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人口是财富
好一通的卫生防疫科普,直说的常升口干舌燥。
其中还夹杂着不少谬误疏漏。
倒不是他讲不全,而是没法解释。
后世的防疫基础都是建立在现代的病毒学之上,再加上后世现代化,具备高素质、高度执行力的基层行政组织体系和物资运转保障,还有灾难面前,百姓众志成城的服从性。
在古代薄弱的医疗基础体系和无力、滞后的基层组织能力面前,提那些根本于事无补。
因为这些后世华夏人耳熟能详的医疗常识在这个时代都如无根之萍。
哪怕只让他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具体执行起来也是千难万险。
更需要朝廷不计成本,血本无归的投入。
所以诸如哺乳动物之间传播或是人畜,啮齿动物传播之类的医学知识他提都不提,不如放进卫生治理这个概念模糊的大体系中去,变成强制性细则。
到时候把苍蝇蚊蝇,老鼠蟑螂等等疫病带病源统统纳入打击治理范畴就是了。
在有了明确的瘟疫防范方向之后,朱标显然来了精神。
连连追问道:“速速道来。”
“当瘟疫爆发,要想防疫,只靠一乡一县是不可能的。”
“须得自上而下的支持,也有自下而上的反应机制。”
“同时,还要有经年不衰的治理和考评。”
“先说治理和考评。”
“以应天府如今有城管维护和善后的体系呈现的效果为标准,如应天府一般,明暗渠分明,街面无积水,无明显污秽,生活废料集中专门处理,有病可医,丧葬规制有明文,与家禽畜牧等一并感染源远离水源,居民喝开水,勤梳洗爱干净,街面乞丐流民等有规划收治的,为甲上。”
“之后令朝廷官员及太医院磋商,将这一道道细则按照权重划定分值,再划分细则,随后令各州府的巡查御史,对照记分即可。”
“之后将之采纳为官员吏部考评中的一项,与民生直接挂钩,官员们自然不会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如此一来,防疫的难度首先就要大打折扣。”
“之后若是还有瘟疫发生,究竟是外地带来的传染疫病,亦或是自己本身尸位素餐,也有了明文可以参照的标准。”
朱标微微颔首。
双目微亮,赞叹道:“升弟此策,可谓大功矣。”
这无疑是一个好招,但好不是好在有量化的防御效果,而是在于它在不增加朝廷成本,只要求各地官员更加尽责的前提下,就已经能够达成相当一部分的防疫要求。
不仅通过吏部考评上了发条,还有了具体惩治的标准和措施。
这种赏罚分明,无疑能极大的催发官员注重防御的主动性。
如今大明官员的治理水平良莠不齐。
就算有那三千名由他父皇和他自己调教“中央选调生”,真正能顶事,治理一方,带领百姓走上康庄大道的依旧只是少数。
朱标也不要求下面的官员人人都能做到安民有方。
哪怕对治理民生上无有太大的才华,仅能维持一定的安稳,做好一定的防疫标准,照着防疫条例一条条的硬套,总能做吧。
但这并不是这办法被朱标称作大功的原因。
这套标准执行下去,最为有效的不是别的,而是挽救人口。
在古代,人既是财富。
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与人口密切相关。
只有能养的活,养的起这么多百姓的某一朝,才配称得上一句盛世。
(https://www.xxxqq.cc/3230/3230514/42294970.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