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登基大典后,赵颐允便是天地祖宗认可的皇帝了,循例封赏功臣,遍及恩泽。

许相是百官之首,进无可进,加封为太师,位列所有官员之上,尊为上公,被委以重任的裴拓从工部侍郎迁为礼部尚书,其余在平王谋逆一案里有功的官员也都论功行赏。

跟随赵颐允从禹州到京城的林锏成了羽林卫统领,温槊因是赵颐允名义上的舅舅,算是外戚,封为平安侯,这爵位是虚衔,不似靖远侯府那般手握军队。

温槊本就无心做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帮助玉萦,这般厚禄荣养于他而言是最好的封赏。

还是闲云野鹤,是一生无忧的闲云野鹤。

崔在亭在禹州教了赵颐允几年,既是亲舅舅,又是老师,原本可以直接授官,但他骨子里有读书人的清高,想要参加恩科获取功名再做官。

玉萦原想劝他变通些,但赵玄祐说,文官们十分看重功名,进士出身的官员走到哪里都能挺直腰板,非进士想升官都会被人指指点点,玉萦打消了劝他的念头,反正凭他的才学,应该能够高中。

朝臣对这些封赏都无异议,只是在封赏赵玄祐和玉萦的时候起了很大的争执。

按照常理,皇帝的养父母应该尊奉为恩国公和恩国夫人,敕造规格堪比亲王的府邸,再授见君不拜、剑履上殿的尊荣,彰显皇帝孝道的同时,明确他们的臣子身份。

但赵颐允不想这样,他想让赵玄祐、玉萦、赵绵则和阿宁陪他一直住在宫里。

他记得玉萦说过,皇帝行事要名正言顺,倘若赵玄祐成了恩国公,那他们一家四口就该住在恩国公府,长留皇宫便是名不正、言不顺。

金銮殿上,赵颐允语出惊人,要尊赵玄祐为太上皇,尊玉萦为太后。

群臣自是震惊,纷纷跪地请他收回成命。

礼法森严,倘若赵玄祐做了太上皇,玉萦做了太后,那就混淆了血统,彻底动摇了皇室正统。

但赵颐允并非一时冲动,他也做足了准备。

他喊出了宗正寺卿,拿出了皇家玉牒。

玉牒上记录着所有宗室成员的世系、辈分、嫡庶、名讳、生卒、婚嫁、封爵等信息,是皇族身份的唯一证明。

宗室成员有亲疏远近之分,但只要名字记在玉牒上,便是皇族,而赵玄祐的名字早就记在了玉牒上,尊为太上皇也不会混淆皇室血统。

礼法上既说得通,能言善辩的朝臣们拿不出反驳的理由。

更何况赵颐允态度坚决。

他的模样虽然稚嫩,语气却不容置疑,初具帝王威严。

名不正则言不顺,倘若不给赵玄祐和玉萦这个名分,往后他想孝顺他们,每一件事或许都不合情理,都得再拿到朝堂上来议论。

一夕之间,玉萦从侯夫人变成了太后,她也没料到这个结果。

不止如此,赵绵则水涨船高被封为郡王,只是阿宁名义上是温槊的女儿,先封为县主。

还有两个意料之外的人获封。

一个是宜宁公主的女儿瑶瑶,当年瑶瑶被废后姜氏毒害,叶莫琀和宜宁坚持求医问药许久,瑶瑶虽不痴傻,却反应很慢,赵颐允封她为郡主,尊荣供养她一生。

另一个则是赵颐允的生母庄怀月,他一直认为生母死得冤枉,一生没害过任何人,坚持追封她为恭贤太后,下旨修建陵寝厚葬。


  (https://www.xxxqq.cc/16/16758/4358730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