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上岸中央选调生后,前女友哭惨了 > 第207 章 俞东升的帮助!

第207 章 俞东升的帮助!


华灯初上,暮色渐浓,  “渔院丹江”  包间里,暖黄的灯光映着早已备好的餐具,张志霖与谢延军正静静等候。两人不仅提前敲定了菜单,还特意跟厨师打了招呼,让食材提前备好,免得司长来了久等。

将近七点,包间门被轻轻推开,先是刘小龙主任侧身引路,随后俞东升司长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开口便说:“志霖,让你久等了!”

张志霖闻声立刻起身,脚步略向前迎了两步,语气里满是诚意:“司长公务繁忙,您能在百忙之中拨冗前来,对我已是莫大的荣幸!快请坐!”  他一边说着,一边伸手示意主位。

一旁的谢延军见状,默契地悄悄退出门外,快步找到服务员,轻声叮嘱可以开始上菜了。

落座后,俞东升身子微微后靠,语气随意却带着笃定:“志霖,财政部是你的娘家,我已经提前和经建司对接过了,只要住建部推荐过来,咱们这边的程序你无需担心!眼下最关键的,是过了住建部‘竞争性评审’这一关。”

他顿了顿,指尖轻叩桌面,补充道:“年是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的首批申报,全国就  15  个名额,但现在报名的城市已经超百个了。不过也有个好消息  ——  县区级别的申报通道也会开放,大概能给三五个名额。要是真跟那些省会、一线大城市硬碰硬,你们永安县连一丁点胜算都没有!”

张志霖连忙欠了欠身,语气满是感激:“全靠司长关照,我才敢奢望争取这个项目,不然连申报的底气都没有。”

俞东升微微颔首,话锋一转:“下午我跟住建部城建司的人通了电话,约了谭飞司长明天晚上吃个便饭,地方定在程府宴。小龙,你去定包间。”

“好的,司长,我马上落实!”

张志霖看着俞东升为自己的事如此费心,心里更加感激,再次道谢:“司长,让您搭这么大人情,我心里真是过意不去,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才好!”

俞东升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熟稔的随意:“师兄交代的事,我哪敢敷衍?对了志霖,明天白天你要是没别的安排,就去杨校长那里转一圈,顺便替我带声好。这段时间他应酬肯定少不了,等师兄上任后,我再去人行登门拜访。”

张志霖赶忙应下:“司长,我一定把您的心意转达给老师!”

二十分钟后,六道特色菜上齐,张志霖打开一瓶“汾酒传世珍藏”,俞东升没有阻拦。

张志霖把酒斟满,放在他面前,介绍道:“司长,这个产品是为庆祝汾酒公司成立60周年,特别推出了的2008年青花瓷汾酒,以传统的酿造工艺制成,经过多年的陈酿而成,口感醇厚绵柔、香气浓郁丰富、余味悠长持久,您品鉴一下!”

俞东升没有客气,端起酒杯,缓缓饮下,随即夸赞道:“入口滑爽,有浓郁的麦香和甘甜的果味,令人回味无穷,这酒不错,我还是第一次喝!”

张志霖说道:“司长,我们汾酒历史悠久,仰韶文化时期,杏花村的先民们用  ‘小口尖底瓮’酿造出历史上最早的人工谷物酒,开启了6000年不间断的酿酒史。杜牧的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让汾酒家喻户晓,五次蝉联‘中国名酒’称号,我个人觉得,完全不输茅台、五粮液!”

俞东升赞同道:“汾酒作为清香型白酒的‘鼻祖’,口感的‘净’、香气的‘正’,不冲不辣,咽下去后喉咙和胃里都很舒服,这也是清香型白酒‘一清到底’风格的核心体现。只要推广、宣传到位,汾酒大有可为,毕竟知名度、美誉度在那摆着!”

张志霖顺势说道:“酒香还怕巷子深,汾酒确实需要在宣传推广和营销策略上多下功夫。司长,眼瞅着要过年了,我这次特意带了几箱正宗汾酒过来  ——  您平日里接触的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还请您多帮我们河东宣传一下,汾酒必喝,喝酒必汾!”

俞东升听了,笑着点了点他:“你这小子,倒会找机会顺杆爬,我这刚松口,就被你绕进去了!”

