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没钱怎么养兵
第一百五十六章 没钱怎么养兵
宣府镇大捷的喜悦,如同醇酒,让整个边镇都沉浸在狂欢之中。
百姓们走上街头,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安心笑容。士兵们挺直了腰杆,巡逻的脚步都带着风。镇北王林远,这个名字成了所有人的主心骨,成了定海神针。
然而,总兵府的议事厅内,气氛却远没有外面那么轻松。
林远坐在主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的面前,摊着一本账册,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看得人头疼。
“王爷,抚恤金已经全部发放下去了,阵亡将士的家眷也都妥善安置。此次论功行赏,提拔了三百二十一名军官,赏银共计一万三千两。”岳峰站在一旁,声音洪亮地汇报着。
打了胜仗,论功行赏是必须的,这能极大地鼓舞士气。林远对此毫不吝啬。
“嗯,做得很好。”林远点了点头,目光却依旧停留在账册上,“将士们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不能让他们流血又流泪。抚恤和赏赐,一文钱都不能少。”
王瑾站在另一侧,手里也捧着一本账册,脸色却有些发苦。他小心翼翼地开口:“王爷,皇上的赏赐黄金万两,折合白银十万两。加上之前查抄贪官所得,府中现有白银共计二十一万两。此次抚恤和犒赏三军,已经花出去了近五万两。剩下的……只怕支撑不了多久。”
林远抬起头,看着他:“支撑不了多久是多久?”
王瑾心里咯噔一下,硬着头皮道:“王爷,您还要扩编三万新兵。这三万人,加上原有的两万兵马,总共五万人。每日人吃马嚼,就是一笔天文数字。更别提兵器甲胄的打造,火药火铳的消耗……奴婢粗略算了一下,若按镇北军的标准,我们手上这点银子,最多……最多只能撑三个月。”
三个月!
岳峰和帖木儿听到这个数字,脸色都变了。
他们都是带兵打仗的,自然知道钱粮的重要性。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钱,别说打仗,就是维持军队稳定都难。
岳峰忍不住开口:“王爷,三个月时间太短了。新兵训练才刚刚开始,要形成战斗力,至少需要半年。若是三个月后断了粮饷,军心必乱啊!”
“是啊,王爷。”帖木儿也跟着说道,“咱们刚打赢了一仗,士气正盛。可要是发不出军饷,这股气很快就会散掉。到时候,别说打鞑子,恐怕内部就要出问题了。”
议事厅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沉重起来。
扩编三万大军的豪言壮语还言犹在耳,残酷的现实就摆在了面前。没钱,一切都是空谈。
林远看着众人脸上的忧色,心里却平静得很。
这个问题,他早就想到了。指望朝廷?别开玩笑了。这次能给十万两白银的赏赐,已经是皇上大出血了。大明朝廷的财政早就烂到了根子里,国库里跑耗子都是常事,哪里还有余钱来支持他大规模扩军?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从一开始,林远就没打算完全依赖朝廷。
“本王知道钱不够。”林远淡淡地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他看着王瑾,问道:“王公公,你觉得,这大明天下,谁最有钱?”
王瑾愣了一下,没明白林远为什么突然问这个。他想了想,试探着回答:“回王爷,若说最有钱,除了国库……恐怕就是江南的那些盐商,还有京城的勋贵豪门了。”
“说得对。”林远嘴角微微上扬,“国库是皇上的,我们动不了。但那些盐商勋贵,他们的钱,难道就不能为国分忧吗?”
王瑾心里猛地一跳,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结结巴巴地说道:“王爷……您的意思是……是想让他们……捐钱?”
“捐?”林远笑了,“王公公,你觉得本王像是那种会低声下气去求人施舍的人吗?”
王瑾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他跟了林远这段时间,太清楚这位王爷的脾气了。这位爷什么时候求过人?向来都是他让别人求他。
岳峰和帖木儿也面面相觑,他们也想不通,王爷不打算去求,那怎么拿到钱?总不能直接派兵去抢吧?那可是京城的勋贵,真要那么干,恐怕整个朝堂都要炸锅了。
林远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京城的位置上。
“本王这次宣府镇大捷,斩杀鞑子大汗阿木尔,威震九边。你们说,京城里的那些国公、侯爷、大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是高兴呢?还是害怕呢?”
王瑾眼皮直跳,他好像抓住了什么,但又不敢确定。
林远自顾自地说了下去:“他们当然高兴。因为宣府镇守住了,鞑子打不进来了,他们才能继续在京城里花天酒地,享受荣华富贵。他们的生意,他们的田庄,才不会被战火波及。”
“但是,他们也会害怕。”林远话锋一转,声音冷了下来,“他们怕什么?他们怕本王!怕本王这个手握重兵、战功赫赫的藩王!他们更怕,万一哪天本王守不住了,或者说……不想守了,那鞑子的铁蹄,第一个踏进的就是京城。到时候,他们的万贯家财,他们的娇妻美妾,会是什么下场?”
嘶!
议事厅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王瑾、岳峰、帖木儿,三个人脑门上都见了汗。
他们终于明白林远想干什么了。
这哪里是募捐?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威胁!
