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一文引深思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想知道究竟是怎样一首诗,能让方谦与岑老如此失态!
方谦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颤抖着手拿起第二张纸,上面是那首《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啪嗒!”方谦手中的纸张竟因激动而脱手飘落,他恍若未觉,只是喃喃自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超然!豁达!悲悯!此词格局之宏大,意境之超脱,已非寻常词作可比!这是……看透历史兴衰、悟透人生真谛的仙人之语啊!”
岑姓老者连忙捡起词作,反复诵读,越读眼睛越亮,最终长叹一声,对着萧景的方向郑重一揖:
“老夫……服了!心服口服!此一诗一词,足可光耀文坛千年!能亲见如此神作问世,此生无憾矣!”
此时,另外三人才刚刚“写”完自己的作品,正待呈上,却见方谦与岑老如此反应,又听到那震古烁今的诗句词章,三人顿时面如死灰,手中的笔“哐当”掉在地上也浑然不觉。
他们那精心准备、自以为能稳操胜券的作品,在这等神作面前,简直如同萤火之于皓月,米粒之珠之于沧海,连比较的资格都没有!
陈教授甚至无需再去品评另外三人的作品,直接朗声宣布,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第二场,诗词之比,萧景公子,胜!且是……完胜!”
结果宣布,全场却陷入一种奇异的寂静之中。
所有人都被萧景那碾压级别的才学彻底震慑住了!
以一敌三,在对方明显作弊准备的情况下,不仅速度远超,更是以两首足可传唱千古的绝代佳作,赢得了毫无争议的胜利!
看到此景,萧景淡淡一笑。
这一诗一词,可是王炸,特别是那首《登高》七律,可是前世的七律之最。
以这样的一诗一词,不拿第一都不可能,没看到另三人在听到这一诗一词之后,直接面若死灰吗?!
云梦瑶玉手掩着朱唇,美眸中异彩连连,看着萧景那云淡风轻的模样,只觉得心湖中被投下了一块巨石,涟漪阵阵,一种难以言喻的倾慕与自豪感充斥心间。
武藏锋和凌川脸色铁青,拳头紧握,指甲几乎要掐进肉里!
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精心准备的杀招,在对方绝对的实力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羞辱、愤怒、还有一丝连他们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恐惧,交织在心头。
方谦深吸一口气,看向萧景的目光已彻底不同,那是一种看待文坛瑰宝、甚至是看待同道知己的炽热光芒。
他心中已然明了,今日之后,汉川文坛,乃至天下文坛,都将因这个年轻人的出现而掀起波澜!
“第三场,文章之比……”方谦缓缓开口,但所有人都知道,胜负,其实已无悬念。
萧景用他无可匹敌的才学,已然征服了在场绝大多数人。
接下来的第三场,更像是一场加冕仪式。
前两场的惨败,如同两记重锤,狠狠砸在武藏锋、凌川及其麾下文人的心头。
然而,他们犹自不甘,将最后翻盘的希望寄托在这第三场文章比试上。
为此,他们搜肠刮肚,甚至请人捉刀,准备了自认为花团锦簇、论证严密的策论或骈文,坚信在此道上绝不会再输给萧景这个“狂生”。
方谦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心中已有决断。
他朗声宣布:“第三场,比文章。文体不限,题材不限,诸位可畅所欲言,一展胸中丘壑。时限,依旧是一炷香。”
不限文体题材!
这看似给了那三位“有备而来”者更大的便利,可以直接将准备好的文章默写出来。
但方谦此举,实则是对萧景释放了最大的善意与期待。
他深知,若限定题目,萧景仓促间未必能发挥最佳水平;而不限题目,则给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最大的挥洒空间,他相信萧景定能给出惊喜。
规则宣布,比试开始。
武藏锋、凌川方面的代表以及汉川书院那位出战者,几乎是立刻俯身,笔走龙蛇,开始“默写”他们精心准备的文章,脸上重新浮现出笃定的神色。
而萧景,则再次陷入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他并未急于动笔,而是微微阖目,似在沉思。
脑海中,前世无数传世名篇流转而过。
最终,一篇极具寓言色彩、意境超然的文章定格在他的心海——《桃花源记》。
汉川府身处三国夹缝,却能保持相对的和平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商业兴旺发达,这不正是乱世中的一个“桃花源”吗?
而此文所寄托的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隐隐的批判,正合此情此景!
心念既定,萧景骤然睁眼,眸光清亮,提笔蘸墨,在那宣纸上挥洒开来。
他的速度依旧快得惊人,仿佛不是在进行创作,而是在誊写早已镌刻在灵魂深处的华章。
当那柱香燃烧尚不及半,萧景便再次轻轻搁笔,淡然道:“萧某文章已就。”
又是我第一个完成?!全场目光瞬间聚焦,充满了难以置信。
方谦与岑姓老者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示意书童将萧景的文章呈上。
两人凑在一起,低头细读。文章开头便引人入胜:
“武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萧景将开头那个字给改了,其中也有几个不合适的字,作了修改。
毕竟,这个世界的历史中,虽然有秦、汉,但并没有魏晋,但有一样同样如同乱世的时代,武、启!也算是贴切!
随着阅读的深入,方谦与岑姓老者的脸色从好奇,转为凝重,再转为一种深深的震撼与沉思。
文中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https://www.xxxqq.cc/4849/4849744/5024653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