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碑高九丈九尺,通体非金非玉,呈现出一种混沌初开的灰白底色。

    碑体之上,左半边铭刻着玄奥古朴的阴阳鱼与八卦流转纹路,道韵天成;右半边则烙印着清晰的金色菩提叶与万字符轮,佛光内蕴。

    碑身正中,正是那十六个由太上道韵与如来佛光共同凝成、散发着永恒不朽气息的大字:

    【道法自然,佛渡有缘,心秤衡之,殊途同归!】

    ——万法碑!

    登仙台下,万头攒动。无数仰望天门的修士与凡人,震撼地看着这突然拔地而起、散发着古老而宏大气息的石碑。

    那碑文不带丝毫偏颇,却又蕴含着至高无上的力量,仿佛为所有求道者指明了方向——无论走哪条路,最终都需以心为秤,归于守护三界的精诚大道!

    “万法碑立,大道归源!”

    玉帝长长舒出一口气,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天庭佛道之争,在两位至高的论道下,暂时被引导向了新的平衡点。

    然而,三界的风云并未因此停歇。

    登仙台前,一名新晋登仙、曾在禅心试炼中以“悲天悯人”形象著称的年轻佛修,正意气风发地接受着下方凡俗的艳羡目光。

    无人知晓,他那低垂的眼睑下,暗藏的并非慈悲,而是算计的光芒:

    “妖族精怪,亦是功德资粮……”

    几乎同时,净业谷外的凡人王朝工地上,巨大如山的机关傀儡正轰鸣着撕裂山体,年轻的工造府大匠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以机关移山填海,以火药开凿通途!仙神能奈我何?人定,必将胜天!”

    幽冥深处,刚刚从清算风暴中喘息的十殿阎罗,看着新立的万法碑文,面色各异。

    而被杨戬以心秤洞悉、严惩的仙门世家残余势力,在阴暗角落里聚集,眼中闪烁着怨毒与不甘的寒光。

    孙悟空独立于星源之座,金睛扫过万法碑,掠过登仙台,望向凡间那喧嚣的“工造府”工地,最后落向幽冥深处那口仍在缓慢恢复平衡的轮回井,以及井中那颗需要人间烟火温养的“尘世丹核”。

    鬓角的混沌星晶,在万法碑散发的永恒道韵映照下,流转着深邃而包容的光华,如同一只明察秋毫的苍天之眼,静静注视着这纷繁万象、机遇与暗流并生的——归源之路。

    ……

    ……

    万法碑矗立于登仙台侧,混沌光华流转,道韵佛意交融,为三界新序注入一股磅礴而深沉的调和之力。

    天庭的佛道暗涌似被暂时抚平,然而维系三界的精诚之路,其荆棘远比显露的更为深邃致命。

    幽冥深处,轮回井在“尘世丹”的支撑下恢复了平稳的脉动,混沌色的气流稳定吞吐。

    玄炉童子坐镇井畔,小脸却日渐凝重。

    他掌中托着一枚由昆仑山魂本源与人间香火共同凝聚的“尘世丹核”,其上延伸出亿万缕几乎不可见的丝线,探入虚空,源源不断地汲取着维系轮回平衡所需的能量——人间“精诚烟火”。

