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尸卒:开局吞噬华雄 > 第220章:玉玺烫手

第220章:玉玺烫手


在现代时,网友一个个说自己得到传国玉玺,挂了,也是驾崩。

好嘛,现在这宝贝就在自己手上。要是让那群人知道,还不得羡慕死他们。

可惜,作为穿越者,他不仅清楚这东西代表的意义,也更清楚它带来的麻烦!

“怀璧其罪啊……”刘骏喃喃自语。

历史上得到它的人,孙坚、袁术,有几个有好下场?这就是个招灾引祸的靶子。

留下?现在广陵看似发展迅猛,但根基未稳,北边曹操、南边孙策,西边还有刘表,哪个是省油的灯?拿着这东西,等于自称“天命在我”,立刻会成为众矢之的。

献给汉献帝?那等于直接送给曹操,增强曹操“挟天子”的合法性,对自己半点好处没有。

他脑子里飞速盘算。

“主公,”赵云看着玉玺,眼中闪过一丝担忧,“此物,留之无益,反受其害。主公万不可久留身边,须尽快送还皇帝才好!”

刘骏点头:“子龙与我想到一处了。但直接送给曹操,我心有不甘!”

他起身踱了几步,走到悬挂的巨大地图前站定。

目光逡巡片刻,最终刘骏的视线定格在徐州北部的小沛和彭城上。

小沛目前虽被己方势力实控,但名分上还有些模糊;彭城则像一颗楔子,被自己的地盘三面包围,但仍归属曹操。

如果能名正言顺将这两处要地彻底纳入管辖,徐州的防御体系将更加完整。

不仅如此,日后北上兖州、西进豫州也都有了更好的跳板。

“曹操……”刘骏的手指划拉到地图上的许昌位置上,慢慢往横北东北方向横移:

“官渡之战快要来了吧?他现在最头疼的应该是袁绍这个庞然大物。他最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后方,以及避免两线作战。

这玉玺,对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合法性’有大益……”

刘骏暗自思忖,“用玉玺换取小沛和彭城的正式归属权,以及一些虚名,或者一个暂时的同盟关系,曹操应该会认真考虑。”

他看向黄忠和赵云:“我意以此玺向曹操换取小沛、彭城,以及朝廷对我统领徐州、九江、庐江的正式册封。二位以为如何?”

黄忠抚掌赞道:“主公明见。玉玺虚名,怎及实际地盘、人口重要。”

赵云松了口气,拱手道:“主公未被虚名所惑,云佩服。此计大善。”

刘骏微笑回应。此事大又不大,小又不小,需谋定后动才能攫取利益。

他当即修书一封给徐庶、贾诩,详述取得玉玺经过及自身顾虑想法,令二人便宜行事。

信件送达广陵时,淮安州牧府内一片繁忙。

徐庶阅毕信件,脸色古怪。

他看向一旁慢条斯理品茶的贾诩:“文和,寿春已下,淮南诸郡传檄待定。只是主公送来了这个。”

贾诩抬眼,目光落在徐庶推过来的锦盒上。

盒盖未开,

“何物能让元直如此失色?”他伸手,轻轻掀开盒盖。

一方玉玺静静躺在明黄绸缎上——螭钮威严——一角用黄金修补,在阳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

室内寂静。

贾诩连端茶的手都顿在了半空。

“传……传国玉玺。”徐庶吐出四个字,每个字都似有千斤重。

“袁术身死,其部下杀主求荣,献于文远。文远不屑其为人,已将那几人绑了,连同袁术兄弟尸首一并送往寿春。守将见大势已去,开城投降。”

贾诩缓缓合上盒盖,指尖在盒面上轻点两下。

“重宝,亦是烫手山芋。”

他脸上看不出喜怒,“主公如何说?”

“主公信在此。”徐庶将密信递过,“主公大喜,重赏文远,令其暂驻寿春,推行淮安政改。至于此物……

主公言,此乃僭越之器,于我辈如同鸡肋,留之无益,反招祸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此物对他,或有大用,可迫其献地正名!”

贾诩迅速浏览信件,嘴角渐渐勾起一丝满意的弧度:“主公明智。未被虚名所惑,所见与诩略同。以此无用之物换切实之地,甚善。小沛已在我手,彭城?曹操怕是不会轻易松口。”

“正是此理。”徐庶点头,“主公意欲用此物向曹操换取好处。如小沛、彭城,乃至朝廷正式承认主公对徐州及九江、庐江的管辖权。”

“有难度,亦有机会。”贾诩眯起眼:“依我之意,此宝不仅要换地、换利,更要换名!需让天下人皆知,是主公诛灭逆贼袁术,并将此重宝献还朝廷。

如此,大义在手,曹操即使日后想反悔,也得掂量掂量。”

“登报?”徐庶立刻领会,笑道:“主公昔年不惜代价所办之报,实乃一妙棋。”

“然也,”贾诩微笑点头:“此篇文稿,须字里行间,透出逼问之意!

此事当有劳元直。”

徐庶抚掌:“可,我即刻准备文稿。出使许昌之事,公可愿往?”

贾诩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诩愿往。吾听闻曹孟德麾下谋士如雨,正好一会!”

“许昌此刻怕是已暗流汹涌。”徐庶提醒道,“曹操与袁绍在北境对峙,互有胜负,吾料想乃试探之举,想必来年必有大战。”

徐庶道:“此时玉玺出现,曹操必喜,正好利用。”

贾诩微微一笑:“水浑才好摸鱼。元直且坐镇淮安,督促耕种,整备军械。诩去去便回。”

当夜,《淮安旬报》的印刷工坊灯火通明。

翌日,新一期的报纸以最快速度散发往各地,头版标题赫然醒目:

《逆贼袁术伏诛,传国玉玺重见天日》

《广陵侯刘骏,忠义无双,欲献宝还朝》

文章详述“广陵侯刘骏麾下大将张辽”如何击溃袁术残部,袁术如何“惶恐惊惧,呕血而亡”,其部下如何“悖逆弑主”,张将军如何“义薄云天,诛杀凶徒,收敛逆臣尸身”,最终“顺应天命,将传国玉玺献予主公,由主公决意奉还朝廷”。

文章通篇洋溢着对刘骏忠义、武勇的赞美,结尾处笔锋一转,提出尖锐一问:“广陵侯如此不世之功,朝廷当何以酬之?”

消息像长了翅膀,先于贾诩的使团,飞向了许昌。


  (https://www.xxxqq.cc/4848/4848494/4381079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