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身穿大秦:病弱谋士她支棱起来了 > 第247章 你不明白什么叫邪修

第247章 你不明白什么叫邪修


“秦与六国毕竟不同,骤然一统,新旧矛盾加剧,中央与地方矛盾更是不易调和,地方吏治尚处于混乱之中,庶民生存比之先前虽好,却需要时间来适应,如此匪徒迭起便也不足为奇了。”

“先生,扶苏受教了。”扶苏拱手对赵九元一礼。

阳滋冲着扶苏眨巴眨巴眼睛,看着妹妹古灵精怪的模样,扶苏想,他或许明白先生为何一定要他出来的缘故了。

他以前从未见过什么叫人间疾苦,这一路走来,他总算见识到了。

函谷关外和函谷关内是两个世界,哪怕现在到处都在搞农业建设,但各国风俗不同,大秦的律法一时半会儿也深入不了民间。

匪徒都杀了个干净,血腥味弥散开来,为了避免惹上野兽,商队继续出发,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商队一路走走停停,终于进入了楚地。

战国时期,黄河水系和淮河水系还处于各自独立状态,所以江淮的冲积平原还没彻底形成,后世著名的洪泽湖区域现在还是滩原,只零星散布着一些小型湖泊。

她来到战国,除了去赵国那次,这还是她第一次来到这么远的地方。

后世从西安出发到江苏,也就几个小时的事,而她在战国足足走了两个月。

赵九元本就不是铁打的,也没小孩儿那种高精力,一路风尘仆仆,快给她整散架了。

刚落地淮阴就让莫垣赁了个院子先安顿下来,休息了两日后,她才缓过来。

怕目标太大,也就没让阿珍跟过来,莫垣给她安排了两个哑女。

她们以前都是奴隶,好不容易从猪狗不如的日子里解脱出来,因此做事十分勤快,即便知道赵九元是女子,也没有半分异样。

“先生,我们要在这里暂居吗?”阳滋一身楚人的衣裳,头上戴了个花环,可爱极了。

花环是扶苏采了野花给她编的,扶苏的名字本就与荷有关,因此见路边有荷塘,他还采了几朵回来插瓶。

他身上挂上了兰草,头冠也换成了竹冠。

这楚地风俗,他融合地很自然,若不是一口秦调,他就一活脱脱的楚人。

赵九元就更厉害了,开口就是纯正的江东方言,主打一个地地道道。

这一点不仅扶苏和阳滋惊讶,黄石公也惊呆了。

“你这丫头,怎会恁多?”黄石公摇着蒲叶扇,惊异道。

赵九元一点也不谦虚:“这不有脑子有耳朵就会吗?”

黄石公:“……”

你厉害!你清高。

莫垣和人交易完了粗棉布后,脚步匆匆回到院子。

“大人,您让我找的人找到了,就在五里外的下河村,是个七岁孩童,其母病重,卧床不起,家中积贫,食不果腹。”莫垣恭敬道。

黄石公掐指一算,顿时心惊。

未来扑朔迷离,看不真切,赵九元身上的天机他参不透。

但这个叫韩信的孩童,的确身负大造化。

“下河村定有大鱼,先生可要以烤鱼佐酒吃?”赵九元看向黄石公。

黄石公自然千万个愿意。

一大早,醉青背着背篓从外头归来,将采来的野菜切碎了和鸡蛋面粉一起搅散了,很快用油煎出两盘野菜饼子来,又拿了红糖糯米粉等物,搓了些珍珠丸子。

赵九元见醉青和哑女忙着,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去外头的田埂上呼吸新鲜空气。

这没有一丝污染的含氧量极高的世界,赵九元每日起来都要感叹两分。

用过早饭后,莫垣和黄石公已经将渔具准备好了。

黄石公是个老钓手,而赵九元等人却从未钓过鱼。

“当年姜子牙愿者上钩,今日你也要效仿先贤,老夫就看你怎么愿者上钩了。”

