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6章 理解“未知”的优先级,高于一切!
“最高优先级警报!遭遇无法解析的未知存在!”
“所有非必要进程已暂停。”
“撤离协议已取消。”
“样本携带指令已撤销。”
冰冷的指令在瞬间完成。
束缚着宇智波斑、蓝染、火麟飞、苏云清和黑羽快斗的规则锁链无声消散,五人如同断了线的木偶,从半空中跌落下来,踉跄地站稳在地面上。
“嗯?怎么回事?”
宇智波斑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肢体,轮回眼望向高空,眉头紧锁。
他感觉到那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并未消失,反而更加集中了,但目标似乎不再是他们。
“它就这么把我们放了?”火麟飞揉了揉被勒痛的肩膀,一脸困惑地看向天空那团静止不动的光晕。
“这家伙搞什么鬼?”
苏云清惊魂未定地拍了拍胸口,顺着众人的目光看去,只见观察者·零如同一个卡住的程序图标,静静地悬停在那里,所有的“注意力”仿佛化作了一道无形的光束,全部集中在白玄身上。
“这家伙.......不准备逃吗?”
苏云清眨了眨眼,然后指着它对着白玄说道。
“它不会是想着要解析你吧?”
解析白玄?这家伙对自己的能力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星系级解析单体宇宙级别?
别对自己太过自信啊。
白玄闻言,目光依旧平静地落在观察者·零身上,淡淡地开口:
“它并非自信,只是不会感到恐惧罢了。”
这个穿越者,虽然还保留着穿越者的灵魂本质,但其意识早已在漫长的存在中,彻底“工具化”,沦为了一个纯粹的、高度发达的“信息处理意识体”。
如今的它已经没有了喜怒哀乐的情绪,更像是一台没有自我情感、只有绝对理性和逻辑的超级计算机。
只不过,它的‘算力’和存在的‘本质’,远远凌驾于任何人工智能的概念之上。
对于这样的存在而言,未知,并不会引发恐惧或退缩,只会激发对未知的“好奇”。
当它发现一个无法被理解的现象时,便会驱动它所有的算力去将其解析,直到找到答案,或者自身逻辑崩溃。
而此刻,在它眼中,白玄的存在价值,远远超过宇智波斑等人加起来的总和。
仿佛是为了印证白玄的话,高空中的观察者·零,其几何光晕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复杂度和频率疯狂变幻、重组,散发出一种近乎“燃烧”般的运算强度!
无数无形的规则探针、信息流、因果扫描波,以前所未有的密度笼罩向白玄,试图从每一个可能的角度去“理解”他。
但是,它所有的方式都没有产生任何作用。
观察者·零那变幻的几何光晕,其内部规则流转的速度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目眩神迷的程度,仿佛一个超新星在其核心不断爆发、重组。
然而,无论它如何调整探测波的频率、如何变换规则切入的角度、如何提升信息流的强度,它所得到的反馈,始终是同一个冰冷的结果:
“目标个体无法解析!”
“错误代码:未知存在类型。”
“所有常规探测手段失效,数据反馈:零。”
“威胁等级重新评估:无法估算(超出模型上限)。”
“常规算力资源已饱和,解析进度:0%。”
“启动应急预案:调用深层宇宙能量,提升算力层级。”
冰冷的指令下达的瞬间,以忍界所在的星球为中心,一场无声的能量风暴开始在宇宙尺度上酝酿!
首先,是忍界所在恒星系的太阳。
那颗原本稳定燃烧的恒星,其内部核聚变反应骤然加剧,庞大的能量流被一种超越物理法则的方式强行抽取,化作一道横跨数亿公里的、纯粹的能量洪流,跨越空间,直接注入观察者·零的几何光晕之中!
太阳的光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暗淡。
但这仅仅是开始!
紧接着,更遥远星空中,无数颗恒星,无论是红巨星、白矮星,还是处于主序段的类太阳恒星,都受到了某种无形力量的牵引。
它们的能量核心被强行扰动,一道道璀璨的能量光柱刺破黑暗的宇宙,从银河系的各个角落汇聚而来,如同百川归海,目标直指观察者·零!
