
烟囱冒着白烟,厂房墙上刷着红袍天下的标语。
魏昶君记得这里原是明军的养马场,现在变成了机床厂。
青石子突然指着远处。
“看,铁路修到雪山脚下了。”
魏昶君望向窗外。
皑皑雪山下,铁轨像黑线缝在戈壁上。
五年前勘测队在这里损失了八个人,如今火车已经能通到罗刹国边境。
“前面是星星峡。”
青石子展开地图。
“嘉靖帝在此建过关隘,说是一夫当关。”
列车驶入峡谷时,魏昶君看见峭壁上残留的箭楼。
现在楼里住着养路工人,晾晒的工装像旗帜飘荡。
峡谷另一端,新建的水电站正在截流,混凝土大坝把河谷切成两段。
当列车驶出峡谷,眼前豁然开朗。
整片绿洲铺展在眼前,学校医院错落有致,更远处还能看见钻井架的轮廓。
魏昶君轻声笑着。
“许多年前这里只有骆驼刺。”
“现在有十万定居人口了。”
夕阳西下时,列车经过最后一座明军堡垒遗址。
颓垣断壁间,几个孩子正在玩红袍军的游戏,喊杀声惊起了归巢的鸟雀。
前方出现一座小城,城中心立着青铜雕像。
列车经过时,能看见雕像前跪着不少百姓,香火缭绕。
青石子笑着。
“又是您的像。”
“他们真的很喜欢你,里长。”
魏昶君沉默片刻。
他想起历史上记载的此地,百姓就算跪,也跪的是神庙。
现在庙拆了,换成了他的塑像。
“成为我,不要神化我。”
他喃喃自语。
魏昶君拉上车窗帘,车厢里暗下来。
他闭上眼,仿佛还能看见那些跪拜雕像的百姓。
但他要的从来都不是百姓心里永远只有他魏昶君,自己只是牵着他们的手,将他们从跪下搀扶到站起来,接下来,他们要自己去走,去奔跑,去带着这个世道,一往无前。
防弹列车继续向西飞驰,把明朝的烽火台和红袍的新城都甩在身后。
(https://www.xxxqq.cc/12/12737/11110420.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