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我不是天才刑警 > 第114章 犯罪侧写

第114章 犯罪侧写


不到十分钟,韩凌拿着资料走进房间:“殷教授。”

    大家对殷运良的称呼不同,有的叫殷主任,有的叫殷专家,像他们这种听过公开课的,一般习惯称呼教授。

    殷运良回头,笑道:“来,坐。”

    他接过资料放在膝盖上,慢慢翻阅。

    坐?

    真来找自己的啊。

    韩凌上前坐了下来,看着殷运良等待下文。

    气氛安静,房间内只剩下殷运良翻动纸张的声音,许久后他开口:“原本我来古安分局是要做一次侧写的,现在既然有案子,那就再加一次吧,也许能有所帮助。”

    “侧写?”韩凌疑惑,“殷教授,重案中队目前只有这一起命案,您说的第一个侧写指的是?”

    殷运良抬头:“对你的侧写。”

    韩凌指着自己:“我?我又不是罪犯。”

    “呵呵。”殷运良笑了起来,“我是说人物侧写并非犯罪侧写,节约时间吧,想听听吗?警校四年应该已经认识了犯罪心理学吧?”

    韩凌点头:“当然,您请说。”

    殷运良放下手中资料,看着他道:“第一点,你的执法模式高效但非典型,两次开枪均为一击致命,远超常规警员的培训水准,没有警告没有犹豫,仿佛解除威胁是你唯一的运行程序。”

    第一句话,就让韩凌目光波动。

    殷运良继续道:“第二点,你的破案视角独特,能从刁钻的方向直指核心,仿佛本能的在窥探犯罪者思维,了解他们的心理轨迹。

    第三点,情感有隔离,击毙嫌疑人后有着超乎常人的冷静,有点像长期活跃在暴力环境中,并与之共存的人。

    第四点,在警务演练中,抓规则漏洞放火离开影视基地,代表规则对你的束缚不大,潜意识想要挣脱。

    接下来只说性格吧,你有极端的工具理性,不想浪费时间去理解,倾向于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解决方案。

    你可能杀过人,或者在梦中多次杀人,或者脑海中幻想过无数次杀人,这可能和你的童年孤儿经历有关。

    再说正义,我目前看不出来你崇尚程序正义还是人性正义,但正义是肯定的,只不过稍带冷血,作为警察,这件事最为重要,否则我还真要考虑对你进行重点观察了。

    以上我说的这些,你怎么看呢?”

    自始至终殷运良都面带笑容,语气平和,只是寻常聊天,不带任何的攻击性。

    韩凌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惊讶起来。

    我勒个去!

    专家。

    这是真的专家。

    不论在哪个世界,他从来没有小觑过任何人,其中当然包括警察。

    在警察队伍里,厉害的角色绝不在少数,眼前这位不就是吗?

    双方根本没见过面,从行为推断心理,仅凭纸上记录的冰冷履历准确侧写出人物性格,甚至隐隐间摸到了前世过往,这种水平,已经超出了普通人所能企及的范畴。

    省厅犯罪心理学首席专家,换种说法就是……全江原省最厉害的犯罪侧写师?

    国家警察队伍里没有犯罪侧写师这个职业,但侧写技能已经逐渐被一些高级侦查员掌握,技术核心在于对嫌疑人画像做出预测,缩小警方的调查范围。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犯罪侧写师,除天赋外,专业的知识储备和共情能力都缺一不可,眼前这位殷运良,绝对不是一个好惹的主。

    韩凌无奈:“殷教授,您这不是人物侧写,是犯罪侧写啊,把我当罪犯看了。”

    殷运良笑着摆手:“没有没有,你的背景清白,又是从警校毕业的,一年来在岗位表现优异,我怎么可能把你当罪犯看。”

    简单的一句话,韩凌读出了其他信息:对方详细调查过自己。

    如果查出问题的话,可能就不是一个人来了。

    身为警察,职业特殊,以后行事还是需要更加谨慎小心,你根本不知道在某个角落,会有谁在偷偷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

