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轰隆隆!

    地动山摇!

    泥石飞溅!

    堵塞的河道被硬生生撕开一道巨大的缺口,积蓄已久的洪水如同脱缰野马,咆哮着冲向原本的河道。

    然而,就在熊罴全神贯注,准备引导弱水精粹冲刷残留淤积时,异变陡生!

    “妖孽!安敢在此兴风作浪,残害生灵!蜀山弟子听令,布‘天罡北斗伏魔剑阵’!诛杀此獠!”

    一声清越却充满杀意的厉喝响彻云霄!只见天际流光闪烁,七道凌厉无匹的剑光撕裂雨幕,以北斗七星之位,瞬间将熊罴庞大的身躯笼罩在内!

    剑气森然,杀机凛冽,每一道都蕴含着斩妖除魔的决绝意志!

    为首一人,身着青色道袍,背负古剑,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鹰隼,正是蜀山剑宗掌门——清虚真人!

    他身后,六位长老级人物同样剑气冲霄,显然是有备而来!

    熊罴猝不及防,被七道凌厉剑气瞬间斩中!

    纵然他妖躯强横,皮糙肉厚,也被斩得鳞甲破碎,鲜血狂喷!剧痛和惊怒让他发出一声震天怒吼:“蜀山牛鼻子!俺奉杨戬真君之命,在此疏通水脉,拯救苍生!尔等为何不分青红皂白,突下杀手?!”

    “哼!奉真君之命?”清虚真人冷笑连连,剑指熊罴,“孽畜!休要狡辩!你乃黑风岭血案元凶,恶贯满盈!纵有赎罪之名,妖性岂能尽除?此刻水患滔天,生灵涂炭,定是你这妖孽暗中作祟,引动地脉,祸乱苍生!今日我蜀山替天行道,斩妖除魔,以正视听!众弟子,剑阵绞杀!”

    “诛妖!护道!”

    七名蜀山顶尖剑修齐声怒喝,剑阵光华大盛!

    七柄飞剑化作七道撕裂天地的匹练,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死亡剑网,带着毁天灭地的威势,朝着重伤的熊罴绞杀而下!

    剑光所指,连空间都发出不堪重负的哀鸣!

    熊罴目眦欲裂,他奋力催动妖力,土黄色的光晕在体表形成护罩,但在七位金仙级剑修的全力绞杀下,护罩瞬间布满裂痕!

    死亡的阴影,前所未有的浓重!

    “吼——!俺不服!杨戬真君!心秤为证啊——!”

    熊罴发出绝望而不甘的咆哮,巨大的身躯在剑网中奋力挣扎,鲜血染红了浑浊的洪水。

    天庭,律法神殿。

    杨戬端坐于“心秤”神徽之下,银白神袍无风自动。

    就在熊罴遇袭的瞬间,他额间的心秤神纹骤然爆发出刺目的银光!

    神殿中央,巨大的心秤虚影剧烈震颤,左侧秤盘中,代表熊罴正在行善赎罪的影像瞬间被染上一层刺目的血色!

    右侧秤盘上,蜀山七剑围攻的影像清晰浮现,其核心意念——“斩妖护道,维护仙凡之别”的偏执与杀意,在心秤的洞察下无所遁形!

    “放肆!”杨戬猛地睁开双眼,银眸之中寒光四射,一股凛冽的司法神威瞬间席卷神殿!他霍然起身,声音如同万载寒冰,穿透层层空间,响彻在云梦泽上空:

    “蜀山清虚!尔等罔顾事实,假‘护道’之名,行戕害赎罪生灵、阻挠救灾之举!其心可诛!其行当诛!心秤昭昭,业障自显!本君判:蜀山剑宗,即刻封山百年,门人弟子不得踏出山门半步!掌门清虚,削去仙籍,打入轮回,历百世凡尘之苦,以儆效尤!执法天兵,即刻擒拿!”

    话音未落,天际金光大放!

    一队队身披金甲、手持神兵的天兵天将,在值日神将的率领下,撕裂云层,带着无匹的威压降临云梦泽!目标直指清虚真人!

    清虚真人脸色瞬间惨白如纸,他感受到那股源自天庭、无可抗拒的律法威严,更感受到心秤那洞穿灵魂的审判之力!

    他试图辩解,但所有狡辩之词在心秤银辉下都显得苍白无力。他身后的六位长老也骇然失色,剑阵光华瞬间黯淡。

    “不……真君!贫道冤枉!贫道是为除魔……”

    清虚真人还想挣扎,但执法天兵的神索已如灵蛇般缠绕而上,瞬间封禁了他一身法力!

