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诡三国斐潜 > 第3793章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第3793章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风。

    夜风。

    秋夜寒风。

    仅有的几颗寒星点缀在天幕,吝啬地洒下微弱的光。

    这是个杀人的好天气啊……

    曹军斥候李七伏在马背上,任由战马沿着熟悉的小径缓行,整个人却紧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

    寒风刮过他破旧的皮甲,带走本就稀薄的体温,却吹不走他心头的苦涩。

    也吹不散他的迷茫。

    这个天下变化得太快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类似刷短视频那样,不爽就手指一划,下一个。

    在几年前,甚至是在一年之前,曹军斥候李七依旧还觉得大汉山东依旧是强横的,是富裕的,是有定鼎天下的气势的……

    可为什么会变成了现在这样?

    他惶恐,迷惑,害怕,但是他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或者是做什么。

    寒风吹拂而过,像是鬼魂在黑暗之中呻吟。

    曹军斥候已经死了很多了,包括他的师傅。

    那曾经是军中最富经验的老斥候赵老三,去年底就是在这片区域的黑夜之中,失去了性命。

    等他第二天再去寻找的时候,只找回了一具被骠骑弩箭射穿咽喉的冰冷尸体。

    自那以后,李七每次出哨,都感觉师傅那双未能瞑目的眼睛在背后盯着他……

    或者不是师傅的眼,而是骠骑军斥候的眼?

    骠骑军的斥候,装备精良,马快刀利,一个小队相互之间配合默契,就像是一个人。

    尤其是他们那种能在暗夜中精准狙杀的弩手,更是所有曹军斥候的噩梦。

    李七所在的这支斥候队,年初时还是满编百人的精锐,如今算上伤残,能上马的已不足四十。

    『七哥,这次……我们怕是回不来了吧?』

    出发前,同帐的瘦猴一边帮他检查马具,一边低声嘟囔,眼里满是兔死狐悲的凄惶。

    营地里弥漫着一股压抑的绝望,就像这越来越冷的天气,看不到尽头。

    大家私下里都骂丞相穷兵黩武,骂上官克扣粮饷,骂这该死的战争没完没了。

    可骂归骂,天亮了口哨一响,还是得爬起来,披上冰冷的甲胄。

    能去哪儿呢?

    家乡早就残破不堪,税赋比战前还重。

    投骠骑?

    谁知道过去会不会被当成细作砍了头?

    就像营正说的,他们是曹丞相的兵,这身皮穿久了,就脱不下来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留给他们选择,并不多。

    或者说,从头到尾,他们都没什么选择,只是被动的,习惯的,跟着曹氏的战车,一路狂奔。他们不清楚未来如何,也不知道大局怎样。

    他们永远活在今天,感慨昨天,却没有明天。

    『这一次打完……我们能回家么?』

    出发之前,队内的瘦猴问李七。

    李七沉默着,没回答,也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当年投曹军之时,曹军打着要匡扶社稷,平定天下,让天下百姓民众重新过上好日子的旗号……

    要说起来,曹操也没说谎,确实在打败了黄巾,二袁之后,李七他们过得比黄巾大乱的时候要好一些,至少饭食是有得吃了,不像是黄巾之时都要去啃土,吃鼠肉。

    可好景不长。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钱就不经花了。

    从时常可以吃肉,变成了偶尔才能吃肉,再往后连正常饭食都吃不起了……

    有人说这是李七他们自己的问题,因为他们不努力,不奋斗,不存钱,不储蓄等等。李七想了又想,没想明白,或许就真是李七他们自己的问题吧。

    当年招募李七他们的军吏说,只要三年!

    三年过后,就可以天下太平,各回各家!

