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被骗,不善
相较于二柳巷子,三井巷子位于内城边缘,房舍较内城便宜太多,也颇为拥挤,大多住着入城的小生意人,进京赶考的举子,与家境贫寒的小官。
秦筝七绕八绕着,寻到了一家二进小院门口,敲响了门。
“请问庄蓝姐姐在家吗?”
许久,门才被打开,一个醉醺醺的男人不耐烦地道:“大白天的,在外头叫什么叫,烦不烦人,我们家没有这个人!”
夏蝉再三比对地址,疑惑道:“没错,是这一户人家啊。”
秦筝不动声色拦她,问道:“劳驾,不知这位大哥可知晓陈记药行的小陈掌柜的,我是他家儿媳妇的故人,有事特地寻来的。”
那醉醺醺的男人听完,嗤笑道:“你们怕是被人给骗咯,那德隆商行老赵家的就只一个独子,早在六年前就死了,也没什么媳妇。”
“不过倒是听说他们家发财搬家后,一直担心儿子地下孤苦,想重金替儿子寻门阴亲,也不知成了没……”
夏蝉一惊:“可当时庄蓝姐姐家人拿来的帖子,分明说赵公子还健在……”
秦筝已有了猜测,拦住了她:“多谢大哥告知,今日是我们打扰了。”
她们退出了三井巷子,回到了马车。
夏蝉没料到这状况,心焦道:“当初庄蓝姐姐原打算继续留在小姐身边,是她家人突然来到,将这门亲事说的天花乱坠,说那赵小少爷是一等一的人品好,家中经济也殷实,又说了他们当年对送庄蓝姐姐当药人的亏欠,庄蓝姐姐才愿意下山的。”
“当时我们可都是送了不少贺礼,盼望着她过上好日子的。”
“如今怎会如此?”
秦筝神色也不大好看,面若寒霜,冷然道:“我们去外城庄蓝姐姐的家中。”
夏蝉将秦筝当主心骨,仓促应了一声。
王叔知晓秦筝二人要出城,犹豫了片刻。
“小姐,这个时辰去外城,只怕天黑前难以回府。”
夏蝉一时犹豫。
高门未嫁女在外游荡,天黑都未回府,只怕会名声有暇。
侯夫人一直虎视眈眈,只怕会以此生事。
秦卿却是坚定:“王叔,您放心,我一定快快就回,不让您为难。”
出府机会难得,明知庄蓝姐姐可能有难,她定不能置之不理的。
半个时辰后,秦筝来到了外城。
此处较三井巷子更拥挤更多些混乱,居住的更大多是生活穷苦的小商小贩,以及一些格外落魄的读书人,路上甚至可见贩牛贩羊的,有不雅的味道弥散。
秦筝用香帕掩着鼻,寻到了庄蓝姐姐的家,再次敲响了门。
这回门内老妇只漏了一条缝,一听见是寻‘庄蓝’的,立即露出惊恐神色。
“我们家里没、没有这个人。”
可秦筝分明看到,此老妇人容貌与庄蓝有六成相似。
她看着啪地关上的门,神色冷凝。
夏蝉迟疑道:“小姐,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秦筝正在权衡,是否要再敲门。
一个脏兮兮的小丫头拉了她的手:“小姐,庄蓝姐姐让我找你过去。”
秦筝和夏蝉对视一眼。
一刻钟后,二人随着小丫头到了一个食铺。
这是一个两进小楼,前店后院,店面不大,却收拾的干干净净,主打淮扬菜系,有两桌正在吃饭的客人。
正在店里忙活的,一看就是陈妈妈。
夏蝉惊喜,脱口而出:“是陈妈妈!”
秦筝松了口气,跟着入内。
三人一番厮认过,陈妈妈叙了一些近日状况,又得知她们已去看过锦秀。
才问道:“你们可是来寻庄蓝这丫头的?”
秦筝方才寻人不算隐蔽,随即点头。
陈妈妈叹气道:“庄蓝那丫头就在我这儿呢。”
秦筝二人此时才知晓其中状况。
与锦秀的好运道不同,庄蓝则是被家里人骗了。
庄父庄母偏心三个儿子,不仅自己日日辛劳,填补儿子欠下赌债不算,还先后卖了庄蓝两个妹妹,换了高额钱财,供儿子娶媳妇滥赌挥霍。
赌债面前,多少钱财都是坐山空。
走投无路下,他们想到栖凤山的庄蓝,一为她这些年得的赏赐,二是收了高额彩礼,想把她卖去赵家结阴亲。
好在庄蓝机敏,及时识破,撕碎了婚贴,逃了出来,还将她三个弟弟位躲藏处捅给了债主,让他们被追杀。
庄蓝父母因此恨毒了她,四处败坏她名声。
陈妈妈道:“这些天,她一直说后悔当初被家人所骗下山,想着要回小姐你身边伺候,却又怕自己家里腌臜名声连累小姐……”
又叹,“这也是个傻孩子,她父母若真思念她,会对她好,当初就不会送她去当药人,寻那九死一生的富贵权势,更不会要出嫁时才来寻她。”
“这孩子就是太心软。”
秦筝轻叹一声,有些理解庄蓝。
身为子女,渴求父母爱是本能。
正如前一世的她。
也有些悲凉。
陈妈妈一个外人都能轻易明白的道理,她却花了悲惨一世才明白。
秦筝沉声道:“劳烦陈妈妈告诉庄蓝姐姐,我并不在意这些。当日栖凤山上,我们姐妹几个一起相依为命的事,我都还记着呢。”
“如今我初回侯府,孤苦伶仃,正盼着庄蓝姐姐来帮我,还请她一定要来。”
陈妈妈大喜:“如此倒是好。”
她身无权势,挡不住庄蓝父母的纠缠,只能日日让她躲在屋内。
好好的姑娘被逼如此,未免太憋屈,太辜负年华。
若是去了侯府,那些人掂量自身份量,应当不敢再纠缠。
陈妈妈去请了庄蓝出来。
夏蝉一看见庄蓝,就红了眼睛,抱在一起哭过一场。
庄蓝还给秦筝介绍了一个姑娘。
这姑娘唤作‘喜银’,是赵家挑中的下一个阴亲‘新娘’,逃了出来后,被赵家人一直找寻,也是无路可去。
听到这个名字,秦筝微微一怔,想起了前世事。
早在立朝之初,朝廷已明令,不许民间结阴亲。
民间关于阴亲的官司却屡屡不绝。
其中就有一个叫做‘喜银’的勇敢姑娘,状告永安侯府侯夫人的陪房,赵记大药行掌柜替早逝儿子结阴亲,残害了她妹妹性命。
(https://www.xxxqq.cc/4850/4850409/11111118.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