用鞑子的威胁,来威胁京城那帮肥得流油的勋贵富商。告诉他们,想保住你们的富贵吗?想让你们的脑袋安安稳稳地待在脖子上吗?那就乖乖地掏钱!拿钱来支持我林远扩军!我林远的军队越强大,你们就越安全!
这个计策,太狠了!也太绝了!
王瑾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声音都有些颤抖:“王爷……这……这能行吗?他们……他们会甘心掏钱吗?万一他们联合起来,在皇上面前告您一状……”
“告我?”林远冷笑一声,眼神里满是不屑,“他们凭什么告我?告我保家卫国,抵御外敌?还是告我为国练兵,军费不足?本王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吗?”
“本王不会跟他们要钱。”林远一字一句地说道,“本王,是给他们一个为国效力的机会。一个投资未来的机会。”
他转过身,看着已经目瞪口呆的三人。
“王瑾,立刻去拟两份文书。一份,是给皇上的奏折,就说宣府镇百废待兴,将士用命,但钱粮短缺,恳请皇上体恤边关疾苦。姿态要低,话说得要惨,要多惨有多惨。”
“另一份,”林远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是一封信,一封写给京城所有国公、侯爷、伯爷以及各大商号东家的‘感谢信’!”
“感谢信?”王瑾彻底蒙了。
“对,就是感谢信。”林远缓缓说道,“感谢他们心系边关,听闻宣府镇大捷,感念将士用命,主动提出要为我镇北军捐资助饷,以助我大明边防固若金汤!本王被他们的爱国之心深深感动,特此致信,共商报国大计!”
王瑾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这……这简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啊!人家什么时候说要捐钱了?这信送过去,不等于直接把刀架在人家脖子上了吗?
林ar远看着王瑾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光有信还不够。”林远继续说道,“帖木儿!”
“末将在!”
“你从俘虏里,挑一个身份最高的鞑子将领出来。把他好吃好喝地伺候着,但别让他死了。然后,派一队亲卫,‘护送’他去京城。”
“护送去京城?”帖木儿也是一脸不解。
“对。”林远点头,“就跟那些勋贵们说,这是本王送给他们的礼物。让他们亲眼看看,鞑子长什么样。也让他们明白,宣府镇外面,还有成千上万这样的‘礼物’,正对他们的家产和脑袋虎视眈眈。告诉他们,本王手里的刀虽然快,但鞑子的刀,更快!”
林远的话说完,整个议事厅死一般的寂静。
王瑾、岳峰、帖木儿三人,看着林远的眼神,已经从敬佩变成了敬畏。
这哪里是计谋?这简直就是阳谋!
一封“感谢信”,一个活的鞑子俘虏。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一个告诉你,我已经帮你把“爱国”的名声放出去了,你要是不接着,就是不识抬举,就是不爱国。
另一个告诉你,你要是不掏钱,我就没法帮你挡住外面的豺狼。到时候,你的钱,你的命,都是别人的。
这套组合拳打出去,京城那帮人精,谁敢说一个“不”字?
他们只能捏着鼻子,乖乖地把银子送过来!而且还得满脸笑容,感恩戴德地送过来!
高!实在是高!
王瑾在心里感叹,这位王爷的心思,简直深得可怕。他这是要把京城那帮只会吸血的蛀虫,榨出油来啊!
“王爷英明!”岳峰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单膝跪地,声音里充满了激动,“末将这就去安排!保证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天!”
他现在对林远是彻底服了。不光能打,这脑子也太好使了。跟着这样的主帅,何愁大事不成?
“王爷,末将也去挑人!”帖木儿也兴奋地说道。他已经能想象到,当那个鞑子俘虏被押到京城,那些养尊处优的国公侯爷们,会是怎样一副吓破了胆的表情。
林远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来。
“去办吧。”他淡淡地说道,“记住,戏要做足。给皇上的奏折,要显得我们山穷水尽。送去京城的信,要显得我们情真意切。护送俘虏的亲卫,要显得我们威武雄壮,但又要让他们看出我们的‘难处’。”
“遵命!”三人齐声应道,转身快步离去,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林远重新将目光投向了地图。
搞钱,只是第一步。
他真正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这一次的“募捐”。他要借着这个机会,在京城那些勋...贵和商人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一颗让他们明白,他们的荣华富贵,与他林远的边关大军,是捆绑在一起的种子。
他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线。他要让这帮人,从被动地“被放血”,变成主动地“投资”。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毫无顾忌地扩充他的军队,实现他真正的目标——将整个九边,都打造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铁血长城!
他心里清楚,这封信送出去,京城必然会掀起轩然大波。那些老狐狸们,绝不会轻易就范。他们肯定会想尽办法,讨价还价,甚至在背后搞小动作。
不过,林远一点也不担心。
他已经布好了局,就等着那些“肥羊”自己走进来了。
他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四个大字——“边防商会”。
这,才是他真正的杀招。
他不仅要他们的钱,还要把他们的人,他们的资源,都牢牢地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林远放下笔,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京城,本王给你们准备的大礼,马上就要到了。希望你们,会喜欢。
他负手而立,看着窗外,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即将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拉开序幕。而他,就是这场战争的唯一导演。
(https://www.xxxqq.cc/4848/4848964/11110988.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