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齐家治国,平天下
出发前夜的京州飘着细密的雨丝,赵立春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看着楼下李达康抱着一摞文件匆匆跑向公车亭的身影。
年轻人发白的衬衫后背洇着汗渍,公文包拉链处还挂着半卷未整理的调研笔记,活脱脱像极了当年刚入职的自己。
“小李,等一下。”赵立春推开窗喊住他,见李达康转身时略显局促的模样,不禁想起拘留室里那个倔强护住电脑的青年,“明天上午的飞机,今天下午放你半天假。”
李达康愣在原地,雨滴顺着伞骨滑落在他锃亮的皮鞋尖:“市长,可是星河科技的材料还没......”
“材料今晚我来审。”赵立春合上窗,抓起外套走向电梯,“你现在立刻去银行,接欧阳箐下班。”
见对方露出惊讶的神情,他拍了拍李达康的肩膀,“年轻人,工作重要,女朋友更重要。”
电梯下行时,赵立春望着镜面倒映的自己,突然哑然失笑。这句话太过耳熟——几年前他福省在挂职,因为连续三个月泡在乡镇调研,气得陈知夏直接追到宿舍。
那时父亲赵振邦在电话里说:“你爷爷当年当丞相,再忙每周也要陪老政委下盘棋。陪你奶奶聊聊天连身边人都照顾不好,谈什么治国理政?”
此刻从自己口中说出,倒像是时光打了个转。
李达康握着方向盘时仍有些恍惚。雨水模糊的挡风玻璃上,映出他反复查看的腕表——距离欧阳箐下班还有二十分钟。
半个月前他升任市长秘书那天,女孩在出租屋里做了一桌子菜,结果他接到紧急会议通知,最后只匆匆扒了两口饭就往市政府跑。
想起欧阳箐当时强装笑容说“工作要紧”,方向盘上的手不自觉攥紧。
银行旋转门转出那抹熟悉的米色身影时,李达康小跑着撑开伞迎上去。
欧阳箐抬头瞬间的惊喜溢于言表,又很快转为担忧:“达康,你怎么来了?赵市长那边......”
“市长特意批的假。”李达康接过她的公文包,触手一片温热——包侧袋还塞着给他织到一半的围巾,“说让我带你去吃大餐。”
霓虹灯下的西餐厅里,烛光映着欧阳箐泛红的眼眶。她用叉子戳着牛排,声音带着鼻音:“其实你不用特意......我知道你现在担子重。”
“是我疏忽了。”李达康放下刀叉,想起赵立春说的“政坛上没有家庭可不行”,突然意识到这话里藏着更深的意味。
那些深夜加班时赵市长妻子发来的暖胃汤照片,那些会议间隙他给儿子回视频的温柔神情,此刻都有了答案。
而此刻的赵立春正在家中整理行装。密码箱里,赵刚寄来的茶饼被丝绸仔细包裹,旁边放着陈知夏连夜联系魔都人脉整理的资料。
书房传来赵瑞龙的背书声,孩子清亮的嗓音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恍惚间竟与父亲教导自己时的场景重叠。
“在想什么?”陈知夏将叠好的西装放进箱内,指尖划过丈夫眉间的细纹,“爸刚才还打电话,说石远叔最念旧,那饼茶......”
“茶只是敲门砖。”赵立春握住妻子的手,想起李达康在汇报时眼里迸发的光彩,“这次带小李去,是想让他见见世面。他和我年轻时太像,眼里只有工作,却不知......”
“却不知家庭是最坚实的后盾。”陈知夏笑着接话,眼角的细纹里藏着十几年载相知的默契,“就像当年你爷爷逼着爸每周回家吃饭,后来你爸又逼着你......”
两人相视而笑,客厅传来赵瑞龙的欢呼:“妈!我背完《岳阳楼记》了!”童声清脆,惊飞了窗外栖息的夜鸟。
次日清晨,当李达康带着略微泛红的眼眶出现在机场时,赵立春拍了拍他的肩,没多问什么。
候机厅的玻璃窗映出两人身影,年轻秘书的公文包里除了资料,还露出半截粉色围巾的边角。
飞机冲破云层时,赵立春翻开父亲寄来的家书。信纸上,赵振邦的字迹力透纸背:“石远与我虽为同辈,却亦师亦友。当年在D校求学,他常以‘治国先治理吏,治吏先治贪。’警醒我等。此次魔都之行,切记......”
字迹突然晕染,赵立春想起昨夜视频时,父亲鬓角新添的白发。那些年少时觉得迂腐的家训,如今字字千钧。
他转头看向身旁正在研读企业资料的李达康,年轻人专注的侧脸与记忆中某个身影重合——那是二十年前的自己。
在父亲书房看《资治通鉴》,爷爷赵刚一边研墨一边说:“治国如烹小鲜,急不得;齐家如筑基石,松不得。”
“市长,这是星河科技近三年的财务异动分析。”李达康递来文件,袖口还沾着早餐时不小心蹭到的豆浆渍,“我发现他们在新能源板块的投入......”
“先放一放。”赵立春合上文件夹,从口袋掏出张泛黄的照片——那是父亲年轻时与石远在D校的合影,两人捧着书本站在银杏树下,意气风发,“给你讲讲石远书记的故事。当年他......”
舷窗外,云海翻涌如浪。赵立春的讲述声里,藏着两代人的传承与期许。
李达康听得入神,忽然明白赵市长坚持让他陪伴女友的深意——那些被自己忽视的生活温度,或许正是通往更高处的阶梯。
而这场魔都之行,要带回的不仅是龙头企业,更是为官者对“修身齐家”的重新领悟。
(https://www.xxxqq.cc/4850/4850602/4365091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