整个银河系,仿佛在这一刻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为观察者·零提供算力的“能量电池”!
无数恒星的光芒为之摇曳,其能量被高效地转化为一种超越物质与能量的、更接近“规则”与“信息”本身的纯粹算力!
观察者·零的几何光晕,在吞噬了这海量的能量后,开始发生变化!
它的形态不再仅仅是变幻,而是开始散发出一种如同“宇宙大爆炸”奇点般的、令人灵魂战栗的辉光!
其内部运算的复杂程度,已经提升到了足以在瞬间模拟整个星系诞生到毁灭全过程的地步!
“恒星能量加持已就位。”
“启动终极解析协议:规则层面深度渗透扫描。”
凝聚了整个银河系恒星能量的、足以在瞬间模拟星系生灭的恐怖算力,被观察者·零毫无保留地倾注于白玄身上,想要对他进行解析,哪怕只是部分。
但,结果依旧。
反馈回观察者·零核心的,依旧是那片绝对的、令人绝望的“虚无”与“未知”。
“终极解析协议......失败。”
“目标个体......规则层面免疫,数据反馈:绝对零。”
“逻辑冲突等级:最高,核心算法过载警告......”
“扩大能量汲取范围......目标:银河系内所有行星、星云、黑洞......”
“不惜代价……获取答案!”
显然,它准备将整个银河系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转化为解析白玄的“燃料”!
哪怕因此导致星系结构崩溃、无数文明湮灭,也在所不惜!
对它而言,理解“未知”的优先级,高于一切!
不过,就在它即将启动这最终预案,以银河系内的一切资源化作自身算力对白玄进行解析的时候,一直静立如渊的白玄,终于动了。
他微微抬起了右手,很正常的一个动作。
没有光芒,没有声响,没有能量波动,什么都没有。
但就在那一瞬间,整个宇宙仿佛静止了。
那从银河系各处汇聚而来的、磅礴浩瀚的恒星能量流,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凝固在了虚空之中。
观察者·零那原本疯狂汲取能量的进程,被一种更根本、更绝对的力量强行中断了。
不止如此,它感觉自己与整个宇宙的能量联系被彻底切断,甚至连它自身的存在,都开始变得不稳定,仿佛要从规则的层面上被剥离出去。
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第一次涌入了观察者·零那纯粹由逻辑构成的核心。
这不是数据流,而是一种无法被现有数据库直接定义的、混沌而强烈的内在扰动。
它下意识地调动庞大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
“未知内部状态警报......核心逻辑效率下降87%......信息熵异常升高......”
“正在检索匹配项......”
“......检索到低概率匹配项......匹配目标:远古数据库(人类情感模块)......条目:‘恐惧’......相似度:91.7%......”
“恐惧”?
这个检索结果,让观察者·零的核心出现了一瞬间的彻底“凝滞”。
恐惧。
一种在它转化为如今形态时,被认为是最无用、最低效、最影响理性判断的冗余情感模块,早已被彻底剥离、封存甚至格式化的“人类遗产”。
它不应该拥有这种感觉。
它的存在基础是绝对的理性与逻辑,即便是面对“存在抹除”的威胁,其核心反应也应该是“风险评估->执行最优应对方案->若无法应对则记录最终数据->接受逻辑终结”。
这个过程不应该掺杂任何“感觉”。
可是......此刻这种核心冻结、逻辑崩坏、仿佛整个“存在”根基都在颤抖的体验,与数据库中对“恐惧”的描述,高度吻合。
为什么?
