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孙悟空指尖残留着撕裂最后一丝裂隙紫意的微灼,混沌星幕重新弥合的天庭穹顶流光温润。
然而齐天殿内沉凝未散,敖广龙鳞下的焦虑、南极仙翁拂尘尖的冷芒、百花仙子衣袂沾染的凡尘泥点……新生的三界根基上,暗流从未止息。
“旧伤未愈,新枝当发。”孙悟空的声音不高,却像定海神针插入殿心的波澜,“玄炉童子,你当日所言的‘息壤培元丹’,丹方何在?”
玄炉童子肃然出列,周身隐现老君紫火的余韵:“禀大圣,丹方雏形已具,然需三材相合——万寿山戊土之精、神农后裔百草灵魄,更有凡俗沃土中那一缕生民耕耘的‘韧’意。”
他掌中托起一枚半虚半实的丹丸虚影,土黄丹气氤氲,内里似有无数细微根须舒张:“此丹非独肥田,意在点化地脉灵性,使贫瘠之地亦能蕴养生机,仙凡灵植,各得其所。”
“善!”孙悟空金睛一亮,“万寿山土地何在?”
殿角土黄光芒汇聚,万寿山土地公拄着蟠龙杖颤巍巍现身,褶皱里深埋着大地记忆:“小老儿领法旨!万寿山戊土膏腴,愿倾力相助。只是……”
他浑浊的眼扫过百花仙子与万圣龙王:“灵植挪移,地气交融,需定下不伤本源的章程。”
“本王亲督此事!”西海龙王敖闰声如闷雷,目光却投向殿壁上映出的苍翠南赡部洲,“凡间水道沟渠,龙族助你梳理!”
万圣龙王喉头滚动,终究在敖闰逼视下颓然低头。
明法书院檐角的风铃,在灌江口湿润的风里敲出清越回响。
书院深处,却另有一片肃穆之地悄然筑成——三界仲裁庭。
巨大的银白天秤虚影悬浮庭心,秤盘一左一右,左盘承托着熊罴大王以精血书就、按满爪印的《黑风岭血债录》,右盘却空空荡荡。
杨戬银甲肃立,眉心新凝的“心秤”神格流转着洞察人心的清光。
南极仙翁端坐右侧玉座,面色冷峻:“司法天神,赎罪之道,开一面之门易,堵奸邪之隙难。倘有妖魔效此獠佯作痛悔……”
“仙翁所虑极是。”杨戬声音平静,抬手一点。
天秤右侧空盘骤然光华大放,映照出的却非熊罴,而是一个周身缠绕虚伪黑气的蛇妖影像——正是曾在北俱芦洲假意皈依、暗吞生魂的九幽蟒!
影像中,蛇妖跪地痛哭流涕,心秤秤杆却猛地向“罪孽”一方重重坠下,秤盘边缘弹出荆棘般的法则锁链将其死死捆缚!
“真悔者,心秤可照其诚,赎罪之路亦是炼狱;伪善者,”杨戬指尖一划,荆棘锁链燃起银焰,将蛇妖虚影焚烧殆尽,“心秤之下,罪加一等!”
庭下旁听的熊罴浑身一颤,庞大身躯伏得更低。
北俱芦洲新垦的梯田层叠如浪,直涌向修复中的净业谷地火莲台。
哪吒足踏风火轮悬在半空,左臂地火熔岩印记与下方莲台辉映。
他面前,一群粗布短打的凡人农夫,正紧张地盯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山神。
山神掌心托起一团旋转的微型风暴,声音浑厚如岩层摩擦:
“此非雷公电母之怒,乃天热地寒相激,云气奔突如奔马相撞!”
风暴模型在他手中分解,热气上升,寒流下沉,水汽凝结成雨滴簌簌落下。
“建屋莫挡风口,蓄水可缓旱涝——天地自有其律,敬畏它,先要听懂它的言语。”
不远处,“天地书院”的雏形正在夯土筑基。
河伯引一道清泉环绕院墙,水中鱼虾清晰可见,几个总角小儿蹲在水边,小心翼翼将刚学的“水道疏浚图”用树枝画在湿泥上。
一缕极淡却纯粹的明悟气息,从他们专注的眉眼间升起,汇入天际浩瀚的星幕,那星幕仿佛微微亮了一丝。
三重天,凌霄阁顶。
敖广凝望星幕,龙目中忧色未褪:“凡间敬畏日薄,香火渐稀,长此以往……”
“老龙王,且看此物。”
孙悟空摊开手掌。
掌心并非香火金雾,而是无数游动的光丝——苍梧山农人因风调雨顺抚摸沉甸甸麦穗时的满足;玄炉童子率药童攀昆仑绝壁采得灵药时对绝壁云霞的惊叹;甚至明法书院中,一介凡人学子辩论律法本源时眼中迸发的智慧之火…这些光丝投入星幕,星幕深处传来混沌灵胎满足的轻咛,幕体流转的辉光陡然凝实了几分,边缘垂下亿万道肉眼难辨的金色根须,更深地扎入三界山河地脉。
“此乃理解之力,协作之愿。星幕所需,非匍匐跪拜的信仰。”孙悟空眼中有熔炉重铸时的深邃,“而是昂首共生、代天行道的——精诚!”
