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身穿大秦:病弱谋士她支棱起来了 > 第20章 秦小篆

第20章 秦小篆


赵九元道:“李兄师承荀子,我请问荀夫子为何既儒又法?”

李斯一下子被问住了,思考了片刻后,他答道:“荀夫子博学,并不局限于儒,甚至批判腐儒、陋儒、散儒,夫子隆礼重法,对礼与法并不区别对待。”

赵九元让阿珍上了盘糕点,甜香味瞬间冲了出来。前几天她指挥奴仆在后院厨房旁边搭建了个烤炉,这糕点用鸡蛋和面粉做的,试了好几次才成功。

今天李斯有口福了。

见赵九元拿了一个,李斯也拿起一个来闻了闻。

又是他没见过的新奇吃食。

“荀夫子言:‘人之性恶,其善伪也’,这便是法家理论的基础。人性需要被控制,欲望无有束缚,便会产生邪念,邪念导致社会动荡,以法约束,可治邪念,李兄是否赞同?”

李斯点了点头。

赵九元又道:“方才李兄也说荀夫子隆礼重法,便是在说荀夫子儒法并重咯,荀夫子之礼,是周礼乎?在我看来,并不完全是孔夫子所坚持的周代之礼,其完全是从人性出发的,一种能施行教化,规范行为的制度,和法一样,可用来治国。”

赵九元吃下一口糕点,又喝了一口茶,压下嘴里淡淡的甜味。

“六国山川地理条件不同,各有自己传承几百年的风俗人情,这便导致大一统环境下,直接施行秦国重法是行不通的。”赵九元慢条斯理道。

李斯大为震惊:“赵兄,慎言!”

赵九元第一次否定了他坚持了几十年的法家理论,这是诚心要站到他的对立面了?李斯心底突突个不停。

“呵呵呵。”赵九元轻轻笑出了声:“李兄莫要惊慌,听我说完,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便是好猫,我又没把你推翻了。”

李斯冷哼一声,抚平了心绪,继续听赵九元讲。

“这便要回到这套《吕氏春秋》了。”赵九元食指轻扣桌面:“从一开始,我的主张的便是兼收并蓄,这一点与文信侯神似。”

“但我不是文信侯,我真正的主张是以道为筋,以法为骨,以德为皮,其余皆是毛发。”

李斯惊骇不已。

这是一个他从未思考过的角度。

赵九元这是将诸子百家之说全部吸收了。

李斯愣住了,脑子里好像有千万个人在说话,扰地他半晌说不出话来。

揣着包糕点从赵九元府邸出来,上了马车,李斯都还是麻木的,就连今日来找赵九元的目的都忘记了。

赵九元瞧着李斯留下来的盒子,伸手打开,里面是几张纸,上面是李斯的大作。

这是秦篆。

骨气丰匀,方圆妙绝。

好字啊!

只是今日一不小心给李斯说自闭了,还是等两日再一同去见大王吧。

天朗气清,春光融融。

赵九元带着几个食盒进入章台宫。

几位核心大臣已经在等着了,瞧见赵九元,纷纷上前拱手行礼。

她现在的地位,和丞相没什么区别。

“大良造提了什么好吃的?”

尉缭笑脸相迎,不走心地问了一句后,立马接过食盒,端走了里面的一盘糕点。

王绾凑了过来,抓起一块,等要抓下一块的时候,被尉缭躲了过去。

“国尉大人,怎可吃独食?”王绾急道。

尉缭一边跑一边挥退王绾:“去去去,你个老小子,别跟老夫抢!”

姚贾也想吃,尉缭却已经躲到角落里去了,只能眼巴巴看着。

赵九元没想到她的糕点那么受欢迎,笑道:“诸位同僚,这是我新研制出的糕点,等议事完毕后,我让人送到诸位府上去。”

“大良造府上的吃食甚是美味,多谢大良造。”姚贾瞟了一眼为了一口吃连形象都不要了的尉缭,心底哼哼。

“多给老夫送些。”尉缭举手。

赵九元汗颜,幸亏她已经让内侍把秦王那份单独送去了内殿,不然嬴政都吃不上。

“大王到!”随着内侍的声音落下,尉缭忙放下盘子。

结果王翦踱步上前将盘子给抢了去,将最后一块糕点塞进了自己嘴里,然后对着尉缭翻了个白眼,还发出一声冷哼。

尉缭:“……”

千防万防,没防住这老头。

嬴政大阔步走上主位,扫了一眼台下众臣,莫名地闻到一股香甜的气息,唾液腺不自觉一酸。

“拜见大王。”

“免礼,列位请坐。”

