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1979:文豪,从知青回城开始 > 237.第235章 改编?

237.第235章 改编?


第235章  改编?

    搬完行李,吃过午饭,许跃新骑上摩托车来到大栅栏,为大姨子购置电热毯。

    不开车的原因在于这一带太热闹,汽车根本进不去。

    相比起前几年,大栅栏更加热闹了,街面上的顾客人头攒动,商品种类越来越多。

    一些个体户商家直接把摊位外摆,令整条街道变得更加富有烟火气。

    许跃新走到卖床上用品的商店内,和营业员说了一声,要买一床大尺寸电热毯。

    “2.0×1.8的电热毯?”

    “我们这儿没有。”

    营业员摇头道,“倒是有1.6×1.8的,你要不?”

    “算了。”

    许跃新说完转身离开。

    电热毯尺寸买小了,床上就会冷一块热一块。

    许跃新还是想让大姨子睡得舒服点,所以前往下一家商店继续寻找。

    结果下一家也没有。

    归根结底,这年头人均居住面积还很小,大部分人家摆不下大床,自然也很难买到大尺寸电热毯。

    许跃新沿着大栅栏边上的商铺一家一家地问,终于在走到街道末尾时找到了一家卖大电热毯的。

    30块钱,2.0×1.8的大尺寸电热毯到手。

    由于街上人太多,再加上推着摩托车,许跃新买完电热毯已是一身热汗。

    回到家中后,陈艺雪看到他一身汗的样子很是诧异。

    “怎么出了这么多汗?”

    陈艺雪取出手绢递给许跃新道。

    许跃新于是将原委告诉陈艺雪。

    “辛苦。”

    “为我买床电热毯,费了这么大劲。”

    陈艺雪有些感动道,“我来铺吧。”

    她觉得许跃新对自己实在是太用心了。

    “电热毯大,你一个人铺不过来。”

    许跃新走向正房道,“咱俩一块铺。”

    两人来到陈艺雪卧室,许跃新将被子、被单叠好抱起来放到旁边椅子上,和她一起将电热毯展开铺了。

    “去洗个澡。”

    把杯子扔回床上后,许跃新说道,接着回到自己卧室的卫生间,打开热水器。

    没一会,卫生间内传来洗浴声。

    这时,院子外传来邮递员的吆喝声。

    “有你们家的信。”

    “有人在家不?”

    “来了。”

    陈艺雪应声道,小跑到前院打开院门,问清是许跃新的信后就签收了。

    过了十几分钟,许跃新从浴室里出来,大姨子听见动静,拿着信走到他卧室。

    “有你的信,制片厂寄过来的。”

    大姨子将信递给许跃新道。

    许跃新打开信一看,发现是沪海那边的制片厂,说是想和他商谈《大明1566》改变为电视剧的事宜。

    嘶。

    这一天,总算是到来了。

    许跃新收起信,深吸一口气。

    按照这两年影视事业的发展速度,以及他在文坛的知名度,有制片厂联系改变是预料之中的事。

    许跃新甚至觉得,这一天来得有些晚了。

    当然,他实际上也没打算这么快就把影视版权给卖出去。

    至于原因嘛……

    还是因为价格。

    按照目前影视版权的行情,对方大概能给《大明1566》开出个500块的价钱?

    最多600?

    许跃新心里直摇头。

    如果只能卖出这一点价格,那他宁可把版权捏在手里,等到以后升值。

    “怎么,信里写什么让你不高兴的东西了?”

    一旁的大姨子察觉到许跃新脸色不好,于是走了上来。

    “没什么,有人想把我的小说拍成电视剧,我在想这件事。”

    “拍成电视剧?好事呀。”

    大姨子诧异道,“为什么不高兴?”

    “我估计他们不会开出太高的价格,所以心情不好。”

    许跃新为大姨子解释道。

    “哦哦,因为这啊。”

    大姨子说完不做声了。

    和这个年代的绝大部分人一样,大姨子觉得自己的作品能被改编,被更多人看到是一件好事。

    至于报酬,她还真就没多想。

    “怎么,你不赞同我的想法?”