归源节再临。庆典不设于九重云霄,反落在北俱芦洲新生的沃野。
没有龙肝凤髓,案几上是万寿山土地公带来的、浸润了息壤培元丹气的金纹麦饼;是神农后裔以百草灵魄点化的翡翠瓜果;是凡人工匠用星幕引导地火焙烧的赤玉盏,盛着天河弱水所化的清冽琼浆。
宴至酣时,玄炉童子霍然起身,向天抛出那枚已成实体的息壤培元丹!
丹药化作一道浑黄土气没入大地。霎时间,众人脚下泥土仿佛拥有了呼吸,麦田与相邻的百花仙圃灵光交融,麦穗镀上金边,灵花吐纳的清气反哺麦苗。
万寿山土地公的蟠龙杖重重顿地,大地脉络如金线亮起。神农后裔捧出的藤蔓种子落地疯长,交织成覆盖田埂与仙圃藩篱的绿墙,枝叶间灵凡气息流转不息。
“此即共生之壤!”
哪吒的喝彩引动左臂地火印记,净业谷方向传来地火莲台沉稳的合鸣。
忽有仙吏疾趋至杨戬座前:“禀真君!北海有鳌妖自缚双螯,携本命元珠至仲裁庭,言其曾为夺宝窟掀翻渔船十条,愿镇海眼千年以赎!”
消息瞬间传开。
杨戬颔首,眉心心秤神格一闪,无形波动已跨越虚空查验真伪。
他望向席间紧张注视的熊罴,朗声道:“三界律法昭昭,赎罪新生之路已开,然——”目光扫过神色各异的仙妖,“心秤悬天,真伪立判,刑罪只严不贷!”
声浪裹挟着律法的威严与希望,冲散了南极仙翁眉宇最后一丝阴霾。
孙悟空含笑望向天际。
星幕前所未有的璀璨,无数金丝从田间地头、书院学堂、治水堤坝、甚至仲裁庭旁听席上凡人的笔记中汇流而来,磅礴而温厚。
众生对天地法则的理解、对共建家园的协作愿力,正被星幕贪婪吸吮,转化为守护三界的磅礴伟力。
幕体深处,那混沌灵胎的轮廓似乎清晰了一分,散发出的气息温暖如春阳。
金箍棒无声地出现在手,孙悟空轻点脚下大地,棒身荡开一轮柔和光晕,与星幕金辉、共生沃土、律法心秤的光华水乳交融。
他举盏,声音不高,却清晰烙印在每一个生灵心头:
“归源非是复旧途。这三界新纪元,便在众生昂首向天,代行天道的——精诚二字之中!”
……
……
几天后。
净业谷上空,星幕垂落的金辉如纱如雾,覆盖在刚刚落成的水火相济枢纽上。
巨大的阵盘以地火莲台为核心向外辐射,赤红与湛蓝的符文明灭流转,空气因能量调和而微微扭曲,发出低沉的嗡鸣。
烬立于莲台旁,神情是全然的专注。
他眉心紫焰印记稳定燃烧,双手虚按,引导着地肺深处涌出的磅礴地火之力。
那足以焚山煮海的狂暴能量,在他精妙的混沌亲和力操控下,化作无数温顺的涓涓细流,沿着预先铺设、嵌有昆仑玉髓导能符文的赤铜管道奔涌而出。管道如巨龙的脉络,深入净业谷外围新开辟出的万亩广袤灵田之下。
“稳住!西南第三节点,热力输出提升半成!东北第七节点导流,缓解局部过热!”