嬴政大手一挥,文武分成两排坐下,赵九元坐在嬴政下首。

王翦道:“大王,细作传来消息,赵国正准备攻燕。”

“自赵王来秦盟好,已有一年余,赵王对大秦失去信任,如今又专心攻打燕国,正是我大秦攻赵的好时机。”

“如今我大秦有了马镫、马鞍之物,马上作战,优于步卒,臣已在训练骑兵,请王上检阅。”

嬴政颔首,深以为然。

“彩!”嬴政点头,随后道:“将军出征前,寡人定要亲自相送。”

“是,臣定然不负大王所托,这次出战,必定打个大大的胜仗回来。”王翦等将领早已摩拳擦掌,心中激动不已。

两年前,赵悼襄王中了秦国的计谋,入秦盟好。

秦国使计让赵王相信秦国不会攻打赵国,而是要攻打楚国,赵王便放心去攻打燕国。

然而秦国不守信用,燕国派使者入秦求援,嬴政以赵伐燕不义,以救燕之名攻打赵国,攻城掠地,差点把赵王给气吐血。

如今赵国仍旧攻燕,嬴政自是不愿放弃这个大好的机会。

赵九元先前没有接触秦国机密,不清楚秦国为攻打赵国使了多少计谋。

为了出战正义,秦国把收买、威胁、离间全用了个遍,就连嬴政都亲自与赵王周旋,不惜暂时放下过往的恩怨,以情动人。

如今继续攻赵,只不过是赵王来秦盟好失败的后续而已。

和赵国干仗,一直就没停过,赵九元没发表什么意见。

嬴政很快拍板,令王翦、桓齮、杨端和等将领率军攻赵,直取邺城。

王翦等武将领命退出章台宫,几人换了个地方议事。

嬴政看向赵九元:“赵卿今日怎一言不发?”

赵九元道:“此战早已做好准备,臣没什么好说的。”

“不过臣今日来,是有另外一事。”

“赵卿细细说来。”

赵九元拿出个盒子,李斯一眼便认出那是他昨日带去给赵九元的。

“大王请看此文。”赵九元将李斯所书展开,上面的字露了出来。

盒子里叠着十几张纸,内侍将其分发了下去。

“大王觉得这字如何?”

嬴政仔细看过,评价道:“横平竖直,圆劲均匀,好字!”

“此是赵卿所书?”嬴政疑惑问,心里却暗道:赵卿的字明明不是这样的啊?

细细想来,赵九元的字并不算好看,甚至可以用丑来形容,但胜在丑中含劲,自带一股磅礴之意。

赵九元要是知道嬴政这样想,定然要抓狂。

她最开始学的是草书,学了两年,来了这个世界后,草书变篆书,改变写法,还是改不掉原来草书的习惯,自然也就丑了。

赵九元道:“此乃廷尉李斯所书,臣将其献于大王,其背后有臣所书,对应的六国文字。”

李斯耳尖发热,昨日他浑浑噩噩离开赵九元府邸,忘了说明那字的作用,和他心中所想。

没想到赵九元竟然洞悉了,今日就在大王面前提及。

“臣先前与大王说,要想政治一统,必先思想一统,思想一统的前提便是文化一统,教育一统,让天下皆认可我大秦的文化。”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无不震惊。

李斯睁大了眼,尉缭看向赵九元的目光更加欣慰。

谁能想到,这样的话,是从一个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口中说出。

这个年轻人,比大王还小两岁。

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大王,臣附议。”

李斯迫不及待开口:“李斯也曾设想,六国之文字皆承周制,然分裂不均,多有不同,若能书同文,其中之便,不可胜数。”

“诸位觉得如何?”赵九元问诸大臣。

“笔画精妙,繁简得当。”尉缭评价道。

渭阳君深以为然,点头道:“臣附议。”

“善!”嬴政起身,双手叉腰,踱步到赵九元面前。

赵九元立即起身,其余之人也不敢再坐下。

嬴政抓住赵九元的手,激动道:“此事,便交于先生与李斯,召集秦国文士,编撰新书体。”

“臣领命。”赵九元郑重点头。

李斯拱手:“臣领命。”

渭阳君对此十分感兴趣,想要加入,嬴政大手一挥:“准了!”

书同文是个大工程,对文字的改造,既要承周制,又要新旧有序,结合六国之文长处,使诸国人士,皆能迅速掌握。

李斯心情复杂,赵兄昨日一番言论,险些动摇他一直坚持的法家之至论,今日又在大王面前提携于他,他不知该以何种心态面对赵九元。


  (https://www.xxxqq.cc/4850/4850595/4365040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