赵九元之所以要拐走黄石公,便是看中这小老头知世的能力。

他可以推演自己的目的,她也可以通过黄石公的推演,来判断自己的选择能否达到利益最大化。

简而言之,赵九元纯粹是把黄石公当成人工智能在用了。

只是这小老头不知道而已。

马车停在了下河村旁的小道旁,再往前走便是河滩,许多妇女在那边浣洗衣裳。

见到陌生人前来垂钓,纷纷议论开了。

赵九元等人寻了个比较安静的地方坐下。

黄石公熟门熟路地拿起锄头找到了湿润的田沟,一锄头挖下去便翻出几条肥硕的蚯蚓来。

他麻利地将蚯蚓穿在鱼钩上,在阳滋崇拜的目光下,雄赳赳气昂昂的找了处风水宝地。

“老夫掐指一算,今日必得大鱼。”说罢,他将鱼钩甩了出去。

阳滋蹲坐站在他身旁,撑着小脸道:“阿爷,真的会有大鱼吗?”

“当然,女公子可瞧好吧。”黄石公解下挂在腰间的酒葫芦,自信满满地挑眉。

扶苏站着看了一会儿,便由莫垣带人跟着去村子里了。

这是赵九元交给他的任务,他们要唱一出请君入瓮的好戏。

赵九元不敢触碰滑腻的蚯蚓,她天生惧怕这种软体动物。

好在邪修钓鱼有邪修的办法。

她手里有醉青早上搓的珍珠丸子,这种丸子是用红糖浆和糯米做成,吃起来Q弹有嚼劲。

至于鱼竿,更简陋了,是一根细长的竹竿。

在鱼钩上挂上珍珠丸子,用麦秆做的浮漂刚丢下去立马下沉不见了。

是珍珠丸子太重了,赵九元收回鱼线,重新调整了浮漂的位置。

黄石公见状,嘲笑道:“看你笨手笨脚的,定然是第一次垂钓。”

醉青很想给这老年人一拳头,就你能耐是吧?

小心一条也钓不上来。

赵九元却不恼,见阳滋渴望的眼神,她拿起一旁的短竹节,穿上鱼线,挂上珍珠丸子后递给阳滋道:“咱们小阳滋一定也能钓起鱼来。”

阳滋顿时眉开眼笑。

“谢谢先生!”她欢欢喜喜地跑到水边,将短短的鱼线甩了出去。

这小鱼竿上甚至连浮漂都没有。

黄石公对此不屑一顾:“哼,届时定是老夫厉害,你们就等着老夫给你们钓鱼吃吧。”

赵九元勾唇一笑。

那是你不明白什么叫做邪修!

她将重新调整过的鱼勾抛了出去。

忽然,阳滋只觉得手一沉,感觉有什么东西要将她拖走。

“先生!是鱼,好大的鱼!”

阳滋差点没站稳,被鱼给拖下水去,她连忙双手握住竹竿,使劲儿将东西往岸上拉。

醉青上前捏住鱼竿,配合着阳滋将鱼给拖上来。

一旁的黄石公简直傻眼了。

不是?这都能行?



简直匪夷所思。

阳滋捧着一条三斤重的大鲤鱼高兴地对黄石公道:“阿爷,我这条鱼给你吃。”

黄石公脸上挂着一抹不自然的微笑:“多谢女公子,我还是喜欢吃自己钓的鱼。”

就差把羡慕嫉妒写在脸上了。

赵九元摇了摇头,这小老头,显然不知道邪修加上新手保护期的威力。

“既然阿爷执意如此,阳滋就和先生分享大鲤鱼了。”阳滋将自己钓上来的鲤鱼放进鱼篓里,交给哑女处理。

她还想再钓第二条,却见赵九元拿出一题来。

是有关于光的折射的物理题,一鱼置于水中,肉眼可见其位置,与鱼的实际位置。

阳滋见有新的题目,鱼也不钓了,孜孜不倦地研究起物理题来。

黄石公讽刺道:“好好的一孩子,这下好了,成了书呆子。”

“您管好您自己吧,小心今天没饭吃。”赵九元没好气地回怼。

恰逢此时,漂浮在水中的麦秆疯狂地抖动,是鱼咬勾了,赵九元瞅准时机,一勾入魂,勾起一条大鱼来,约莫三斤半的样子。

黄石公:“……”

有一种嫉妒叫做扭曲。

钓上来一条后,赵九元便将鱼竿交给醉青,自己给阳滋讲解有关于光的折射的题目。

醉青给鱼钩上挂上珍珠丸子,又将鱼钩抛了出去,很快捞起来一条约莫一斤的鱼。

而黄石公却还稳坐钓鱼台,河面静悄悄的,他的鱼线也静悄悄的。

醉青捂嘴笑了起来。

臭老头,叫你嘲笑我们家主子,活该你没鱼吃!