    这“精诚烟火”,并非寻常香火,而是众生在践行“敬畏、协作、精诚”之道时,由心而发的真挚情感所散发的无形愿力。

    它本应是三界共生的滋养,如今却成了轮回运转必不可少的“薪柴”。

    起初并无异样。

    然而,玄炉童子以丹道圣童的敏锐,渐渐从丹核反馈的“烟火”中品出了一丝异样。

    那原本醇厚、鲜活、带着喜怒哀乐人间百味的精诚之力,正变得……寡淡。

    这异变,最先在人间烟火最盛处显现端倪。

    南赡部洲,一座曾以民风淳朴、孝义传家闻名的小城。

    张家老父缠绵病榻数月,独子张生向来以孝闻名,侍奉汤药,衣不解带。

    邻里无不称颂。

    可这一日,张生端着药碗走到父亲床前,动作依旧轻柔,眼神却平静得近乎漠然。

    老父浑浊的眼望着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渴盼,虚弱地唤了一声乳名。

    张生只是“嗯”了一声,将药喂下,便转身收拾碗筷,心中无悲无喜,仿佛只是完成一项日常功课。

    邻人前来探望,夸赞他孝心,张生也只是扯了扯嘴角,心底毫无波澜。那曾经沉甸甸的孺慕之情,如同被无形之水稀释,淡得几乎尝不出味道。

    北俱芦洲,一处因净业谷福泽而新生的繁华市镇。

    一对新婚燕尔,三月前还如胶似漆,眼神交汇时满是浓情蜜意。

    可近来,丈夫归家越来越晚,妻子也懒得询问。

    饭桌上,两人相对无言,往昔说不完的体己话仿佛已被抽干。

    妻子抚摸着丈夫送的定情玉佩,指尖冰凉,心头也泛不起一丝涟漪。

    丈夫看着她平静的侧脸,莫名感到一阵烦躁,却也懒得深究。

    那份曾炽热如火的爱恋,竟在平淡的日子里无声无息地冷却、褪色,只剩下一种名为“习惯”的空壳。

    更可怕的是,这种情感的“稀释”并非孤例。

    父母对孩子闯祸的担忧减弱了,朋友间肝胆相照的义气变薄了,甚至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也不再那么鲜活。

    整个凡尘,正在以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失去它最珍贵的“人情味”。

    人们依旧遵循着杨戬律法,践行着天地书院的教导,看似秩序井然,协作高效,但那驱动行为的核心——那份源自灵魂深处、炽热真挚的“情”,却在悄然流逝。

    这种弥漫整个凡间的异样,终于汇聚成一股巨大的、无形的“缺憾”之潮,冲击着三界秩序的根基。

    天庭律法神殿,杨戬端坐于“心秤”神徽之下。

    蓦地,眉心神格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带着警示意味的强烈银辉!

    这光芒并非指向某个具体的罪恶,而是如同洪钟大吕,在杨戬心湖中震荡开来,映照出一幅令人心悸的图景:

    无数凡人看似“精诚”的行为下,他们的情感核心正变得苍白、稀薄。

    那维系着魂魄活力、赋予生命韧性与深度的“红尘情愫”,正被轮回井那贪婪而稳定的“精诚烟火”抽取所拖累,如同被过度净化的水源,虽然清澈见底,却失去了滋养生命的矿物质!

    “过度净化…反噬人性本源!”

    杨戬豁然睁眼,银眸之中寒光如电,瞬间洞悉了问题的核心。

    轮回需要“尘世浊流”作为粘合剂和韧性来源,玄炉童子以“尘世丹”模拟的“精诚烟火”虽然纯净可控,却在无形中过度“提纯”了人间真情,抽走了那份不可或缺的、带着烟火气的“杂质”——那恰恰是爱恨情仇、执着牵绊的源泉!

    “堵不如疏,矫枉亦不可过正。”杨戬的声音冰冷而决断,穿透幽冥,“传令幽冥十殿:立‘红尘镜’于轮回井侧!自即日起,凡经心秤核定,确属冤屈得雪、心怀未竟善念之大执念,而非恶念怨毒之善魂,可于轮回转世前,向红尘镜倾诉其最深之执念一缕!”

    他指尖一点,一道蕴含着复杂律令的银芒射入幽冥:

    “此一缕执念,非为延续仇恨,乃为其精诚所系之未竟心愿——或为未能尽孝之憾,或为未能践诺之愧,或为守护家国之愿!此念经红尘镜烙印,融入新生魂魄,非使其沉溺前世,而为其注入一缕源于至诚、百折不挠之红尘韧性!以此,补人间情味之流失,铸魂魄承世之根基!”

    此令一出,幽冥震动。

    一面巨大的、边缘流淌着朦胧雾气的古朴铜镜在轮回井旁缓缓升起。镜面深邃,仿佛能映照出灵魂最深的渴望。

    一位含冤昭雪的书生善魂,立于镜前,眼中含泪:“吾愿来生,能承欢父母膝下,补今生未能尽孝之万一…”一缕带着孺慕与愧疚的白光投入镜中。

    一位战死的年轻将军,抚摸着虚幻的佩剑:“吾愿来世,仍能执干戈以卫桑梓,护一方安宁…”一缕铁血与守护的金芒没入镜中。

    一缕缕带着遗憾却无比纯粹的执念被红尘镜吸收、转化,化作最精纯的“红尘韧性”,随着轮回转生,悄然融入新生代的血脉灵魂之中。

    凡间那令人不安的情感稀释趋势,终于被这股带着“缺憾之美”的韧性之流,缓缓遏止。

    人间情味危机初现转机,另一道更刺眼的裂痕却在北俱芦洲与南赡部洲的交界地带狰狞撕开。

    那些因轮回失衡导致妖力先天失控的妖族新生幼崽,在最初的狂暴与痛苦之后,并未完全被“化戾学宫”的计划安抚。

    它们的血脉中翻腾着难以驾驭的力量,心智又因痛苦而脆弱扭曲。

    这股力量与怨气,如同干柴,被阴风悄然点燃。

    点燃它们的,正是被杨戬以铁血手段清算、打入地狱或边缘化的仙门世家残余!

