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向伊犁进发:以度假的目光来欣赏
李龙打算开着那台比较新的六九车过去。
长途开车,车况好点儿自然是比较有保障的。为了安全,他把车子拉到运输公司,让帮忙给保养一下。
一直和运输公司有业务往来,他这边来的合作伙伴也是一直从运输公司找车,所以那边对李龙也挺熟悉,保养车这种小活,人家很愿意干。
半天时间车子保养完,李龙要走的时候,顾晓霞给收拾衣服,又让他带一些干粮。
“馕、肉干都带上一些。虽然没去过,但听你说着那边有好多无人区,咱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多准备一些没坏处,反正有车拉着,大不了最后拉回来。”
“行。”李龙笑笑。
“带个大衣吧。那边应该比咱们这边还冷一些,晚上说不定能到零下,在车里穿厚一些,暖和一些,别病了。”
“好。”
“再带一些药,常用药备上,万一有啥不舒服,早早把药吃上。”
“……”
李龙也是头一回见顾晓霞这么唠叨,不过知道都是为自己好,便都一一答应。
一来一回要好几天,所以这天晚上李龙想着多交几次公粮,结果一次后就让顾晓霞给止住了。
“别……明天你还要赶路,这么长的路,太累了容易出事……”
虽然李龙明明能感觉到顾晓霞其实也挺想要的,但就在这个时候忍住了。
那就搂着说会儿话吧。
“说了多次了,咱们有空了一起去旅游,结果就去了一趟燕京,我看等明明昊昊放暑假了,咱们出去玩吧。”
“那时候你哪有空?收了贝母又要收蘑菇干……”顾晓霞对李龙在收购站忙的那些事情自然是知道的。
“让你爸顾着就行。总不能离了我就不转了,大不了收的货先存着,等我回来再卖。”李龙说道,“一年到头都看顾着生意,还不能闲了?”
其实他自己是有闲的时间的,有些时候出去办事,顺便就休息了。
主要是顾晓霞,一年到头都在县里面。
话说其实这才是这个年代人的常态,就这一代人,六七十年代,甚至再往上,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许多人就在本地工作忙碌了一辈子,没出过疆甚至连地区都没怎么出去过。
而偏偏又是这个年代的人,也是出去最多的。但凡有一个出国定居了,有可能一连串的带动一帮子人出去,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方,有许多过去的人,还都有点关系,沾亲带故或者同学什么的。
出去的人觉得正常,没出去的人也觉得正常。
“到时再看吧。”顾晓霞枕着李龙的胳膊说,“你过去了,家里不用管,杨大姐管吃的,明明昊昊我接送,都是按正常的来。”
多好。
李龙笑笑:“那行,我就当探路了,说是那边的风景非常的好,等我看好了,有空咱们一起过去。”
其实这个时候的人出去玩,特别是小县城的,并不是特别看重风景,反倒是喜欢去看大城市的热闹场景。
李龙只是觉得有好地方,无论是风景还是人文,去过了,有机会看能不能把家人带着一起过去。
原本应该过得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的,现在感觉匆匆忙忙,虽然不至于连滚带爬,但却感觉好像永远干不到头似的。
没必要嘛。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龙把顾晓霞给装着的衣服包放进车后座,又带了一包肉干,再去馕店买馕。
这回他去的晚了点儿,第一坑馕已经卖了一半,李龙也没挑,把剩下的七八个馕给买走,开着就往西而去。
他今天的计划是一路开到精河,在县里住下来,第二天过果子沟就行。
嘎斯六九车底盘高,所以路况就算不好,至少开着没问题。
当然跑长途,舒适性不如伏尔加,但至少安全性有保障。
至于舒服,先别提吧。
路过石城的时候李龙没停,他在奎屯这里也没打算停。才和二哥见过面,李安国过年回来,走的时候李龙给带了一些肉干。现在李安国的工资涨了一些,一个月加奖金,开工的时候能拿到一百多点儿,很不错了。
从这回过年回来,给老爹老娘带的东西多了不少就能感觉出来,他们一家的生活也好多了。
过奎屯兵站的时候,太阳已经快到正中,李龙犹豫了一下,还是没在这里停,而是继续往前,下了国道进了乌苏才停下来,吃中午饭。
这时候乌苏啤酒已经生产了,当然市场的影响力还没那么大,仅限于本地范围,正在往整个北疆拓展。
