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黎明之箭 > 第55章 横渡黄浦江

第55章 横渡黄浦江


王北海回过神,指着浦东的方向:“张厂长,您说以后浦东会不会也像浦西一样繁华?要是能在江上建座桥,或者修条隧道,过江就方便了,浦东的发展肯定能快不少。”

张副厂长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这小子,想法还挺远,不过说不定以后真能实现,现在国家发展这么快,只要咱们好好干,总会有那一天的。”

两人说着,并肩走上了返回的货轮,货轮缓缓驶离十六铺码头,顺流而下,朝着柴油机厂的方向驶去。王北海靠在船舷边,望着渐渐远去的十六铺码头,对比浦西与浦东的差异,心里满是感慨。

隔日休息,王北海刚走出敬老院大门,就看到老坛、强子、大黄三人正靠在路边的老槐树下等他,手里还提着两个军绿色的帆布包,显然是早就准备好了。

“大海,可算等到你了。”老坛率先迎上来,瞪了王北海一眼,“说好今天带我们游黄浦江,你小子也不早点儿起来,要不是敬老院里那个大爷拦着,我们三个就去里面掀你的被窝了。”

“那大爷说我们是来找麻烦的,说什么都不让我们进。”强子在旁边愤愤不平地说道。

“你们也别怪周大爷拉着,之前还真有人来找过麻烦。”王北海半开玩笑地说。

“不是吧,还这里还有人敢惹你王北海?告诉哥们儿,哥几个去给你找回场子。”老坛过来愤愤不平。

王北海摇了摇头:“小事儿,都摆平了。”

“有事你就说话,咱们兄弟都不是外人,那别愣着了,赶紧出发吧。”老坛说完就准备动身。

强子和大黄也跟着点头,眼里满是期待,他们三人趁着休息特意从设计院过江来找王北海,就想体验一把在黄浦江游泳的感觉,这是他们之间一个礼拜前就约好的集体行动。

王北海笑着摆手:“放心,早就跟阿桂、阿勇说好了,他们在前面等咱们。”说话间,不远处传来阿桂的喊声,只见阿桂和阿勇背着泳裤,快步走了过来。几人免不了一顿寒暄。

“王组长,咱们这就去江边,我知道个好地方,下水方便,人还少。”阿桂笑着说,眼里满是兴奋,他从小在江边长大,对黄浦江的每一段水域都了如指掌。

几人沿着江边的小路往前走,刚拐过一个弯,就看到江边有几个黑点在缓慢移动。走近一看,竟是几位老人正在冬泳,还有老人穿着红色的泳裤,站在江堤上,做了几个热身动作后,扑通一声跳进江里,溅起的水花在清晨的阳光下闪着光。老人们在水里游得从容不迫,手臂划水的动作有力而稳健,江风虽然冷,却丝毫没影响他们的兴致。

“好家伙,这些大爷可真厉害,倒让他们抢了先。”强子忍不住感叹,他老家在淮河边上,夏天常去河里游泳,可冬天却从没试过。

“这算啥?”王北海拍了拍胸脯,故意吹牛,“想当年,老子在什刹海里打滚,在龙潭湖里睡觉,昆玉河里一口气游二十个来回,人称北海浪子!”

老坛听了忍不住笑道:“你就吹吧,我顶多夏天在海里冲浪,冬天下水,说实话这还是第一次。”

阿桂和阿勇站在一旁,看着王北海一本正经吹牛的样子,也忍不住偷偷笑,他们早就知道王北海的性子,看似稳重,偶尔也爱耍耍嘴皮子。

几人说说笑笑间,大黄却悄悄往后退了退,他长在海边,却是个实打实的旱鸭子,小时候在海边玩水,差点被海浪卷走,从那以后就对深水有了恐惧心理,连游泳池都不敢去,更别说宽阔的黄浦江了。

王北海看出了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你要是不敢下水,一会儿坐轮渡去对岸等我们,咱们到时候在渡口汇合。”

大黄闻言点点头,心里松了口气。

阿桂带着几人往体育公园的方向走,左边是浦东公园的西侧,郁郁葱葱的树木挡住了清晨的寒气。右边不远处就是国棉十厂,纺棉车间的机器声轰隆隆地响着,隔很远都能听见,厂房外墙上的窗户上挂满了长长的棉絮,风一吹,棉絮像雪花似的飘在空中。脚下的黄土路坑坑洼洼,一直通向黄浦江边。