    许跃新此刻正在琢磨版权价格的事,状态有点敏感。

    所以见到大姨子不说话,他立刻追问起来。

    “我……没往那方面想过。”

    大姨子思考了一下,坦诚地对许跃新说道,“如果我是作者,别人要把我的书改编成电视剧,我可能都不会在意报酬的事。”

    “为什么不在意。”

    许跃新反问道,“小说是作者心血的结晶,作者理应从创作中得到合适的报酬。”

    “《大明1566》单单是印数稿酬,都已经领了将近20万。”

    “别人凭什么几百块就把它的影视版权买走?”

    许跃新不是生这家制片厂的气,他是觉得当下影视版权的行情就不正常。

    截止到80年代末时,《平凡的世界》才卖出700块的电视剧版权,而当时京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1500元。

    等于一部现象级作品的影视版权,连普通人半年的工资都不到,这绝对属于畸低。

    如果面对这样不合理的行情,连一点情绪都没有,那就不是许跃新了。

    听到许跃新的话语,大姨子赶忙安慰:“别生气,人家又没跟你说价钱。”

    “不管说不说,行情都摆在那。”

    许跃新两手一摊道,“当然,我也没有生气,我只是想改变一下局面。”

    “怎么改变?”

    大姨子略带疑惑道。

    她虽然不是作者,但也知道眼下想把书拍成电视剧、电影,就只能找制片厂。

    只要所有制片厂都不肯出高价,哪怕是知名作者也会毫无办法。

    “把话和制片厂说明白。”

    许跃新笃定道,“反正我现在也不缺钱,如果他给的钱不能让我满意,那就宁可不拍。”

    “那……我祝你成功。”

    大姨子左思右想,最后送上祝福道。

    大姨子内心深处觉得许跃新的举动希望很渺茫。

    但此刻她很佩服许跃新的勇气、决心。

    收到信件次日,许跃新拨通寄信方恒光制片厂的电话号码。

    恒光制片厂是一家位于沪海的中型制片厂,之前拍过两部历史题材电视剧。

    许跃新没指望能和对方谈成,但要把态度向对方表露出来。

    “喂,你好,请问是恒光影视吗?”

    “对,请问你哪位。”

    “我是许跃新,昨天我收到你们的信了。”

    “哦哦,是您啊,你好你好,我们这次给你写信,主要是想谈一下合作拍摄《大明1566》的问题。”

    “咱们先电话里聊聊吧。”

    “嗯嗯好,我来介绍一下这边的情况吧。”

    “我们厂研究过《大明》这本书,认为它构思巧妙,且立意很是高远,十分适合拍成电视剧。”

    “目前,我们已经物色到合适的导演、演员,只等和你这边一谈好,咱们就可以签约、拍摄。”

    “哦,原来是这样。你们准备花多少钱买我们的改编权?”

    “这个价格嘛,那当然是从优,我们准备出400块买下来。”

    得,果然是这样。

    区区400块,就这还是从优。

    许跃新听到后自嘲地摇摇头,感到很无语。

    电话那头察觉到许跃新的沉默,一下猜出原因。

    “请问,您是觉得400的价格低了是吧……”

    “那我们可以再加50,450块,怎样?”

    “不怎样。”

    “恕我直言,现在普通职工一年的收入都有800、900块,你觉得给这样的一本书开400块的价格合适吗?”

    “不是400,是450。”

    “有区别吗?作品是作者的心血,就卖这么一点儿钱,我无法接受。”

    “而且《大明》这本书,目前单单是印数稿酬就已经有近20万,而影视改编权却只能卖到区区450块,对比之下你不觉得荒谬吗?”

