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喧嚣未及之处 > 第65章 不要体面的人(求订阅)

第65章 不要体面的人(求订阅)


媒体日当天,现场人声鼎沸,镁光灯闪烁不停,各路记者手持设备,将采访区挤得水泄不通。然而,孟菲斯灰熊队的区域却呈现出一种微妙的氛围。球员们并非融洽地坐在一起,而是隐约分成了几个区域,界限分明,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墙将更衣室内的派系悄然映射至此。

    主教练马克·雅法罗尼站在稍远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了那个风暴的中心——徐凌。

    这位年轻的探花秀被大批记者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中间,其中不乏众多来自中国的媒体团队,话筒、录音笔和摄像机几乎要怼到他的脸上。

    徐凌操着流利的英语和普通话从容应对,姿态沉稳,仿佛早已习惯了这种级别的关注。

    雅法罗尼望着那一片黑压压的人群和不断闪烁的闪光灯,神情有一瞬间的恍惚。这场面让他不禁回想起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作为球员在费城76人效力时的情景。

    那时的“J博士”朱利叶斯欧文,也是如此这般被潮水般的媒体与狂热紧紧包围,他是整个联盟的门面,是聚光灯永恒的焦点,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舞台中心。

    此时的灰熊队,正深陷于建队以来的最低谷。老板急于出手球队,却始终找不到买家——要知道,在华尔街眼中,NBA特许经营权向来是值得持有的蓝筹股。尽管联盟近年来负面新闻不断,整体经济状况也陷入停滞,但职业体育的商业价值从来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个十年发展不顺,下个十年呢?只要持有时间足够长,球队升值几乎是必然。

    可即便如此,灰熊依旧难以脱手,这支球队的处境之艰难,由此可见一斑。

    但倘若真的有一位如朱利叶斯·欧文般光芒万丈的人物加入球队呢?

    雅法罗尼收起翻涌的思绪,走向那群正等待他接受采访的记者。

    如前所述,球员们往往生活在各自的“泡泡”里。看似团结一致的NBA球队,实则大多是个松散的集体,而媒体日,恰恰最能反映出这一点。

    除了超级明星,大多数球员只与自己相熟的记者交谈。他们通过透露自己的想法,甚至一些不便公开的球队内幕,来换取媒体圈的支持。也正因如此,舆论场上才会涌现大量“不愿透露姓名的球队内部人士”放出的消息。

    徐凌被中外记者层层包围,水泄不通;另一侧,保罗·加索尔正对着来自西班牙的媒体倾诉沮丧,随后又向他熟悉的美国记者重申:“我在孟菲斯看不到未来。”

    不远处,老将迈克·米勒也被记者拉住询问队内氛围。他露出职业化的笑容,坚决否认了徐凌与盖伊不和的传闻:“他们都是极具竞争力的年轻人,那种说法太夸张了。”

    而在角落,新援达科·米利西奇则一脸无奈地面对几个八卦记者的追问。“我不是比尔街任何夜店的VIP,”

    塞尔维亚人摇头否认,态度甚至很端正,“我现在只关心怎么抢好篮板、做好防守。”

    另一边,贾里乌斯·杰克逊和凯尔·洛瑞则显得积极许多。面对镜头,杰克逊毫不掩饰对新赛季的期待:“我们充满天赋,更充满饥饿感。我已经等不及和这些家伙一起飞奔了!”

    而当被问及徐凌可能出任控卫的传闻时,洛瑞脸上浮现出狡黠而期待的笑容:“如果伊莱真的打一号位,那我可得提前准备好跑快攻了,相信我,那会让比赛变得非常简单。”

    一切看似正常,一切仿佛都很平静。这就像是一场标准的媒体日:欢声、笑语、球员们说着自己都不一定相信的场面话,只等最后在一片和谐中拍完全队合照,便可宣告圆满结束。

    但事与愿违。

    鲁迪·盖伊并非没有媒体关注。只要他愿意,同样会有大批记者簇拥到他身边。但今天,他拒绝了所有不熟悉的媒体,只接受几位信得过的记者的提问。

    与其说这是采访,不如说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发声。

    还记得吉米·巴特勒是如何在那位漂亮的MILF记者的采访中朗诵传世经典《谁是最有天赋的人?》的吗?他先是带领第三阵容打爆主力,再完成那戏剧性的一幕。多年以后,人们才得知,那位记者因私下嘲讽自己的同事“凭肤色获奖”而迅速被切割离职,她与巴特勒共同策划那场大戏的细节也随之曝光。