走到江边时,眼前的景象让几人眼前一亮,岸边长满了蓊郁茂密的芦苇,芦苇秆有一人多高,翠绿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曳,偶尔有几只麻雀落在芦苇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江堤不高,也就到人的腰际,手一撑,身子往上一耸就能跨上去。江面上,雾气还没完全散去,远处的货轮像披着一层轻纱,缓缓驶过,汽笛声隐约传来,带着几分悠远。

“就是这儿了,下水方便,水也相对干净。”阿桂说着,率先跨上江堤,蹲下身,用手摸了摸江水。“嘶,真凉!”他忍不住吸了口凉气,江水的冰冷透过指尖传来,让他打了个寒颤。

王北海和老坛也跟着翻过江堤,蹲下来试水温,强子则在一旁活动手脚,做着热身运动。

“怕什么,下水就不冷了。”王北海说着,率先脱下外套,露出里面的泳裤,然后扑通一声跳进江里。

“哇,好冷!”刚下水时,冰冷的江水像无数根小针似的刺在身上,王北海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牙齿都开始打颤。可没过一会儿,身体就慢慢适应了水温,反而觉得水里比岸上暖和。

老坛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跳进江里,虽然也冻得直咧嘴,却还是笑着朝岸上喊:“快下来啊,水里暖和,别磨蹭了!”

阿桂和阿勇对视一眼,也硬着头皮脱下衣物,纵身跳进江里。“呼……”阿桂深吸一口气,江水的冰冷让他瞬间清醒,可他很快就调整过来,游了几下就适应了。阿勇则稍微慢了点,毕竟冬天在江里游泳还是第一次,他边游边说:“没想到冬天的江水,也没那么冷。”

强子站在岸上,看着几人在水里游得自在,心里也有些痒痒。他犹豫了一会儿,也脱下外套跳进江里。刚下水时,他还有些心悸和害怕,北上的江潮在身后不断地向前推着他,让他有种控制不住身体的感觉。江水中还带着一股不太浓的水腥味,直往鼻子里钻。这里处在黄浦江中下游,水质本就不算干净,偶尔还能看到水面上漂浮的细小杂物。

“别怕,跟着我!”王北海看出了强子的紧张,游到他身边,“咱们往对岸游,今天横渡黄浦江,去大风大浪中锻炼锻炼。”说着,他率先调整方向,朝着对岸游去。黄浦江的江水有流速,不能直着游,否则很容易被冲到下游,所以他们得朝着45度角的方向,顺着水流往对岸游。强子跟着王北海,慢慢调整呼吸,手臂划水的动作也越来越稳,心里的害怕渐渐消失了。

老坛也毫不犹豫地跟了上去。后面的阿桂和阿勇见状也划着水跟了上来,五人在江里排成一列,像五条鱼儿似的往前游。江风越来越大,吹得水面泛起层层波浪,偶尔有浪花溅到脸上,带着淡淡的咸味。远处的外滩建筑群渐渐清晰起来,海关大楼的钟楼在阳光下闪着光,钟声隐约传来。

就在这时,一阵“呜……呜……”的汽笛声传来,几人抬头一看,只见一艘巨大的货轮正朝着他们的方向驶来。货轮的体积庞大,船身推开的涌浪让江面泛起了不小的波澜。

“快停下!别往前游了。”王北海赶紧喊住几人,“货轮过来了,危险,咱们在这儿踩水等它过去。”

几人立刻停下动作,在水里踩着水,身体随着涌浪上下起伏。货轮越来越近,巨大的船身像一座移动的城堡,甲板上的水手看到江里的几人,也笑着朝他们挥手。

“嘿,你们胆子真大,冬天还敢在江里游泳,这是要横渡黄浦江?”一名水手大声喊道,声音顺着江风传过来。

王北海也笑着挥手回应:“对,我们就是要横渡黄浦江,先给你们让道。”

阿桂和阿勇也跟着打招呼,强子还调皮地朝水手做了个鬼脸。几人在货轮的涌浪中踩水,就像平时过马路避让车辆一样从容,丝毫没有慌乱。货轮缓缓驶过,留下的涌浪让他们晃了好一会儿,才渐渐平静下来。

“咱们继续游,我知道个更刺激的玩法。”阿桂等货轮走远后,笑着对几人说,“从十六铺附近下江,顺黄浦江的水流往下游泅渡,直接从浦西游到浦东,那才叫过瘾!”

