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满洲国成立
天津,静园。
这座西式宅邸看似平静,内里却正进行着一场足以改变东亚格局的密谋。暖阁内,茶香袅袅,却驱不散那种近乎凝滞的紧张气氛。
溥仪穿着常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官窑瓷杯的杯壁,目光低垂,仿佛在审视杯中沉浮的茶叶,实则内心正经历着惊涛骇浪。
田代皖一郎跪坐在对面,腰杆挺得笔直,保持着东洋武士的礼仪,但眼神深处闪烁的是急切与算计。
他带来的条件,与其说是诱惑,不如说是一剂裹着蜜糖的猛药。
复辟大清?共御西风?这些宏大的词汇背后,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
“陛下,”田代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时间紧迫,南明爪牙一叶八次郎正在鲸吞原属我帝国的海外领土,其兵锋迟早指向关内。
若要成事,必须快!我军八万忠勇将士,现已秘密集结于关外,只待陛下一声号令,便可入关护驾!
他们所需的,仅是一个名正言顺的根基之地,以便休养生息,为陛下训练新军,荡平不臣。”
他略微前倾身体,图穷匕见:“关外三省,地广人稀,且与我帝国渊源颇深。
若陛下能承诺,待大清光复之日,将关外三省之权益,暂交予我等经营,以为复国基地……
则我八万将士,必誓死效忠,助陛下重登紫禁城宝座!此乃合则两利之举!”
割让东三省!
溥仪的心猛地一缩,这个条件如同重锤敲击在他的胸口。
那是大清的龙兴之地啊!列祖列宗陵寝所在。
一丝犹豫和痛苦掠过他的眼眸。但旋即,郑孝胥在一旁低声劝进的声音,以及对权力极致的渴望,迅速压倒了这丝犹豫。
在他心中,用一块“暂时”无法控制的土地,去换取一个实实在在的皇位,这笔交易,似乎……值得。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毕生最大的决心,抬起头,目光中混杂着虚张声势的威严和难以掩饰的焦虑:“田代先生,关外之地……可予尔等暂驻。
但须明确,此乃权宜之计!待朕重振乾坤,尔等须遵朕号令,共图大业!”
“哈伊!陛下圣明!”田代皖一郎心中狂喜,面上却愈发恭敬,深深俯首,“陛下之令,即我等效忠之圭臬!”
一纸密约,就在这茶香缭绕的静园暖阁中悄然达成。
内容大致为:溥仪以“大清帝国皇帝”名义,授权东洋残军进入并“协助管理”东北三省,作为其支持复辟的报酬。
同时,东洋方面承诺全力抵制溥仪恢复帝位。
协议既成,溥仪立刻行动起来。在郑孝胥等遗老的策划下,一封以“大清帝国宣统皇帝”名义发布的“勤王诏书”被秘密印制,通过各种渠道散发至全国各地,尤其是满人聚居区。
诏书中,溥仪痛陈“国贼窃据,华夏陆沉”,宣称南明为“伪朝”,民国为“乱政”,号召所有“不忘旧主”的满蒙子弟、八旗后裔,速赴天津静园“保驾”,共图“光复祖宗基业”之壮举。
这道诏书,如同在已渐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
尽管时代变迁,但在许多仍怀有“皇帝梦”或对现状不满的旧式旗人心中,依然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一些落魄的王公贝勒、失去特权的八旗子弟、乃至一些信奉保皇思想的蒙疆王公,纷纷变卖家产,携带武器,或孤身一人,或率领家丁部众,怀着各种目的,从四面八方涌向天津。
静园门前,一时竟车马络绎不绝,虽不复昔日鼎盛气象,却也聚集起了一股不可小觑的旧势力。
短短时间内,竟也召集起了两万余人马,虽然装备杂乱,训练水平参差不齐,但其中不乏善于骑射、精通旧式战法的悍勇之辈。
天津郊外,东洋军营地的校场被刻意布置得庄严肃穆。
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竖起了大清帝国的龙旗和东洋帝国的旭日旗,尽管后者在南明看来已是非法。
溥仪身着略显宽大的旧式龙袍,头戴顶戴花翎,努力维持着天子的威仪,尽管这身打扮在充斥着现代军服和武器的环境中,显得既突兀又滑稽。
台下,泾渭分明地站立着两支队伍:一侧是军容相对整齐、眼神狂热的1700名东洋兵,他们装备着步枪、机枪和少量迫击炮,是这支“联军”真正的骨架和拳头?
另一侧则是溥仪新召集的两万余八旗旧部,服装五花八门,武器从老套筒到鸟铳甚至大刀长矛不一而足,但人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病态的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紫禁城的琉璃瓦在向他们招手。
郑孝胥作为司仪,高声宣读着“皇帝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咨尔田代皖一郎,忠勇性成,韬略娴熟……值此国难之际,特授尔为海陆空大元帅,总摄天下兵马,督师北伐!
克复幽燕,光复神京,肃清伪明,在此一举!望尔仰体朕心,早奏凯歌!”