见领导没直接拒绝,谢延军立刻心领神会,转身出去准备  “年货”:2008年青花汾酒五十年陈酿,100毫升的,特意备了  10  瓶;除此之外,还有张志霖以往常带的  “香油脂”、永安蜂蜜这类土特产,以及五个封好的信封。

可谁料俞东升却忽然收了笑意,神色严肃了几分,特意叮嘱道:“志霖,酒你留两瓶,我尝尝味就够了。至于其他那些‘有的没的’,你就不要多此一举了!否则,你这个项目我可就不管了!”

张志霖还想争取,语气带着一丝急切:“司长,无论如何不能让您搭人情,部里经建司那边……”

俞东升抬手打断了他,语气不容置喙:“那些不是你该考虑的事,我自有安排。真有需要,我再给你交代!”

张志霖见状,只好收敛了心思,恭敬应道:“一切听司长安排!”

说完,他给谢延军发了个信息:信封别放了!

……

夜色渐深,时针悄悄滑向八点,俞东升缓缓起身:“志霖,明天还有工作,不敢和你开怀畅饮,今天就到这吧。明晚可能得多喝几杯,谭司长可是海量。”

张志霖跟着起身,打趣道:“司长,到了基层,别的本事没见多大长进,这酒量倒是实打实练出来了,明晚我一定不会掉链子!”

出了饭店,牛鹏开着途观车,早已在门口等候。

张志霖对路线熟门熟路,先稳稳地把俞东升送回了家。车上堆着的年货分量不轻,几人来来往往跑了两趟,才把大大小小的礼盒都搬进了门。

辞别俞东升司长后,车子又调转方向,送刘小龙主任回家。他的那份年货同样满满当当,都是精心准备的心意。

晚上十点,牛棚开车送张志霖回了四合院。

看着张志霖的身影走进那扇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大门,谢延军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他心里暗忖:在寸土寸金的燕城,能住进这样底蕴深厚的四合院,这位张县长恐怕远不像表面看上去那般简单!不过这是好事呀,领导背景越“硬”,跟着他混不就越有保障?

进门后,赵老已经休息了,张志霖没有打扰他,自行回了房间。

自己在燕城,可芸汐却在河东,还得孤零零一个人。

……

次日清晨,天光刚漫过院墙,赵老已在院中缓缓活动筋骨。他脊背虽不复年轻时挺拔,每一个伸展动作却都透着股沉稳劲儿,显然是多年养成的习惯。

张志霖端着杯温水走过去,脸上漾着笑意:“爷爷,您这毅力真是我们的榜样,锻炼雷打不动!”

赵老停下动作,指尖轻轻揉了揉膝盖,语气里带着几分岁月沉淀的感慨:“打了半辈子仗,枪林弹雨里落下的毛病不少,不趁着身子还能动好好练,怎么等得起那一天?”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院外远处的天际,声音又沉了几分,“我还想亲眼看着祖国统一呢,这不仅是我的盼头,也是老政委到最后都没放下的夙愿。”

张志霖上前半步,语气格外坚定:“国家日益强大,您一定能看到那一天!”

赵老收回目光,拍了拍他的胳膊,话锋一转:“对了志霖,昨晚几点回的家?我睡的早,没听见动静。”

“差不多十点左右吧。”  张志霖接过话,顺势说起正事,“这次回来,是要去住建部跑项目,永安县打算实施‘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需要上级资金的支持。”

赵老问道:“这是好事情,难度大不大?要不要我帮你打声招呼?”

张志霖忙摆手,语气诚恳:“不麻烦爷爷了!这个项目是财政部和住建部两家联合评审,俞东升司长已经答应帮忙协调了,问题应该不大,俞司长是杨校长的师弟。”

赵老闻言缓缓点头,嘴角露出一丝赞许:“学而优则仕,杨正尧这一步走的很扎实。趁着这次回来,你去他那里坐坐吧,你这个老师是真正的专家,前途无量呀!”

张志霖回道:“吃过早饭,我就去华大,看望一下老师,他还在公示期。爷爷,晚上我得请住建部的领导吃饭,您不用等我。”

“去吧,正事要紧!”

……

八点半,张志霖给汪书贤主任打了个电话,确认杨正尧校长今天会一直待在学校,便走出四合院。

院门外,牛鹏已等候多时,见他出来便立刻拉开车门,动作熟稔又恭敬。

张志霖俯身上车,只简洁吩咐了一句  “去华大”,车辆便平稳起步,朝着学校的方向疾驰而去。

再过几天,校长就要去人行上任了,这可是实打实的助力,尤其是在工作上。最近,张志霖一直在研究人行的职能,心里已经有了数。


  (https://www.xxxqq.cc/4848/4848595/4390301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