扶苏与莫垣行走在乡间地头。

此时正值夏收,旱地的麦子变成了金黄色,农人三三两两地在自家田地里劳作。

扶苏蹙眉,自先生来秦后,改良了秦国的耕地方式,他每年都会随阿父去春祭,已经许久没见过如此稀稀拉拉的麦子了。

莫垣在一旁低声恭敬道:“公子,楚人学了秦人的精耕细作的方式,但这些都掌握在权贵手中,权贵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并不轻易向庶民传授农技。”

“公子您请看。”

莫垣指了指田中的片片桑树,“这些地方原本是农田,现在都改稻为桑了,农人从此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楚国的祸事不远了。”

扶苏点了点头。

这些他都知晓。

改稻为桑是先生为了弱楚而起的策略,楚贵族只顾着眼前的蝇头小利,竟真的纷纷强迫佃农抛却农本,简直自取灭亡。

扶苏眼角的余光瞟向一旁的莫垣,先生曾私下里对他说过,商人于国而言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便会呈现出好的一面,同样的,如果趋策他们的人也被利益所裹挟,便会变成商人的傀儡。

更准确的说是金钱的傀儡。

先生说了,你尽管去利用他们、拥有他们,但不要给予他们太高的地位,也不能给他们放肆的自由。

扶苏见了楚国的现状,如今已经彻底明白了先生之言的真正含义。

若今后大秦一统,规范商人也当是重中之重。

赵九元从来不反对古代重农抑商,她只觉得重农与发展商业并不冲突,这不代表商人可以放肆,可以为所欲为。

国家经济占主导地位十分重要,完善的商业律法,规范的管理模式也是必须的。

扶苏已经领会到了赵九元的本意。

正当他走到一处小丘后面时,忽然听到了打闹声。

“打他!打他!打死他这个丧门星。”

“就是这个丧门星,克死了他爹,如今连他娘也要一起克死了。”

“这小子还想上山砍柴,不晓得这一片的山都是有主的吗?饿死了得了,省得活在这世上浪费粮食。”

小小的人儿被拳打脚踢,仍旧一声不吭,他只愤恨地看着这群人,心中想的却是,总有一天,我韩信会将你们全部踩在脚下。

扶苏见到了这一幕,心底对那缩在地上的孩童闪过同情,但他并未选择直接冲出去制止,他想看看这个孩童在这样的情境下作何反应。

“看什么看?你再用这样的眼神看着我们,我就把你眼珠子挖掉。”为首的少年约莫十四五岁,生得一副蛮横的模样。

此刻配上他那要吃人的凶恶表情,整个人显得丑陋至极。

“快!他还用那种眼神盯着咱们,打死他!”

“住手!”扶苏实在看不下去了,出声制止道:“汝等如此行为,暴虐无道,难道不怕他日十倍百倍偿还吗?”

“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管起你爷爷的事来了……”

“啪!”

只听到啪嚓一声,少年被扇翻在地,猛地呕出一口血来,这血中还躺着两颗带肉的牙齿。

那少年的脸瞬间肿得老高,连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不管你们是何缘故,如此滥用私刑,便是错!既然错了,就要受到制裁。”扶苏手握德剑,威胁道。

众人见他手中有剑,浑身气度又不似常人,倒像个肉食者,纷纷露出惊骇的表情来。

“快跑!”

不知谁喊了一句,有两个人壮着胆子冲出来,立刻卷了被打肿脸的蛮横少年匆匆离去。

扶苏朝着地上之人温声道:“现在你安全了,可有伤到哪里?还能起来吗?”

韩信见多了假仁假义之人的模样,对扶苏这股由心底里涌上来的同情不屑一顾。

他微微颤抖着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而后冷冷道:“多管闲事!”

别看韩信现在只有七岁,他所领悟和理解的东西,早已超过了七岁的范畴。

家道落魄,父亲被害,母亲病重,生活如同一根根的稻草,要将他彻底淹没。

这群势力鬼,迟早有一天他要把这些人都收拾了。


  (https://www.xxxqq.cc/4850/4850595/4365017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