因为奎屯、乌苏曾经是伊犁州的首府所在地,北疆军区曾经也在这里,所以目前这里还算是比较繁荣的。
改了之后影响力变小,慢慢人气也降了下来。
李龙在乌苏吃了饭,这时候饭馆子里已经有了大盘鸡的原始种类,李龙要了半份,加了一个面。
通常情况下,这是两个人的份量,他一个人就吃得差不多。
这时候鸡肉的质量还是能保证的,做得好不好不说,至少是真材实料,吃着也不错。
吃完李龙没立刻离开,在馆子里喝着茶,慢慢休息着,打算把那一阵子困意熬过去,然后再开车。
他这台嘎斯六九车还是挺引人注目的,来这个馆子里吃饭的人都在打量着这台造型有点别致的车子。
北疆汽车的私人化,要到九零年后才开始爆发,现在私人有车的并不多,所以才比较招人眼。
李龙没管那么多,休息完,感觉精神恢复了,便站起来,到隔壁的门市部搬了一箱乌苏啤酒放后备箱里,然后继续出发。
中午吃饭的时候老板给他推荐喝一瓶的,李龙没喝。这时候还没喝酒不开车这一说,但李龙觉得还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吧。
往西开了一百多公里,到精河的时候,太阳还没落。
不过李龙没打算继续开了,他没直接进县城,先在周边转了转,想看看枸杞的种植情况。
精河附近原本就有着大量的野生枸杞,后来人工引种,这主要因为不管是中医还是哈医维医,枸杞都是非常好的药材。
再加上自治区在八十年代初把枸杞列为JH县的红色产业,所以这里开始大力发展人工种植枸杞,越来越趋向于产业化。
李龙关注这个,自然是是因为枸杞抗盐碱,在开垦的荒地里种上这个,一来占地,二来也算是有点收入,一举两得。
这种事情当然也不是他的创举,上一世就有人这么干过。只不过是好几年之后,有人想要套取退耕还林的补贴,在新开垦的盐碱地里栽上枸杞苗子,等验收结束后就没人管了。
李龙自然没想着这样,他要是把苗子买回去栽上的话,该浇水浇水,该施肥施肥,指望着能结果,不管是自己家里留着吃,还是药用出卖都行。
这里枸杞地果然不少,枸杞在天山北坡一带种植的好处是冬天不用埋。
为什么说伊犁河谷是塞外江南?就是因为北疆除了伊犁这一片,其他地方种绝大多数果树,基本上过冬的时候都需要压埋,保护着,不然的话第二年虽然能活,但不结果。
枣、核桃、石榴、葡萄、杏、桃等等,都是一样。
除了苹果和海棠果。
伊犁则不用,所以这里种植的水果就比较多,因为不需要那么麻烦。
想想在玛县,家里种了一棵品种非常好的桃树,都长碗口粗了,夏天结的桃子也好吃,结果等到初冬的时候,要把这树压倒埋起来,那工程量得多大?
压的时候还得注意,不能把树给压断了,一般情况下都是在树边上挖个坑,要贴着树挖,相当于把树的根脚挖出来,然后再往下压,直接把树压到坑里。
多麻烦!
枸杞就不用了,这玩意是灌木,只要根冻不死,第二年就能继续生长,和盐碱地里野生白刺、黑枸杞其实是一个类型的。
李龙看着地里没啥人,但枸杞地倒是一片一片的。
他开着车又转了转,很快就发现了目标,一个苗圃,墙上还刷着“出售枸杞苗”的字样。
李龙把车停在门口,听到狗叫,他没下车。
很快就看到有一个披着旧军大衣的人出来,先把扑来的狗给叫住,踩着链子看向了六九车。
李龙下车,问着这个看起来四十多岁的男人:
“你家卖枸杞苗吗?怎么卖的?”
因为李龙开着这车看着还挺高级,对方说话就有点谨慎,问道:
“你要扦插苗还是种子苗?”
“扦插苗啊,不要种子苗。”李龙说道,“各年的都是什么价?”
“一年的五分,两年的八分,三年的一毛二分钱,三年的枝子大,所以数量不多。”
李龙来之前自然是了解过的,扦插苗就是用能结果子的原枝子压条生根出来的苗,当年就能结果,不过因为枝子小,所以结不了多少。
种子苗顾名思义就是用种子培育出来的苗,这种苗头一年是不结果的,第二年虽然可能结果,但在生长期,结的果子无法预料好坏。
换个通俗点儿的话说,种子苗,就是从原始人经过胚胎一步步发育成现代人,而扦插苗就是直接克隆一个已经进化完全的现代人。
李龙自然是要扦插苗,毕竟这玩意儿结果多,稳定。
“要多了便宜不便宜?”
“看你要多少。”那个人看出来李龙是诚心想要,便说道,“我这报的是实价,最多也就便宜一两分钱。”
李龙算着一亩地得三四百苗,他要种的话,怎么也得十亩二十亩起,说不定五十亩起,便说道:
“要一万棵往上呢?两年的。”
“那…六分钱,最便宜就六分了。”
“行,我再看看,你这里苗够吧?”
