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明言解惑
紫砂壶嘴腾起的热气氤氲了镜片,赵立春正要将第二泡茶注入公道杯,石远却突然按住他的手腕:“立春,咱们之间就别绕弯子了。”
老人指腹摩挲着杯沿的冰裂纹,目光透过茶雾,“汉东那潭水,你父亲和我盯着太久了。”
茶勺磕在瓷盏边缘发出轻响。赵立春动作微滞,随即稳住手腕分茶:“石叔的意思是......”
“中央对汉东的现状早有不满。”石远端起茶盏轻抿,陈茶的醇厚在舌尖散开,“老省长派系盘踞多年,经济数据注水、民生项目烂尾,表面风光内里早被蛀空。”
他放下杯子,指关节叩击桌面,“你调任京州,是我和你父亲在常委会上据理力争的结果——不破不立,总得有人去撕开缺口。”
窗外传来黄浦江的汽笛声,悠长而低沉。赵立春想起初到京州时,光明区那起官商勾结案,拘留室里李达康倔强的眼神与此刻石远的目光重叠。
他将茶盏推向恩师:“所以宏远集团案,您在背后......”
“我只做了该做的。”石远打断他的话,“但接下来的路,得你自己走。”
老人起身踱步,中山装下摆扫过书案上摊开的《汉东省经济白皮书》,“立春,你知道官场最看重什么?”
“政绩。”赵立春不假思索,“尤其是京州作为省会,经济数据直接影响汉东的发展评级。”
“没错!”石远猛地转身,眼中精光乍现,“现任京州市委书记年后退休,这个省常委的空缺,盯着的人不在少数。但只要你能拿下这次魔都的龙头企业,再配合光明区安置房的收尾工程......”
他的手指重重点在地图上的京州,“天时地利人和齐聚,省委书记的位子都要掂量掂量!”
茶盘上的水痕蜿蜒如河,赵立春凝视着逐渐冷却的茶汤。
他想起昨夜陈伟递来的企业名单,那些标注着“陈家关系户”的名字此刻仿佛化作烫手山芋。
正要开口,石远却先一步道破他的心思:“想用赵家、陈家的名头压人,企业自然会来,但你觉得能留得住?”
“石叔是说......”
“招商引资不是强买强卖。”石远从书柜抽出一份文件甩在桌上,正是星河科技的产业布局图。
“这些企业在全球都有落脚点,凭什么选京州?靠的是政策优势、营商环境,是你赵立春能不能让他们看到实打实的利益!”
他的声音突然压低,“记住,以势压人只能换来表面服从,用心做事才能赢得真正尊重。”
办公室陷入短暂的沉默。赵立春摩挲着茶饼的包装盒,暗黄龙纹绵纸在指间沙沙作响。
当年在石远身边当秘书时,老人常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此刻终于明白,这“烹”字背后藏着多少权衡与智慧。
“还有件事要考校你。”石远突然走到窗边,望着楼下往来的车流,“这些年贪腐案件频发,甚至出现‘塌方式腐败’,你觉得症结在哪?”
赵立春起身走到恩师身旁,玻璃幕墙映出两人重叠的身影。
他想起光明区陈国强在审讯室的丑态,想起宏远集团那堆积如山的假账。
字字铿锵道:“一是监督缺位,权力失去制衡;二是惩处不力,违法成本太低;三......”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远处的陆家嘴金融区,“是部分干部忘了初心,把公权当作谋私的工具。”
“说得好!”石远猛地转身,眼中满是赞许,“那你打算如何破局?”
“首先完善监督体系,让纪委、审计、群众监督形成合力;其次推行‘一案双查’,既惩当事人,也追领导者责任。
最后......”赵立春握紧拳头,“要在干部队伍中树立‘以清廉为荣,以贪腐为耻’的风气,从源头扎紧制度的笼子。”
石远凝视着这个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学生,想起五年前那个在深夜办公室改稿的年轻人。
此刻站在面前的,已是能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他欣慰地点头,转身取下墙上的书法作品:“这‘清风徐来’四个字,你带走。”
“石叔,这......”
“挂在你办公室,时刻警醒自己。”石远将卷轴塞进赵立春怀中,“记住,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这次魔都之行,我会安排星河科技董事长与你会面,但最终能不能成......”
他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就看你有没有让企业心甘情愿落户京州的本事了。”
离开办公室时,李达康抱着文件迎上来,目光落在赵立春手中的卷轴。
电梯下行时,赵立春望着镜面中两人的倒影,突然开口:“小李,通知陈伟,取消所有陈家牵线的饭局。从明天起,按原计划,一家一家企业去谈。”
年轻人愣了一瞬,随即点头:“是!”他握紧文件,想起在接待室等待时听到的只言片语,突然意识到,这场魔都之行,远比想象中更加惊心动魄。
而他们即将面对的,不仅是招商引资的博弈,更是一场关乎汉东未来、关乎官场生态的硬仗。
(https://www.xxxqq.cc/4850/4850602/4365091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