烬的声音清冷如金石相击,通过莲台上悬浮的传音法螺回荡在施工区上空。
下方田野间,身着粗布短衫、皮肤被热浪熏得通红的农夫们闻令而动。
他们并非强力的修士,却是北俱芦洲本地精挑细选、对土地有着本能亲和力的凡人。此刻他们手持特制的控温玉符,配合着烬的指令,紧张而有序地调整着埋藏在田地深处的分流阀门。
那赤铜管道网络输送的地火余热,不再焚烧万物,而是转化为最精纯、均匀的“地源温床”,滋养着冰冷焦土下新播的灵种。
肉眼可见的,板结龟裂的黑土地上,丝丝缕缕蕴藏生机的翠绿嫩芽顽强钻出,贪婪地吸收着温和的地脉热能。
与此同时,九天之上,天河之水银波浩渺。
龙族精锐水军以敖闰、敖广为首,肃立于天河分支的“引水闸”前。
巨大的闸门由万载玄冰雕琢,其上盘踞着栩栩如生的寒螭雕像。敖闰深吸一口气,龙爪凝聚浓郁水元,按在闸门核心的阵眼上。
“启!弱水精粹,凝!”
轰!
闸门轰鸣开启,被天河水军阵法层层过滤、初步去除了阴寒死寂之力的天河弱水,并未如昔日灾劫般奔涌狂泻,而是经由数十条粗壮的玄冰玉髓管廊,如温顺的玉带般被引导而下。
管廊表面,无数细密的龙族净化符文闪耀着净化后特有的蔚蓝光泽。
水流精准落入净业谷外围早已挖好的巨大蓄水池与净化阵坛。
池底铺设着从东海深处开采的暖玉,池壁铭刻着龙王与玄炉童子共研的“阴阳转轮化生阵”。
弱水在这里进一步沉淀、调和,那些残余的细微阴煞被阵法转化为清冽的水灵之气,再通过遍布灵田的琉璃管道网络,化作蕴含勃勃生机的微雨甘霖,精准滴灌在每一株渴望滋润的新苗上。
赤红与湛蓝的管道网络在净业谷大地上纵横交错,构成一幅玄奥壮观的立体画卷——“水火相济”能源及灌溉网络。
热力催发土地活性,灵雨滋养万物生长。
原本寸草不生的废土,正以惊人的速度复苏着磅礴的生机。
陈禹,这位曾因治水安民、在南赡部洲立下不朽功德的贤者,如今身着朴素道袍,站在净业谷能量节点交汇处的一座高台上,担任着凡人一方的调度指挥。
他神情激动,感受着脚下大地深处那温和而雄浑的力量脉动。
这并非神力灌输,而是源于脚下这片土地自我复苏的磅礴生命力!
就在这时,一道暗金流光从天而降,落在陈禹身侧,正是孙悟空。
“感觉如何?”
孙悟空问道,火眼金睛扫过这片初具规模的福地。
陈禹深深一躬:“大圣!此地生机已焕然一新!此‘水火相济’之网,堪称点石成金,化死地为生机!若能推广至整个芦洲,乃苍生之福!”
孙悟空嘴角微扬,掌心缓缓摊开。
那里悬浮着三枚仅有指尖大小、通体流转着深邃混沌暗金光泽、内蕴细微星云漩涡的晶石碎片。
这正是昔日石心的核心残留,蕴含着重塑三界、调和阴阳的无上伟力。
只是此刻它们被孙悟空以绝大神通压缩、封印了九成九以上的威能,显得温顺而内敛。
“此石心碎片,曾是支撑三界的基石。其力浩渺,非生灵能独掌。”
孙悟空声音平和,却字字如钟鸣,清晰地传遍方圆数里:“然天道有衡,万物共生。今日,吾取其核心至纯之‘源’,炼化为‘混沌源力种子’。”
他屈指一弹,一枚混沌源力种子便轻盈地飞向陈禹心口,如雪花般悄无声息地融入了他的胸膛。
轰!
一股难以言喻的奇异感觉瞬间席卷陈禹全身!
仿佛无尽深海潜流融入一滴清水,一种广阔无垠又无比熟悉的道韵自然流转于心田。
他并非突然拥有了移山倒海的力量,而是清晰无比地“感知”到了——脚下这片土地的脉动频率、头顶引下的弱水灵雨的运行轨迹、甚至远处烬引导地火热能时的能量涟漪!
“此非授力,乃是开‘源眼’,启‘道感’。”孙悟空的声音如同道音灌耳,“持此‘源力种子’,汝等凡间有德修士,可更清晰地理解天地运行至理。炼器时可控精微火候,布阵时可洞察地脉灵气节点,育苗时可沟通草木精微所需,甚至在推衍天机时,得获一丝源自混沌本源的启迪。此为凡人修仙文明新道之启!”
(本章完)
(https://www.xxxqq.cc/4848/4848358/1111054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