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筑京观 以武止戈
未央宫内,气氛凝重如铁。
“十三条人命……”秦寿的手指轻轻敲打着御案,声音平静,却蕴含着风暴,冷森森的说道:“看来,羌人的血,还未让四夷足够清醒。”
侍立一旁的贾诩屏息垂首,不敢接话。他深知,这位陛下对数字的敏感,背后是对帝国威严与子民性命的极致看重。
“羌人之事,朕以千倍偿命立威,示之以尺度,恩威并施。然鲜卑……”秦寿缓缓起身,目光扫过殿中悬挂的巨幅疆域图,落在河西之地,怒极而笑道:“彼辈恃远而狂,冥顽不灵,非雷霆手段,不足以犁庭扫穴,永绝后患!朕要让他们,让天下人都明白,犯大唐者,虽远必诛,代价将是灭顶之灾!”
“传朕旨意!点兵三十万,朕要亲征河西!以血还血,以命抵命!此番,不要劳役,只要首级!十三名大唐子民,需用鲜卑举族之血来祭奠!”
贾诩深深的吸了口气。
一切都需要借口,现在河西鲜卑将借口送到天子手中了。
帝国的战争机器再次轰然启动,效率惊人。旨意下达不过旬日,三十万精锐便已集结完毕。旌旗蔽日,刀枪如林,肃杀之气直冲霄汉。此番出征,阵容堪称豪华,几乎囊括了大唐半数的名将:
老将军黄忠,虽鬓发已白,但弓马纯熟,壮志不减,为前军主将之一;
赵云白袍银枪,历经羌地之役,更显沉稳,统领精锐骑兵;
魏延桀骜,张辽沉毅,徐晃持重,周瑜儒雅,陆逊多谋,丁奉勇悍,庞德刚烈,张郃机变,高览雄壮……各路名将,各率本部,分隶三路大军。
秦寿御驾亲征,坐镇中军。大军出长安,过陇山,浩浩荡荡,直扑河西。铁蹄踏碎戈壁的宁静,扬起的尘埃遮天蔽日。
河西鲜卑各部起初并未意识到灾难的降临。他们依仗着来去如风的骑兵和广袤的荒漠,以为即便唐军来讨,也不过是如以往中原王朝那般,击其惰归,难以伤其根本。甚至有些部落首领还在为劫掠所得而沾沾自喜。
然而,他们很快发现自己错了。大错特错。
唐皇秦寿的战略,简单而残酷:三路大军,如同三柄巨大的铁犁,要以鲜血为墨,在河西的土地上划出不可磨灭的界限。
赵云、张辽率领的右路军,自武威而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插鲜卑腹地,利用其精锐骑兵的机动性,连续击破数个中小部落,截断鲜卑西逃之路。
周瑜、陆逊统领的左路军,则沿弱水北上,发挥其水陆并进的指挥之长,清剿沿河分布的鲜卑据点,并防备北方草原可能的援军。
而中军主力,则由秦寿亲自统帅,黄忠、魏延、徐晃、丁奉、庞德、张郃、高览等将为先锋、策应,如同一股无可阻挡的铁流,正面碾压鲜卑主力聚集的区域。
战斗从一开始就是一边倒的屠杀。唐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更有复仇的怒火作为士气加成。
反观鲜卑各部,仓促应战,互不统属,在唐军泰山压顶般的攻势下,纷纷溃败。
黄忠宝刀不老,于万军之中箭无虚发,接连射杀多名鲜卑酋长;魏延狂飙突进,所部如同尖刀,屡次撕裂鲜卑阵型;张辽、徐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丁奉、庞德身先士卒,勇不可挡;张郃、高览则灵活机动,专司围歼溃散之敌。周瑜、陆逊在左路,不仅肃清了沿河之敌,更以疑兵之计,迫使一部鲜卑主力陷入包围,被随后赶到的中军主力全歼。
最令人胆寒的依旧是赵云。他的白马义从在戈壁滩上如白色闪电,来去如风,往往在鲜卑人尚未列阵之时便已突入中军,枪下无一合之将。他曾单骑踹营,于千军万马中夺下鲜卑联军的大纛,导致数万鲜卑骑兵瞬间土崩瓦解。
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唐军所到之处,抵抗者被无情碾碎,部落被连根拔起。秦寿的旨意被不折不扣地执行——“只要首级”。这不是征服,而是灭绝性的惩罚。鲜血染红了黄沙,尸骸铺满了绿洲,河西之地,哀鸿遍野。
战役持续了数月,大小数十战,鲜卑主力被尽数歼灭,参与劫掠的部落无一幸免。最终,唐军统计战果,累计斩首十三万级!这个数字,恰好是遇害汉民人数的一万倍!
