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万众一心
南奕确实有着是否暗中拉拢元士达之子的考虑。
坎朝将止戈之约敲定为功德大赛,让各州先行海选,决出胜者,再与南奕竞技。
南奕自然也不会干看着啥也不做,打算暗中扶持一人参与海选。
若其扶持者能在海选赛中脱颖而出,拿下决赛资格,便可作为暗手存在。
而南奕之所以要暂留元州,不肯提前去雷州,则是因为扶持之人,只适合在元州寻觅。
坎朝与离朝,国情不同。
坎朝,共分十四州。
其中十一脉月宰道统,各自占据一州,作为教化道场;然后分别与离朝、震朝、兑朝接壤的三州,则是由众多旁门竞相较技,上演百家争鸣。
虽说坎朝各州高度自治,一州即似一国,故有梵国之称。
但相较而言,边境三州之民,“万众一心”的程度要弱于内地梵国。
所谓“万众一心”,乃是在和梵国修士打交道时,不可不尝的梵国特色。
梵国修行界,有共享修行之风气,不论舍利元气还是神通果位,皆可共享。
再加上功德林的存在,使梵国修士不仅自身发币,亦会购置他人之币投资修行,进行修为置换,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发展到极致,便是“万众一心”。
下修,乃至凡人,平时确实有着自我意志。
但关键时刻,同一道统派系的上修,随时可以顶号代为操作。
因为梵国的修行体系,向上不设防。
不仅是上修可以随时顶号,下修也不存在心防一说。
凡下修所知,皆为上修所晓。
所以,南奕若想暗中扶持一人,只适合留在边境三州之一的元州物色人选,而不能去帝都雷音市所在的雷州。
至少,在元州,还有希望找到没有纳入“万众一心”的适合人选。
至于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纳入“万众一心”,则取决于其是否有借法行为——可以把自身元气或神通等等借出去,但不能借法他人。
在坎朝,只要借法他人,就等于对相应梵国道统开放账号权限。
不过,是否借法,全凭自愿。若能坚持苦修,不行借法之举,也就不用担心会被上修顶号。
对于坚持不借法的苦修士,坎朝有一专属名词,唤作小乘梵法。
反之,自愿加入共享修行,通过借法快速提升修为,则被称作大乘梵法。
梵国修士,普遍修的是大乘梵法。
只有世家之中,嫡长子以外的人形电池,有可能仍旧属于小乘修士。
所以,南奕欲暗中扶持一人参加功德大赛海选,只能在元州当代世家子弟中物色人选。
原本,根据赵朗提供的元州情报,南奕初步考虑接触的乃是元士达第三子,元英天。
因为元英天已是上沙弥,对应养气圆满,不像元英齐还只是小沙弥。
但南奕没想到,他尚且还在元府宴厅里应酬,就有元士达第四子元英齐,迫不及待地自爆老乡身份,尝试以触发灵犀虚界关键词的方式间接呼唤他。
关键,元英齐适才呼唤南奕的方法,固然隐秘,却也未必能成功,完全是在赌南奕是否设置有关键词提醒。
如果南奕没设置射雕、神雕的关键词提醒,根本就不会因此注意到元英齐。
可以说,一方面,元英齐行事十分谨慎,为了确保不会被人发现端倪,用的是无法保证成功率的隐秘法子——而且,也能猜到,元英齐一定是早就在翻看《大离双龙传》,保持着饭后看小说打发时间的人设;
另一方面,不等南奕散宴,就尝试间接呼唤南奕,则表明元英齐在关键时刻行事果断——当然,也有可能是在坎朝修行界感觉窒息,实在不愿多呆,方才迫不及待地尝试呼唤南奕。
现在,只剩一个问题。
南奕审视着主动送上门来的元英齐,笑问:“我为何要信你?或者说,你如何证明你修的是小乘梵法?”
“万一是你家州牧设局,诓骗于我呢?”
其实「洞真」之下,南奕看得出元英齐是否被人顶号。
但他还是刻意问出,给元英齐设置门槛,藉此手段,让元英齐暴露更多思考或行事习惯,方便他针对性建立分析模型。
而对元英齐来说,南奕不会轻易听信他一面之辞,乃是早有预料之事。
但相较于套话推诿,南奕的刻意反问,反而表明其怀有兴趣,只是尚在考虑是否介入其中。
那么,南奕的兴趣何在呢?
元英齐略一思索,很快确认,要么确实是因同为穿越者老乡的缘故,要么,就是因其州牧之子的身份。
前者,只能打感情牌;后者,却能有利益相关。
考虑到南奕北上坎朝是为止戈之约,绝非单纯品酒赏宴、友好往来的客人,其定有谋划算计在身。
而其谋划算计,或许便能牵扯到州牧之子这一身份。
元英齐捋清思绪,从容答道:“在下修小乘梵法,纯信己身,一身梵光至白无瑕,绝无丝毫杂色。只要哪天能与大哥你当面照会,外放梵光,便可一眼定真。”
“至于说我那便宜父亲,若有设局,也只会在我那三位便宜兄长身上。”
“一方面,他们三已经不是只修己身的小乘修士;另一方面,我这原身之母,乃凡人婢女,虽侥幸生了个有慧根的嫡子,却轮不到她享福,早在前些年就已经病逝了。”
“而且,主母有令,不准我私出元府。若无此方灵犀虚界,大哥你下来后,或许能私下找到我那三位便宜兄长,却未必有机会联系上我。”
说到这,元英齐苦笑一声:“虽说不至于有下人欺侮于我,但平日里,我让府里下人为我额外跑腿办点事,都得好声好气地说好话、使好处。”
南奕微微有些讶异:“元英宇跟元英天,都已开始修大乘梵法?”
按南奕所知,在坎朝,世家嫡长子以外的嫡子,都会刻意保持干净纯粹,只修小乘梵法才对。
元英齐解释说:“我那便宜二哥,与元英道乃是一母同胞的双胞胎,却因晚接生降世,只得沦为人材。其心生叛逆,在早些年故意染了大乘梵法。”
“至于老三,则是慧根不足,成年礼上开悟出岔。即将暴毙时,向便宜父亲借法,由其顶号,方才勉强入道。”
“虽然老三平时也多宅家,看起来一心苦修,未染大乘梵法,但其内里,早就是便宜父亲的模样了。”
南奕了然点头,旋即道:“你且说说你自个的情况。”
————
(本章完)
(https://www.xxxqq.cc/1796/1796609/11441999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