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章 日军突袭,韩明远的偷屁股计划
汤恩博淡然道:
“他可不是在帮咱们,他只是在抗日。
只要咱们抗日,他们就帮咱们,如果咱们不抗日,那说不定顺手把咱们也给收拾了也不一定。”
对于韩明远此人,汤恩博自然听过名号,薛长官对此人评价尤其高,主要是在此人手中吃了太多亏。
在两人对话的时候,有士兵匆匆忙忙,连滚带爬地跑过来。
“不好啦,在怀来西南方向,发现大批日军部队。”
“什么?”
汤恩博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第五师团的部队,什么时候迂回到这么深的位置了。
要知道眼下的13军主力部队,基本都部署在南口一线,在怀来的兵力相当有限,整个指挥部上上下下加起来不足千人。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火炮的轰鸣传来,日军这支部队已经开始攻击怀来城了。
“怎么办,军座。”
在一旁的参谋长问道,“咱们手里这些人可顶不了太久啊。”
这个时候的汤恩博,想起来之前汇报的,发现敌军小股部队向西南方向迂回的情报。
现在看来,当时的情报有误,敌人迂回的部队兵力很多,只是国军发现的只有一小股而已。
毫无疑问,若是怀来被敌军攻占的话,后路被切断,南口防线也不复存在。
可就这么撤退,汤恩博又实在不甘心,毕竟13军已经在南口防线和日军鏖战了这么长时间,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在他摇摆不定的时候,又一个消息传来。
“报告军座,傅长官传来消息,张家口已经被察哈尔派遣军攻陷,为避免我军遭到日军夹击,他建议我军向大同方向撤退。”
这个消息像是法官的木槌一般,算是彻底宣判了南口战役国军的失败。
若是怀来方向汤恩博还想要依靠手里千把人,稍微坚持一下,那张家口的沦陷,就是致命一击。
“命令前方部队,向大同方向撤退,同时通知韩师长,告诉他当下的情况,让他小心行事。”
汤恩博这般说道。
他原本还想要等着韩明远的部队抵达防线后,再和日军决一死战,可现在看来,一切都太晚了。
不过这份人情,汤恩博记下了。
韩明远对于这份撤退的命令,其实并没有丝毫的意外。
甚至在他看来,这才符合历史的走向。
他虽然也有几万大军,可面对大厦将倾,韩明远并认为现在的自己,能够力挽狂澜。
“韩师长,你们是打算撤回冀北,还是要跟随我们的部队进入山西?”
罗芳珪此刻走过来询问道。
韩明远看着罗芳珪道:
“我们视情况而定。”
回冀北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跟着中央军去往山西,在正面和鬼子主力部队硬抗,那对于韩明远来说也不是明智选择。
一个不小心,自己手里这点儿家当,恐怕就要全部交代出去。
在抗战初期,韩明远觉得最需要做的事情,还是抓住机会,在后方袭扰日军,多搞点儿武器装备和弹药,同时在进入山西地区之后,可以留下来自己的力量,在当地发展游击队,建立根据地。
罗芳珪这才说道:
“那好,韩师长,咱们有缘再见了。”
这么说着,他就伸出手掌,和韩明远紧紧握住。
等到罗芳珪离开,韩明远看着他的背影,知道这可能就是永别了。
他没有记错的话,罗芳珪罗团长,在后续的台儿庄战役之中英勇牺牲。
“保重啦,罗兄。”
韩明远这样说完,看向李云龙等人道:
“将之前缴获11混成旅团的武器装备收拾好,咱们也走。”
“往哪儿走啊?”
李云龙凑过来问道。
“先猫在山里,等鬼子的主力部队进入山西之后,咱们再见机行事。”
孔捷一听就明白了。
“懂了,偷小鬼子屁股是吧。”
“没错,就是偷小鬼子屁股,有机会的话,咱们要想办法搞一票大的。
尤其是鬼子的部队都将主要的兵力集中到前方,后方防御空虚的时候。”
韩明远这么说着,心想后面不管是平型关战役,还是忻口战役,日军都会将大量的兵力,集中到前线去和中央军还有晋绥军,以及八路军主力部队鏖战。
到时候自己就可以在鬼子屁股后面,偷袭他们的铁路线,公路线,攻击日军守备空虚的城池,抢夺他们的武器和弹药仓库。
一想到这些,韩明远就知道对于红34师来说,这就是一次发财的大好机会啊。
日军第五师团和坂本支队,以及第六师团,还有察哈尔派遣军团,在南口防线的13军撤退之后,就立刻开始追击。
不过四周都是山岭纵横,日军对于地形也不是那么熟悉,想要追击上13军主力着实有些困难。
这些日军没有太多休整,继续集中兵力向大同方向进发。
二战区阎长官原本是打算将这些日军,吸引到大同地区,然后再打一场歼灭战的。
结果日军推进速度,远远超过他的想象,前方国军部队溃败的也非常快。
不管是任何县城,或是城市,几乎都是一到两天的时间,就会被日军直接拿下。
后面则是大批的伪军部队,在当地招募士兵,用来维持基本的治安,保证后方运输线的安全。
时间很快就来到九月份,日军推进速度奇快,大同也宣告沦陷。
阎长官的围歼计划,因为大同这个最大的诱饵直接丢失,而胎死腹中,只能继续向后退,直到退守到雁门关,平型关一线。
韩明远的部队,在日军通过南口方向之后,便直接沿着太行山一带南下行进,沿着之前他们北上进入冀北的路线,进入到蔚县东部的山岭之中。
此时平型关战役打的火热,国军中央军和晋绥军,以及西北军,甚至是东北军,都在这里集中部队,想要依靠着平型关还有雁门关天险,挡住日军大军猛攻。
晋绥军的装备还算精良,但是兵员素质相对较差,在面对日军这些精锐部队的时候,几乎也是一触即溃,直到平型关和雁门关一线,利用地形优势才算勉强站稳阵脚。
(https://www.xxxqq.cc/4849/4849722/4310998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