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一章 拌香
徐佳莹负责将称好的香材倒进一个白瓷碗里,赵姨则在一旁指导她搅拌。
“搅拌要顺着一个方向,像搅蛋液那样,慢一点,匀一点,不能来回搅,不然香粉会结块,影响后面制香丸,燃烧的时候香味也会不均匀。”
徐佳莹拿起竹筷,轻轻搅拌着,桂花干的金黄、茉莉干的雪白、沉香粉的褐红,在她的搅拌下渐渐融合,变成了浅黄绿色的混合物。
凑近闻,桂花的甜香裹着茉莉的清香,还有沉香的醇厚,层次分明又格外和谐,让人闻着就觉得心情舒畅。
“接下来要加黏合剂,”赵姨从罐子里舀出少许蜂蜜,又加了一点榆树皮粉,“蜂蜜能让香粉黏合在一起,还能增加香味的甜度,榆树皮粉要选当年的新粉,黏性好,能让香丸更紧实,烧的时候不容易散。”
“加的时候要一点一点加,边加边揉,直到香粉能捏成团,不散不粘手为止。”徐佳莹和苏木轮流揉香团,手掌很快沾满了香粉,连指甲缝里都藏着淡淡的香气。
揉香团要“三揉三醒”,每揉十分钟就醒五分钟,让香粉充分吸收蜂蜜和榆树皮粉的水分。
第一次揉的时候,香团松散,一捏就碎,醒了五分钟后再揉,香团渐渐变得紧实。
第三次揉完,香团已经能轻松捏成各种形状,表面光滑,不粘手也不散开。
“现在可以做香丸了,”赵姨拿起一小块香团,搓成小指盖大小的丸子,“香丸的大小要均匀,太大了不容易晾干,太小了容易碎。搓的时候要用力均匀,让香丸紧实,这样烧的时候才能慢慢燃,香味也能慢慢散出来。”
徐佳莹学着赵姨的样子,拿起一小块香团,放在手心,轻轻揉搓,香团在她的掌心渐渐变成了圆润的小丸子,虽然大小不如赵姨做的均匀,却也可爱。
苏木则用一把小勺子,将做好的香丸摆在竹筛上,每个香丸之间留一点空隙,方便晾干。
赵姨看着竹筛上的香丸,笑着说:“制香最讲究‘静心’,心乱了,手就乱了,香的味道也会乱。以前宫里的调香师,制香前要沐浴更衣,焚香静坐半个时辰,就是为了让心沉下来,不被外界的事情打扰。”
“你们现在能这么专注,不慌不忙,已经很难得了,比我教过的很多年轻人都有耐心。”
徐佳莹看着竹筛上的香丸,像是看到了一颗颗小小的珍宝:“原来做香和做绣活、织缂丝一样,都要用心,急不得,慢下来才能做好。”
从赵姨家出来时,夕阳已经染红了半边天,三人手里都提着一个小竹篮,里面装着刚做好的香丸,走在路上,连风里都带着淡淡的花香。
“明天咱们把香丸带去古琴坊,”苏木说,“点上一炉香,林师傅弹上一曲《平沙落雁》,肯定特别有意境,到时候我把这个场景拍下来,放进‘匠心日记’里,肯定能打动人。”
徐佳莹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周慧前几天跟我说,要给我寄新设计的汉服图样,不知道她有没有寄,咱们回家看看信箱吧。”
回到姨婆小院,刚推开院门,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坐在石凳上,怀里抱着一个画夹,旁边还放着一个行李箱。
“周慧!你怎么来了?”徐佳莹惊喜地跑过去,周慧站起身,脸上带着旅途的疲惫,却依旧笑得灿烂。
“本来想把图样寄过来,后来想亲自来苏州看看你和苏木,顺便跟你讨教讨教,毕竟你现在可是‘传统工艺专家’了,又是学苏绣,又是学缂丝,连制香都开始学了,我可不能落后。”
苏木连忙接过周慧的行李箱,行李箱上还贴着乌镇的风景贴纸,一看就是刚从乌镇赶来的。
姨婆端出刚煮好的绿豆汤,盛了一碗递给周慧:“路上累了吧?快喝点汤歇歇,解解暑。你这孩子,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我们好去车站接你,这么热的天,提着箱子多累。”
周慧接过绿豆汤,喝了一口,甜丝丝的凉意瞬间驱散了疲惫:“我想给你们个惊喜嘛,而且我坐高铁过来很方便,出了车站打个车就到了,一点都不累。”
她放下绿豆汤,打开画夹,里面夹着十几张汉服设计图,每张图上都用彩铅细致地画着汉服的样式,还标着面料、纹样的备注。
“我最近设计了几款新的汉服,想加一些传统工艺元素,让它们更有江南韵味,”周慧指着一张齐胸襦裙的设计图。
“你看这件,我想在裙摆上用缂丝织出缠枝莲纹,领口和袖口再用苏绣绣上小小的兰花,这样既有缂丝的厚重感,又有苏绣的灵动,你觉得怎么样?”
徐佳莹凑过去,手指轻轻拂过画纸上的纹样:“好看!不过缠枝莲纹可以再简化一点,太复杂的话,缂丝织起来费时间,成本也高,而且日常穿的话,简约一点更显雅致。”
她拿起笔,在设计图上轻轻修改:“你看,把莲瓣的数量减少,只保留主要的缠绕线条,再用苏绣在莲心绣一颗小小的‘打籽绣’,既呼应了缂丝的纹样,又不会显得拥挤。”
周慧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对!我怎么没想到这个!你学了苏绣就是不一样,对细节的把控比我好太多了。”
她又翻到一张直裾的设计图:“这件我想做个配套的香囊,挂在腰间,本来打算用普通的棉麻面料,现在觉得可以用沈师傅的缂丝做面料,你再绣上古琴图案,正好和你们的‘江南三绝’呼应,穿汉服的时候带着,又好看又有意义。”
苏木坐在一旁,忽然插话:“还可以在香囊里装咱们今天做的‘双花合香’!这样不仅有视觉上的美,还有嗅觉上的香,走在路上,香味淡淡的,不会刺鼻,还能让人联想到江南的春天。”
周慧拍了下手:“这个主意太棒了!既有传统工艺的融合,又有实用价值,年轻人肯定喜欢。”
(https://www.xxxqq.cc/3/3120/5030731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