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主,请拯救这支球队
徐凌对吉诺比利的回应或许可以竞争NBA历史上最棒的生涯首球。
不过,卫冕冠军有自己的比赛节奏。
吉诺比利回到场上代表着马刺派出了最强阵容,他们开始展现出娴熟的战术执行力和老辣的比赛节奏。
不过,坐镇主场的灰熊青年军同样毫无惧色,凭借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与对手展开了一场高速对攻。
徐凌延续之前的状态,成为联邦速贷球馆最闪耀的焦点。他在右侧四十五度角接到洛瑞分球,面对吉诺比利的扑防,毫不犹豫地干拔跳投,篮球应声入网。
下一个回合,徐凌又在弧顶与加索尔打出配合,一记写意的击地传球穿透防守,准确送到顺下的加索尔手中,助其腾空完成一记暴扣,彻底点燃了主场气氛。
马刺队同样迅速找回了比赛手感,阵地战进攻效率显著提升。
托尼·帕克几乎抓住了每一个防守反击的机会,
凯尔·洛瑞的防守被抓个正着,有时候明明已经退回前场落位,却仍被对方以高速变向和逼真的假动作转身轻松晃过。
帕克甚至不需要等待反击机会,他会在阵地战中突然提速,敏锐地抓住灰熊内线退防未稳的时机,强行将阵地战拖入自己的快攻节奏。
多点开花的马刺,在进攻状态上已彻底复苏。
尽管如此,灰熊队依然凭借徐凌单节独得10分4助攻的出色发挥,以及全队从开局便维持的火热手感,在卫冕冠军面前出人意料地占据上风。
28比24
首节战罢,灰熊领先马刺4分。
马克·雅法罗尼对球队首节的表现基本满意。
次节一开始,他便做出轮换调整:用迈克·米勒换下徐凌稍作休息,同时派上达科·米利西奇。但令人不解的是,他换下的并非同样打满首节近9分钟的保罗·加索尔,而是哈基姆·瓦里克。
这一换人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怪味儿。若要让核心休息,理应让徐凌和加索尔同时轮换;如今徐凌下场,加索尔却仍留在场上。更值得注意的是,米利西奇上场之后,在攻防两端实际承担的是四号位的职责,与加索尔组成“双塔”——这样一个缓慢而缺乏空间感的阵容,似乎与球队主打的“七秒或更少”理念背道而驰。
果然,徐凌一下场,灰熊的进攻仿佛瞬间失去了主心骨。凯尔·洛瑞显得犹豫不决,一时将球交给加索尔低位单打,一时又塞给鲁迪·盖伊强侧突破,战术杂乱无章,效果十分一般。
而马刺这边,马努·吉诺比利带领衔接段阵容趁势发力。阿根廷人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切割着灰熊迟缓的防守,或突分助攻,或自己得分,在马刺行云流水的整体配合下,比分被迅速迫近并反超。
雅法罗尼一看情况不妙,回头招呼徐凌起身。
就这样,仅仅休息了三分半钟,徐凌便不得不再次上阵。
这次,他换下的是鲁迪盖伊。
盖伊一脸郁闷,其实他今晚表现尚可,只是徐凌下场后球队突然没了节奏,他被迫重新操刀起最喜欢的单挑,但是像他这种单纯爱单挑的选手大都有一个问题,就是低效。
在布鲁斯鲍文面前,盖伊就像是被送到北条麻妃房间里自愿献身的素人,根本不值一提。
比赛的节奏,有时就是如此难以捉摸。灰熊队在开局阶段攻势如潮,全队上下手感火热,即便波波维奇祭出吉诺比利这把妖刀,也一度难以阻挡。
彼时,哪怕是波波维奇这样的名帅绞尽脑汁,似乎也比不上雅法罗尼这位菜鸟教练的“灵机一动”——他选择让加索尔苦苦支撑,只为给徐凌争取宝贵的休息时间。
或许下一次,他会明白让核心球员打满首节并非明智之举,但今晚已然失去的比赛节奏,还能轻易找回吗?
