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小说,读者,差评来源
上午九点,韩凌和童峰再次来到青昌市人民医院。
肖雨萱的身体状况逐渐恢复中,她很幸运,没有肺炎,没有呼吸衰竭,也没有多器官功能障碍,医生综合各方面情况,已经开始考虑撤掉呼吸机。
撤掉呼吸机后,三到七天即可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代表肖雨萱彻底脱离危险。
警方的询问时间,可以在十五分钟的基础上延长。
第二次见面,童峰的话题主要围绕戴宾,上次过来没有提,这次需要好好问一问。
“你们……你们和他说了吗?”肖雨萱小心翼翼询问,这么长时间没见丈夫,看得出来她内心有些发虚。
她问过自己父母,但父母好像不想讨论这个话题。
童峰回答道:“他不接电话,我们的人已经出发去找他了。”
当前只能用善意的谎言,去防止肖雨萱伤情恶化的可能,一切都要等到对方转到普通病房再慢慢告诉她。
“聊聊戴宾吧,他有仇人吗?”童峰继续开口。
这个问题,让躺在病床上的肖雨萱有些奇怪:“仇人?你的意思是,我丈夫的仇人来寻仇,寻到我身上了吗?”
童峰:“咱们时间宝贵,尽量我问你答,可以吗?感谢配合。”
肖雨萱嗯了一声:“好吧,抱歉,戴宾他……应该没有仇人吧,我没听他提起过。”
童峰:“仔细想想,确实没有吗?”
肖雨萱回忆,最终还是摇头:“我真的不知道。”
童峰:“那他外出闭关之前,情绪或者行为上是否有异常。”
闻言,肖雨萱无奈:“我昨天不是说了么,吵架了,因为王梦琪,他情绪当然不怎么好。”
童峰:“除此之外一切正常吗?”
肖雨萱:“一切正常。”
童峰:“有没有身体疾病。”
“啊?”肖雨萱对童峰的问题越发疑惑,“身体疾病……没有啊,他身体好得很,年年体检,每次的检查报告我都会仔细看。”
童峰询问戴宾的身体是因为那份遗嘱,一般来说健康的年轻人立遗嘱的可能性极低,患病算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
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所以立了遗嘱。
从这个方向考虑,戴宾的死就要往自杀的可能性上去靠。
专案组判断大概率他杀,但并不能就此忽略自杀,该查还是要查,该问还是要问。
二十分钟后,童峰看向韩凌,后者微微摇头,表示自己没有问题。
两人不多打扰,让肖雨萱好好休息养伤,告辞离开。
今天,他们会围绕肖雨萱的人际关系展开深入调查,通讯录、通话记录、QQ聊天记录等,只要保持联系的都要过一遍。
时间很快来到晚上九点,专案组第二次案情讨论会议开始,各探组详细汇报调查进展,整合信息。
首先是对城中村的排查。
村民、房主以及周边商铺的走访还在继续,目前得到的结果和之前一样,戴宾属于两个月内从市区空降到城中村的,深居简出,并未在城中村产生任何新的人际关系。
消失的第四个水杯,也没有找到。
其次,是对欠债人的排查。
每个人都已经落实,不在场证明都很充分。
第三,是对戴宾作家朋友的排查。
这个方向比较麻烦,只查完了大概五分之一,作家和作家之间更多的通过网络交流,只有在线下有活动的时候才会见面。
平时偶尔有聚会,但戴宾基本没去参加过,除非地点离得近,或者聚会人员中有比较熟悉的朋友。
第四,是对王梦琪姐弟以及人际关系的排查。
这对姐弟没有作案时间,已知动机也比较牵强。
如果戴宾的死和王梦杰有关,动机只能来自帮助姐姐把长痛变成短痛,因为戴宾确实对王梦琪很好,不存在泄愤。
如果戴宾的死和王梦琪有关,细细想来,只能因为那份藏起来的遗嘱,前提是王梦琪知晓遗嘱的存在,想提前拿到遗产。
但是,戴宾显然很依赖王梦琪,后者会做出杀鸡取卵的事情吗?
负责此方向的探组,对王梦琪姐弟的作案可能持怀疑态度,已经排除了作案时间,不论雇凶杀人还是合作杀人,可能性都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第五,是对抄袭风波的排查。
已经联系上了相关人员,不在场证明同样充分。
戴宾的死亡时间是下午,而且还是工作日,只要心里没鬼,基本都能提供不在场证明,这倒是大大降低了警方排除嫌疑的难度。
最终,会议讨论的重点集中在那份遗嘱上。
戴宾为什么会突然立遗嘱?