    “押走!”

    值日神将冷喝一声,无视蜀山众人的惊惶与下方凡人的哗然,押着面如死灰的清虚真人,化作金光冲天而去。

    剩余蜀山长老和弟子,在执法天兵的威压下,只能眼睁睁看着掌门被擒,面如土色,再无半分之前的嚣张气焰。

    熊罴死里逃生,巨大的身躯瘫倒在泥泞中,看着被押走的清虚,又看向天际威严的执法天兵,眼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杨戬、对心秤的敬畏。

    他挣扎着爬起,不顾浑身伤痕,再次将双掌插入洪水,继续疏通水道。

    这一次,再无阻碍。

    蜀山事件,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三界掀起轩然大波。天庭保守势力噤若寒蝉,敖广、南极仙翁等人虽心有不甘,但在杨戬铁腕执法和心秤无可辩驳的公正面前,也只能暂时偃旗息鼓。

    妖族群情激愤,对蜀山口诛笔伐,同时对杨戬的公正和赎罪之路更加坚定。

    然而,就在这暗流稍歇之际,西天灵山,大雷音寺。

    莲台之上,如来佛祖宝相庄严,目光穿透无尽虚空,落在天庭之上那团温润搏动的混沌灵胎之上,又扫过凡间如火如荼的登仙台与明法书院。

    “阿弥陀佛。”如来拈花微笑,“三界新序渐成,归源星火灼灼。然则道门教化,独显于前。我佛门慈悲,亦当广布福田,点化灵根。”

    他目光转向座下:“观音尊者。”

    “弟子在。”白衣大士手持净瓶杨柳,越众而出,宝相庄严。

    “汝持我八宝功德池莲子一枚,前往天庭,点化混沌灵胎,助其稳固心神,明心见性。此莲子蕴含无上功德愿力,可滋养其本源,使其灵性愈发圆融,更能抵御外魔邪念侵扰。”

    如来掌心一翻,一枚金光灿灿、内蕴七彩霞光的莲子浮现,散发着祥和、纯净、坚韧的气息。

    “弟子领法旨。”观音尊者恭敬接过莲子。

    “此外。”如来目光深远,“登仙台乃三界英才汇聚之地,道门设‘心性试炼’,我佛门亦当设‘禅心试炼’。以‘戒、定、慧’三学,观其根性,渡其迷惘。此乃普度众生,光大我佛门楴之机。”

    “弟子明白。”

    观音尊者颔首,身影化作一道柔和白光,朝着天庭方向而去。

    天庭,星源之座。

    孙悟空正闭目感应着三界气运流转,鬓角星晶微微闪烁。

    忽然,他心有所感,睁开双眼。

    只见前方祥云汇聚,瑞霭千条,梵音隐隐。

    观音尊者手持净瓶,足踏莲台,飘然而至,周身散发着大慈大悲、清净庄严的气息。

    “大圣。”

    观音尊者合十行礼,声音温润祥和。

    “菩萨此来,必有深意。”

    孙悟空起身还礼,金睛之中星云流转。

    “奉我佛法旨,特来点化混沌灵胎,助其稳固心神。”

    观音尊者掌心托起那枚八宝功德池莲子,莲子金光流转,内蕴的浩瀚功德愿力与祥和禅意,让整个星源之座都仿佛沐浴在温暖的佛光之中。

    “此乃八宝功德池莲子,蕴含无上功德,可滋养灵胎本源,使其灵性愈发澄澈坚韧,外魔难侵。”

    孙悟空目光落在莲子上,感受到其中磅礴而纯净的力量,微微颔首:“佛祖慈悲,此物于灵胎有益,老孙代其谢过。”他并未拒绝,灵胎成长,需要万法滋养。

    观音尊者微微一笑,指尖轻点,那枚莲子化作一道柔和金光,无声无息地融入高悬于星幕核心的混沌灵胎之中。

    灵胎微微一颤,表面光华流转,隐约可见一丝金色佛纹融入其混沌本源,整个胎体散发的气息更加温润祥和,搏动也愈发沉稳有力。

    “此外。”观音尊者继续道,目光投向下方凡间那光芒璀璨的登仙台,“我佛见登仙台汇聚英才,道门以‘心性试炼’考校。我佛门亦有‘戒、定、慧’三学,可设‘禅心试炼’,观其根器,引其向善,渡其迷津。此乃普度众生,亦为三界新序添一善缘。不知大圣意下如何?”