至少,在第二节是完全找不回来了。
徐凌重新登场后的第一次三分尝试弹筐而出,马刺队毫不犹豫地抓住机会打出反击,进一步将分差扩大。
好在,老将迈克米勒随后切出接球,跳投得分。
灰熊的得分荒就此结束,他们喘了一口气,可是马刺依然占据绝对领先。
状态火热的吉诺比利毫不客气地对徐凌发动猛攻,一记标志性的蛇形欧洲步将徐凌晃过,冲入篮下上篮得分。
这是徐凌在大学遇不到的对手。
吉诺比利拥有世界顶级球员所具备的一切:细腻的技术、冷静的心态与丰富的大赛经验。一旦他进入状态,即便是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防守者,也难以阻挡他的攻势。
徐凌自然无意落于人后。
当联邦快递球馆的球迷再次看到他在外线张手要球时,看台上瞬间爆发出激动的尖叫。然而他一如既往地沉浸在自己的节奏中,外界的喧哗于他而言,不过是另一个维度的背景音。
吉诺比利早在首节就领教过徐凌的能耐,此刻更不敢有丝毫怠慢。
徐凌猛然向右路强突,那一瞬间爆发出的速度,甚至让场边的联络员罗德里克·克雷格都觉得:伊莱的启动,似乎比大学时期还要快上几分。
吉诺比利虽拥有远胜徐凌的比赛经验,但这电光石火的第一步,比拼的纯粹是天赋。
徐凌不是鲁迪·盖伊,他丝毫没有因运球衔接的卡顿而削弱爆发力的释放。只见他一步甩开吉诺比利,在三分线内两步迅疾合球、拔起跳投,整个动作流畅而舒展。
“唰!”
吉诺比利看得几乎愣在原地。徐凌在回防途中轻轻晃了晃自己的投篮手,看似是在放松手腕,可他的目光却始终锁定在吉诺比利身上。
那眼神仿佛在问:还来吗?
吉诺比利只能无奈地耸了耸肩。他和徐凌不同,马刺的战术纪律和波波维奇的威严,可不会允许他如对方那般随心所欲地要球单打。
倘若他敢像徐凌这样动辄拉开单挑,波波维奇的口水恐怕足以将他的头发洗一百遍。
吉诺比利无需和徐凌分出胜负。
作为整体实力更占优的一方,马刺一旦掌握比赛主动权,便逐步而稳定地扩大着领先优势。
整个第二节,他们成功将灰熊拖入了自己最擅长的节奏:缓慢、激烈、充满身体对抗的磨砺战。马刺得分并不爆炸,但他们总能确保,在这样的节奏下,对手的得分比他们更困难。
灰熊完全无法适应这样的比赛节奏,尤其是徐凌,他习惯来去如风的比赛,但马刺偏偏是一支不让任何一阵风随意吹过的队伍。
马克·雅法罗尼接连调兵遣将,先后换上洛瑞和贾里乌斯·杰克逊,试图重新点燃“SSOL”体系的火力,却始终收效甚微。马刺成功反客为主,牢牢掌控局势。
半场结束,马刺以54比47领先灰熊7分。
徐凌个人半场攻下18分6篮板5助攻。对于一名面对卫冕冠军的新秀而言,这无疑是现象级的发挥。然而,如此亮眼的数据却未能为球队延续首节的领先势头。
更值得注意的是,徐凌的数据分布恰恰反映出马刺的战术调整何等奏效:他在第一节送出4次助攻,球队顺风顺水;而第二节他仅有1次助攻,马刺便一举逆转并拉开比分。
“马克·雅法罗尼教练想将灰熊打造成另一支太阳队,”凯文·哈兰那富有磁性的声音通过TNT的转播传向全球,“但孟菲斯没有史蒂夫·纳什。你不能指望凯尔·洛瑞突然变成纳什,但他们有伊莱·徐。首节的领先正源于伊莱全面的发挥。雅法罗尼教练必须找到办法,让伊莱重新打出第一节的篮球!”
此时,他的搭档道格·柯林斯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如果是我,我会考虑让伊莱直接担任控卫。就像他们在季前赛所做的一样——在我看来,这总比指望洛瑞或杰克逊突然‘基因突变’成另一个纳什更具想象空间嘛。”
道格·柯林斯作为一名篮球专家,最清醒的时刻往往来自于他不再执教的时候。
让徐凌担任一号位,确实是灰熊队一个值得考虑的变阵选择。雅法罗尼上半场未做此安排,主要是考虑到徐凌今晚进攻手感火热,不愿让控卫的组织重任干扰他的进攻节奏。
然而,马刺已用整个第二节证明,试图依靠单打独斗击败他们是徒劳的。
于是,雅法罗尼不再犹豫。
“伊莱,”他高声宣布,“下半场由你来打控球后卫!我们要把节奏抢回来!”