    “您说的,基本正确。”韩凌沉默片刻后,对殷运良的侧写给出正面回应。

    不能躲避话题,也不能贸然否认,殷运良既然来了自然是有一定的把握,反正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打击违法犯罪,问题不大。

    否认了,反而会让殷运良心生疑虑。

    “我能理解。”殷运良的声音自始至终都很和善,“在福利院中长大,性格上肯定和健全家庭存在一定区别,所有事情都要自己扛,所有委屈都要自己承受,这就导致了偏执的产生。”

    韩凌微微低头,没说话。

    殷运良继续道:“还好,你的偏执是正面的,针对的仅仅是犯罪者,嫉恶如仇不是坏事,但很多时候我们还是要遵守规则。

    罪犯,都是一些不遵守规则的人,如果警察也不遵守规则的话,距离罪犯也就很近了,还是比较危险的。”

    这番话意有所指。

    韩凌装听不懂,开口道:“殷教授,规则有一定弹性吧?太过遵守规则把自己限制在框架里,反而不利于刑事侦查,尤其在面对高反侦查能力的嫌疑人。”

    殷运良含笑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和市局的吴滨很像,只要大方向不偏,有点瑕疵其实也无所谓,不过……”

    他看着韩凌,欲言又止。

    韩凌道:“殷教授您有话直说,没关系。”

    殷运良沉默了一会,开口:“魏家庄村的案子具体什么情况,我就不问了,没有意义,未来在查案的时候,还是要尽量克制自己内心的愤怒,不要因为嫌疑人的犯罪行为而葬送前途。

    你还很年轻,前途广阔,警察队伍纪律严明,没必要因一时冲动让自己回归起点。

    我认识好几个警察,性格上和你差不多,本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刑侦领导者,最终却因违反规定被调出一线,得不偿失。

    在警校的时候你应该听过我的公开课,我也算是你的半个老师,刚才所说的每个字都是为了你好,希望你谨记。”

    韩凌点头:“感谢殷教授教诲,我记住了。”

    他感觉到对方没有恶意,该尊重还是要尊重。

    至于克制什么的,听听就行了,他已经很克制,如果在前世遇到崔鹤年这样的人,这家伙会死的很惨。

    殷运良嗯了一声,拿起面前的案件资料:“接下来聊聊戴宾的毒杀案吧,关于这个案子,你是怎么想的?”

    韩凌:“我觉得是读者干的,小说是导火索,因某个情节被刺激到,滋生出杀人动机。”

    殷运良微笑:“要不要和我一起,对嫌疑人做一次犯罪侧写?

    大规模排查监控和走访群众是比较低效的方法,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缩小排查范围,在线索匮乏的情况下,侧写可能会收到奇效。

    准确率的问题先不考虑,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当结果和侧写重合,你会感受到犯罪心理学的魅力所在。”

    韩凌郑重了一些:“向殷教授学习。”

    殷运良:“此刻互相学习吧,你对案件细节的了解比我多,首先,你认同出租车上的男子是本案的嫌疑人吗?”

    韩凌:“当然,巧合多了就是必然,该男子是嫌疑人的可能性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殷运良点头:“好,这一点我们没有异议,那么嫌疑人的基本特征已经定了,男性,五十岁左右,不修边幅。

    那么,他为什么会不修边幅呢?行为映照心理,他已经不在意外部形象了。”

    韩凌明白对方说的是嫌疑人胡子拉碴,思索片刻后开口:“情绪有问题,可能生活出现了重大变故?”

    殷运良抬起手指给与肯定:“这是关键,你刚才说嫌疑人可能是受害者的读者,我个人是认同的,那么本案的性质可以说是陌生人作案。

    能让陌生人萌生杀人动机并付诸行动,说明他的心理是不正常的,或者因为某件事让他的心理变得不正常,带有很强的偏执和攻击性,世界观非黑即白,失去了同理心。

    我们继续下一点,判断嫌疑人需要长期调查戴宾才能确定他的准确位置,再结合他的行为,是否可以以此判断他在生活中没有稳定的亲密关系,或者说以前有过,但断掉了呢?”

    韩凌同意:“合理,极度孤独,社交圈狭窄。”

    殷运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你觉得他结婚了吗?”

