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已归星汉:大唐九万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杨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白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李府后院,曲径通幽处,一方碧波荡漾的池塘畔,三五成群的士子正执卷吟咏。他们或倚栏观鱼,或踞坐石矶,锦衣玉佩映着粼粼水光。
六角攒尖顶的“诗亭”内,设有檀木书案,置笔墨砚台与酒具,十岁的杜甫写完诗篇,风过时清响伴的檐角铜铃声中,孟浩然,孟夫子拿在手中读完,顿时整个九曲回廊中都响起了大笑声。
这算是毫不掩饰地夸自己。西汉辞赋大家,杜甫自比赋才能与杨雄匹敌。
子建,曹子建么,建安诗坛领袖,这“亲”指诗风接近曹植的华美高妙。
潜台词就是,我的诗文水准直追古之圣手。
‘李白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李白曾主动求见我......王翰,名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的作者,愿与他为邻,话说,这诗词直接把自己夸成满格........最后一句,就差直接给皇帝说:
立刻给我个大官坐........立刻!
当然,现在的杜子美面前没有皇帝,也没有其他闲杂人等,十岁的他人小鬼大,在李太白家中的宴席一副傲娇的神情。
比如他刚刚诗里的两个人就在......李太白斜靠在软榻上,听到杜甫的诗后直接拍打着面前的桌子,用一把折扇着对杜甫大笑:
“子美,你就不怕我现在抽死你么.....当日你拉着我的袖子,就怕那我说话不算数,宝马不给你了.....”
“太白你要讲道理的,当日是你拉着我入的你家的,不是求见我是何......还有,当日你......”
小杜甫开始和李白分辨起来,拿起桌上的一颗梨子狠咬一口,顿时汁水横流盯着李太白,犹如盯着杀父仇人一般......
要不是真打不过,估计早上去和李太白扭打在一起了......
“这一句,就前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句不错......后面有狗尾续貂之嫌......”旁边的王翰近乎四十岁,指着小杜甫摇头。
李白求识面......话说,这杜甫天天要不泡在李太白的大府邸中,要不就被带着一起去平康坊......一日做兖州司马的他爹来京城公干,然后就在平康坊相遇了.....
在平康坊上演了一出......李太白以杜甫的名义,给他爹都闲叫了一群胡姬,并有小厮在大堂之上广而告之:杜甫祝杜闲杜家老爷子玩的痛快,所有消费由杜甫买单......
然后,整个平康坊就直接炸了。
杜甫直接就跑,然后他爹杜闲就在后面追......整个平康坊就看到父子两人在平康坊的周边大街上追逐。
并不是说杜闲追不上,主要是杜甫天天与李太白混在一起,这个十岁神童在平康坊认识的女朋友太多了,杜甫在前面边跑边解释,后面一大堆拉着他老爹劝架的.....
这也导致杜甫....几乎在家读书读了半年......今日好不容易来了,自然要给李太白上眼药.....
“真不错了.....”
此时,玉真公主执象牙柄竹丝团扇,身披月白纱罗大袖襦与松花绿间色裙,走入水榭之中,与她一起来的自是此间主人之一的李三娘李明月了,在两人身后还有三四个罗裙侍女在旁。
她刚刚听了年仅十岁的少年神童这首诗词,自然是觉得这杜甫,神童真的就是神童,忍不住夸奖道。
而李明月则是在旁露出微笑,看向众人。
李太白等四五人,看到这位当今圣人最宠爱的公主,自然是赶忙见礼。
那玉真含笑上前,行走入轻云蔽月,拾起案上诗笺,雅然边看边说:
“诸位莫拘礼,三兄听说我今日要来要与三娘学做‘豆沙酥’,就让我顺便传个话来:说最近宫中新酿了春酒,并编了些新曲,派人准备去岭南让冠军大将军同乐,顺便可替你家捎带点家书.......李太白,刚刚三娘已经有家书与我,你是否也要写一封.....”
玉真公主戴金丝步摇冠,看向李太白笑问道。
“......自然是有的”,
李太白一挠头,看向面无表情的妹妹李明月,却什么也没看出来,只能是先应下道。
什么新酿了春酒,还编了新曲,还与大兄同乐?还替我家捎带家书?
至于玉真公主的‘三兄’自然就是当今圣人了.......
你一个皇帝,对我大兄如此好,还让妹妹代为传话,这是作甚?
“那好,你们就先玩,走之前把家书交于我就好了.......”
玉真把杜甫写的那一幅诗词拿走,又看了一眼环绕池岸所建造的九曲回廊,水榭众人,这才点了点头,与李明月回头向别院而去。
而两人走的时候,李明月扭头回看了二哥李白一眼,似乎意有所指。
“太白,我真想要你这么一个大兄啊......”
十岁杜甫看到公主以及李三娘走远之后,这才满脸羡慕的看向思索着什么的李白。
话说,李家这几年无疑就是整个长安的新贵。
尤其是李府朱漆正门所立的‘双阙铭功柱’,门列六戟的荣耀。
那阀阅,也就是高两丈的汉白玉底座和青铜的大柱子,其正面还有当今皇帝御笔所题:【扩土开疆,功冠诸军】。
侧面刻兵部撰写的军功铭刻:【.........二十万级,拓土五千里】
话说,他们这一群人,虽然都素有名声,但也只能是从李家侧门进来的,正门他们根本是没有资格进的。
而且,如今这位冠军大将军门前所立的还是去年的。今年平天竺,平岭南之乱的功勋还没封赏下来。
估计等这位大将军回到京城,门列十二戟,成为大唐最顶级的军门,是板上钉钉的。
李太白,他大兄这位‘大唐战神’,简直太能打了。
也怪不得皇帝与他家如此相善,又是送酒,还让其品评音乐。
就连他同胞妹妹李三娘,一来到长安便受到皇后,惠妃亲自召见,更是与玉真公主成了闺中好友,处于整个大唐最顶层的贵人圈子。
父亲也因子而扶摇直上,已是伯爵。
就是李太白混的最差.......天天与他们这些没有功名的士子厮混一起。
当然,这混的太差也是相对而言。
“你叫子美,倒是想的美......”
王翰拍了跳脱的杜甫一巴掌,这小子就会吹。
“......醒时论剑,醉后投壶,未老冰魂,正好归于星汉!”
王翰指着把池塘包裹的九曲环廊,壮声道:
“我准备从长安开始,沿着陇右,安西,再从天竺,最终从岭南,环游整个大唐最终回到神都洛阳!”
“我简单计算了一下,大概路程有五万里远差不多........最少需要三年......”
“当然,又不可能走一条直线,路程肯定远的多........所以,我为此次壮游,起了一个响亮名字:大唐九万里!”
“九万里啊.....你们谁.....愿与我王翰同行?”
(昨天卡文,不好意思,这一章发早点!)
(https://www.xxxqq.cc/4846/4846140/4415285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