“真的吗?”达科·米利西奇略带轻佻地插话,“真的能抢得回来吗?”
鲁迪·盖伊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给徐凌泼冷水的机会。
“达科,你什么意思?”盖伊立刻接话,语带讥讽,“你不相信我们的六千万先生吗?”
米利西奇耸了耸肩,看似随意却字字清晰地说道:
“我当然相信他。我只是不太相信你,鲁迪。毕竟球在他手里,可比在你手里让人放心多了。”
作为徐凌的铁杆支持者,杰克逊和洛瑞笑出了声。
明明是一句很伤和气的话,却意外地缓和了更衣室的氛围。
盖伊死死地瞪着米利西奇,脑海中闪过无数的冲动念头,但最终,米利西奇大白熊般的魁梧体格,成了所有冲动面前最现实的阻碍。
徐凌并没有跟着其他人一起取笑盖伊,当然,他也没有丝毫要替对方解围的意思。
辱人者人恒辱之。
人家六千万先生好端端的又没招惹他,嘴贱什么呢?
灰熊队握有下半场开局的球权。
当解说席上的柯林斯看到灰熊下半场的首发阵容中没有传统控卫,并且将迈克·米勒提上首发时,他兴奋地高声道:“来了!这就是我们等待已久的时刻!伊莱·徐即将作为一号位,真正主导跑轰体系!”
开球之前,徐凌轻轻用脚下那双红黑配色的“终结者一代”蹭了蹭地板,罕见地抬头望向观众席——迎接他目光的,是瞬间爆发的疯狂欢呼。
他的视线掠过看台,停留在一张巨大的海报上:那上面正是他在全国冠军赛上半场绝杀佛罗里达大学的瞬间,底下写着一行字:“伊莱,我的主!”
这样的海报他见过太多。那些肉麻到极致的恭维,足以让任何年轻球员飘飘然,但于他而言,却更像一种无形的负担。他不愿去想,如果自己搞砸了一场比赛,会有多少球迷因此心碎。
随后,他将所有注意力拉回赛场。
一直以来,徐凌复盘比赛的频率甚至比教练组还高,他习惯于用这种方式总结得失。而他逐渐意识到,如果他执着于扮演史蒂夫·纳什的角色,或许终有一天能开窍成为真正的双能卫——但代价很可能是灰熊本赛季的战绩彻底崩盘。
他无意拖着整支球队陪自己练级。
既然如此,就只剩下另一种方式。
保罗·加索尔发出边线球,却听到徐凌说道:“不用急着推进。”
说完,徐凌留下了一脸困惑的加索尔,独自提速奔向前场。
刚到前场,他抬手一招,哈基姆·瓦里克迅速上前挡拆。
邓肯和奥博托都选择沉退防守、严防突破,这是大球时代内线最本能的决策。而徐凌毫不犹豫,瞬间撤步创造出投篮空间,直接在邓肯面前拔起三分。
“唰!”
旋即,托尼·帕克如旋风般切入篮下,轻盈转身完成上篮,迅速为马刺还以颜色。
然而还未等法国人来得及得意,徐凌已再度发起攻势——这一次,他呼叫迈克·米勒上前挡拆。
战术生效,帕克被迫换防到徐凌面前。只见徐凌毫不迟疑,迎着帕克的防守猛地收球、拔起,干脆利落地中投出手,再中!
专家席上一片寂静,众人几乎目瞪口呆。
这位灰熊队的六千万先生似乎并不执着于成为下一个纳什,他更像是在向所有人证明:他的模板从未选错。那一刻,他仿佛真的决心要走上科比的道路。
徐凌第三次运球推进,依然冷静地呼叫挡拆。马刺这一次反应果断,布鲁斯·鲍文毫不犹豫地上前夹击。
而这,正是徐凌一直在等待的时刻。
他毫不犹豫地用自己吸引防守,随即手腕一抖,将球精准分向侧翼完全被放空的鲁迪·盖伊。后者接球、起跳、出手,空位跳投稳稳命中。
这一记传球,依稀可见他在大学时期就展现出的宽阔视野与无私球风。
“看呐!”解说席上的凯文·哈兰笑着说道,“他居然传给了鲁迪!”
