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替嫁被判流放,反手坑仇家上路 > 第1802章 城包子被打脸

第1802章 城包子被打脸


周文珩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嘴炮”,不仅发泄了心中的愤懑,更在无形中,动摇了这些京城纨绔子弟对北境的固有偏见。

他虽然人回到了南境的牢笼,却在不经意间,成了北境最好的“宣传大使”。而他对北境那份深植于心的认同与维护,也让远在北境的季如歌得知后,唇角微扬,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周文珩那番酣畅淋漓的“北境颂”和“井底之蛙”论,虽然当时让安世子等人哑口无言,但其后续影响却远远超出了打架斗殴的范畴。那些被指着鼻子骂“癞蛤蟆”的宗室子弟,回去后难免向家人诉苦抱怨,话语间自然也带出了周文珩对北境那些“夸张”的描述。

这些言论逐渐在京城上层圈子里流传开来。起初,大多数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小皇子在北境待久了,被洗了脑,或者是为了挽回面子而胡吹大气。

但说的人多了,尤其是当一些消息灵通、曾与北境有过接触的官员私下里也证实北境确实今非昔比、有许多新奇之物时,一种微妙的变化开始产生。

一些有远见(或者说被打脸打疼了)的宗室和王公大臣,开始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被一个半大孩子如此嘲讽,偏偏对方说的好像还有几分道理,这滋味实在不好受。若北境真如周文珩所言那般……那南境朝廷一直以来对北境的贬低和封锁消息,岂不是成了真正的“夜郎自大”、“井底之蛙”?

这种议论隐隐约约也传到了新帝耳中。他联想自己微服私访北境时的见闻,再结合儿子回来后种种“离经叛道”却明显长了见识的表现,心中不得不承认,周文珩的话,虽然刺耳,却并非全无道理。

让这些养尊处优、目空一切的世家子弟一直活在虚假的优越感里,对南境的未来绝非好事。

于是,在一次朝会上,新帝提出了一个让满朝文武都有些愕然的建议:遴选一批宗室及重臣子弟,组成一个“游学团”,由朝廷组织,前往北境进行为期数月的学习交流,旨在“开阔眼界,增广见闻,取长补短”。

旨意一下,京城哗然。

那些被点名的世家子弟,第一反应是抗拒和不屑。去北境?那个苦寒之地?和那些“叛匪”、“乡巴佬”学习?开什么玩笑!

安世子等人更是跳脚反对,在家里嚷嚷:“不去!打死我也不去!肯定是周文珩那小子在父皇面前进了谗言!”

“就是!让我们去北境,分明是羞辱!”

“去了也好!正好亲眼看看北境到底有多破落!到时候回来,看周文珩还怎么吹牛!”

“对!我们去戳穿他的谎言!好好挫一挫那些北境人的威风!”

在这种扭曲的心态和家族压力(毕竟圣意难违)下,一支由数十名京城顶尖纨绔子弟组成的“游学团”勉强成型了。

出发前,这群少年聚在一起,依旧是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架势,互相打气,畅想着到了北境如何“大展拳脚”,如何“揭露真相”,如何让北境人“自惭形秽”,一个个说得手舞足蹈,仿佛不是去游学,而是去出征。

新帝看着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无奈地摇了摇头,特意指派了几位稳重可靠的官员和太傅随行管束,并让同样要返回北境继续“学业”的周文珩(新帝找了个借口又把他打发回去了)一同前往,也算有个“熟人”带领。

车队浩浩荡荡离开京城,一路向北。越是接近北境,沿途的景色和风貌变化就越明显。道路变得异常平坦宽阔,车马通行顺畅。

沿途的村镇屋舍整齐,百姓衣着虽不华丽却干净利落,脸上带着南境少见的红润和忙碌。

这些细微的变化,已经开始让一些敏感的世家子弟收起了几分轻视,但大多数人依旧不以为然,认为不过是靠近边境的“面子工程”。

直到车队抵达北境边境口岸。

当那座巍峨、崭新、充满异域风情(融合了北境特色和部分现代设计元素)的边境关城出现在眼前时,所有叽叽喳喳的声音瞬间消失了。

关城高大雄伟,材质非砖非石,光滑坚固,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城楼上旗帜招展,巡逻的士兵装备精良,眼神锐利,纪律严明,与南境边军散漫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办理入境手续的厅堂宽敞明亮,办事官吏效率极高,态度不卑不亢。

仅仅是边境口岸,就已经让这些世家子弟瞪大了眼睛。

“这……这是北境的边关?”安世子喃喃道,和他想象中破败的土城寨完全不同。

手续办妥,车队继续前行,正式进入北境腹地。

接下来看到的景象,更是让这些京城来的“天之骄子”们眼睛一亮,再亮,亮得都快瞎了!

宽阔平整、可容数辆马车并行的水泥大道笔直延伸向远方;道路两旁是规划整齐、样式新颖的民居和商铺,许多建筑都有好几层高,窗外还挂着翠绿的植物;田地里,奇怪的机械正在耕作,效率惊人;远处,巨大的水车缓缓转动,更远处,似乎有冒着淡淡白烟(工坊蒸汽)的建筑群;空中,偶尔能看到巨大的风筝(早期实验性飞行器或信号风筝)飘过……

最让他们震惊的是路上行人的精神面貌,无论男女老幼,都步履匆匆,眼神明亮,透着一股自信和干劲,完全看不到南境底层百姓常见的麻木或卑微。

“我的天……那是什么房子?怎么那么高?”

“快看!那个铁家伙自己在田里跑!”

“那些人……他们不怕我们吗?怎么都不躲?”

惊呼声、疑问声在车队中此起彼伏。之前的嚣张气焰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震惊和茫然。

周文珩坐在另一辆马车上,透过车窗看着外面那些熟悉的景象,再听听前面车队里传来的大呼小叫,嫌弃地撇了撇嘴,低声嘀咕道:“一群城包子……现在知道谁才是井底之蛙了吧?这才刚到哪儿呢,好戏还在后头。”


  (https://www.xxxqq.cc/3/3015/1110935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