    三年之后,又是三年。

    然后再三年……

    所以现在面对廋猴的问题,李七也不知道要怎么回答,只是默默将一枚贴身藏着的,已经摩挲得有些包浆的骠骑银币塞给他,『你在俺后面,别冲太靠前……俺要是回不来,这钱……捎给俺娘。』

    瘦猴接过钱,手有些抖,『我先帮你放着,你回来还是给你!』

    军令如山,李七他们侦测的目标,是汜水关西侧那片骠骑军经营了数月的大营。

    据说那里曾经旌旗蔽日,炊烟连绵数里,是悬在曹军头顶的一把利剑。

    可近来,观测的哨兵发现那里的动静越来越小,炊烟也变得稀稀拉拉。

    上面怀疑骠骑军主力已然他调,但吃够了斐潜诡计苦头的曹营高层,谁也不敢轻信这看似诱人的空隙。

    于是,像李七这样的斥候,便成了投石问路的石子,用性命去验证一个猜测。

    李七甩甩头,努力驱散脑中的杂念,将身体压得更低,几乎与马颈贴合。他选择了一条极其隐蔽的路线,绕开可能设有陷阱的常规通道,专挑难行的丘陵背坡和林地边缘前进。

    每走一段,他都要停下来,耳朵紧贴地面,仔细分辨风声以外的任何异响。

    他的手始终按在腰间的环首刀上,手心全是冷汗。

    脑海中不断闪过师傅教过的要点,注意鸟雀惊飞,留意地面是否有新鲜马蹄印或人为伪装的痕迹,警惕黑夜里面的任何反光点……

    那可能是弩箭刀枪的寒光。

    就这样提心吊胆地摸黑前行了将近大半夜,但李七预想中骠骑斥候的拦截,却始终没有出现。

    这反常的寂静,反而让李七更加不安。他宁愿遭遇一场激烈的搏杀,也好过这种未知的,令人窒息的等待。

    终于,透过稀疏的林木,远处骠骑军营寨的轮廓在夜色中隐隐浮现。

    李七不敢再往前了。

    李七弃马,将战马拴在一处隐蔽的沟壑里,自己则像狸猫一样,利用地形和阴影,悄无声息地向前匍匐接近。

    他查看了许久,然后准备前往骠骑军营地外围的一处制高点哨卡。

    按照常规,那里应该有至少有一伍的哨兵值守。

    李七的心跳得如同擂鼓。

    他几乎是贴在地面上,一寸寸地挪动。

    终于,哨卡的木制轮廓近在眼前。

    他屏住呼吸,仔细观察……

    哨卡的门虚掩着,里面黑洞洞的,没有任何动静。

    他小心翼翼地绕到侧面,寻找攀爬点。

    没有警戒的呼喝,没有弩箭破空的声音。

    只有风吹过木头发出的『嘎吱』声,显得格外刺耳。

    李七咬咬牙,冒险探出头,取下了弓箭,瞄准哨卡的顶部。

    下一刻,他整个人僵住了,瞳孔因难以置信而骤然放大。

    哨卡顶上,那不是活人,而是一具用稻草扎成的,套着破旧骠骑军服的假人!

    被一根木杆挑着,在夜风中僵硬地摇晃着,偶尔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假人头上歪戴着一顶斗笠,在星光下投下扭曲诡异的影子。

    李七愣了好一会儿,才猛地回过神来。

    他收回弓箭,攀爬进了哨卡,然后发现哨卡里面空荡荡的,无人值守。

    他强压下心头的惊骇,又连忙出了哨卡,居高临下的仔细观察骠骑军营地内部。

    借着微弱的星光,可以看到骠骑军的营帐大多完好,但寂静无声,辕门处的障碍物也摆放得整整齐齐,却只有零星的巡逻士兵活动的迹象……

    整个庞大的营寨,仿佛是被抽走了所有的生机,变成了一个空壳。

    李七不敢久留,怀着巨大的困惑和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以比来时更快的速度,悄无声息地退回了拴马处,然后打马扬鞭,向着曹军大营疾驰而去。他要尽快将这个惊人的发现禀报上去。

    ……

    ……

    曹军大营,中军帐内,烛火通明。

    曹操正与韩浩、典韦商议军情,案几上铺开着河洛地区的舆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敌我态势。

    曹操原本是要让韩浩去防守大河上的几个渡口的,但是后来荀彧说了一些理由之后,便是改成了荀彧前往……

    韩浩眉头紧皱,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和忧虑。他和李七一样,也不看好这一场河洛之战。可他说了不算,所以也没办法说什么。