“十三万……”秦寿立于曾经鲜卑王庭的废墟上,听着战报,脸上无喜无悲。
“筑京观。”
命令简洁而冷酷。于是,在河西走廊最显眼的一处高地上,唐军士卒们用十三万颗鲜卑人的头颅,混合泥土夯筑,建成了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形京观。京观之高,在数十里外亦清晰可见;其形之狰狞,令所有目睹者魂飞魄散。
秦寿率领文武百官,诸将领,在京观前举行了庄严的祭奠仪式。他亲自宣读祭文,告慰那十三位遇难同胞的在天之灵。
“朕,大唐天子秦寿,今率王师,荡平丑虏,屠戮十三万,筑为此观,以慰尔等冤魂!朕要让天下人知道,凡我大唐子民,无论身处何地,其性命皆重若山河!伤我一民,如断我指;杀我一民,如剜我心!此仇,必以万倍报之!此恨,必以京观雪之!尔等安息,大唐永在,朕,为尔等做主!”
声震四野,在场的唐军将士无不热血沸腾,山呼万岁。而那些被强制前来观礼的西域诸国使者、周边部落首领,则面无人色,股栗不止。他们真正理解了“大唐”二字的分量,理解了唐皇子民性命那令人绝望的“价格”。
祭奠完毕,秦寿环视麾下众将,目光落在赵云和杨千万身上。赵云的银甲沾染了血污,却更添煞气;杨千万则面色有些苍白,显然还未完全从这修罗场般的景象中恢复。
“子龙,现在可知,朕对羌人,是何等宽仁了么?”秦寿淡淡问道。
赵云躬身,肃然道:“陛下圣虑深远,臣今日方知‘尺度’二字之重。”
羌人得到了劳役赎罪的机会,而鲜卑,只有毁灭。这其中的差别,正是陛下所要昭示的秩序——顺者恩泽,逆者灭绝。
秦寿又看向杨千万:“杨卿,可是觉得朕……过于酷烈?”
杨千万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恭敬答道:“臣不敢。只是……直观如此杀孽,心有所撼。然,思及河西商路可自此安宁,往来商旅再无性命之忧,边民可享太平。”
“以武止戈,只有杀的对方害怕了,才知道大唐的厉害。”秦寿纠正道,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巍峨恐怖的京观,声音冰冷而坚定。
“朕不要他们感恩,只要他们恐惧!在这恐惧之中,才能生出真正的和平!”
就在这时,一骑探马飞驰而来,滚鞍下马,呈上军报。并非新的战事,而是西域都护府的例行奏报,其中提及,西域诸国闻听河西京观之事,各国王公皆惊恐万状,纷纷遣使携重贡,已在前来长安的路上,祈求觐见天颜,重申臣服。
秦寿接过军报,扫了一眼,嘴角终于泛起一丝冰冷的笑意。他将奏报递给身旁的贾诩。
“文和,你看。这,就是朕要的结果。”
贾诩躬身接过,心悦诚服。
“陛下天威,四海宾服。此京观,当为大唐西陲永固之基石。”
夕阳西下,将巨大的京观和唐军的旗帜都染成了一片暗红,与昔日红岩羌寨的夕阳如出一辙,却更添了几分尸山血海的惨烈与威严。秦寿转身,在众将簇拥下,走向龙辇。
三十万大军开始有序撤离,留下那座沉默的、由十三万亡魂堆砌的纪念碑,矗立在河西走廊,如同一个无声的警告,震慑着所有觊觎大唐的野心。
帝国的边疆,将以敌人的尸骨,奠定前所未有的坚固。而唐皇秦寿的意志,也通过这精准而残酷的杀戮,深深地刻入了每一个异族首领的灵魂深处。
(本章完)
(https://www.xxxqq.cc/13/13655/1111055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