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6章 还是有愁的事儿
“都快过年了,你咋又要去京城呢?”
陈冬梅听说女儿又要走有些担心:“那什么时候回来?”
“不一定,顺利的话能回来赶上团年饭,要是那边的事儿没做完,估计就在那边过年了。”
其实杜红英还是更倾向于回通安村过年。
自从两个老人走后,孩子们也长大各自成家立业了,虽然赵家院子除了赵崇庆就是两个阿姨了,一个负责打扫卫生一个负责一日三餐 ,真正的冷清下来了。
每次踏进院子,杜红英就想起二老还在孩子们都小的时候,五个孩子两个老人,再加上三个阿姨,还有赵崇庆……叽叽喳喳热闹得很。
这会儿进门,只有李阿姨在扫院子。
“姑姑不在家?”
“老太太去她儿子家过年了,说是今年过年不回院子了。”李阿姨道:“王阿姨都回去过年了,正月初八才来上班,我也准备打扫了院子就走,你回来了,那就留下来吧。”
偌大一个院子,留着孤零零的一个人在家多可怜啊。
“没事儿,李阿姨,你按你原计划安排做就行,不用管我,我回来是有事儿,我也不住家里。”
“啊,噢,好。”
李阿姨原以为自己回不了老家过年了,没想到还有转机,心里自然是欢喜的。
杜红英在她的房间里在保险柜里翻了半天,总算把在那一摞的房本本里翻到了那套院子的各种手续。
想着当初买房子是为了沈老娘……又想起了老娘了,看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真的!
更是睹物思人,感慨万千,果然啊,自己也开始变老了。
“李阿姨,我走了。”找到房本本杜红英就对李阿姨道:“你收拾好后把门窗水电气关好就回家过年吧,提前给你和家人拜个早年,这是我给你的红包。”
“多谢多谢。”
李阿姨欢喜的接过红包,这可是意外之财啊,谁能想到自己晚一点走还有一个厚厚的加班工资呢:“也给您和家人拜个早年,祝您们阖家欢乐,事事顺意。”
杜红英笑着又说了几句,就匆匆往拆迁办赶。
路上给文菊打了一个电话。
“姐,你在哪儿呢,我没看见你呢?”
“我还在来的路上。”杜红英道:“你办好了吗?”
“还没有呢,人多,吵吵闹闹的,我还是请假来办的,真怕今天办不完。”
杜红英……谈拆迁赔偿这种事儿一两天别想搞完,除非你什么都不看什么都不谈,没要求就简单。
杜红英到的时候就见到了文菊。
“姐,快,我给你取了一个号,还有三个人就轮到你了。”
“拆迁这边给的是些什么条件?”
杜红英先找文菊了解,文菊说了一个大致。
“这东西还真不好说,拆的觉得给得够高了;被拆的觉得怎么也不划算,闹麻麻的一片, 我都没个主见了。”
她没有那时间来折腾,想签字完事儿, 又怕吃亏了。
不签吧,一直放着心里就有事儿。
“没事儿,我等会儿问问,不行就喊律师来,将你的一并处理了。”
“行,姐,听你的。”
文菊一听还有这等好事,立即就放宽心了。
“说真,姐,我常常和罗成在说,幸好听了你的话,早早的买了这个院子……”
从几千到几十上百万的增值,而且还收了这么多年的房租 ,这种感觉真是太好。
“你得感谢你自己,努力听劝,抓住了机会。”
“那也是因为你帮我们啊。”
那三千多是她第一次赚大钱,之后两口子上班工资却抵不住女儿生病住院的开支,又是杜红英这个干姐姐,带着他们开服装店。
虽然现在服装店易主了,但是这些年他们没少赚钱。
赚了钱也不会别的投资,就学了杜红英买院子,买房子。
一来二去的,居然成了小小的富翁了。
“昨天晚上和我罗成还在感慨呢:这些年就像做梦一般,日子越过越好, 生活越来越有盼头,现在就愁孩子的婚事儿,这孩子从小身体就弱年纪也不小了,一直没有合适的。我和罗成有一个想法:想把女儿留在身边,最好能找一个上门女婿。”
招女婿!
农村招女婿倒好招一些,有些家庭生了三个四个儿子,娶儿媳妇就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父母都会把其中的一两个招出去,留两个在身边就行。
但是城里不行啊,他们这一代人百分之九十都是独生子女,但凡条件好一点的谁愿意将唯一的儿子给人当上门女婿?
特别是像文菊这种家庭条件好的人家,闺女低嫁了不甘心,高嫁更不愿意入赘。
再加上自家闺女身体确实不太好,人家娶媳妇也得看条件不是。
“有时候吧,我都想这孩子就算不嫁了也不要紧,反正家里的钱财能供养她到老了,饿不了她。”文菊是真愁,两鬓都出现了白发:“我和罗成过几年退休了也有退休工资,经济上能帮补得了她。但是有时候又想等我们老了,就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个人怪可怜的,还是要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儿女才行……”
罗家那一家人是靠不住的。
罗成的娘死那次,他回去直接怒怼了亲戚和他兄弟姐妹,罗家人就说他发达了,出息了,瞧不起老家的穷亲戚。
罗成也是一个有脾气的,既然你说我瞧不起你那就瞧不起吧,亲娘的后事办完后就没再回过老家,家里的兄弟姐妹什么事儿他一概当不知道。
这些年更是断了往来。
文菊自己是没有娘家的人,杜家是干亲 ,怎么说呢?
一辈亲二辈表,三辈四辈认不到,有血缘的亲人都不可靠, 更不要说干亲了。
所以,她这样的想法也是正常的。
“让罗成物色一个自己的学生或属下呀?”
“不好找。”文菊摇了摇头:“姐 ,你别看罗成那人粗枝大叶的,但是对他闺女可上心了,他挑女婿才是真正的打着灯笼来找,要样貌要才学还要品德,更重要的是要看家庭,比人家皇帝招驸马还严格,我寻思 着我就是受他这种思想影响,给带歪了。”
两口子都知道自己的毛病:自家闺女啥都好,一般的小伙儿配不上,所以才让闺女年过三十了还没有合适的对象。
愁啊!
(https://www.xxxqq.cc/1684/1684729/4269875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