    与巴特勒相比,盖伊的做法显得粗糙而急切。他并未用球场表现给自己鼓劲,再用言语补刀,事实上,他在与徐凌的队内对抗中彻底败北。

    但是,这不妨碍他向马克·雅法罗尼推崇的SSOL体系开火:“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它,那就是混乱。说实话,我们没人在这个体系里感到舒服。”

    他当然不能不提及徐凌,尽管并未直呼其名,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本应是我们信念,但现在一切都变了。有些人天生拥有特权,而有些人却没有。我无法认同这样的区别对待。”

    最后,他更是摆出一副忧心球队未来的姿态,总结道:“我们本该是一个团队,而不是各自为战的孤狼。我很遗憾,我们似乎正走向失败,而我却无力改变任何事。”

    就在盖伊这番言论通过相熟记者迅速扩散的同时,阿迪达斯安排在媒体日的公关人员丽莎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负面倾向。她立刻不动声色地移至徐凌所在的采访区域外围,通过一个隐蔽的手势与徐凌的私人团队取得联系,并迅速传递了信息:“鲁迪正在向记者抱怨所有的事情。”

    徐凌闻言,眼神倏然一冷,但表面依旧波澜不惊,对着身前的采访记者从容一笑,语气温和地说:“下一个问题。”

    尽管盖伊只对少数几位信任的记者透露了想法,但他深知这个行业的传播逻辑——消息源既是封闭的,又在无形中共享。除非是交易截止日那般需要绝对保密的行动,否则记者们往往并不追求独家新闻,而是更倾向于推动信息扩散,因为只有让消息发酵,才能酿成真正的大新闻。

    果不其然,盖伊的采访内容如病毒般迅速蔓延。当马克·雅法罗尼与徐凌、迈克·米勒一同出席集体群访时,ESPN的记者里克·汉弗莱迫不及待地将那个尖锐的问题抛了出来:“伊莱,鲁迪·盖伊表示他对球队的新体系感到非常困惑,并且暗示队内存在特权球员,破坏了球队的竞争平衡。你对此有何回应?”

    话音落下,现场气氛骤然冷却。

    雅法罗尼脸色一沉,正欲开口代为回应,但这终究是向徐凌提出的问题。

    徐凌看了主教练一眼,递去一个“放心,交给我”的镇定眼神。

    雅法罗尼的担忧不无道理,徐凌毕竟从未经历过这样公开的背刺。在媒体面前直面队友的指责,又有几人能真正应对自如?

    “他感到困惑?我可以理解。”徐凌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寸,这番话不仅让记者惊讶,连雅法罗尼都不由睁大了眼睛。“无论是谁,突然从球队的第一选择变成第三甚至第四选择,确实需要艰难的心理调整。”

    徐凌的话语稍作停顿,目光扫过全场记者,继续清晰地说道:“但NBA的规则很简单,一切都由场上的表现决定。你的角色,取决于你能为胜利贡献什么,而不是你希望自己得到什么。”

    “至于特权.”徐凌的声音略微提高,“我不认为,一个在训练营第一天起就在攻防两端面对面赢得对位的人,所获得的信任是特权。”

    “如果凭实力赢得教练和队友的信任就叫特权,那我希望联盟里的每一位球员,都能拥有这样的特权。”

    徐凌看向提问的记者,眼神凌厉而坦然:“最后,如果他对战术有任何疑问,我的更衣室柜子就在他的旁边。他随时可以走过来,像男人一样当面问我,而不是像个觉得自己受了欺负的孩子,只会躲在媒体身后哭诉,寻求外界的声援。有时候我甚至想问:坦然面对现实,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到底有多难?”

    现场顿时一片哗然。

    记者们原本预期会听到一些粉饰太平的场面话,再怎样也不至于像盖伊那样直白——然而徐凌仿佛从未受过任何媒体应对训练,毫无遮掩地将所有心里话和盘托出,每一句都斩断了回旋的余地。

    从这一刻起,灰熊队的媒体日彻底超越了联盟其他29支球队。科比的交易闹剧?波士顿三巨头?太阳、马刺、小牛的争冠宣言?统统闪开!

    (本章完)


  (https://www.xxxqq.cc/4848/4848211/1111107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