他的搭档道格·柯林斯立刻接梗,幽默地回应:“毕竟太阳升起之后,伊莱就把昨天的不愉快全忘了~”
场边,马克·雅法罗尼的表情却从兴奋逐渐转为一丝恍惚。
他开始隐约意识到,徐凌所执行的,似乎并非他从菲尼克斯带来的SSOL体系
但是,它很有效。
不仅如此,这或许正是将徐凌放在一号位上最高效的使用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把球交给他,让他以自己的节奏掌控比赛。
这套打法之所以奏效,关键在于徐凌在挡拆后所具备的全面威胁和无差别的“点名”能力。这既是他穿越之前便已打磨成型的核心技能,也是最令他感到舒适的比赛方式。
三个回合下来,一个事实愈发清晰:阿迪达斯的六千万美元绝非白费。徐凌永远不可能成为史蒂夫·纳什那样的球员——因为他只是表面无私,骨子里对球权有着绝对的迷恋。若有需要,他甚至可以让队友整节比赛都不触球。
眼看比赛势头逐渐倒向灰熊,波波维奇果断请求暂停并迅速换人,用迈克尔·芬利换下托尼·帕克,改由马努·吉诺比利担任主控。
这一手换人不仅弥补了马刺在场上的体型劣势,随后的对位调整更体现出波波维奇对对手最大的尊重——他派出布鲁斯·鲍文,直接对位徐凌。
暂停回来,邓肯低位单打不中。
当徐凌再次呼叫挡拆,试图摆脱时,鲍文隐蔽的小动作开始频频出现。
徐凌自然懂得如何利用主场优势。就在鲍文又一次伸手干扰的刹那,他迅速做出一个略显夸张的反应向后跃开。
裁判的哨声随即响起,判罚鲍文防守犯规。
鲍文顿时气恼不已,自己捕了一辈子鹰,今天竟被一只初出茅庐的雏鸟啄了眼。更让他窝火的是,首节就因防守徐凌不利被波波维奇怒吼,现在又被对方演了一次,不由怒上心头,冷笑着讥讽道:“阿迪达斯给你的那六千万里,有多少是付给你这份演技的?”
“这招是跟马努学的。”徐凌语气透着无奈,“你要怪就怪他吧。”
鲍文脸色霎时间变得阴郁。
一旁的迈克·米勒看得心头一紧。
“菜鸟,”发球间隙,米勒低声提醒,“我欣赏你的胆量,但真没必要惹怒那个混蛋。”
徐凌反问:“如果我就是故意惹他生气呢?”
米勒笑了,却仍皱着眉:“那你真的很勇敢。”
徐凌不会给鲍文太多一对一防自己的机会,他要的,是鲍文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一旦他专注于自己,便有可能会在其他的防守选择上出错。
这种情况下,除非鲍文不当人了,趁徐凌不备上演当初斯泽比亚克领教过的天外飞踢,否则还是很安全的。
边线球发出,徐凌没有叫挡拆,突然一步猛突鲍文右侧!这一步快得超出预料,就连邓肯也只能迅速回到篮下护筐,勉强阻止了徐凌的直接得分,却赔上了个人第四次犯规。
站上罚球线时,徐凌面色平静,稳稳地两罚全中。
可以说,第三节的一切就像一场猝不及防的突袭。
马刺并未对灰熊做太深入的赛前研究,自然也没有针对徐凌的习惯做出专门布置。他们被迫打了一场遭遇战,不仅丢掉了7分的领先优势,更在第四节一开始就被徐凌迎面重击。
徐凌在弧顶一对一单挑鲍文,连续快速的体前变向晃出半个身位,随即加速杀入禁区,迎着邓肯的协防高抛打板命中。
马刺紧急暂停。波波维奇换回帕克,等于默认了他们今晚的防守拿徐凌毫无办法。另一边,雅法罗尼也换上洛瑞,意味着以徐凌为核心的SSOL实验暂告失败。现在唯一清晰的战术,就是把球交给徐凌,让他自由发挥。
