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一人持枪,万世名 > 第508章 国公府家宴;使团回归

第508章 国公府家宴;使团回归


卫国公、大都督府右都督韩渠,带领着自己的正妻与韩宁的生身母亲,还有一众子弟,亲自开府中门迎接。

这般阵仗,既合礼制,也显重视。

如今韩宁的身份比当初作为世子侧妃时更显尊贵了。

她是实权塞王的侧妃,还是亲王爵的塞王,名字刻在王族玉牒上,品秩超品,等同甚至略高于郡王妃,比起国公爵还要高出一等。

这般郑重迎接合乎礼仪,而且按照规矩,父亲和母亲面见不能再称呼她为女儿,而要尊称一声“娘娘”。

韩宁缓步上前。

父亲韩渠和她的嫡母立即迎上来,她的亲生母亲则谨慎地落后一步。

四人先是依礼相见,韩宁受了他们的拜礼,亲手将父母扶起。

父亲韩渠看起来有些拘谨,这位卫国公在女儿面前小心翼翼,和以前的严厉比起来,有些前后差距。

国公夫人依旧是从前那副模样,恭敬中带着平静。

唯有她的亲生母亲难掩激动,眼角已见泪光。

韩宁打量着父亲,老卫国公去世后,父亲终于承袭爵位,还担任了大都督府右都督,不再被祖父压制。

不知这些年来,他是否因此有些忘形。

对于嫡母,韩宁并无太多怨怼,卫国公府内宅还算安宁,嫡母性情淡泊,对她这个庶女说不上多好,但也未刻意打压欺凌过。

目光转向后面的亲生母亲,韩宁眼眶微微发热。

这位始终谨小慎微的妇人,此刻正用满是慈爱和骄傲的目光望着她。

韩渠见状,连忙招呼道:“还请娘娘先进府再叙。”

在府门前失态不合礼仪。

一行人于是簇拥着韩宁入府。

走过熟悉的回廊,韩宁慢慢平复心绪。

待到步入高耸的青色重檐歇山顶正堂时,她已经完全恢复了端庄。

落座,韩宁开门见山,说明了回京的缘由:“受王妃娘娘所托,回京照料皇太孙。”

皇太孙,三个字一出,国公府正堂内顿时静了下来。

韩渠脸色变得红润,眼中迸发出激动的光芒,连手掌都微微颤抖。

虽然皇太孙不是他的女儿所生,但也是魏王府的世子!

只要魏王府越来越好,卫国公府自然水涨船高。

这层姻亲关系,就是他们最大的倚仗。

韩宁看了眼父亲的反应,心里明了。

她回家的首要目的已经达到了,卫国公府不能添乱。

她转为肃容,和声劝诫父亲和一众族人:“父亲,兄长和弟弟们,在此关键时节,府中上下切记谨言慎行,万不可打着魏王府的名头行事出格,更不准以皇太孙的名义在外招摇。”

说完,韩宁脸上划过一丝面无表情,她早年就有武艺底子,这些年在王府得了王爷指点,又享用王府资源,已经摸到第五境的门槛。

此刻轻声说话间,自然流露出亲王侧妃的威仪。

堂内一众韩氏子弟不由打了个寒颤,纷纷垂首应是。

韩渠回过神,压下激动,保证道:“娘娘放心,为父晓得利害,这个时候一定谨慎行事。”

他又补充,“不过为父会暗中帮着探探其他几家高门勋贵的倾向,顺便盯着郑国公府的动向。”

韩宁闻言,稍稍放心。

父亲虽然性子有些浮躁,但大事上还不糊涂。

这时,韩宁的嫡母轻声开口:“娘娘一路劳顿,不如先用些茶点。”

她示意侍女奉上香茗,恰到好处地缓和了气氛。

韩宁接过茶盏,轻轻抿了一口。

这是她自幼喝惯的茶,此刻却品出了别样滋味。

曾经她是这府中的庶女,虽然受祖父喜爱,但因为行事风来风去被看做野丫头,如今却成了需要全府谨慎对待的亲王侧妃。

“大姐、二姐如今可好?”韩宁转向嫡母问道。

她记得大姐、二姐都外嫁出京,已是多年未见了。

嫡母微微一笑:“劳娘娘挂心,上月刚来信,说是一切安好。”

这般家常对话,让在场众人都放松了些,几个年幼的侄儿侄女偷偷打量这位远方归来的姑姑,眼中满是稚嫩好奇。

韩宁的亲生母亲终于找到机会上前,“娘娘在北境可还习惯?听说那边天寒地冻的......”

韩宁握住她的手,“母亲放心,大梁城不一样的,和京师一样暖和,王府里一应俱全,王爷也待我很好。”

她不敢告诉母亲,最苦的不是北境的严寒,而是那个人离去后的每个漫漫长夜。

宴席很快备好。

众人移步花厅,按照尊卑次序落座。

韩宁自然坐在主位,父亲和嫡母分坐两侧。

席间,韩宁细心观察每个人的反应。

大哥对她恭敬有加,但有些呆板。

三弟性子直爽,满脸都是与有荣焉,不过还算机灵。

几个妹妹则多是羡慕,偶尔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酒过三巡,韩宁提起:”今日入城时,偶遇了太子妃的车驾。”

韩渠谨慎问道:“娘娘与太子妃可还相谈甚欢?”

“还好。”

韩渠再无言。

一个约莫七八岁的侄儿跑到韩宁身边,仰着头天真地问:“姑姑,皇太孙殿下长什么模样?我以后能见到他吗?”

韩宁温柔地摸摸他的头:“殿下还小,等将来你长大了,好生读书习武,自然有机会见到。”

以后太孙身边的护卫、陪读,自然是要从相熟的府邸里挑选嫡系子弟。

而到那时,她自也会稍微照顾一番家族。

望着侄儿纯真的脸庞,韩宁内心慨然,家中一切都好。

宴席持续了一个多时辰。

散席后,韩宁在府中散步,重温儿时记忆。

那些熟悉的亭台楼阁,如今看来既亲切又熟悉。

“父亲,郑国公府那边只需留意动向,切勿打草惊蛇。”她忍不住再次叮嘱一句。

“为父明白。”

韩渠跟随着答道。

韩宁的亲生母亲捧着个锦盒走在后面:“这是为娘这些年攒下的一些体己,你带去京师王府,或许用得上,如今你一个人在那里……”

韩宁打开锦盒,里面是些金银首饰,是母亲多年的积蓄,她心中一酸,推辞道:“没事的,王妃娘娘都安排好了,我不缺用度和钱享。”

“拿着吧。”母亲执意将锦盒塞进她手中,“为娘能给你的,也就这些了。”

韩渠看得欲言又止,想也表示点什么,但又对这妇人不识大体的模样有点难堪。

王府不比自家富贵?

画蛇添足。

那位魏王妃手指缝里随便漏点什么,就够各大公府、侯府享用一辈子了。

夕阳西下时,韩宁终究还是辞别了家人。

登上回府的马车。

……

……

与此同时,万里之外,两大国的谈判有了进展。

被困在千星城将近半年的景朝使团,终于重见天日。

皇太孙立下,景朝三皇子赵雨榕这个人质就毫无作用。

千星城方面以礼相待,立刻将他们护送回原宝树国前线。

使团成员除了不幸遇难的侍卫,主要人员都安然无恙。

其中包括了三皇子、正使陈白象,以及陈白象那位始终不离左右的侍女——雪娘。


  (https://www.xxxqq.cc/4/4129/4375537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