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我的绝色小姨 > 第八百零四章 淘书

第八百零四章 淘书


推开堂屋门,正撞见苏木往背包里塞防潮纸和放大镜。

“这么早就要走?”周慧笑着问。

苏木把一本线装笔记本放进侧袋,抬头答道:“古籍市场得赶早,去晚了好东西都被挑走了。我听说最近有人在卖民国时期的《苏绣针法图谱》,要是能找到,佳莹学绣活肯定用得上。”

徐佳莹端着刚煮好的豆浆从厨房出来,手里还拿着两个热乎的肉包:“路上吃,别饿着。记得多拍点照片,要是遇到看不懂的古籍,也能回来问陈教授。”

苏木接过早餐,把放大镜塞进背包,又检查了一遍钱包和手机,才匆匆往院外走,晨光在他身后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与青石板路上的露水痕迹交织在一起。

文庙古籍市场藏在苏州老城区的巷子里,穿过挂着红灯笼的牌楼,就能看到成片的旧书摊。

摊位大多用木板搭成,上面铺着深蓝色的粗布,整齐码着泛黄的古籍、画册、手稿,空气中弥漫着旧纸、油墨与樟脑的混合气息。

苏木刚走到第一个摊位前,就被一本封面磨损的《江南工艺考》吸引。

深褐色的布面封皮上,用烫金字体印着书名,书脊处贴着一张褪色的藏书票,上面写着“1952年版”。

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里面夹着几张手绘的缂丝织机草图,线条细致,还标注着“经轴”“梭箱”的位置,墨迹虽有些晕染,却依旧清晰可辨。

“老板,这本多少钱?”苏木抬头问。

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用软布擦拭一本线装书,闻言笑道:“小伙子懂行啊,这可是绝版书,里面记的都是老手艺的门道。你要是真心要,给两百就行,算我便宜你。”

苏木连忙掏出钱包,又怕直接用手碰书会留下指纹,特意从背包里拿出手套戴上,才把书小心地放进铺好防潮纸的袋子里。

刚起身,就被旁边摊位上一本蓝布封皮的书吸引。

封面上没有书名,只在右下角绣着一朵小小的兰草,用的正是“虚实乱针绣”的技法,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出痕迹。

“这本是《香谱辑要》,”摊主是个穿对襟衫的中年人,见他感兴趣,便主动介绍,“里面记了二十多种江南古香方,还有制香工具的图样,是清朝道光年间的抄本。你看这书页,用的是竹纸,保存得还算完好,就是最后几页有点虫蛀。”

苏木戴上放大镜,仔细翻看,果然在书的末尾看到几处细小的虫蛀痕迹,但好在没有伤到文字和图样。

“我要了,”他毫不犹豫地说,“您开个价。”

中年人想了想,报了个合理的价格,苏木爽快地付钱,又用防潮纸把书裹好,放进背包里,生怕不小心折坏了书页。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苏木在市场里转了十几家摊位,又淘到了三本宝贝。

一本民国时期的《古琴制作要义》,里面附着手绘的琴材挑选流程图;一本1960年版的《蓝印花布纹样集》,收录了上百种乌镇、周庄的传统纹样;还有一本线装的《绣娘传》。

记录了清末民初几位苏绣名家的生平与技艺传承。背包渐渐鼓了起来,苏木却丝毫没觉得累,反而越逛越兴奋,直到市场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才想起该回去了。

走之前,他还在一家摊位上买了两张老照片。

一张是1930年苏州绣坊的场景,另一张是1950年缂丝工匠工作的画面,打算回去后送给沈师傅和姨婆做纪念。

回到小院时,徐佳莹和周慧正坐在石桌旁整理绣品。

看到苏木背着鼓鼓的背包回来,徐佳莹连忙迎上去:“淘到好东西了?”

苏木把背包放在石桌上,小心翼翼地拿出古籍,一本本摆在桌上:“你看,《苏绣针法图谱》虽然没找到,但淘到了《江南工艺考》和《香谱辑要》,还有讲古琴制作的书,以后咱们学手艺就有参考了。”

周慧拿起《蓝印花布纹样集》,翻到一页印着“缠枝莲纹”的图样,眼睛一亮:“这个纹样正好能用到汉服设计上!比我之前画的更有传统韵味。”

姨婆凑过来,看着那本《绣娘传》,手指轻轻拂过书页:“这里面记的李绣娘,我小时候听我母亲提起过,她的‘百鸟朝凤’绣屏,当年在苏州可有名了,没想到还能看到记录她的书。”

正说着,方姨发来微信,说社区下周要举办“传统文化义卖活动”,邀请他们捐些手工艺品,所得款项全部捐给当地的传统文化保护项目,用于修复老手艺作坊和培养年轻传承人。

“咱们捐绣品吧!”徐佳莹立刻说,“我这段时间学苏绣,做了不少小绣片、香囊,正好可以拿出来义卖,也让更多人看到苏绣的美。”

周慧也点头:“我可以画几幅汉服设计图,做成明信片捐出去,再附上手写的工艺介绍,肯定有人喜欢。”

苏木则提议:“咱们还可以把昨天做的香丸装在小锦囊里,配上一张香方卡片,这样既有实用性,又能传播制香文化。”

接下来的几天,小院里热闹非凡。徐佳莹把这段时间做的绣品都找了出来。

有绣着兰草的手帕、绣着雏菊的香囊、绣着江南水乡的小绣片,还有一个用“打籽绣”做的莲花挂件。

她坐在石桌旁,仔细检查每一件绣品,把松动的线头重新缝好,又用软布轻轻擦拭,让绣品看起来更鲜亮。

周慧则在房间里画明信片,每张明信片上都画着不同款式的汉服,旁边用娟秀的字迹写着“此款汉服裙摆采用缂丝工艺,领口绣苏绣兰草纹,配‘双花合香’香囊”,还在角落画了一个小小的香丸图案。

苏木则负责包装香丸,他把香丸装进徐佳莹绣的小锦囊里,再放进一个印有古琴纹样的纸盒里,盒底附上一张手写的香方。

“桂花二十克,茉莉十五克,沉香五克,蜂蜜少许,榆树皮粉少许,传统‘双花合香’方,安神清润。”


  (https://www.xxxqq.cc/3/3120/50304890.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