律师判断戴宾可能遇到了什么事,如果真实存在,那么是自我内耗,还是来自外部的威胁?
“寄刀片算不算?”韩凌提出可能,“我花时间看了戴宾的小说评论,目前是连载状态已经快到结尾了,差评比较多,他在某个剧情的处理上出现了问题。”
“寄刀片?”季伯伟等人看了过来。
他们知道寄刀片的意思,是一个网络流行梗,表达的是粉丝对作者的强烈不满。
“他写的什么类型的小说来着?”季伯伟问道。
韩凌:“都市纯爱,带有一点点的悬疑支线,以前他写传统文学的时候,就是此类型的代表性人物,知名度不低。”
听到这里,季伯伟回身,在白板上用笔写出新的关键字:
小说。
读者。
差评。
而后,他在【差评】两个字上延伸箭头,箭头终点写下【极端粉丝泄愤】,并画了一个问号。
这是可能性之一。
胡立辉回头扫了一眼这几个字,问道:“差评来源因为什么?韩凌看过小说吗?”
韩凌回答:“暂时没看过,但从读者评论可以窥探一二,有一个女性配角被戴宾写死了。
这个配角在读者群体中的人气明显很高,当该配角死亡的章节发布后,评论区直接爆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骂声。
我想,这应该是戴宾外出闭关创作的原因之一,希望能在结尾上挽回风评。”
胡立辉微微点头:“因为这种虚幻的事情杀人,性格上必然存在缺陷,或者人生有重大变故,如果真是读者的话,那岂不是大海捞针?戴宾有多少真实粉丝?几万有吧?”
“几万有,我查过。”说话的是方舟,“问题不在数量,在于嫌疑人如何获得戴宾的准确位置,家庭住址或许能找到,但戴宾临时外出租了一个城中村宅子,这件事只有他自己和王梦琪清楚。”
胡立辉转头:“别忘了王梦琪也是读者之一,有没有可能……”
他的意思是,读者和读者合谋杀人,一个提供位置,一个动手。
负责调查王梦琪的警员此时开口:“王梦琪的人际关系比戴宾还简单,已经全部过了一遍,没有发现可疑的联系人。
读者和读者的认识大概率来自网络,网络是有记忆的,我觉得如果存在这样一个人,消除不了。”
闻言,胡立辉思索片刻,道:“那就从其他方向着手,第一,读者评论中攻击性最大的,甚至直接表明了杀人威胁和杀人手法,第二,嫌疑人通过跟踪戴宾得到了他的准确位置。
第二个方向比较靠谱。”
此话让包括季伯伟在内的所有警员点头,很合理。
韩凌也比较认同,如果本案和王梦琪没有关系,那么嫌疑人获得戴宾准确位置的方式,很可能通过跟踪。
而且,还是长时间的跟踪,因为戴宾外出租房创作是主观行为,有着很大的偶然性。
“那就要查一查戴宾小区附近的所有监控了,包括他经常去的地点。”季伯伟开口,“两个月时间……大部分监控都已经覆盖,这就比较难办,以走访为主吧。”
说完,他看向韩凌和童峰:“你们是负责肖雨萱的,那就顺便查查,工作量比较大,辖区派出所协助。”
两名派出所的民警听到后,当即领命:“是,季队,我们配合韩警官和童警官。”
刑事侦查还是分局大队更专业,他们辅助即可,尽量少说话。
韩凌和童峰也是点头:“是。”
季伯伟:“对了,既然提到了戴宾的小说,那大家抽空的时候就看一看吧,重点是差评前后的章节。
其他方向继续排查,若有新发现,立即向专案指挥中心汇报。”
散会后,所有探组陆续离开。
童峰和韩凌暂时没走,与辖区派出所的同事商议排查计划。
哪怕有派出所的民警协助,走访和监控的排查依然是很大的工作量,恐怕需要持续很长时间。
不过未来当其他探组调查完毕撤回来后,可能会加入,逐渐增加效率。
查案就是这样,一开始多个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多个方向会慢慢缩小为一两个方向,重点突破,直到前方看到了死胡同或者锁定嫌疑人。
“走访工作尽量安排熟悉街道的同事进行吧。”童峰说道,“走访目标是:戴宾离家寻找闭关地点时间前后,有没有可疑的人多次出现。”
派出所民警:“了解,我们马上回所里和领导沟通。”
童峰:“辛苦了。”
……
ps:先发一章,第二章还在写,晚上发布,一放假就有各种事,今天参加婚礼去了。
(本章完)
(https://www.xxxqq.cc/4848/4848430/1111103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