    韩浩也觉得大汉山东现在应该是问题很多,很大,可是要让他去讲,或者说让他去做什么来改变,修正这些问题,韩浩也没这个能力。

    至于典韦,倒是根本就没想这些事情,他只想要报仇。

    黄忠一刀砍伤的不仅是典韦的胳膊,还砍伤了他的面子,所以典韦现在心心念念的,就是什么时候砍下黄忠的脑袋,这样才能让他重新平复心境。

    因此典韦当下在军帐之中所谓商议军情,更像是凑数的,他只等着曹操号令,攻下雒阳,砍下黄忠人头……

    典韦不怎么说话,韩浩也不太好明说什么。

    其实不仅是李七,韩浩,就连曹操自己都觉得事情不对劲……

    到了当下,也就只能顾及眼前。

    当李七被亲兵引入,略显得有些紧张的将所见情形,包括空营、哨卡、草人、死寂等等,一一禀报完毕时,帐内出现了一瞬间的死寂。

    『再探!再报!』

    曹操最先反应过来。

    『骠骑军不在汜水关?』韩浩有些不敢置信。

    『斐贼跑了?』典韦瞪圆了眼,『果是无胆之辈!』

    很快,再次派出的曹军斥候,带回了更详细的消息,骠骑军大部队确实已经不在汜水关营地。

    汜水关营地之内只有少量的骠骑部队,甚至连对于曹军斥候都视若不见。

    这消息,既在曹操的意料之中,又在他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是因为曹操早已通过多方渠道确认,斐潜的主力骑兵确实已经北上,一路攻克了河内,占领了朝歌,甚至连大将张辽等都出现在了冀州战场。

    斐潜用兵,向来善于调动对手,其舍弃汜水关外的疑兵大营,集中力量打击曹军的战略要害冀州,也符合其一贯的风格。

    所以斐潜的大军不在汜水关,是曹操早有预判的……

    但意料之外的是,斐潜竟然撤得如此『彻底』,连象征性的留守部队都懒得布置,只用一些草人空营来虚张声势。

    即便是曹军斥候说营地之内还有零星的巡逻队,但曹操认为这『零星』的骠骑部队,可能就真的只是『零星』,只是用来维持营地外壳而已。

    这就有些尴尬了。

    要知道,曹操已经做好了准备『吃』掉汜水关营地这些骠骑分部的准备……

    毕竟雒阳被围,距离雒阳最近的援军,自然就是骠骑汜水关营地。

    在曹操原本的计划当中,这一部分的骠骑军得知雒阳被围之后,十有八九是会回头援救的,这样就给了曹操埋伏包围的绝佳机会。

    剩下的一两成,是犹豫不决,不敢出击,那么曹操也可以直接派遣典韦韩浩等猛将,借着地势将骠骑军这汜水关分部堵在关隘前,然后击溃,吃下。

    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振奋士气,获得一些曹军之中难得的战马资源,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在汜水关的大汉天子和臣民面前,再次展现曹军的实力……

    这一切的计划,原本是很美好的,就像是山东之地给与民众的承诺。

    但是现在,又双叒叕出问题了。

    按照道理来说,曹操等山东之人,应该习惯了这种时不时会出现各种计划外问题的情况,但是当下骠骑军展现在汜水关营地的这种近乎『放弃』的态度,反而让生性多疑的曹操感到一丝不安。

    这会不会是另一个更深的陷阱?

    故意示弱,诱使他全力进攻雒阳,然后……

    曹操的目光再次落到舆图上。

    不过现在曹操派遣夏侯威堵住了潼关坂道,又是派遣荀彧在大河渡口设伏,河洛之中的骠骑军似乎只剩下了雒阳之中的这些,骠骑主力确实是前往了冀州,那么在知晓了雒阳出事后,能从冀州瞬间飞回河洛吗?

    显然不能。

    那么,斐潜的底气何在?

    难道回了关中?

    不对啊,夏侯威上报潼关周边没有发现大规模骑兵经过的痕迹……

    过河了?

    荀彧那边也没有发现异常。

    要么是他们两个在说谎?