‘海陆空大元帅’这是一个溥仪能想到的最具权势的军事头衔,尽管他所谓的“海军”仅有几艘偷偷搞来的旧式炮艇,“空军”更是镜花水月,但这名头的确将极大的权柄赋予了田代皖一郎。
田代皖一郎身着笔挺的东洋军服,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接过那卷象征性的任命诏书,用流利的汉语高声道:“臣,田代皖一郎,蒙陛下天恩,授此重任,敢不竭尽驽钝,效死以报!必当扫清妖氛,迎陛下还于旧都!”
他站起身,转向台下两万多的大军,拔出指挥刀,斜指北方,声音陡然变得尖锐而充满煽动性:
“将士们!陛下的目光在注视着我们!神州的光复在此一战!
奉军看似强大,实则外强中干!我军有陛下正统之名,有武士道之不屈精神,更有光复华夏之伟志!
第一阶段目标,收复河北,稳固京畿!
第二阶段,出关收复龙兴之地!凡有抵抗者,无论军民,格杀勿论!天皇陛下……不,大清皇帝陛下板载!”
“板载!皇帝陛下板载!”东洋士兵们爆发出狂热的呼喊,声震四野。
八旗子弟们虽不明“板载”何意,但也跟着挥舞武器,乱哄哄地叫喊着“万岁”。
誓师完毕,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笨拙地启动。
田代皖一郎的作战计划简单而粗暴:以东洋溃军为主力先锋,沿铁路和津海道向北推进,直扑唐山。
八旗部队则分散于侧翼,负责清扫小股敌军、占领乡镇并筹措粮草,同时壮大声势。
北京,顺承王府。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焦虑和烟草味。
巨大的军事地图上,代表北伐军的蓝色箭头正从南方和西方不断向中原腹地延伸,压得代表安国军的红色防线岌岌可危。
张作霖叼着翡翠烟嘴,眉头拧成一个疙瘩,正对着地图苦思对策,不时发出粗重的喘息声。
“报告大帅!紧急军情!来自天津方向!” 参谋长杨宇霆拿着一份电文,脸色凝重地快步走了进来。
“又他娘咋的了?是北伐军登陆渤海湾了?” 张作霖没好气地转过身,一把抓过电文。
他只扫了几眼,脸上的肌肉便猛地抽搐起来,先是难以置信,随即转为一种被极度羞辱后的暴怒!
“溥仪?那个蹲在天津日租界里屁都不敢放一个的废帝?他敢称帝?
还封了个叫田代啥玩意儿的东洋鬼子当大元帅?要打唐山,光复他娘的东北?”
张作霖的吼声震得窗户嗡嗡作响,他一脚将旁边的红木凳子踹飞,“操他姥姥的!真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敢跳出来薅老子虎须了?!”
他气得在屋里团团转,指着东南方向破口大骂:
“老子在这跟北伐几十万大军拼命,保的是北洋的法统!
这倒好,家里头钻出个前清的僵尸!还带着千把号东洋兵、两万扛着烧火棍的八旗子弟,就敢扯旗放炮要收复失地?真当我张作霖是泥菩萨,谁都能来撒泡尿?”
这股邪火来得比北伐军的压力更让他膈应。
北伐军是正面的强敌,胜负各凭本事。
可溥仪这出复辟闹剧,简直就是在他这个“安国军总司令”、“陆海军大元帅”的脸上吐唾沫!
要是连这么一伙乌合之众都收拾不了,他张作霖在天下人面前就成了天大的笑话,本就摇摇欲坠的军心士气恐怕立刻就要崩盘。
“妈的!老子这北京城还没丢呢!就有人想着来抢紫禁城的龙椅了?先剁了你这伸出来的爪子!” 张作霖瞬间下了决心。
关内战事虽紧,但京津腹地绝不能乱,尤其是这种政治象征性极强的叛乱,必须用雷霆手段即刻扑灭,以儆效尤。
他猛地站到大地图前,手指狠狠戳在天津通往北京的必经之路——唐山、廊坊一线:
“杨参谋长!立刻给老子发电报!”
“一、电令驻通县、蓟县的我军第十五师,立即派出精锐部队,沿铁路、公路向东推进,前出至玉田、丰润一带构筑防线,绝不能让叛军越过雷池半步!告诉他们,丢了阵地,提头来见!”
“二、电令驻守山海关的部队,加强戒备,严防死守,确保关外老家万无一失!”
“三、给驻辽宁的留守部队发报,让他们提高警惕,必要时可派兵增援锦州、绥中一带,确保关内外通道安全,并做好随时入关平乱的准备!”
“四、给天津警察厅和我们在天津的人发密电,严密监视静园和东洋租界动向,给老子摸清那伙人的底细和具体计划!”
命令如一道道闪电发出。
尽管主力被牵制在南线,张作霖依然迅速调动了拱卫京畿的部队。
驻扎在京畿北翼的第十五师等部接到死命令后,立刻开始行动。
军列和卡车载着士兵和装备,呼啸着驶出驻地,扑向预定的阻击阵地。
张作霖余怒未消,对着杨宇霆低吼道:“六子他们在南边打得苦,老子知道!
但家里这泡臭狗屎必须先清理干净!
你亲自去督办,要快!要狠!把这股邪火给老子彻底摁死在天津边上!
老子倒要看看,是溥仪那纸糊的龙袍硬,还是老子的枪子儿硬!”
(https://www.xxxqq.cc/4846/4846745/4375624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