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 章 战略(下)
袁峥消化着这些话。对于袁焕所说的,通过黑龙互市、黑龙牧场对物资供给进行调控,进而变相的拿捏北境各族的战略构想,听起来……还是有些道理的。理想的情况下,也似乎可行。不过,前提是:武力保障。因为若是不能有效的保护物资,对方若是可以通过强抢,就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那么这个所谓的战略构想,便是个笑话。所以,这个构想本身是存在着巨大缺陷的。
在另一个世界,中国人便曾经因为贸易问题,成为了列强们强取豪夺的猎物,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虽然不知道那段历史,不过对于这种事儿,还是可以想得到的。因为弱肉强食,在哪个世界都是一样的。袁焕之所以认为如今有了解决北境边患的机会,最大的原因,那自然是因为人族如今掌握了火器。有了强大武力的保障,再通过互市和牧场对物资供应,尤其是最最重要的食物供给进行调控,便有了可行性了。按照其设想,北境各族,在必须要依赖人族的供给才能生存,而又没办法使用武力进行掠夺的情况下,自然也就失去了战略主动性,到时候,他们便不敢也没有资本再在人族面前吆五喝六了。
表面上,黑龙牧场可以帮助北境异族解决食物供给的问题,但长此以往则必然会让他们,越来越依赖于人族。袁焕认为这才是张恪费尽心思和财力,开办这个牧场的目的。事实上,这的确就是张恪的目的之一。北境异族,为了生存,持续不断的来掠夺人族的各种物资。这种情况,已经延续多少年了,难道只能一直这样下去?人族难道只能一直这样防着,没有尽头?所谓: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这种情况,必须改变。
想要改变一件事情,便必须要找到它的根本问题,否则的话,便是治标不治本。而北境异族(主要还是狼族),为什么长久以来,都要侵犯人朝呢?把它简单的归结于它们嗜血成性,那显然并非最终的答案。因为若这便是终极答案,那这个事儿,便真的无解了。事实上,这事儿最终还是要回到族群的生存问题上来的。
张恪并不是要合理化异族的侵略行径。事实上,张恪清楚的知道,单靠掠夺的方式,是根本不可能解决族群的生存问题的。那样做,只会不停的在原地绕圈子、恶性循环,然后,结下一大堆仇恨,却最终什么都改变不了。虽然,弱肉强食或许是这些异族信仰的生存法则,但人类所创建的文明以及历史,告诉张恪,其实我们还可以有另外一条生存法则:合作互惠。
弱肉强食不过是自然界的底层逻辑,或者说只是生物本能的体现。而人类的文明,则是为了超越这种本能而创造出的,伟大的事物。基于共同利益,人类用合作代替对抗,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肯定要比单打独斗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当然,在合作过程中,人类还要为此制定各种规则,使其有的放矢、协同运作,也更能发挥集体的效能。这其中,道德伦理成为了这个过程中的稳定器,它能让社会组织中的强者也必须重视个人“德行”,他们的权利要受到规则的约束;而弱者也可以在这个系统中,拥有保护自己权利的规则依据(法律),他们的利益同样将受到尊重。诚然,这一切并不总是被完美的执行和呈现,“弱肉强食”的法则依旧阴魂不散,但是人类的文明进程,却也始终在不断的向前迈进。尽管悲剧依旧时有发生,但人类文明的步伐,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这也是为什么人类这一物种,最终能够成为世界的统治者的重要原因。重视团队的合作,并在法理道德框架内,让所有人都尽可能的协同一致,共同发展。
张恪正是基于这些思考,创建黑龙互市和黑龙牧场的。人族不应该对异族基本的生存需要,视而不见。不可否认,若是人族和异族之间,永远的隔绝开来,互不打扰,各自发展。人族应该会发展得很好。只是,既然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难道真要这样子老死不相往来?是不是有更好的彼此共存的方式呢?是不是能够通过彼此的精诚合作、各取所需,共存共赢了?那种只能有一个赢家,胜利等同于“消灭对手”的逻辑,是否应该被摒弃?与其被本能和欲望所驱动,只能去进行低等级竞争,陷进无休无止的争斗中,不如想办法,抛弃偏见,用合作互惠的方式,将所有的种族统一在一个体系内,成为命运共同体。整体的力量远大于部分之和,与其费尽心思去掠夺那有限的资源,不如合作努力的去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才是张恪最终极的目的。这是比袁焕所认为的单纯通过调控物资供给,间接的影响异族的生存状态,更宏伟的目标。