    韩凌道:“当然是结婚的可能性更大,不过……也有可能没结婚,若他从小的性格就有缺陷,成年后步入婚姻的难度很高。”

    殷运良:“这件事重要吗?”

    韩凌:“您的意思是?”

    殷运良笑了笑,说道:“先跳过这个话题,我们聊作案动机,当前嫌疑人的作案动机有着模糊性无法判断,假设嫌疑人是读者,作案动机最有可能是什么?”

    韩凌回答:“小说情节是导火索,对此我有想法。

    受害者戴宾把自己的妻子肖雨萱写进了小说里,作为女配角存在,名字叫萧玉,临近结尾的时候萧玉死了,死因自杀,自此差评无数。

    这件事,也许和作案动机有关系?”

    殷运良迅速整合新信息,思考了几十秒,说道:“你提到的小说女配角很关键,我们假设萧玉的死和作案动机正相关,接下来思考新的问题。

    嫌疑人因为萧玉的死,杀害了作者戴宾,说明萧玉在嫌疑人眼中非常重要,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就算心有不甘也不至于杀人,除非他魔怔了,懂我意思吗?”

    聊到这里,韩凌发现殷运良的讨论方式以引导为主,这是在评估自己的能力吗?

    “懂。”他点了点头,“萧玉是虚拟角色,但却是戴宾以现实人物为原型创作出来的,对戴宾来说,萧玉既是虚拟的,也是现实的,反过来,萧玉对嫌疑人来说是虚拟角色,但有可能和现实联系上了,所以魔怔。”

    殷运良很满意:“对,按照这个思路,萧玉对戴宾来说有现实原型,对嫌疑人来说也有现实原型,有没有可能原型来自同一个人?”

    韩凌想了想,摇头:“可能性较低,肖雨萱的调查是我们探组负责的,她的人际关系在婚后很简单,如果有问题的话,只能来自婚前且长期失去了联系。”

    殷运良:“侧写可以给出多种可能性,第一,萧玉现实原型都来自肖雨萱,第二,萧玉现实原型来自不同的两个人。

    我们讨论第二种可能,萧玉的现实原型来自不同的两个人,以A为代号,性别女。

    刚刚提到,嫌疑人缺乏稳定的亲密关系或者亲密关系中断,现在考虑关系中断,根据以上假设,你觉得因何中断?”

    韩凌开口:“分手,离婚,失踪,死亡等,最大可能性失踪或者死亡。”

    殷运良微笑:“画像更清晰了,男性,五十岁左右,身边有女性亲人过世,而且很可能是在非正常条件下过世。

    A对嫌疑人来说极其重要,重要程度甚至高出了自己的生命。”

    韩凌接话:“他偶然看到了戴宾的小说,发现其中女配角萧玉和A非常相似,就此沉迷小说无法自拔,幻想A还活着,这就是所谓的魔怔。

    当戴宾把萧玉写死后,嫌疑人无法接受,给他的感觉就好像A死了第二次。

    A第一次死亡的时候,嫌疑人没办法,不存在宣泄口,但A第二次死亡的时候,宣泄口有了,杀害A的凶手是作者戴宾,他要报仇泄愤,甚至把A第一次死亡的愤怒无助也强加在了戴宾身上。

    这个人已经疯了。”

    殷运良轻吸一口气,说道:“从萧玉的年龄和日常经历看,不太可能是嫌疑人的妻子,几十年前没有那么多娱乐场所。”

    韩凌:“女儿。”

    殷运良:“嫌疑人什么口音?”

    韩凌:“据出租车司机说和青昌市口音存在一定区别,但区别不大,应该就是青昌人或者江原人,总之范围在省内。”

    同一个城市不同的区县,口音有细微区别再正常不过。

    两人对视,达成共识。

    侧写基本完成。

    调查近几年内,青昌、青昌周边乃至全江原省内,所有符合条件的非正常死亡女性。

    ……

    ps:今天一更四千字,带家人出去逛了一圈,很累了,明天恢复正常更新,欠的更新也会补上。

    (本章完)


  (https://www.xxxqq.cc/4848/4848430/1111102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