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6章 方向各有不同
“生死之术?”
皇太后取了大量木牍。
木牍的内容涉及了生与死的诠释。
张学舟觉得这份内容不如尸佼涉及生死的学说,但让他挑什么不足之处又挑不出。
这大抵是甲等术和乙等上品术的区别,彼此内容都没问题,但演练的极致则存在层次差异。
虽说层次有上下,世间大部分修士很难碰触到上限。
譬如张学舟二次神通化太清真术才觉察极限后的发展有限,他至今也就觉察出这么一道术的极限不足,而如腾云术等大多数术压根没碰触到极限,规避之术甚至修行都不曾完整。
皇太后的木牍内容有一些差异,但又不构成影响。
“太后是说这种方案还需要钻研生死?”
“人的生命有勃勃生机,也有油尽灯枯,只有达成生与死的平衡才能做到一荣一枯!”
张学舟找了一个理由,顺道向皇太后求助如何推动霍去病在窍穴有限的情况下修行上进,但皇太后的钻研偏向了另一面。
张学舟听过尸无道讲解生死,但他从来没往这方面进行过发展。
眼下的情况有点偏题,但他没法将皇太后拉扯回来。
“你所说的境界术画蛇添足”皇太后道:“如果到了生死地步,融合境界术这种事情完全可以放弃,哪怕阳魄化身欠缺修为也好过死亡!”
“有修为总比没有的好”张学舟道:“或许我们不知什么时候就用得上修为和术法!”
“那需要状态非常好才行!”
皇太后强调了一声,示意自己病情较为严重,难于去细细琢磨境界术。
如果能依靠阳魄化身术摆脱身体痛楚的桎梏,她才有可能更多思考这种化身状态增强的问题。
“你承受过神魂撕裂的痛楚,应该清楚我们大概率时日无多”皇太后道:“陛下提及你们与凶国修士做交易,想利用对方的药材资源,但再多的十全大补丸也只能吊我们的命,丹药吞服数量增多后的效果必然衰退,那时的我们几乎没有求生的可能!”
“说的是!”
“又想求生又想保全实力,两全其美的难度太大了,尤其是你所说的境界术融合是一种转化,这种转化属于回炉打造,修行浅时尚好掉头,对我们而言这几乎等同于重修,跨越过去的难度非常高,能成功的人会寥寥无几!”
“很难成吗?”
“很难,若无破釜沉舟之心,几乎没可能掉头!”
皇太后在境界术上的关注不算太多,更多是集中思考如何脱离肉身的痛楚。
这并不只是简单去修行阳魄化身术,而是要削减身体对阳魄的影响,甚至脱离肉身影响。
哪怕肉身溃败了,她的阳魄化身也要维持正常。
这种情况开始涉及‘生与死’的对立,她只有清楚通透理解生死,而后才能寻求真正的存活。
哪怕没有丹药,她将来也能延续生命。
至于如何让阳魄化身不断强化提升,那反而是另外一码事。
道君的飞刀下无活口,皇太后确实没把握自己被救治成功,她看过诸多典籍,没有哪册典籍能对神魂破损进行救治。
张学舟的谏言让她开始转移研究方向。
她神魂刺痛容易丧失理智,需要尽早将这道术凝练而成,而后寻求生死平衡,再而后才有可能回到张学舟当前所研究的方向上。
“陛下说你擅长使用制式丹炉批量成丹,如果有炼制造化丹的余力,你尽可能多炼制一些,也尽可能多提升丹成率”皇太后道:“只要高于朝廷均成丹率,你将多余的丹药取走没人会说你半分闲话!”
皇太后不免也叮嘱了张学舟两句,示意张学舟当官不要太老实。
虽说丹药的收成最终归属于朝廷,又会让皇太后自身受益,但皇太后很清楚张学舟价值。
只要符合朝廷制度,张学舟适当拿一些取一些不碍事。
如果对方也能摆脱道君飞刀术的痛楚,张学舟将来能发挥的作用会较之很多臣子更出彩。
朝廷确实愿意在能臣身上下重注,甚至上不封顶到封侯拜相的地步。
当今天下侯爵都是开国继承而来,非侯爵后代继承和皇室不得封侯,但皇室定了这个规矩也有破解之法,譬如让公主下嫁,臣子就与皇室有了牵扯,从而能曲线封侯。
“太后说笑了,咱们当臣子的食俸禄,哪还能做那些中饱私囊的事!”
张学舟干笑了一声。
他也不算什么老实人,早就干过这种事。
“这种事不犯法”皇太后指正道:“没能力需要多练习,有能力就能在其位,而拥有超人一等的能力也老老实实做事岂不是耽搁人,专职的丹师十份药出五枚丹,你出六枚七枚,你让人家怎么想,是被怀疑私吞了丹药,还是说能力太差需要降职!”
“这个……”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表现太优异调整也很正常,只要不碰触朝廷底线,你做的事情都有人兜底!”
皇太后的开明远超张学舟想象。
他这些年来见过的人很多,但还真没有什么上司教下属凭能耐多获取酬劳。
如果主父偃听了这番话,张学舟估计主父偃瞬间就会陷入打鸡血状态。
但他哪能当面应下这种事情,何况张学舟能不被人抓把柄就会扫尾,他这些年来干的事算是经得起调查,又或对方压根没法调查。
“恕我直言,如果朝廷能给予更为公平的分配,有才能的臣子又何须偷偷摸摸做这种事!”
张学舟认也不行,认了在将来就有可能抓小辫子,他被清算的时候不算冤枉,他不认也不行,不认就是皇太后的好心当了驴肝肺。
张学舟最终只得谈了谈朝政制度,从官员选拔的功利性到官员怕担责,又提及官员欠缺维护大汉王朝的观念,职位到头后就得过且过,这其中无非是利益在作怪。
譬如张学舟自身也是如此,一个‘给事中’就实现了他入驻朝廷的心愿,他对担任什么官职并无贪念。
而如他这样的人还有许多,大部分人到达官职极限后就很清楚这辈子做官到了头,没有裙带关系不可能更进一步,日子也算得过且过。
而朝廷官员的升迁与调动也过于随意,譬如郑当时从仅次于九卿的京兆尹贬成了詹事,前脚还在当市长,后脚变成乡镇书记,这种跳跃性完全没有制度可言。
官员的升迁更像是走过场,张学舟也不乏提及自己啥都没干就成了太中大夫的事。
他一番东拉西址,硬是将中饱私囊的事变成了官员欠缺正常的功劳赏赐,更是谈及宏观制度的不合理,导致人心并不向着朝廷,甚至不乏有些人等着大汉朝廷倒塌,而后幸灾乐祸。
“黄老道讲究人心自然不可强求,儒家讲究君权神授,勒令所有人都需要遵循圣人教导,从而尊敬引导神意的君王,你这番言论听上去像是法家,但又没法家的严苛,反而有几分接地气,我听闻你师承阴阳家,阴阳学派的学说在过往是很虚的,现在已经这么实在了吗?”
皇太后心念阳魄化身术,她没心思融合境界术,更没心思谈治国理念。
但张学舟的东拉西扯硬是将她兴趣勾了起来。
皇太后觉得新帝应该听一听,虽不说全盘照着抄,但取部分精华必然能凝聚人心,而不至于忠臣寥寥,只能依靠血缘与亲属关系捆绑。
(本章完)
(https://www.xxxqq.cc/2/2624/11432597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