    电话里,恒光制片厂的人被许跃新说得不吱声了。

    一本销售量达到上百万册,印数稿酬达到六位数的书,电视剧改编权却只能卖出450块。

    强烈的对比下,是个人都会觉得不合理。

    就让制片厂的人好好想想吧。

    许跃新寻思道,没有因为他沉默就去催促。

    电话听筒寂静了好一会儿,直到将近半分钟后才重新传出声音。

    而这一次说话的人也变了。

    “你好啊许同志,我是制片部主任陈临,你叫我老陈就行。”

    “刚才我们的同志和你沟通时,可能有一些话没讲到位,导致我们双方之间有一些误会。”

    “没事,陈主任你说。”

    “是这样的,目前我们小说影视改编权的行情,大概就是这样。普遍的改编价格就在200块到300块之间。”

    “就这次450块的报价,也是我们制片部讨论很久才给出的价格,主要还是看在你作品质量好,知名度高的份上。”

    “如果我们再把价格往上加,厂里很可能也通不过,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我知道,你们不是故意压价。”

    许跃新冷静说道,“之前我也了解过改编权的行情。”

    “但到处行情都是这样,不代表我必须得妥协。”

    “要是给不到满意的价格,那我宁可把作品放着不改编。”

    “呃……许同志,你倒也不必如此。把《大明》这本书改编成影视剧,也可以提升书本身的知名度嘛。”

    “没必要,我的书知名度已经足够高。我不需要通过牺牲自身合理利益的方式,来替它进行宣传。”

    “……”

    制片部主任也被许跃新干沉默了。

    他没想到,这位远在京城的年轻作家竟会如此强硬。

    主打一个油盐不进。

    “这样吧,你报一下心目中的理想价格,我们再商量?”

    “呵呵,那肯定比我目前领到的印数稿酬要高。”

    比印数稿酬还要高?

    陈临差点被许跃新吓晕过去。

    许跃新刚才说过,《大明1566》这本书的印数稿酬达到了近20万元。

    出这么多钱买个影视改编权?

    他要是敢付钱,怕不是第二天厂长就得把他制片部主任的职务给撸了。

    陈临心想道。

    “呃,那确实太高了,远超出我们厂的负担能力。”

    “希望下次有合作机会吧。”

    “希望吧,再见。”

    许跃新说完挂掉电话。

    许跃新本来就没打算谈成,这次的结果在他意料之中。

    哪怕最后成为别人的谈资,许跃新也要亮明自己的态度:作者的影视改编权,是有价值的。

    不能被廉价地买卖。

    ……

    和恒光制片厂的通话结束后,一切回归平静。

    往后的日子里,许跃新没再收到制片厂的电话。

    而他,也把精力全部放在了创作中,没有再去联系恒光制片厂。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地流逝,就这样春节快到了。

    一天下午,许跃新正和陈巧巧、陈艺雪在家筹划着置办年货,这时电话响了。

    “喂,请问是许跃新同志吗?”

    许跃新接起电话,里边传来了陈主任的声音。

    “对。”

    “你好啊许同志,我是陈临,老陈。今天打电话给你,主要是想再次征询一下你对于《大明》这部作品影视改编的想法。”

    “我想法有很多啊。”

    许跃新笑呵呵地说道,“但最重要的,还是能先把钱给够。”

    “咳咳,关于钱的问题嘛,我们恐怕是没法按照你的要求办到。”

    “二十万块实在太多了。”

    “钱上还是谈不妥对吧,那……我恐怕只能再说一次遗憾了。”

    在陈巧巧、陈艺雪的瞩目下,许跃新直截了当道。

    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钱的问题。

    钱要是谈不拢,其他问题也就没有展开必要。

    “这个,也不一定吧。”

    听筒内,陈临措辞谨慎道,“我这里有个变通的方案,你要不要听听。”

    “你说。”

    许跃新语气随和道。

    许跃新只是坚持自身利益,并非顽固。

    只要恒光制片厂能拿出满足他利益的方案,他也不是不能接受。

    “是这样,现在不是很多国有厂子,都在接受个体户挂靠嘛。”

    “我想,你是不是可以做一个个体户登记注册,挂靠在我们制片部名下。”

    “等到拍摄时,我们制片部出一部分钱,你出一部分钱,收益分成方面我们可以适度向你倾斜一些。”

    “比如我们各出五成资金,最后分成时你拿六成,我们制片厂拿四成,就当是给你作品价值的报酬。”

    “请问你觉得这个方案怎样?”

    陈临语气还算恳切道。

    嘶……出资拍片?

    这,倒是真出了许跃新最开始的预计范围。

    (本章完)


  (https://www.xxxqq.cc/4849/4849601/1111090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