    孙悟空闻言,金睛之中光芒一闪。佛门欲分教化之功,此乃意料之中。

    他看向观音,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

    “菩萨所言,禅心试炼,亦是导人向善之法,本无不可。”孙悟空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然则,归源之道,贵在精诚,旨在共生。三界秩序,非佛非道,乃众生共铸。心秤之下,明辨是非,已为根本。”

    他踏前一步,暗金道袍上的星河仿佛活了过来:“登仙之路,心性为本。无论是道门清修,还是佛门禅定,皆为锤炼心性之法门。何须分设门户,徒增壁垒?”

    他目光扫过观音,又仿佛穿透虚空,看向灵山方向:“依老孙之见,佛门‘禅心试炼’,可取其‘明心见性、慈悲济世’之精髓;道门‘心性试炼’,亦有其‘道法自然、济世安民’之要义。二者皆可融入心秤考核体系,作为‘精诚’之道的不同印证。登仙者,无论出身佛道,抑或凡俗,皆需过此‘万法归源’之心秤试炼!唯精诚所至,心念纯粹,方为登仙之基!菩萨以为如何?”

    孙悟空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在天庭回荡。

    他提出的不是简单的合并,而是将佛道两家的核心教化理念,都纳入以“精诚”为核心、以心秤为公正裁决的新秩序框架之下。

    这既给了佛门参与的机会,又牢牢把握住了新秩序的根本,避免了佛道在登仙台各自为政,形成新的门户之见。

    观音尊者闻言,宝相庄严的脸上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深深的思索。

    她看着眼前这位已非昔日齐天大圣、而是三界混沌源核化身的孙悟空,感受到他那份超越门户、统御万法的气度与智慧。

    良久,观音尊者展颜一笑,如莲花初绽:“阿弥陀佛。大圣高瞻远瞩,‘万法归源,不立门户’,深契佛法真谛,亦合三界共生之道。贫僧回禀我佛,想来佛祖亦当首肯。”

    她合十一礼:“如此,贫僧告退。”

    身影化作一道白光,消失在天际。

    孙悟空独立于星源之座,鬓角的混沌星晶,在融入佛门莲子的灵胎光辉映照下,流转出更加深邃而包容的光华。

    他望向下方生机勃勃又暗藏挑战的三界,金睛之中,混沌星云缓缓旋转。

    天庭的反弹,佛门的介入,只是归源长路上的一道波澜。

    万法归源,精诚为钥,这三界新纪元的画卷,正由众生之手,徐徐展开更壮阔的篇章。

    而守护与平衡的重任,依旧沉甸甸地落在他,以及那面悬于众生头顶的“心镜”——混沌灵胎之上。

    ……

    ……

    昆仑余脉,“云锦梯田”如一卷碧色云锦铺展于山峦褶皱。

    层叠的灵田里,“玉髓稻”本该在这几日抽穗灌浆,涌动蓬勃生机。

    然而此刻,梯田深处却弥漫着死寂与不祥。

    王焕脸色煞白,站在那片由他亲手“优化”过的核心试验田边,手脚冰凉。

    几天前,他自负于那枚嵌在“地脉共鸣仪”上的“混沌源力种子”带来的便利,为求报表上产量再创新高,悍然绕过规程,将“水火相济”仿生循环中地脉之力的抽取阀值猛地拔高了近三成!

    灾难在他盲目的贪婪中悄然孕育。

    眼前景象足以让任何人心胆俱裂:本该饱满柔软的玉髓稻穗,此刻竟硬化如灰白色的粗糙岩石,沉甸甸地挂在枯萎的稻秆上,敲击时发出令人牙酸的“铛铛”声。

    更可怖的是稻株根系,正源源不断地渗出浑浊粘稠的灰绿色粘液,像腐败的脓血,带着刺鼻的腥臭,汩汩渗入灵土。

    粘液所过之处,土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失去光泽,干硬、板结、龟裂,蕴养了无数岁月的丰沛灵气如同被无形巨口疯狂吮吸,急剧流失!

    这异变如同瘟疫,正从核心田块向外疯狂蔓延,邻近的一片珍贵药圃边缘的“紫玉参”已开始叶片卷曲发黑,灵气逸散之快,在空中形成肉眼可见的苍白涡旋。

    (本章完)


  (https://www.xxxqq.cc/4848/4848358/1111054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