    他们不敢正面抗衡天庭,便将滔天怨恨倾泻到与天庭新秩序合作、尤其是那些参与赎罪的妖族身上。

    他们派出擅长蛊惑的余孽,化身成“同情者”或“引路人”,在妖族部落的阴影中煽风点火:

    “看啊!天庭的新秩序给了你们什么?是让你们刚出生的孩子变成怪物!”

    “那些赎罪的妖,不过是天庭的走狗!是他们夺走了本该属于我们的灵脉和地位!”

    “天庭偏袒凡人!看看那些火药炸山的凡人,他们毁了多少妖族栖息地?你们的痛苦,都是他们和天庭造成的!”

    “血脉在沸腾?那是先祖的愤怒在咆哮!与其被这力量折磨至死,不如让它燃烧!向那些夺走你们安宁的凡人,向那些天庭的爪牙,讨还血债!加入我们——‘血沸盟’!以血还血,以沸止沸!”

    绝望的幼崽,痛苦的父母,被仇恨蒙蔽的激进妖族…纷纷被这恶毒的言论煽动。

    一支由失控幼崽为主力、裹挟着部分成年妖族的“血沸盟”迅速在边境山脉中聚集。

    它们双目赤红,周身妖气狂暴外泄,形成血色的雾气,如同移动的灾难风暴。

    灾难很快降临。

    一座位于边境、刚因水火相济网络而焕发生机的人类小镇,在某个血月之夜,被狂暴的妖气洪流淹没。

    “血沸盟”的幼崽们根本不懂控制力量,纯粹的破坏欲驱使下,它们喷吐的妖火点燃房屋,利爪撕裂仓促组织的民兵,狂暴的冲击波将辛勤开垦的农田化为焦土。哭喊声、爆炸声、妖物的咆哮声交织,人间乐土瞬间沦为炼狱。

    消息传至天庭,群情激愤。哪吒脚踩风火轮,银枪已握在手中,怒发冲冠:“孽障!待我烧尽这些不知死活的东西!”

    杨戬眉心紧锁,心秤神格急速推演,寻找最妥善的解决之道。

    “真君!大圣!”

    一个低沉如闷雷的声音响起,带着决绝与沉重。

    黑熊精熊罴拖着尚未痊愈的伤躯,越众而出,他巨大的身躯跪伏在地,声音却异常清晰坚定:“祸源起于妖族失控,此乃吾族之殇,亦为吾辈赎罪者未尽教化疏导之责!恳请真君与大圣,允俺老熊领一支妖族赎罪军前往!俺…俺曾造下无边杀孽,深知戾气焚心之苦,或能…或能劝得动一些迷途者!若能以战止战,平息此乱,算是俺…为黑风岭再赎一分罪业!”

    他铜铃般的巨眼中,有痛悔,更有一种置之死地的担当。

    杨戬目光如电,心秤银辉扫过熊罴:“准!然需谨记,此行非为杀戮,意在止戈、分化、挽救!凡遇抵抗,可制不可滥杀,尤以失控幼崽为重!心秤在上,汝之言行,吾皆洞观!”

    “熊罴领命!谢真君恩典!”

    黑熊精重重叩首,霍然起身,一股混杂着赎罪意志与昔日妖王凶悍的气息勃然而发。

    战场,焦烟弥漫,血气冲天。

    熊罴率领的赎罪者队伍如同一道坚墙,抵挡着“血沸盟”狂暴的冲击。

    他巨大的熊掌每一次挥出,都带着万吨巨力,却巧妙地避开要害,将冲在最前的失控幼崽拍晕震退。口中不断发出震天怒吼,试图压制对方的狂暴:

    “醒来!莫要被邪魔蛊惑!想想你们的爹娘!”

    (本章完)


  (https://www.xxxqq.cc/4848/4848358/11110538.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