随后,吉诺比利突破打出2+1。
帕克抓住盖伊单打不中的机会推动反击,而灰熊很快便做出回应,徐凌吸引包夹后冷静分球,传球给瓦里克强攻篮下,并造成邓肯个人第五次犯规。
邓肯身背五犯,马刺内线防守明显收敛,加索尔看准时机强打邓肯,扛开空间后暴力灌篮,这正是球迷一直期待他展现的强硬。
防守端受限,邓肯却在进攻端予以回应,一记招牌的四十五度角打板投篮稳稳命中。
徐凌也借机加强传球策动,一次突破吸引协防后突然分向弱侧,洛瑞命中一记他并不常用的中投。
而马刺今晚最稳定的得分点吉诺比利再次站了出来,一记三分冷箭,将比分再度扳平。
这股互不相让的缠斗之势一直持续到比赛的最后一分钟。空气仿佛都已凝固,每一次攻防都如同慢放般清晰而沉重。球员们的喘息声变得粗重,战术执行不容有失。
89比88
马刺领先灰熊队1分。
徐凌在外线从容控球,TNT屏幕适时打出了他今晚的惊人数据:23投14中,36分8篮板7助攻。
解说席上,道格·柯林斯——这位1973年的NBA状元秀,曾与贾巴尔、张伯伦交手,执教过乔丹,几乎亲历了整个现代NBA的历史——对着数据沉吟数秒,郑重地说道:“这是联盟合并以来最伟大的首秀吗?我不敢断言。但如果伊莱今晚能带领灰熊击败马刺,我绝对投他一票。”
徐凌的持球让马刺全队高度紧张。他们既忌惮他的挡拆跳投,又害怕他的传球视野,完全无法预测他下一步的意图。
就在这时,保罗·加索尔提上掩护,马刺教练席传来一声懊恼的“哦,该死!”
而哈基姆·瓦里克已如幽灵般沿底线悄无声息地切入,直冲篮下!
徐凌能看到他吗?
是的,他看到了!
徐凌手腕一抖,将球抛向篮筐。
可那球的弧线分明不是抛射,而是划出一道精准的引导线,直飞篮板右侧!
瓦里克腾空而起,仿佛摆脱地心引力,在众人之上单手抓住来球,狠狠将球砸进篮筐!
“BANG!!!哈基姆·瓦里克轰进篮筐!!!来自伊莱·徐的空接指引,这记扣篮势如雷霆,几乎要杀死比赛!”
90比89
比赛时间仅剩39秒,马刺果断请求暂停。波波维奇面色沉静,笔尖重重敲在战术板的左侧低位,明确要将最后一攻交给蒂姆·邓肯。
暂停回来,马刺成功边线发球,邓肯在左侧低位稳稳接球。他靠住加索尔,运球背打,整个联邦快递球馆仿佛都屏住了呼吸。
就在邓肯转身出手的刹那,徐凌果断放掉自己的防守人,疾步冲向内线进行协防!他的协防形成了有效干扰。
邓肯的投篮磕在前沿,弹框而出!
“防下来了!孟菲斯防下了关键进攻!”
凯文·哈兰的声音已经因激动而嘶哑。
可下一刻,邓肯凭借惊人的篮板嗅觉,在人丛中奋力将球点向三分线外——球正好落向完全被放空的马努·吉诺比利。
那一瞬,徐凌人还在篮下本该帮他协防的盖伊却在邓肯出手后选择提前下快攻,这导致了一系列的错误。
“.不!是吉诺比利!他在三分线外完全没人防守!!”
吉诺比利从容调整,起身出手。
“唰!!!”
“马努·吉诺比利!”哈兰声嘶力竭地喊道,“终场前7秒!阿根廷人再次命中三分,这一球简直要刺穿了孟菲斯人的心脏!”
全场沸腾之中,道格·柯林斯的声音冷静却无比锐利地切入他的视角:“一次灾难性的防守选择。伊莱的协防没有错,但鲁迪·盖伊犯了一个职业球员绝不能犯的错误,在对方出手后连篮板都还未确定的时刻,他竟然只想着快攻,完全放弃了自己的防守职责。他漏掉的,可是马努·吉诺比利,今晚最不该漏掉的对手!”
