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 第1733章帮高句丽人保存一下财产

第1733章帮高句丽人保存一下财产


次日,登州味之精分号。

李想借淳于风之名,在此设宴,邀请了登州一众豪商。

华夏人素喜在杯觥交错间商议要事,无论是淳于风还是其他商贾,都心知肚明,这绝非一顿寻常的饭局。

酒过三巡,眼见李想迟迟未入正题,淳于风终于按捺不住,主动起身道:“王爷乃我登州百姓的再生父母。”

“此番王爷亲率王师征讨高句丽,我等登州商会同仁商议,愿献绵薄之力以犒劳三军。我便抛砖引玉,愿捐钱两万贯。”

他揣测,李想此番宴请,目的无非是冲着众人的钱袋子。

好在捐资劳军,于他们而言已是惯例,或主动或被动,早已习以为常。

“正是!殿下,钱财之外,小人愿再献鲸鱼皮帐篷一千顶!高句丽冬日酷寒,远胜登州,此帐篷防风保暖,必能派上用场。”

“我库中尚有一批鲸鱼皮靴,也一并捐了!”

“我去年在城外新开了一家方便面作坊,军中若有需要,尽管开口,我分文不取!”

“我家船队昨日刚归港,殿下若有用得着的地方,随时听候调遣!”

席间众人纷纷响应,言辞恳切,虽未必句句发自肺腑,却也足见李想在登州根基之深厚。

作为水路伐高句丽的大后方,登州一地几乎能独立支撑起两万大军的全部消耗,无需再从长安长途转运。

当然,兵刃甲胄这类军械,受限于本地产能,仍需朝廷统一调拨。

李想环视一周,在众人热切的目光中缓缓一笑。

“诸位的美意,本王心领了。”

“不过,今日邀各位前来,并非要各位破费,而是要带各位去发一笔横财!”

李想此言一出,厅堂内并未如预期般掌声雷动,气氛反而骤然冷却下来。

这番话,实在与众人心中所想的大相径庭。

“带领我等发财?”

作为登州刺史,亦是此地头号商贾的淳于风,不能任由场面如此僵持,只得出面圆场。

“正是!带领诸位,共谋财富!”

李想加重语气,再次确认。

淳于风感觉自己的思绪有些跟不上了,他试探着问道:“王爷,此行不是征讨高句丽么?”

“您的意思是,待到大军凯旋,您会留在登州,指点我等发掘商机?”

李想呵呵一笑,摇了摇头:“在你们看来,战争是否只耗钱财,而不能创造财富?”

难道事实并非如此吗?

淳于风很想将这句心里话脱口而出。

但他最终只是挤出一个略带尴尬却又不失恭敬的笑容。

淳于家在登州虽可称得上地头蛇,可到了燕王府这等庞然大物面前,终究是不够看的。

“高句丽与登州隔海相望,在座各位想必都非一无所知。除了广为人知的人参和貂皮,高句丽数百年来聚敛的财富,其实相当可观。”

高句丽自建昭二年立国,历经数百年扩张,于六世纪时国力达到顶峰。

尤其是大业年间,隋炀帝三度兴兵,皆被其击溃,杨广随军携带的巨量军资、工匠与兵士,尽数成了高句丽的战利品。

几百年的底蕴,加上杨广这位“运输大队长”的慷慨馈赠,高句丽近二十年来的国力发展可谓一日千里。

若非如此,他们也断无余力在辽东修筑千里长城。

“燕王殿下所言极是。我曾数次前往高句丽,彼处寻常百姓的日子虽远不如我大唐子民,大多仍在温饱线上挣扎,但其国中权贵却奢靡非常。”

“我们商队运去的任何奢侈品,都会被他们迅速抢购一空。更重要的是,辽东似乎盛产黄金,高句丽许多贵族府邸中都藏有大量金条。”

一位专做海贸的掌柜按捺不住,起身出言附和。

“确实如此,高句丽的采矿之术虽粗陋,但金矿储量颇丰。不仅如此,其铁矿与煤矿亦有多处,只是他们尚不知如何高效利用,故而开采规模一直不大。”

刘谨在旁适时补充道。

尽管李想未曾与他透露今日宴席的谈话内容,但他已大致猜到了王爷的意图。

“燕王殿下的意思是,让我们战后去高句丽开矿?”

淳于风再次探问。

所谓富贵险中求,若大唐真能一举攻克高句丽,他绝不介意去分一杯羹。

毕竟淳于家的捕奴队早已在百济、新罗和高句丽沿海活动,即便日后开矿不成,仅凭其他手段,淳于家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开矿之事,日后再议。本王今日所说的发财机会,关乎后勤转运与战利品的处置。”

“不久之后,大军将启程东征,届时我们将扫清海面上的一切阻碍,彻底掌握制海权。”

“诸位若有兴趣,可用自家船只为大军运送所需物资至指定地点,回程时再将战利品运回。”

“诸位放心,军需补给,按市价交易,利潤平平。但回程的战利品,你们可以按市价两成的价格直接从高句丽运走,而非等大军运回登州后再来分润。”

李想此举,意在最大限度地减轻后勤负担,同时动员登州的一切民间力量,让每一艘能出海的船都加入这场盛宴,共同削弱高句丽的战争潜力。

只要船队紧随大军,不擅自登陆,在海面上便无太大风险。

“燕王殿下,能否说得再详尽一些?”

淳于风见众人脸上皆已露出浓厚的兴趣,便趁势追问。

……

登州本就是一座繁华的港城。

这几日,因李想的到来,这座新兴的城池更添了几分喧嚣。

在文登县东南的一处民宅里,一位风韵犹存的妇人一边收拾行囊,一边忧心忡忡地对丈夫说:“当家的,你那条破渔船,就算能出海,又何必跟着去冒这个险呢?”

“这是天大的机缘!你没听说吗?这次只要跟着大军的船出海,就能在高句丽随意拿取财物,回来后只需缴一成的市舶税!这种好事,一辈子都遇不上几回啊。”

“可你们兄弟几个再孔武有力,也打不过成群结队的高句丽人啊。”

妇人满心都是对丈夫安危的担忧。

“你这就不懂了!所有跟去的人,官府都会发给一把大刀和一把手弩。大家结伴而行,根本不怕那些高句丽人。”

“再说了,前头有朝廷大军顶着,我们只管跟在后面收拾残局,顺便帮那些高句丽人‘保管’一下家产。”

“那……那你万事小心,若情况不对,切莫强求!”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https://www.xxxqq.cc/12/12875/1110941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