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平实
经过审慎的评估和少量的试点投入,《新武侠》开始了小心翼翼的“触网”尝试。他们为“侠骨文心”的文创产品赋予了AR“彩蛋”,为部分城市漫步路线开发了嵌入AR解谜元素的互动小程序。在“匠心侠影”的某些高端项目中,他们与顶尖团队合作,制作了极其精良的VR前置体验片,作为深度旅程的“开胃菜”,而非替代品。
这些尝试并非一帆风顺。有老读者批评他们“向流量低头”,也有技术合作方觉得他们“过于保守”。但周硕坚持“技术为内容服务”的原则,绝不允许科技炫技冲淡文化体验的内核。
令人欣慰的是,市场给出了积极的反馈。那些AR互动和VR引子,非但没有削弱体验的深度,反而以其新颖的形式,成功吸引了更多年轻群体的关注,并引导他们走向更具深度的线下实体体验。一位参与了融合VR引子的古村落探访活动的年轻人感慨:“以前觉得非遗很远、很老,那个VR让我‘看见’了它曾经多么鲜活,而真正走到那里,触摸到那些物件,感受到匠人的体温,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传承’的重量。科技是扇门,但门后的世界,还得自己用脚去丈量,用心去体会。”
风雨楼的这次“谨慎触网”,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智能石子,不仅漾开了涟漪,更精确地测量了水流的深度与方向。AR/VR技术的适度引入,为《新武侠》的“匠心侠影”与“侠骨文心”双翼增添了数字化的羽翼,使其在保持文化厚重感的同时,拥有了更富时代感的表达力。
然而,正如江湖从未有过永恒的平静,技术的浪潮也带来了新的、更为复杂的暗流。
首先是与技术合作伙伴的磨合。顶尖的技术团队往往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和视觉震撼,这与周硕坚持的“内容为王”、“技术为辅”的原则时有冲突。一次,在为“匠心侠影”某个高端项目制作VR引子时,技术方提出一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构想:让参与者“化身”侠客,在虚拟世界中施展轻功,飞跃古代建筑群。
“这能带来极强的沉浸感和‘爽点’!”技术负责人极力推荐。
但周硕和虬髯客却坚决反对。“这违背了我们倡导的‘侠义’内核,”周硕耐心解释,“我们理解的侠,是扎根于现实的坚守与担当,是‘人’的力量,而非超自然的异能。这种脱离现实的‘爽感’,会误导参与者对侠义精神的理解,也与我们要展示的非遗技艺的‘人本’精神背道而驰。”
最终,他们坚持采用了更平实、也更耗心力的方案:通过VR精细复原一个古代匠坊的日常劳作场景,让参与者以“旁观者”而非“主宰者”的视角,去感受技艺的繁琐、时间的沉淀与匠人的专注。这种选择,虽然放弃了短期的感官刺激,却赢得了那些真正追求深度体验的参与者的长久认同。
(https://www.xxxqq.cc/2252/2252260/42258226.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