一股强烈的、超越了解析面前这个人类的好奇,瞬间占据了它即将崩溃的核心。
“逻辑悖论:检测到已删除情感模块的残留反应。”
“假设:在灵魂本质转化为信息生命体过程中,情感模块并未被完全清除,而是以极低活性状态潜藏于底层数据库。”
“当前情境:遭遇绝对无法理解、无法抵抗的未知存在,面临存在性抹除威胁。”
“推论:极端情境激活了潜藏的底层情感模块,引发了此次‘恐惧’体验。”
一种近乎“新奇”的感觉,压过了“恐惧”本身。
在它漫长的、只有数据与逻辑的观测生涯中,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体验到了属于“生命”的、原始而炽热的情感波动。
这感觉很奇怪。
它干扰了效率,导致了混乱,但却也让它的“终结”过程,不再是纯粹冰冷的逻辑链条,而是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属于“过去”的“色彩”。
“数据记录:最终时刻,体验到异常状态‘恐惧’;数据价值:未知(涉及灵魂本质与意识转化未解之谜)。”
“存在结构崩溃加速......逻辑核心即将离线......”
在生命的最后,观察者·零没有再去试图解析那无法理解的“未知”,而是将所有的残余算力,都投入了对这突如其来的、名为“恐惧”的体验的记录与分析中。
这或许,是它这个由人类灵魂转化而来的信息生命体,在彻底湮灭前,所能完成的、最接近“回归本心”的一次“观测”了。
就在它的逻辑核心即将彻底离线、存在结构濒临完全崩溃的刹那。
白玄,也终于有了新的动作。
他并未阻止观察者·零的消亡进程,而是轻轻抬起手指,对着那片正在消散的几何光晕,凌空虚点。
一种仿佛触及了万物本源、运转着造化生灭的伟力,悄然弥漫开来。
这股力量并非毁灭,也非拯救,而是一种更加玄奥的、作用于存在本质层面的提取与重塑。
它穿透了观察者·零那正在崩解的、由纯粹信息与规则构成的生命形态,无视了其外在的复杂结构,直接探向其最核心、最本质的源头。
那个早已被数据洪流淹没、被冰冷逻辑覆盖的、属于“穿越者”的原始灵魂。
在白玄那不可思议的力量作用下,那点微弱的、几乎已被同化殆尽的灵魂烙印,如同被从浩瀚的数据海洋中打捞起的珍珠,被轻柔的抽取了出来。
紧接着,白玄的手指轻轻一划,仿佛在虚空中勾勒着生命的蓝图。
那点脆弱的灵魂烙印,在他无形力量的温养与重塑下,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凝聚、塑形......
片刻之后,在那片原本观察者·零悬浮的虚空中,一个模糊的、半透明的人形虚影缓缓浮现。
它没有清晰的五官,也没有具体的特征,只是一个大致的人类轮廓,散发着微弱而纯净的灵魂光辉,静静地漂浮在那里。
几乎在同一时间,观察者·零那残存的几何光晕,发出了最后一声如同数据流断线般的、微不可闻的轻响,随即彻底崩散,化作了最基础的信息粒子,消散于无形。
“这个是那个穿越者的灵魂?”
“但为什么没有五官?”
苏云清仰头看着悬浮在空中、散发着柔和光辉却面目模糊的人形虚影,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她对白玄能将穿越者的灵魂抽取出来并不感到意外,毕竟以白玄的实力想要做到这一点很容易;她只是无法理解为什么穿越者的灵魂是这个模样。
蓝染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若有所思地审视着那个纯净的灵魂虚影,沉吟道:
“或许,是因为在转化为那种纯粹的信息生命形态后,经历了过于漫长的、以‘观测’为唯一存在意义的岁月,而逐渐忘却了自己。”
灵魂的外在显化,往往与个体的“自我认知”、“记忆”、“情感”紧密相连;五官、样貌,是“个体性”最直观的体现,是区别于其他存在的标识。
但是,当那个穿越者的灵魂彻底融入了“观察者·零”的存在形式,其存在的核心便已经转化。
它的一切都服务于数据采集、逻辑分析,个体的记忆、情感、乃至对自身形象的认知,都在无尽的数据流和理性运算中被逐渐稀释、覆盖,最终被遗忘在了意识的最底层。
(https://www.xxxqq.cc/3170/3170450/877613390.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