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5章 有人搞鬼
机会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高建林的大孙子高德斌就想抓住这次机会。
高建林特意带着他来咨询杜红英。
“投资农场?”
杜红英很好奇这小伙儿怎么想着种地了?
毕竟,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想的是做生意赚大钱,现在土城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在种了。
再不像土地刚下放那些时候满山遍野庄稼长得喜人,现在的地里都是杂草丛生。
年轻人打工回村后宁愿揣起手来玩乐也不愿意下地干活,干一年收入还没有打工挣一个月多。
还又苦又累,一天都不能停歇。
高德斌职工毕业回来却想种地,遭到了他爷爷和奶奶父母的一致反对。
奈何小伙子性子倔,就是想搞。
“是的,幺娘,我想做一个有特色的农场。”高德斌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就像那个QQ农场里的那样,可以……”
“什么叫QQ农场?”
高建林连忙问他。
“就是一个游戏。”
游戏,这还得了,高建林连忙阻止。
“红英啊,你说这孩子脑子里想的是啥呢?我还以为他是真的要做事,没想到全是为了玩儿,不行不行,这肯定不行。”
“二叔,您先别激动,我们先听孩子把话说完。”
杜红英到底还是见过世面的,她想起了柳雨玲的摄影工作室,那高德斌这个农场或许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形式。
年轻人的见识不一样,脑子也灵活,一切皆有可能,先别慌着阻止。
仔细听了高德斌的想法,杜红英最后给了一个建议:做一个企划书出来。
“我给你找人帮你分析分析,看看成功胜算有多高,要怎么样实施才能规避一些风险……”
杜红英这一番说辞让高建林心里都有点底了。
“看看,你这孩子做事就得多向你幺娘学习,多请教你幺娘,别只是头脑一热就要搞这样搞那样……”
杜红英看着高建林训孙子,就想起了高建成。
这兄弟俩上辈子的命运可是截然相反的。
那时候的高建成和张桂兰夫妻可享福了,大儿子是老师,小儿子在部队,家里家外大大小小的事儿有她这一头老黄牛顶着做,两老口很早就没有干重活粗活了。
相反是高建林两口子,同样是养了两个儿子,天天面朝黄土北朝天。
村里人都说高家的祖坟只保佑高建成不保佑高建林。
重活一世,杜红英自己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身边人的命运也有了不少的改变。
“红英啊,那我就带着这孩子回去了,让他先弄那个啥企划书了,这孩子做这事儿啊,还全靠你这个当幺娘的给掌掌眼。”
“没问题,二叔,我会尽我最大的能力去帮忙德斌。”
上进的孩子杜红英都喜欢,这些事儿都是小事儿。
高建林一家子也还不错,高志远说小时候也去二叔家混过几顿饭吃。
挨揍了不给饭吃,他就在沈大娘家、王大爷家、高二叔家混一顿。
现在回想起来,谁家都缺口粮呢,让他多吃了一口人家一家子就得把裤腰带勒紧一扣,所以这些人情,他得还。
他长年累月在部队鲜少回来,还人情债的责任就落在了杜红英肩膀上。
村里吴书记来找杜红英,想解决的就是土地的流转问题。
“现在的人都知道,种地是亏本的生意,所以问的人倒有几个,还没有一个愿意落实,眼看就要春分了,要是都包不出去的话,村民们还得继续再种一年了。”
“不着急,价格这些都定好了吗?”
“定好的,大家都觉得合适,农户们也觉得这个价格公道。”
村里的土地流转承包出去年轻人是举双手赞成的。
他们要么出远门打工了,要么在村上镇上的厂里做工,每天早出晚归的忙得要命,回来了就想躺平。
偏偏家里的老人们要种地,栽秧打谷种小麦栽红苕栽玉米高粱油菜黄豆、胡豆……一年四季都干不完的农活。
自己不帮忙干吧,又看着不忍心;自己帮忙干吧,累得不甘心。
上个月邻居马大爷挑粪浇小麦摔了一跤现在还在医院住起的,气得他儿子不行,觉得住院的钱都可以买几千斤小麦了。
一听说要把村里的土地流转出去,他立即就同意了。
“老人们还是有些不舍得的。”吴正友道:“都是些老思想,总问我说把土地包出去了以后家里吃什么?”
“那你怎么回答?”
“我给他们算经济账啊,一年也吃不了多少斤粮,现在不像以前,一个人一顿都能吃半斤米,再说了,有钱什么都买不到……”
杜红英默默的听着,仔细地想着。
怎么说呢?
凡事都有利有弊,有土地自然是好的,但是土地长期没法种丢荒长野草没有利用起来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杜总,另外村里下个月开始开始接待团队游客了,还有就是,不少的兄弟县都打来了电话想来参观一下……”
吴正友那叫一个忙啊,同时也很高兴,说明通安村深度开发是一个很正确的决定。
越是忙越证明自己真的可以带领乡亲们致富。
只是,吴正友怎么也没料到,有一天他会被投诉。
“什么?说我贪污村上的钱,让我配合调查?”
吴正友都傻眼了!
天地良心,他从来没有过手过一分钱,村里有会计有出纳,而且开发公司是村里单独立出去的,有投资人安排的财务人员,怎么就轮得上他来贪污了。
“吴书记,我们也是例 行公事,需要你配合一下。”
“行,我配合, 我配合。”
吴正友恨得咬牙切齿,上警车之前都还在想:干一件事怎么就这么难呢?
“真的假的?”
“真的,被带走了,我亲眼看到的,上了警车呢?”
“我就说嘛,他屁股上指定不干净,要不然怎么会找上他呢?”
“哎呀,现在的人都是这样,拿着鸡毛当令牌,贪污我们的钱,太黑心了。”
“是啊,知人知面不知心。搞这样搞那样,实际上就是为他自己搞钱。”
……
杜红英听到李婶子的转述皱了皱眉,这场景,犹如当年老杜同志被冤枉时一样。
这事儿铁定是村里有人搞鬼!
(https://www.xxxqq.cc/1684/1684729/4219224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