    抑或是骠骑军做了什么掩饰?

    曹操目光闪动,片刻之后又放下了对于夏侯威和荀彧的怀疑。

    退一步来说,若先不考虑进攻,曹操目光停留在伊阙关、太谷关之处,这两条通往豫州颖川的退路,目前仍牢牢掌握在曹军手中。

    这是他的底气所在。

    进,可攻雒阳;退,可守关隘,有了这两条退路,冒险的代价似乎就在可控范围之内。

    真的就是如此么?

    『斐潜小儿,当真狂妄!』典韦忍不住出声,带着些莫名的愤怒,『竟以空营辱我军!主公,此乃天赐良机!雒阳城内,那谁只懂得种田,而那黄忠老迈,还有那什么杜氏,从氏,更是没听说有什么战绩!如今城内皆非大将之才,兵力不过数千!我军若能全力猛攻,必可一鼓而下!届时,纵使斐贼主力回援,我军已据坚城,可战可守,亦可尽毁河洛粮储田亩而退,使其数年之内无力东顾!主公,下令罢!』

    韩浩却显得更为谨慎,『主公明鉴,斐子渊用兵,诡谲难测。其弃空营而不毁,恐有深意。或是诱我急攻雒阳,疲我军力,待我师老兵疲,再以奇兵袭之?亦或……其在河洛另有埋伏?某以为,当加派斥候,广布眼线,详查骠骑军主力确切动向,方可万全。』

    曹操沉默着,脑海中飞速权衡。

    韩浩的担忧不无道理,斐潜确实擅长后发制人。

    但战机稍纵即逝!

    若等待查明确切消息,恐怕骠骑军已在回师路上。

    到时候,不仅雒阳难下,连全身而退都可能变得困难。

    破坏,彻底的破坏,将河洛再次变为白地,这才是他此次出兵最核心、也几乎是唯一可能实现的战略目标。

    至于占有河洛……

    曹操之前或许有过这样的计划,但是满宠和程昱死后,这就成为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现在他的目标,就是砸烂斐潜东出的这块跳板,拖延其统一天下的步伐。

    风险与收益在曹操心中激烈交锋。

    最终,对战略目标的渴望,以及手中掌握的伊阙、太谷两条退路带来的安全感,压倒了那份疑虑。

    曹操抬起头,缓缓的说道,『元嗣之言,老成谋国。然兵贵神速!骠骑主力既然不在河洛,此乃千载难逢之机!岂可因疑而错失?』

    曹操声音渐渐的拔高,气势也渐渐增强,『传令全军!即日起,停止对周边村镇之清剿,各部收拢兵力,打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克雒阳!』

    没错,雒阳一直都没有得到完整修复,所以如果强攻,还是有一些机会的……

    机会,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抓住机会!

    而且,如果说不能将雒阳打疼,打残,那么骠骑军就依旧有机会在河洛重新恢复!

    除此之外,曹操在心中依旧存有一部分的『希冀』!

    如果能调动一部分骠骑军,消灭一部分,那么对于将来的战局无疑是大大的有利的!

    若是斐潜一时之间被冀州和豫州的肥硕所吸引,那么就更好了,曹操就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说不得还可以用换家战术,再次进攻河东!

    战争的齿轮,再次加速转动起来。

    曹操要与时间赛跑,抢在斐潜回师之前,完成一场极致的破坏,也完成他的战略计划。

    震天的战鼓撕破了黎明的寂静。

    曹军行动起来,终于是放开了手脚,对于雒阳展开猛攻。

    黑压压的曹军如同决堤的洪水,从四面八方涌向这座古老的都城。

    旌旗蔽空,刀枪如林,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连初升的朝阳都为之失色。

    曹操立马于中军麾盖之下,他要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的速度,将雒阳城连同其周边区域,彻底摧毁。

    如此一来,河洛也就没有了支撑点,就将被彻底毁灭!

    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当曹操注视着雒阳城的时候,总有一种感觉,就像是他将毁灭的不仅是眼前的这个古老都城,还会牵连着毁灭另外的一些什么东西……


  (https://www.xxxqq.cc/2/2068/85734411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