几人听了,都来了兴致,觉得这个主意好,于是,加快速度朝着对岸游去。

半个多小时后,几人终于游到了对岸。上岸时,他们的身上都冻得通红,却满脸兴奋。大黄早已在渡口等他们,看到几人过来,赶紧递上毛巾衣物:“你们可算来了,我都等半天了。”几人擦干身体,穿上外套,跟着大黄走到东昌路轮渡口,准备坐轮渡去十六铺。

“咱们这次坐轮渡不用花钱。”阿桂笑着说,“轮渡实行浦西单向收费,从浦西到浦东要四分钱,从浦东到浦西却不要钱,咱们从这儿去十六铺,刚好免费。”

几人听了,都觉得新奇,老坛忍不住说:“还有这好事?免费的东西就是好,咱今天也享受一下这项江上福利。”

轮渡缓缓驶离码头,几人靠在船舷边,欣赏着黄浦江清晨的景色。江面上,船只往来穿梭,汽笛声此起彼伏;浦西的外滩建筑群鳞次栉比,阳光洒在建筑的玻璃幕墙上,闪着耀眼的光;浦东的农田和木屋则显得格外宁静,与浦西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

很快,轮渡就到了十六铺码头,几人下了船,直奔江边。阿桂找了个合适的下水点,笑着说:“就是这儿了,水流平稳,适合下水。”王北海、老坛、强子和阿勇都兴奋地脱下外套,再次跳进江里。这次,他们要从十六铺码头下水,自西向东泅渡黄浦江。

江水温冷依旧,却丝毫没影响几人的兴致,他们顺着水流,朝着下游一路游去。就在这时,王北海忽然发现不远处的水面上有几个黑色的身影在游动。“你们看,那是什么?”他指着黑影,大声喊道。

几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几只体型不大的“江猪”正在水里游弋,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皮肤光滑,偶尔会探出水面呼吸,喷出细小的水柱。

“是江豚!”阿桂惊喜地喊道,“我小时候在江里见过,没想到现在还能看到。”

江豚非鱼,而是哺乳动物,以小型鱼类为食,对水质和生存空间的要求都很高。能在十六铺一带看到江豚,说明这里的水质比之前他们下水的地方好了许多。几人放慢游泳速度,小心翼翼地靠近江豚,生怕惊扰了它们。

让人惊喜的是,一只江豚竟然朝着王北海游了过来,在他身边游弋着,偶尔还用身体轻轻蹭一下他的手臂。王北海屏住呼吸,不敢有太大的动作,他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江豚,心里又激动又紧张。江豚的皮肤光滑而温暖,在水里游动时灵活自如,像一道黑色的闪电。

“快来看啊!江猪!”岸边有人发现了正在江里游弋的江豚,大声喊了起来。

很快,岸边就聚集了不少人,路人嘴里不时发出惊叹声。

“没想到黄浦江里还有江猪,真是太神奇了。”

“这江猪真可爱,还跟人一起游泳呢。”

王北海和江豚一起游了一会儿,江豚似乎也玩累了,朝着远处游去,很快就消失在江水中。几人看着江豚远去的方向,心里满是感慨。

阿勇忍不住说:“小时候我听爷爷说,以前黄浦江里有很多江豚,后来水质变差了,就很少见到了,现在能再次看到,真好。”

几人继续朝着下游的浦东游去,心里却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感受,黄浦江曾是江豚的家,也曾因为人类的活动变得浑浊不堪。也许有一天,还能在黄浦江再次见到江豚,甚至也许能在外滩,在游人如织的水面之界,再见江豚。

这就需要保护好黄浦江水源,改善水质,至于何时再能见到江豚,水里有答案,鱼知晓。


  (https://www.xxxqq.cc/4846/4846654/4346569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