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国君死社稷,还是死道上?
新郑,王宫。
宏伟的殿宇在秦军的战鼓声中微微颤抖,梁上的雕刻落下细密的尘埃。
“大王!大王!完了!”
一名内史连滚带爬地冲进大殿,身上的朝服歪斜,头上的冠冕也掉了一半。
他跪在地上,声音凄厉得如同杜鹃泣血。
“秦军!秦军四面合围!蒙恬的黑色大旗,已经立在了北门之外!”
“城中守军不足三万,青壮早已抽调一空,如何抵挡秦军虎狼之师啊!”
他的哭喊,像一盆冰水,浇灭了殿中最后一丝侥幸。
王座之上,韩王安脸色惨白如纸,身体筛糠般抖动。
他抓着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目光却空洞地望着殿外。
那里,天空被无数秦军的黑色旗帜染成了绝望的颜色。
“援军……”
韩王安的嘴唇蠕动着,发出蚊蚋般的声音。
“赵国与魏国的援军呢?”
他猛地转头,像一个溺水之人抓向最后的浮木,死死盯住了殿下那个唯一还站得笔直的身影。
“韩非!你告诉寡人!赵魏的援军到哪里了!”
韩非一身素色长衣,面容清瘦,神色平静得可怕。
他听着城外震天的杀声,听着殿上君王的哀嚎,眼中最后一丝光亮,也缓缓熄灭了。
他对着王座,深深一揖。
“回大王。”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压过了所有的哭喊与鼓噪。
“王翦老将,已于上党,将赵魏联军死死拖住。”
“赵国自保不暇,魏国首尾难顾。”
“援军,不会来了。”
轰!
这几个字,比城外秦军的战鼓更响,更重,狠狠砸在韩王安的心上。
他身子一晃,险些从王座上栽下来。
韩非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他。
“大王,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其一,开城死战。君王死社稷,臣子死封疆,纵然国灭,我韩国的魂,还在。”
“其二,开城投降。君王受缚,宗庙被毁,我韩国百年基业,化为尘土,只为换苟活一时。”
韩非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他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死战,或投降。
荣耀地死去,或屈辱地活着。
韩王安死死盯着韩非,嘴唇颤抖,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死?
他不想死。
他想起史书上那些殉国的君王,被后人称颂,被载入史册。
可那又如何?
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冰冷的泥土会覆盖他的身体,他的王冠会被人踩在脚下,他的宫殿会住进新的主人。
而他,只是一具腐烂的枯骨。
不。
他绝不要那样的结局。
韩非静静地看着他,从他闪烁的眼神,抽搐的嘴角,看出了他内心的答案。
没有愤怒,没有鄙夷。
只有一股从心底深处涌出的,彻骨的悲凉。
这就是他穷尽一生想要辅佐的君王。
这就是他为之奔走呼号,九死一生的故国。
国之将亡,君王首先想到的,不是与国同休,而是自己的性命。
罢了。
罢了。
韩非缓缓闭上眼睛,再睁开时,那份悲凉已经化为了决绝。
道不同,不相为谋。
君既不欲死社稷,臣,愿代君死之。
就在这时,韩王安突然从王座上站了起来。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那懦弱与恐惧的神色,竟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悲壮的决然。
“不!”
他大吼一声,声音因为用力而显得有些尖锐。
“我韩国,乃七雄之一!我韩氏,乃三晋贵胄!”
“岂能向暴秦屈膝!”
他拔出腰间那柄从未用过的佩剑,剑尖直指殿外。
“传寡人旨意!所有将士,死守城池!所有宗室,登城助战!”
“寡人!要与新郑共存亡!与我大韩国,共存亡!”
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殿中那些原本已经心如死灰的大臣们,瞬间被点燃了。
“大王英明!”
“愿与大王共存亡!”
“死战!死战!”