“管够。”
李龙又转了转,问了几家苗圃,发现价格差不多,还有一家不说实话,以为李龙不懂,不报啥苗,价格倒是便宜一点儿,李龙一去看,给他看的是种子苗。
他转头就走,这样的人生意做不长。
最后比较下来,李龙发现最划算最实在的还是头一家。他便开车去了那一家,给对方交了一百块钱订金,说是回来的时候挖。
那老板还问了他回来的时间,解释说一万多棵苗子挖着需要一定的时间,到时是要找人的。
李龙当天晚上就住在了JH县。他来的时候找李向前开了介绍信,所以直接住进县宾馆。
这时候出来住旅馆,有些要介绍信有些不要。李龙想着长途,公家的宾馆还是要保险一些。
第二天起来后,在县宾馆吃了早饭,然后开车离开。
精河往南,从沙山子进入北天山,有条精伊牧道,一直是不少越野爱好者穿越北天山的热门道路。这条路能够直接走到YN县。
李龙上一世曾经在不少短视频里看到有人介绍这条怎么样,还知道后来在这条牧道边上修了条G577公路,成为伊犁河谷通往北疆的第二条全天候等级公路(独库不算,因为是季节性的)。
李龙其实是有打算想从这里过一下的,不过想想还是算了。这时候季节不对,山里可能才化雪或者没完全化雪,走不好陷进去,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找人救都找不到。
一路开到赛里木湖,明显能感觉温度降了下来。李龙把车子停在湖边,下车后就感觉到了很大的风,吹的衣服猎猎作响。
如果说精河那边中午的温度差不多到二十度左右的话,现在这里的温度已经降到了几度,估计到晚上肯定到零下了。
他看着湖里还有冰凌子,弯下腰摸了一下水,刺骨的冷,李龙急忙回到车里,把大衣穿上,这才开着车继续前进。
他上一世去赛里木湖都是赶夏天,五六月份去,这时候早暖天虽然凉,但温度至少在零上,而且湖边的野花也开了,看着很漂亮,大中午也不冷,不像现在,纯受罪。
虽然不知道三四十年后开春到赛里木湖啥样,猜测应该差不多。
他很佩服那些冬天到这里来看冰雕的,那么大的风……咦,利害。
进果子沟,路况明显不好起来,李龙开着小心翼翼的。好在早有思想准备,尽量的慢,有车过来相会的时候,也尽量避开,多观察,算是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一出果子沟,明显感觉到春天的气息,草已经绿了,树上也有叶子了,摇下车窗,感觉风都是柔和的。
在芦草沟吃了顿丸子汤,继续往伊宁进发。
和刘高楼约好在伊宁见,李龙就没去霍尔果斯。
经过清水河的时候,李龙在这里略停了一下。
不得不说,和这个曾被人戏称伊犁第一镇的清水河比,玛县的那个清水河,在发展上差得很远。
也是没办法,毕竟这里地处交通要道,无论是伊犁出来从果子沟走,还是来回霍尔果斯口岸,这里都是必经地,发展自然会好。
过清水河之后一路往东,途经霍城、惠远古城,巴彦岱,然后就到了伊宁。
刘高楼给李龙约定的地方在花城宾馆,他怕李龙不清楚地方,还给他详细说了一下。
这里也是官方的招待所,不过这回不用李龙出示介绍信,刘高楼已经把房间开好了,他入住就行了。
李龙到的时候刘高楼不在,不过给李龙留了言,说他出去办些事情,让李龙在宾馆里休息休息,晚上之前他就回来了。
李龙其实倒是真不累,他干脆出了宾馆,在附近转了起来。
花城宾馆斜对面不远就是大世界,开春不算是特别热的天气,但这里已经非常的热闹了。
烤肉、烤包子,来来往往往的人,这里的民族人比例明显比玛县要高的多。
这些人看李龙的目光也多种多样,有些人惊奇于他的高大强壮,有些人热情的打招呼,希望他能买点东西,有些人无视他,还有个别人的目光中带着敌意,还有些人则鬼鬼祟祟的观察着他,似乎想要看看他身上有没有钱。
李龙观察力敏锐,能感觉到绝大多数人都是友善的,但那么个别人不太让人舒服的目光,感受就尤其明显。
李龙没管那么多,在玛县他同样感受过类似的目光,反正对他来说没什么影响。他这么大块头,威慑力足够,那些不怀好意目光的主人,通常情况下都很谨慎。
随便找了一家味道闻起来不错的摊子,给热情的老板说了一声,要了二十串烤肉,两瓶啤酒。这时候天气还不足够热,没有格瓦斯,只有本地土酿的啤沃和瓶装啤酒。
一路开车都没喝,主要是为了安全。现在到地头了,喝两瓶没问题,反正酒量在那里,两瓶就跟饮料差不太多。
吃饱喝足,算账走人,味道是真的不错,李龙想着有空还要过来尝尝。
继续沿着解放路往东走,来来往往不同民族的男男女女,异域风情是真的很浓。
上一次过来的时候真没感受到,可能因为上一次是冬天,而且注意力也不在这上面。这回有心思慢慢欣赏了,感觉是真的不错。
嗯,美女很多。(本章完)
(https://www.xxxqq.cc/15/15427/1110998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