灰熊队立刻叫出暂停。
徐凌看了一眼记分牌,又看了一眼头也不回走向替补席的盖伊,什么也没说,只是快步走向场边。
在NBA打球的好处是,赛季漫长得令人麻木。无论你今晚赢得多么荡气回肠,抑或输得多么刻骨铭心,那都只是这一个夜晚的事。明天太阳照常升起,还有八十一场比赛在等待着你。
然而,马克·雅法罗尼此刻完全无法用这种长远视角安慰自己。他快速地咀嚼着口香糖,心跳剧烈得仿佛随时要挣脱胸腔。
最后7秒,落后2分。新赛季首战,对手是卫冕冠军——若能取胜,本将是一个再完美不过的开局。
可是,他们还能赢吗?
雅法罗尼的目光扫过自己的球员,脑海中却不受控制地反复回放着鲁迪·盖伊那记愚蠢的提前快下。当他眼睁睁看着吉诺比利在绝对空位中接球出手时,他一度万念俱灰。
怎么办?现在到底该怎么办?
就在雅法罗尼紧张得几乎失语的时刻,他忽然听到一声让人产生救赎感的:“教练。”
雅法罗尼蓦地转头,看见徐凌站在他面前,手里拿着一个纸杯,里面是半透明的运动饮料。
徐凌将纸杯递向他。
“喝杯水,把嘴擦干净。”徐凌镇定自若地说,“我不会让你输掉执教生涯的第一场常规赛。”
他说得如此理所当然,仿佛这不是他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场常规赛似的。
在NBA的残酷世界里,主帅一旦失去对比赛的掌控,往往就意味着执教生涯走向终点。而当某一天,球员表现得比教练更加笃定、更像领袖时,无声的权力更迭便已在暗中发生了。
本该成为全队支柱的主教练,若心安理得地接受球员的“庇护”,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再也回不到纯粹的“执教与被执教”。那种羁绊,终将蜕变成另一种形态的存在。
那一天,马克·雅法罗尼并未完全意识到这一切对他意味着什么。
他只知道,我很慌,但伊莱让我感到安心;我可以相信伊莱,我必须为伊莱画一个“所有人都滚开,把球交给他一个人”的战术。
暂停结束。
徐凌站在边线,从发球的加索尔手中接过篮球。就在他触球的瞬间,联邦快递论坛球馆内原本躁动不安的氛围骤然改变——一种混合着紧张、期待与绝对信任的寂静,沉沉压了下来。
所有观众都不自觉地屏息凝神,仿佛连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他们的目光紧紧追随着那个身披灰熊1号球衣的身影。
鲍文立即紧紧防过来。
6秒
徐凌在左侧四十五度角位置急停,交叉变向。
3秒
却是在这一刻,鲍文漂浮的重心随着徐凌的一记停顿后的拜佛猛然跃起,当鲍文跳到空中,却看见徐凌还在地面时,他知道一切都完了。
徐凌冷静收球,向后跳步撤到三分线外两步远,在比赛时间仅剩0.8秒时毅然出手!
鲍文骇然回头,只见篮球高速旋转飞向篮筐,终场红灯倏然亮起。
而那一球,如同精确制导的导弹般,径直洞穿网心!
“唰!!!!”
“BANG!!!!!!!”
凯文·哈兰的嘶吼瞬间撕裂响彻球馆。
“绝杀!绝杀!伊莱投进了压哨绝杀!!!他从三分线外射落了马刺队!一记伟大的投篮!布鲁斯·鲍文和圣安东尼奥整晚的努力在这一刻化为乌有!孟菲斯!向你们的国王脱帽致敬吧!!!”
鲍文在进球的瞬间爆粗。
随即便听到身后的徐凌冲他大喊道:“这就是阿迪达斯给我6000万美元的原因!”
话音未落,徐凌已被疯狂涌来的队友彻底淹没。加索尔、洛瑞、米勒.几乎全队的人都嘶吼着扑了上来,像是要从他身上攫取胜利的魔力般将他推倒在地。
徐凌陷在人群最底层,在一片摇晃的球衣、汗水和震耳欲聋的呐喊缝隙中,他的目光穿过攒动的肢体,仿佛触到了不远处那张巨大海报上的标语:
“伊莱——我们的救世主,请拯救这支球队!”
那一刻,喧嚣骤然远去。
(本章完)
(https://www.xxxqq.cc/4848/4848211/11111076.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