看着群情激奋的臣子,韩王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uc察的得意。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需要他们去拼命,去流血,去用尸体和城墙,为他争取最后一点逃跑的时间。
只有韩非,依旧静静地站在那里,冷眼旁观。
他看着那个在王座前挥舞着长剑,表演着最后英勇的君王,只觉得无比的荒谬与可笑。
一场闹剧。
一场用整个国家的命运,来陪葬的,一个人的闹剧。
……
朝会草草结束。
韩王安疾步走入后殿,脸上的悲壮瞬间被急切与惶恐取代。
一名老寺人,如同鬼影般从屏风后滑了出来。
“办妥了?”韩王安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颤音。
“回大王,都办妥了。”
老寺人躬着身子,声音尖细。
“赵国的使者已经确认,他们派了一支精锐,就在城东三十里的密林中接应。”
“只要大王能逃出城,他们便会立刻护送大王前往邯郸。”
“好!好!”
韩王安激动得连连搓手,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赵王还算有良心!寡人到了邯郸,便可另起炉灶,日后未必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他看了一眼殿外,秦军的喊杀声仿佛又近了一些。
“不能再等了!”
“立刻!马上!准备密道!寡人要立刻出宫!”
“诺。”
老寺人应了一声,转身便去准备。
韩王安独自站在殿中,他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这富丽堂皇的宫殿。
没有不舍,没有留恋。
只有一种即将逃出生天的窃喜。
至于那些被他鼓动去死战的臣子和军民,至于这座即将化为废墟的城池,至于这个即将灭亡的国家。
都与他无关了。
他,只想活着。
……
新郑城外。
黑云压城城欲摧。
数十万秦军,如同一片黑色的钢铁森林,将整座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巨大的攻城槌,狰狞的箭塔,散发着寒光的云梯,无声地诉说着即将到来的血腥。
中军帅旗下,蒙武一身重甲,面容冷峻。
他看了一眼天色,太阳已经升到了最高点。
“时辰已到。”
他缓缓举起右手,然后重重挥下。
“传我将令!”
“攻城!”
“咚——咚——咚——!”
苍凉而沉重的战鼓声,瞬间敲响!
如同死神的心跳,响彻天地!
“杀!”
“杀!”
“杀!”
山崩海啸般的呐喊声,从数十万秦军的胸膛中爆发出来!
黑色的潮水,动了。
无数身披重甲的秦国锐士,扛着云梯,推着冲车,如同地狱里涌出的洪流,向着新郑那看似坚固的城墙,发起了决死的冲锋!
箭矢如蝗,铺天盖地。
滚石如雨,檑木如林。
战争,这台最残酷的绞肉机,在这一刻,发出了它最刺耳的轰鸣。
而在主战场之外,新郑城的东侧。
一片绵延数里的丘陵与树林之间,一支万余人的秦军,正安静地游弋着。
他们没有参与攻城,只是像一群耐心的猎手,封锁了所有可能逃离的路线。
为首一将,正是魏哲。
他身着裨将甲胄,端坐于乌骓马之上,神色平静。
他没有去看远处那惨烈的攻城战,目光始终锁定在前方那片寂静的树林。
蒙恬给他的命令,不是攻城,也不是杀敌。
而是“把韩王的脑袋,给本将带回来”。
这是一道奇怪的命令。
这意味着,蒙恬预判了韩王安不会死守,而是会逃跑。
魏哲抬头看了一眼城墙上,那面代表着韩王的旗帜依旧在飘扬。
但他知道,那只是一个幌子。
一个真正的君王,在国破家亡之际,要么战死在城头,要么自尽于宫中。
绝不会像一只受惊的兔子,想着挖个洞钻出去。
他耐心地等待着。
他在等那个戴着王冠的猎物,自己钻进他布下的口袋。
他的身后,一万精锐的秦军,沉默如山。
他们手中的弓弩,早已上弦。
刀锋,早已擦亮。
只等一声令下,便可将任何试图穿过这片死亡地带的活物,撕成碎片。
(https://www.xxxqq.cc/4850/4850514/4358376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