受限于时代、历史、胸襟、格局等等,显然在这个世界,能够有这种认知的人,不会太多。而且,要实现它,更非一时之功,但终究要去尝试一下。而事实上,自从黑龙互市和牧场顺利运转以来,已然有了显著的成果。人族和北境异族通过“交换”的方式,遵循“互恵”的原则,彼此“各取所需”,被证明是可行的。虽然目前仅仅只是进行物资的交换,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必然会有知识、技术、思想、理念等方面的交流的。交流越多,了解越多,便越能消弥分歧,找到更多的共通点。共通点积累的越多,彼此之间便自然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而后彼此融合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虽然袁焕没有想到这一层,但在他的眼皮底下,互市和牧场所起到的作用及因此产生的变化,他是看得清楚的。诚如袁焕所言,几十年来,他已经厌倦了整天处在战争阴影下的生活了,他一直想要找到彻底解决这个近乎无解的难题的方式。之前,他近乎绝望的以为,这事儿或许只能以某一方的被消灭才能实现。以这么残忍、暴虐的方式解决问题,哪怕是以人族的胜利告终的,在袁焕看来,那也没有什么可沾沾自喜,引以为傲的。而张恪,无疑给了他另一种解题的方式。这对袁焕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惊喜。所以,他才会在老战友陈庆之有可能是“死于非命”的情况下,为了北方的安定,选择了暂时的忍让。因为他不想北方的大好形势,因此毁于一旦。北方的边患,持续了几百上千年,仿佛一个难以打破的魔咒,从来没有消失过。好不容易有了一点曙光了,袁焕无论如何不能够放弃。为此,他必须忍人所不能忍,只为了北方能够真正的解除边患,迎来和平。
袁峥努力的理解着这一切。老实说,不管是互市还是牧场,在人朝内部,除了它的新鲜感以外,真正对它有兴趣的人,并没有那么多。而且许多关注它的人,其实更多的还是着眼于它赚钱的能力。至于它们在战略上的巨大价值,却基本上没有人去讨论了。袁峥之前也同样没有从战略角度去思考过它。人朝在北方的“困境”已经这么多年了,它久远到许多人对此已经麻木了,所有的人都知道人朝一直以来都重视北方的防务,可是就是没办法彻底解决这里的边患。因此互市和牧场的出现,大部分人压根儿就没有往那么“大”的方向去想过,更遑论去期待它们真的能够解决北方长久以来的难题。那终究有些太过于……虚幻了些!
可是,尽管心存疑窦,但看到袁帅认真的样子,袁峥也有些被其感染到了:或许,还真的有可能成功呢?若是真的让北境各族都对人朝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依赖,那互市和牧场便变相的成为了某种武器,伤敌于无形,比起和他们打生打死、以命相搏的,那当然是要划算许多的。而且,有了火器,人朝在武力上有了显著的提升,最起码用它来防守,还是很有把握的。这么想的话,这个战略构想还真的立得住的。不过,实施起来,究竟能有多大的效果了,这个……那就还要再看一看的。不过,确实如袁帅所说的,眼前的这个势头很不错,效果也已经有了,因此总要尽力维持看看,或许真能给人族带来更多的惊喜呢?
袁峥之前也数次到黑龙互市去参观过。不得不说,在看到那里,人族和那么多异族彼此交融、互通有无、和谐的生活在一起的画面时,还真的感觉挺美的呢。而且,如今在互市,居然已经有不少异族选择长期定居在那里了。据他们说,自从来到互市生活过后,等再回去本族时,便产生了非常严重的不适感,用现代话讲,应该就是有了“戒断”反应。以致于他们不得不想尽办法,跑回互市。这些事情,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异族的确会对人朝产生依赖,而且还是一种更加彻底的生活方式上的依赖。总之,袁焕的想法及做法,还是有其内在逻辑的,绝非想当然的。
说回今天来访的那位神秘客人,对方是代表周家来的。对于杨豪,周家、唐家等都是缺乏认同的。但现实的情况是,他如今确实是已经登基做了皇帝,手头上也掌握着相当的力量,尤其是火器营,更是他的王牌。由于双方的种种过结,矛盾几乎不可调和,周家自然不想坐以待毙,因此有意联合各方有识之士,结成同盟,共抗新皇帝。若说关系,袁焕与周家、张恪等人自然是要比与新皇帝的关系更加要好的。不过,最终袁焕并没有表态站队过去。理由只有一个:北方不能乱。而袁焕也向对方明确的表达了这一点,虽然这样子多多少少会有损双方的关系。不过,袁焕为人做事,皆是坦坦荡荡、一心为国,他也相信张恪等人会理解的。至于,他们和新皇帝之间的权力斗争,袁焕自己不介入、不参与,并尽量让整个北军上下,全都置身事外。在他眼里,北方的安定,至少到目前为止,都绝对是远比其它事情更加重要的。
(https://www.xxxqq.cc/2/2298/1111066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